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惆怅光阴老),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转载] 毛泽东论“易”理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Nov 26 22:42:55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lit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TeacherZhang 所发表 】

                            毛泽东论“易”理
                                  (原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1942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论及《易经》哲理。对话如下:

    毛泽东问:“你学过《易经》吗?”
    答:“学过,能背诵,但理解不深。”
    --“你会唱秦腔吗?”毛问。
    --“爱唱,唱不好。”答。
    --“考考你,你们秦腔里的皇帝出场白,常常把他的登极说成`九五之位`,这
是什么意思?”
    --“那是他们根据《易经》的阳刚则衰、阴极则损的忌讳之词。”
    --“说得对。其理何在?说说看。”
    --“阳刚为十减一则九,阴极为六减一则五。满招损,谦受益,阳极则衰,阴极
则损。《孙吴兵法》上说求万全者无一全,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等等,都是依据这一阴
阳盛衰之道来发挥的!”
    --“对了,100分给你减五分,算个95分的九五翰林。”主席说。然后,他又说:
“极则必反。不要当状元。历史上状元,许多当附马,养尊处优。埋没了人才,很少有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反者道之动

    何新按:“极则必反”,即对站相(概念)的相生与转化,是宇宙存在运行的一个
根本原理。亦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核心原理。

    老子云:“反者,道之动。”
    干宝云:“反复,天道。”
    又云:“昔伏羲作十言之教,谓:乾坤、震巽、坎离、艮况,消息。”消,即灭也
。息,即滋,生也。八卦之道,一消一滋,相反而相成。这正是《易经》的根本之道。

    毛泽东的哲学,在方法论上是两点论。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不能
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亦不生)。这是古代的两点论
。”(八届二中全会讲话)

    但这种两点论不是二元论,而是一元的两点论。毛泽东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
要走向反面的。”两点论统一于变化,统一于“反复”之道,统一于反对方面的生成与
转化。

    静中生动,动中生静。强变为弱,弱变为强。否极泰来,泰极否来。明乎此,则一
部《易经》之道可概而明矣!

--
※ 修改:.TeacherZhang 于 Nov 26 01:19:34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