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aiser ( 狗屁诗人之楚庄勇闯江湖),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哲学童话》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30日10:37: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哲学童话》

                        杨思基



    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我还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他已意识
到我的存在的表达:刚才有位伙计和我打了个招呼。但不幸的
是,我只顾和他打招呼,一头碰到了墙角上,我这才意识到了
这堵墙的存在,我想这堵墙通过这次碰撞也一定意识到了我的
存在。
    意识这个说法目前指称为脑器官的思维活动,还有更严格
的说法:是指人的脑器官的思维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
意识到脑器官的思维活动逐级依赖于更小、更简单的物质单位
的意思表达,比如:脑皮层、脑细胞、神经元、蛋白分子、碳
原子、电子等等,大脑的意识来源于这些参与物的意思表达,
是所有这些意思表达的汇合。对于最终形成的意识而言,这些
参与物都具有依次降低的意识水平。这些组成大脑的基本物质
单位,它们和那些组成土壤、石头、草木以及其他动物的物质
都是相同或同类的,都有各自特有的意思表达。因此结论就是:
万物皆有意识——至少在我们所知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之上的物
质均是如此。
    所以我说,那堵墙一定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当然在相撞之
后我也意识到这堵墙早已表达了它自己存在的意识:那样的颜
色、那种形状、什么东西组成的、在什么地方、存在多久了、
有多么硬等等。但在我撞上它之前,这些表达对我而言是不存
在的,因为我没有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到它的意识表达。另一方
面,如果我走路的振动使这堵墙掉落了少许粉尘以及我们相撞
时给它留下了痕迹,那它应该在我们相撞之前和相撞的同时都
意识到了我的存在:通过地表的微弱振动、一次力量较大的撞
击力、硬度较小、37.5度的体温等等。我怎么能知道它已经意
识到了我的存在了呢——因为我走路的振动和我们相撞时在它
上面留下的痕迹就是它专为这次相遇而呈现的意识表达。
    物质表现为意识,意识表达物质:凡是被谁称之为物质的,
谁必已接收到其意识;凡接收到了意识,必有物质使然——客
体表达意识,主体接收到了意识,那么对主体而言,客体即为
存在。强调客体表达意识为第一性的说法,即为哲学史上的唯
物论;强调主体接收意识的先决地位的理论,就叫唯心论。现
在看来他们都说得对——意识的表达和接收都不可或缺,不同
之处仅在于对同一事件的表达的偏好不同,且都添加了第一性、
第二性等诸如此类的意识。这类意识是他们各自意识思维的结
论,而不是接收到的意识的结果,关键在于不是实事求是的结
果:在表达和接收互为依赖的事件中,是排不出主次顺序的—
—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所谓人的实事求是的做法就是:人,不断地提高接收客体
的意识表达的能力、尽可能多地获取客体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以
可能不同的方式表达出的意识,且人与人之间就这些接收到的
意识进行充分的交流,以求达到共识,这个过程叫取得‘实
事’;人,再把根据‘实事’思维出的意识反馈给客体,再接
收客体的意识表达,看看与先前得到的‘实事’是否一致,这
叫‘求是’,如果不‘是’,那就可能需要从头再来。如此过
程又称之为实践,求得的‘是’的结论又称之为真理。为得到
真理需要多少次实践呢——实践证明:要实践、实践、再实践。
    总之,作为哲学的首要问题,如果提出:物质就是意识,
意识就是物质——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呢?
        如果‘是’,世界就是一团相互用力、磁场、电子、
光子、触觉、花粉、眼光、语言等方式交流着的意识;如果
‘是’,我们就可重新诠释一些常用的概念了:
        哲学——人类编撰的意识大全。
        物质——进行意识交流的存在。
        意识——物质的表达。
        时间——意识间变化的对比。
        空间——意识的集合。
        宇宙——有意识。
        因果——意识的交流。
        规律——同一意识的重复表达。
        自然——非人的意识表达。
        人生的意义——摄取、体验、传播更多的意识。
        生命——意识水平升级的期限。
        死亡——意识又下降到原来的水平。
        繁殖——延长意识水平升级期限的第二套方案。
        社会——高级意识交流俱乐部。
        专制——依极少数人的意识制订的规矩交流意识。
        民主——依较多数人的意识制订的规矩交流意识。
        科学——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意识活动。
        艺术——并非一定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进行的意识的
裁剪和拼贴。
        美  ——原与之意识交流的意识。
        梦  ——意识游侠。
        宗教——尽管迄今没有与之直接交流,但仍相信有
至高无上的意识存在的意识。
        邪教——虽自称是至高无上的意识或其代言人,但
追随者除把自己的意识彻底降低到完全服从他的意识外,对
此却无法验证。
        鬼魂——不是物质,但有意识;或是物质,但没有
意识;或是物质,有意识,但其交流意识的路子和人类的完

全不同,或有人有路子,因为他上过巫师学校;或不是物质,
没有意识,那是什么呢……
        命运——如果有八千个意识在相互作用,考察其中
的一个将何去何从。
        爱情——某种较为复杂的意识交流的系列。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一定存在——存在就是
表达出的意识,其合理性在于:它要表达,其他的意识也允
许它表达;某种意识要表达,也没有别的意识阻止了它,它
就一定能表达出来。
        政治——如何让别人把意识交给自己料理。
        党  ——最早由狼、狈首创的意识互助组织。
        法  ——意识的限制。
        经济——意识的反复分配。
        财富——实现意识需求的可能性。
        文化——较为固定的意识表达的方式。
        广告——借用哈哈镜表达的意识。
        教育——筛选后的意识灌输和零售。
        体育——尽量少穿衣服的意识较量。
        军事——怎样使敌方的意识迅速降低到分子或原子的
水平。
        敌人——意识交流的障碍。
        历史——意识分解后的残骸。
        国家——意识集散地。
        政府——意识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变化规律:没有-
公有-私有-公有-没有。
        医学——整理意识残疾。
        环境——低级意识的表达权。
        人类的价值——除了几种病毒和寄生虫赖以生存外,
目前还未发现别的需求意识。
        矛盾——高级意识的标志之一:自产意识与接收到的
意识不一致。
        工具——意识交流的中介。
        语言——意识交流的符号类工具之一。
        数字——语言的一种。

        抽象——使用符号类工具进行意识活动。
        无限——船长:“大副,看到彼岸了没有?”
                大副:“报告船长,还没有。”
                船长:“继续观察,保持航行,全速前进!”
                大副:“遵命,先生!”



姓名:杨  松
笔名:杨思基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谷堆刘庄58号
电话:+558+2212662
邮编:236000
e-码:yosikii@163.com
      yosoo@mail.anbbptt.net.cn


2002.05.06



--
达邦,我的故乡
我总是走阿走啊,就迷失了方向......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