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elf (久居樊笼里,何得返自然),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三、市场经济下道德观的产生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n 24 01:41:43 2000), 转信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见,私有,完全自由的市场中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社会意义上的道
德的。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与其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而在同一社
会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又有不同的道德趋向。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自然人性的自爱论,追求功利的利他论,知德
合一的理性论,意志自律的德性论为基础的道德体系。这是形成于西方国家在不同民族
的互相影响、互相防范的民族国家体系。正是在这一体系培育出了资本主义经济道德观
念的稚芽。
但是中国古代经济道德却是缺失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成过程密切相关。从上古时代开始,到近百年以前和西方文明的冲突碰撞中形成自觉的
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的形成一直伴随着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融合。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以汉族为核心形成的,汉族形成以后,继续不断地吸收其他
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向四周的各族辐射。而且渗
人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
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并吸收其他民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同民族和个同文化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在
整个文明的融合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周边扩散而不是相
互平等竞争和相互防范制约的格局。在民族关系中,各民族、国家问的力量消长并未够
成一个均衡的体系,民族,国家间的军事争斗要远远多于贸易往来。常常是强国以战争
或暴力的形式掠夺弱国的财富,而下是以"相互平等的交往"从事经济活动,因为在这样
的非均衡态的文明体系中,非均衡态的民族发展格局没有形成长期平等的民族间的经贸
关系,也没有为民族和国家成熟的经济道德意识提供发育的土壤。
--
今天过了,会有明天吗?
可能,还是过去多……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