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hwinson (新世纪孤独),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党课论文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an  3 16:59:13 2001), 转信

《党的知识概论》课论文
一、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思考
   首先,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变革有其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经济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算起,到今天也已有360年的历史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诚然是人
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但资本主义并不是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制度,它最
终会由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这同样是社会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最终
转向社会主义也不是任何人能凭其主观愿望阻止和扭转的了的。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
的生产关系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
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马克思对其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其历
史和现实依据的。可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的50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
经济并没有走向灭亡。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0多年来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
展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以往几百年历史中发展的总和,是不是马克思的论断是错误的呢

当代的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有其根源。
由于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发
展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有效作法,暂时缓解了矛盾;高
科技产业部门不断发展;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方面借鉴社会主义的国家调控手段缓解经济
危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劳动者生活环境缓解阶级矛盾等使资本主义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辉煌。但这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自身致命的缺点。
资本主义走向没落,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是不可能在短暂的时
期内完成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向社会主义也必然需要经过很长的时期。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与发展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能青春永驻,相反恰恰意味着为转向社会主义准备
着更雄厚的物质与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进行的调整其本质并没有根本性变化,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基础仍然是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依然严重。
在21世纪的新的100年中,发达资本主义新的经济制度因素会不断发展与扩大,将不断削
弱资本主义制度,当新的经济制度因素积累到一定规模时或者会通过工人阶级革命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经过较长期自然发展过程,由量变引起质变--转向社会主义。
苏联东欧巨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处于低潮,但是我们青年学生不能出现"信仰
危机"要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对一切事情的外表所蒙蔽,要善于
分析事物的本质,积极向上。才能保持住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推向前进。
二、    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带来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由于多极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不可阻挡的潮
流;"一超"与"多级"的矛盾不可避免;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对
我们国家来说它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和
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并且对我们的思想领域也有积极影响。
首先多极化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综合国力大
大增强,在多极化过程中我们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
一支重要力量。
多极化有利于增强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
虽然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挫折,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比东欧与苏联演变后的政局混乱、社会动乱、国力衰弱,我们就会更加坚定我们的信
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具有吸引力与鼓舞力,使全世界人民看到了马克思
主义的力量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多极化使美国妄图主宰世界的野心不能得逞。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们与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和社会制度、意识形
态的分歧。我们的开放意识进一步增强,眼界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活跃。这一切的一
切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可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些
资本主义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涌入中国。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价值观冲击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意识形态的入侵比军事入侵更具危害性。
和平与发展虽然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可是国际政治斗争依然很复杂。
首先,美国等极少数发达国家仰仗着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科索沃战争告诉我们美国的霸权主义变得更具进攻性、侵略性与扩张性。
其次,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攻势。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一个
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所以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们实行"西化"、"分化",
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三、    本学期学习心得与认识
这一学期里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的知识概论》课的学习,对我启发很大,通
过教授们的讲座,我弄懂了许多以前不很清楚的事情,以前我觉得入党是很难的事情,
一度有一些灰心。通过学习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先进分子的组织,要加入他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优良的作风,铁的纪律,
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入的,必须自身通过不断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去
落实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中体现出优良的作风,接受党的考验。入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但入了党却决不代表你就拥有高于别人的特权。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党员
仍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虽然我现在
还不是一名党员,但我不会灰心,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步,为同学
们服务,争取早日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决不是一个人用来炫耀的标准,而是你
作为先进分子的沉担担的责任,担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
负着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的重担。
党课学习暴露了我理论的贫乏,使我感到了学习理论的迫切性,一个共产党人如果没有
坚实的理论背景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理论的学习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首先
要学习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多动脑子,研究我们的实际情况,把理论结合到
实际。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体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结合
时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辩证的思想来分析,要积极向同学们宣传,扩大党的影响
,使党课学习深入人心,从中自身得到提高。
四、对《党的知识概论》课的可行性建议
首先,《党的知识概论》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素质
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是他并没有在全体同学中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我觉得
⑴应将该课程设成一门能让更多同学学习的科目。
⑵在全体同学中展开一些关于时政问题的讨论,引导同学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来自己分析
,自己体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以小见大,自己去理解共产主义、理解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从而使同学们自身要求进步。
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访谈老红军、英雄模范,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
墓,寻访一些成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要使这门课不要成为简单的说教,而要成为让
同学们自己从中体会、理解,主动要求进步,主动要求学习,这样才能是一门优秀的学
习党的理论的科目。
(完)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原理》   毛金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1
《资本主义史》  Beaud(France)     东方出版社    198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美旬   北京出版社   1999
《学习材料》    清华大学学生业余党校    1998

--
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爱与不爱是最痛苦的徘徊※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