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er (天与地),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动物凶猛 10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y 14 13:15:59 2000), 转信
于北蓓凑近小声对我说:“怎么这么早就睡了?昨天你怎么没来?”我又难过又欢喜,
飞快穿上制服短裤打开窗户跳了出去。
落地时,于北蓓轻轻抓住我的手,扶我站直。
“你爸又管你了?”许逊问我。
“都是你妈告的状。”我不假思索地把两件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使之成冠冕堂皇
的借
口。
于北蓓在黑暗中紧紧攥着我的手,我也无意松开,很快两只手便变得汗津津、滑腻
腻。
她边和我们并排走的许逊说话,边用小指尖在我的掌心轻轻划。
我在路上迅速为自己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解释,不但可以掩饰甚至还能突出我的机
智:
我在派出所装哭,以骗取警察的掉以轻心,从而很顺利地脱了身。
那种大灰砖的老房子隔音很好,加上所有窗户都糊了黑纸并拉上从礼堂偷剪来的帷
幕窗
帘,高晋家从外面看上去就像屋里没人。过去发现坐了一屋人,灯光雪亮刺眼,人头攒
动人
语嘈杂。夏天如此遮蔽门窗,室内闷热可想而知。男孩们大都只穿件小背心,肥大的军
裤绾
到大腿根,热得满脸通红,拼命扇着扇子同时嘴里不停地抽烟,浓郁弥漫的烟雾使人忍
不住
流泪。他们个个表情严肃,阴郁地低声议论着什么,有人在摆弄钢丝锁,抡得呼呼生风
。
我也立刻严肃起来,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这时,高晋、高洋陪着汪若海从里屋走出来,汪若海一脸伤痕和红肿。高晋脸色阴
沉地
对我说:“汪若海刚才在院门口让‘六条’的几个小晃截了,拍了几砖头,差点给‘花
’
了。”
我二话没说气势汹汹地转身在屋里找家伙。所有的改锥、锤子或菜刀包括水果刀都
被人
握在手里装进书包。
院里的一些上小学的半大孩子都被动员来了,他们为大孩子的信任有幸参加这次光
荣的
出击激动得微微战栗。
“走吧。”高晋下令。我看到他把一框日本三八枪刺刀揣进斜挎在胸前的军用挎包
内。
这是当时最专业的战斗装束,像带领一帮手拿锄头和镰刀的泥腿子去打土豪和农会领袖
手中
挥舞的系红绸子驳壳枪令人羡慕。
大家忽拉拉往外走。“女的别去了。”在门口高晋对于北蓓说。
我们骑上自行车,没车的就在前梁和后架上带着,一路摇着转铃在夜幕下浩浩荡荡
出了
院门。
院门口一些乘凉的家属和战士瞪大眼睛看我们。
“怎么走?”率队骑在前面的高洋大声问汪若海。
被方方“二八”锰钢车带在大梁上的汪若海一指右前方,“走仓南胡同”。在北京
军区
总医院院墙外我们看到两垛红砖堆,赤手空拳的孩子们便纷纷下车,搬下砖头在柏油马
路上
摔为两半,一手各拿一块半截砖头跑步上车继续前行。
24路公共汽车站旁边的一处居民院落正在修缮房屋,院门口堆了一堆砂子和一堆
白石
灰,几个赤矛少年正在砂堆上练摔跤。“就是这几个。”汪若海喊。
我们立即在路灯柱下停车下来。那几个少年眼尖发现我们,撒腿就跑,沿着大街狂
奔,
见胡同就往里钻。
我们一窝蜂地在后面紧追,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把砖头雨点般地掷向前边拼命逃窝
的野
孩子们赤裸的后背。
一辆24路公共汽车在街中心猛地刹住,司机、售票员和乘客纷纷从车窗探出头观
望。
一些在路灯下乘凉下棋的居民百姓也紧张地从竹椅和小板凳上站起来。我们愈发精
神抖
擞,气焰嚣张。
拿过全市中学百米跑季军的高洋在吉兆胡同口一把抓住了一个正要往院门里钻的孩
子。
我们随后紧紧围住了他。
那孩子在路灯下气喘吁吁地转过脸,由于恐惧脸色苍白,和他那头乌黑蓬乱的头发
对比
强烈。他声嘶力竭地叫嚷:“没我事,我刚从家里出来。”
然后他一眼看见我,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他曾是我们班和我相当要好的一个
同
学,他爸爸是六条副食店的经理。高洋得意地掐着脖子,使他的头向后仰,声音也变得
呜哭
暗哑。“有他没有?”他喘着粗气问汪若海。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