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人论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Sep 10 23:49:20 2000), 转信
人论
听话(本站特邀编审)
人论
[德] 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上
海译文出版社,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by Ernst Cassirer (1874-1945 )
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
要性。他们怀疑一切关于事物本性的普遍原理,但是这种怀疑仅仅意
味着去开启一种新的和更可靠的研究方式。在哲学史上,怀疑论往往
只是一种坚定的人本主义的副本而已。借着否认和摧毁外部世界的客
观确实性,怀疑论者希望把人的一切思想都投回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怀疑论者宣称,认识自我乃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为了欢享真正的
自由,我们就必须努力打破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的锁链。
划分苏格拉底和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标志恰恰是在人的问题上。
哲学,在此以前一直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独白,现在则转变为一
种对话。只有靠着对话式的亦即辩证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达到对人
类本性的认识。以往,真理总是被看成应当是某种现成的东西,它可
以靠思考者的独自努力而被把握,并且能轻易地传递和传达给其他人。……
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
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
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
我们可以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
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传统的逻辑与形而上学本身就不适于理解和解开人这个谜,因为
它们的首要和最高的法则就是不矛盾律。理性的思想,逻辑和形而上
学的思想所能把握的仅仅是那些摆脱了矛盾的对象,只是那些具有始
终如一的本性和真理性的对象。然而,在人那里,我们恰恰绝对寻找
不到的这种同质性。哲学家无权构造一个人造的人,而必须描述一个
实在的人。任何所谓关于人的定义,当它们不是依据我们关于人的经
验并被这种经验所确证时,都不过是空洞的思辨而已。
宗教的反对者总是谴责宗教的愚昧和不可理解性。但是一当我们
考虑到宗教的真正目的,这种责备就成了对它的最高褒奖。
人类理智是一种“推论的知性”,它依赖于两种异质的要素:我
们不能离开映象而思维,也不能离开概念去直观。
一切伟大的伦理哲学家们的显著特点正是在于,他们并不是根据
纯粹的现实性来思考。如果不扩大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他们的
纯粹的现实性来思考。如果不扩大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界限,他们的
思想就不能前进哪怕一步。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直被
当成是纯粹想象的尽善尽美境界的一个显著例证。它已经成了一个绰
号,专用来指那些好作空想的思想家头脑中的想法。……然而,我们
最好还是竭力去弄懂它,亲自搞清它的真实含义,而不要借口说它是
不可实现的而将其视为无用,弃如敝屣,这种借口是卑下而极有害的。……
因为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最有害最无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庸俗地诉诸
于所谓[ 与理想] 相反的经验了。因为假如各种制度是根据那些理念
设立而不是根据粗糙的观念(它们由于单纯地来自经验,已经断送了
一切善良意愿)设立时,这些所谓的相反经验多半根本就不存在了。”
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就在于,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
事态的消极默认。
如果“人性”这个词意谓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
的差别和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从长
远的观点看,一定能发现一个突出的特征,一个普遍的特性——在这
种特征和特性之中所有的形式全都相互一致而和谐起来。……要是没
有这种由诸科学本身早已从事的综合工作,哲学就会没有出发点。然
而另一方面,哲学不能就此止步。它必须努力获得一种更大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哲学的历史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一个概念的充分规定极少是第
一个引进该概念的思想家的工作。因为一个哲学的概念一般说来更多
地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而这个问题只要还处在它
最初的潜在状态中时,它的全部意义就不可能被理解。
根据兰克的看法,历史学家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的辩护律师。
如果他作为一个法官来发言,那也只是作为预审法官来说话的。他必
须收集这桩公案中的一切文献以便把它们提交给最高法院——世界历
史。如果他在这个任务上失败了,如果由于党派的好恶成见他隐瞒或
篡改了一点点证据,那么他就玩忽了他的最高职责。
席勒在他的审美书简中所说,存在着一种表现激情的艺术(an art
of passion),但不可能有一种“本身是激情的艺术”(passionate
art )。(《美育书简》,第22封信)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