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movie
标 题: 记忆碎片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2月30日15:54:5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记忆碎片》(Memento)是一部很酷很酷的电影,不是镜头或扮相酷,而是酷在
它的叙事结构。我若说该片采用倒叙手法,你一定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倒叙电影多
得是!”
《记忆碎片》的倒叙比传统的倒叙要极端得多。它的开场相当于普通电影的大结局
:主角一枪击毙坏人,但所有镜头都是反着放的,如落地的眼镜飞回中弹者的脸上,手
枪从地上跳回主角手上,子弹缩进枪膛等。当然这种手法不可能用于整部影片,不然谁
能听得懂如同磁带倒带时的声音。影片从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开场戏,一段段往回追溯
,每段大约五分钟,前一段的开始和后一段的结束会有一两个相同的镜头,以便观众在
自己脑海里将剧情打上一个结。
《记忆碎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但需要观众全神贯注,而且很可能一遍看不明白,
需多次回头寻找蛛丝马迹。莱尼·谢尔比原是一个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他的工作是不让
那些弄虚作假、骗取保险金的骗术得逞。当他的爱妻被人强奸并杀害时,他击毙了凶手
,但不幸被凶手的同谋猛击大脑。从此,他得了一种罕见的健忘症:凡是该事件以前的
事他全记得,而此后的事他最多只能在记忆中保留几分钟,跟以前电影中的健忘症刚好
相反。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张宝丽来照片的形象慢慢消逝,象征着主角的记忆状态。失
去短期记忆的他,好像是只有硬盘、没有内存的电脑,必须时时按下储存键,才能将碎
片似的影象串联成有意义的信息。他的做法是随时用宝丽来快照把眼前的人物和地方拍
下来,并附上“脚注”,重要的信息他会用纹身的方法刺入自己的皮肤,如凶手的车牌
号码等。
“你即使报了仇,完了你也不会记得。”别人劝说他。
“不能因为我记不住,就说我的行为没有意义。”他如此解释自己坚持不懈查找凶
手的努力。
莱尼的寻寻觅觅,仿佛彷徨在一个存在主义的迷宫,对于他,时间非但不能治愈创
伤,反而使得丧妻的痛楚永远记忆犹新。他无法忘掉那一刻,如同他无法记住新的事物
,唯有那刻满文字的躯体试图弥补记忆的流逝,诉说着他的悲伤和复仇之心。
影片营造的支离破碎感觉,让观众切身地体会主角的内心世界。这种彻底的倒叙,
《记忆碎片》并不是第一个尝试者,著名戏剧家品特(Harold Pinter)曾于1983年把他
的“倒叙”话剧《背叛》(Betrayal)搬上银幕,走红电视剧《宋飞正传》(Seinfeld
)也曾在其中一集用过一步一步往回倒的剧情,但不可否认,《记忆碎片》为这种叙事
技巧找到了一个浑然一体的故事。编排倒叙的故事细节需要特殊的思维,但找到一个合
适这个框架的题材更需要灵感的光顾。这跟写古典诗词是相同的道理:你尽可以把任何
素材都写成某种偏门的诗词格式,但对于大多数题材,这种方法一定会造成不同程度的
削足适履,但在某些天才诗人笔下,这些格式的限制反而提供了他们抒发感情的自由,
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那么顺口,而我辈填这个词牌时,有谁能摆脱那份刻意
。
其实《记忆碎片》除了主线剧情采用倒叙,还有一条同时穿插的顺叙支线,这条线
是用黑白片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以主角的电话对白加少量闪回镜头,扯出了一个貌似跟
主要剧情毫不相干、其实为人物和主题起到陪衬作用的故事。主角的手上刺有“记住山
米·金齐斯”的字样,这山米跟主角的私人生活无关,是他失忆前调查的一桩保险金的
申请者。山米因车祸患上短期失忆,保险公司本该赔偿一大笔钱,但莱尼怀疑山米作假
,最后以某种借口驳回了他的申请。山米的太太为了测试丈夫是否装蒜,让山米为她注
射药剂考验他,结果送了性命,而山米最终也被送进疯人院。可见莱尼积下的阴德,终
于在他自己的生活里得到报应。
假设这个带有黑色风格的故事没有经过如此精巧的裁剪,这只会是一部再普通不过
的犯罪惊悚片。编导的智慧和胆识把这一碟家常菜调制成回味无穷的佳肴,使之跻身《
非常嫌疑犯》之类佳片行列。影片并没有解开笔者所有的谜团,有些是编导故意设置的
“断头线”,有些可能是破绽,如长期生活在旧金山的主角怎能记得住洛杉矶的街道和
每次的停车位(美国的停车场即使你没有失忆症,都未必能顺利找到已停的准确车位)
。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对这样的大胆形式试验进行吹毛求疵,况且把线索清理得有条不
紊对于该片毫无助益。笔者倒是觉得,该片的主题不够大胆,压轴戏有点虎头蛇尾。说
来也是,把高潮放到了最前面,再好的结局都会成为倒高潮——你能哼出贝多芬第五交
响乐的最后片断吗?
《记忆碎片》的表演也值得称道,男主角盖·皮尔斯曾在《沙漠妖姬》扮演美丽的
人妖,但大帅哥近年来完全放弃偶像面目,从《洛城机密》有点书卷气的警察,到本片
中坚毅、憔悴、惶惑、神经质的形象,他的角色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他的演技也越来越
出色。男女配角均出自《骇客帝国》,此处他们放弃了光鲜的扮相,追求多层次和不确
定性,跟整部影片的风格十分吻合。影片的剪辑让人想起奥利弗·斯通的《刺杀肯尼迪
》,以切分音似的“混乱”节奏,从骨子里反映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故事的模棱两可。
《记忆碎片》的总摄制经费仅够《珍珠港》举行开幕典礼(500万美元),但它证明
了好电影不是金钱堆出来的,而是离不开聪明的脑瓜子。猜谜可能比看焰火更费脑力,
但智力的收获也更大。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