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惆怅光阴老),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转载] 大易通解-序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Nov 26 22:42:45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lit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TeacherZhang 所发表 】
                                     序
                            -(《大易通解》选读)


作者:何新
(1996年10月03日)

    本书是我对《易经》的译解,以及对传世本及帛书《易经》 经文的注解及考释。

    在我之前,先贤从训诂方面对于传统《易经》已作过大量工 作。但是,这种工作非
常不够。直到今日,《易经》仍然是一本 难以卒读之书。李学勤曾指出:

    “清儒崇尚考据的学风,披康一时,对《周易》研究的影响却很有限。 从胡渭开始
,一些学者考订《易》图渊源,进而企图复兴汉《局》做出不 少成绩。可是清人最擅长
的小学训治的方法,在《周易》方面的发挥并不 很多。有清一代的《易》学作品,仍以
义理、数术两派为主,没有开创新 的局面。”

    近世名儒高亨著《周易古经注》后曾说:“清儒尚朴;经学 大明,推于此书,仍多
瞢瞢。”“易经有些辞旬,真不易读通,我 的注解,自问也非处处满意。”他认为,治
易之途“应该考释经 文,参阅旧说,探索它的原来义蕴。”

    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探索《易经》文辞的本来义蕴,使之 成为一本可以通读之书
。本书拟基本打通《易经》及帛书《易 经》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帛书《易经
》中含有可以勘 解《易经》文字之谜的若干钥匙。传世本中由于字讹而失义,考 之帛
书则豁然贯通。例如传世本剥卦之“剥床”,旧说多从其表 面字义,释作剥取(或敲打
)睡床,这是根本讲不通的。(为什 么要剥取或敲打睡床,而且为之卜卦?莫非作者有
精神病乎?)而帛书“床”记作“口”,通脏,动物之脏器也。则剥床本义乃为分解或
剥取动物内脏,从而全卦豁然可解。

    任何解《易》者都会遇到强为解人之事。如兑之上六,只两个字:“引兑。”旧注
家有说为引导,“犹言引导大家和悦”(李镜池),有说为“引兑者,言及于我而我乃
说也。”“即有人引我言而我亦言也。”(高亨),皆荒谬不经之谈。帛书本“引兑”
二字做“景夺”。可知引乃景之通假。景,影也,阴也,隐也,与引相通。而夺,古字
异体作“口”,从“兑”。以是知兑乃口即夺之假借。则景夺,即暗夺,阴夺。参之于
上文有“和夺”,即和悦而不相争夺。有“章守’,即强暴抢夺(强,章古义通信),
可知兑卦乃争夺之卦。而以兑训说,是以今言说古义,殊为不妥也。又如屯卦中之“利
建候”,旧说皆以封建诸侯为义,殊不知侯当为难堡之通假。即建城堡也。其他种种迂
曲之说,不胜之引。多源于不通洲诂,不明通假。

    小畜、大畜二卦,一为农事之卦口值,(帛书作“小口”),一为畜牧之卦曰殖(
帛书作“泰畜”)。畜者,财蓄、财富也。以农事为小财而畜牧为大财。表明《易经》
乃畜牧经济仍居重要地位时代之产物。而畜之古音近“植”及“殖”,古育读止(说见
《周易程氏传》)。蓄者,值也,即生财与积财也。故大小畜二卦实即殖产之学,亦即
远古经济思想之起源也。

    本书对《易经》的解释,采用以帛书与传世本相参照的方式,力求为《易经》及帛
书《易经》两个系统的经文提供一个信、达而平实的新解与新译。本书之译文务来忠实
于原文,立新说必以古训古音义为之根据。本书吸纳了历代先儒及当代贤哲的研究成果
。希望此将可为三千年来不可通读之《易经》,提供一个基本晓畅的通解。

    此书之初撰,乃在十余年前。本来是笔者的读《易》之札记。近十年间易学骤热,
竟成为一时市井之显学。余不得不收此稿于秘箧,不作董理而藏余说于深山。近两年来
,易学热高潮渐退,恢复一种理性的研究似已可能。所以决定披露此书,以就教于方家
并澄清某些迷雾耳。

    本书仅是对《易经》本身的注释及解读。“鸳鸯绣取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本书未包括对《易经》经文的哲学诠释和研究。在以后出版的另一本书《上帝之车》中
,我将对《易经》的起源及其哲学作系统性的探索研究。

    岁月悠悠,人生渺渺。欲凿破混饨,发千古之覆,又谈何易焉?有一位治易者曾说
:“读《易》必须廓清过去的迷雾。许多前人的说解,必须毫不犹豫地推翻,重新寻求
正确的解释。”(黄凡)①这一说法我赞成。本书多立新说,亦正本乎此一题旨。是耶
非耶,知我罪我,都交由读者诸君去评论罢。

                                                                何新
                                                            1996年10月 3日

--
※ 修改:.TeacherZhang 于 Nov 26 01:18:06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