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odee (能猫●_●), 信区: movie
标 题: 最后的武士divx出来了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Mar 18 17:54:42 2004), 转信
发信人: diablozhu (考研=考验), 信区: NetResources
标 题: The.Last.Samurai.DVDRiP.XviD-BRUTU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Mar 18 14:10:01 2004), 转信
@chem、@eea、@44.45
《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
编剧:马绍尔·赫斯科维茨Marshall Herskovitz
约翰·罗根John Logan
爱德华·兹维克Edward Zwick
导演:爱德华·兹维克Edward Zwick
主演: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
渡边谦Ken Watanabe
比利·康纳利Billy Connolly
小山田新Shin Koyamada
托尼·戈德温Tony Goldwyn
发行:华纳兄弟电影Warner Bros.
上映日期:2003年12月5日
官方网站:www.lastsamurai.com
剧情介绍
1603年,日本德川家康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取得了“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
设置了幕府,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柏利率领舰队两次闯
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1863年,英舰炮轰日本鹿儿岛;1864年,英法美荷四国联合
舰队占领下关地
区,战后日本被迫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
束,人们不再为荣誉和国家而战,荣誉感也在实用主义前失踪,勇气被现实中的琐碎的利己
功利思潮所取代,英雄伍德罗·阿尔伯林(汤·告鲁斯饰)深深觉得无用武之地,在和印第
安原住民的交战
后感到人生的迷惘和困惑,唯有四海为家无所事事终日借酒浇愁。1865年底,睦仁天皇登基
。
1
866年,日本改革的精神之父福泽谕吉出版《西洋事情》初编。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
,天皇以一句《易经·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开始了在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发”口号下的维新改革。1876年的某一天,阿尔伯
林被老上司贝格
利介绍给三个日本商人,最终在美国失望与悲哀的他来到日本,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替
天皇改造武士并训练日本的第一支现代化新式军队。然而当他来到日本却发现日本和美国西
部一样,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发,绵延的电报和铁路伸向每一个角落,传统的准则受到挑战。
对于官方和商界
来说,美国觊觎日本的市场,日本年轻的明治天皇(中村七之助Ⅱ饰)也渴求现代化。
天皇的顾问团希望一步到位地铲除残余武士集团的影响,于是两个战士的道路交汇了。
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朝廷武士头领森胜元(渡边谦饰)教阿尔伯林剑术及武士道精神,而
森胜元的女儿塔卡(加藤小雪饰)更爱上他。阿尔伯林在为朝廷训练军队的同时,也和反对
日本军事现代化
的“最后的武士”的首领氏男(真田广之饰)惺惺相惜结为好友。后来,政府下令武士彻底
西化,旋又决定剿伐那群“最后的武士”,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阿尔伯林被俘,这时他才
认识到真正的武士和武士道,从而震撼于他们的坚持,“向死而生,百折不屈”
(圣宫本武藏《五轮书》),他们的荣誉和悲壮都是那么的相似,“最后的武士”们表露出
坦诚的信仰、道义、友情、搏杀都使他寻找到失去的记忆,他的人生哲学得到完满的升华。
至此,代表西方文明的阿尔伯林在古老和现代之间的东方获得了启示,精神困境转化为现实
战争。我们承认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然而是可以讨论的,那么就像本片所提出的问题,即在风云变幻的大
变革时代,是否可以完全抛弃过去,复杂的转折需要有多少的妥协与继承、扬弃,文明对立
如何融合,历史是不是可以被含混地模糊不清地翻过去?也许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
相信在看完《最
后武士》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思索、体验,让我们一起期待那最后的武士最后的决战
吧!
何谓武士道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想要一本“介绍日本人性格及其精神教育方面的原动力之类
的书”,幕僚们给他的就是《武士道》。数月后,总统说“读了这本书能充分了解日本人的
特性”。 “武士道”精神对于探究日本的价值与伦理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罗
伯特
·贝拉在《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中说:“这是因为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日
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有了国家伦
理的大部分。”而武士道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的核心,恰如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指明的那
样,“
至于说到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教义,孔子的教诲就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继孔子之后的孟
子,对武士道也发挥了巨大的权威。”
“武士”古称“samurai”,是“奉公者”的讹音,首要尚武苦行,再接修业。武士道
,壮烈、冷静、坚忍的武士道。武士道,以“忠、勇、义、礼、仁、诚”为道德准则,视名
誉为人生之大限。武士道,轻生死,重然诺,极端之情态则一“事仇討”,二“切腹”,前
为杀人,后为自
杀。武士道即对自己的良心要负起“耻”的责任。“武士道就像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
有的花朵。”武士道是日本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原为武士这个精英阶层所恪遵奉行的一套行
为准则,标榜正义、勇气、仁慈、守礼、真诚、荣誉、忠诚及自我克制等德行。武士不但苛
求自己,也苛待
自己。他们相信,安适的生活足以使人堕落。
在这个世界上,日本人的个性普遍具极端和强烈,在柔顺与残酷之间游移,温和与激进
同在,危险和冲动的思想易于受到鼓舞,而武士亚文化显然处在激进这一侧,然而在一定程
度上也被要求风花雪月和附庸文雅。日本之美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
不化而又柔弱善
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狂热而不后悔……美国著
名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性格的概括——她用《菊与刀》(“菊”本是日本
皇室家徽,而“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这个书名来象征日本人极端矛盾的两种禀性和价值
观。在这种民族
性格中,“好斗黩武、倨傲自尊、顽梗不化”等习性,无不深深地打着武士文化的烙印。在
日本,作为道德体系的武士道,是所有上流阶层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信条和实践,茶道、柔道
、切腹、在草席上俯伏和在街道上鞠躬行礼、佩刀和交往的礼法、技艺动作的规矩等等,无
不纳入于武士道
的范畴之内。而在日本流行着“开花当开樱花、做人当作武士”的俗语,充分体现了日本人
的国民性。
武士精神的本质在于极端和强烈,追求一步到位的作风表现在他们的任何细节中,礼节
丰富到过分的地步,对于衣食住行却又不在乎,优雅、镇静、从容、和忠诚、爆发、迅捷极
为融洽地体现到一个阶层的身上,轰轰烈烈和平淡如水都是武士道的外在表观。最主要的还
是他们心中有无
限的骄傲,这执着的骄傲不属于自信的范畴,而是源自于日本幕府时代的独特历史造成的,
一方面吸收中国儒家(尤其是教条化的宋代理学)文化及禅宗的生死观,对自然世界的细腻
体验与人文世界的粗犷行为非常谐和,刻苦坚忍于外,不妥协的力度是武士的底线;灵魂逍
遥于内,诗意的
浪漫也是武士的应有义,菊花、月亮、醇酒、美人总能够在他们的生命里占据。--而武士
道最核心的就是格外重视“名誉”,对武士而言,名誉比生命更重要,生死一线、生死大义
都不过是勘破人生本质后的履行而已,如果需要死便去担当决不苟且偷生,这并不是说武士
普通有赴死而往
的教条,其实他们更看到生要有价值,不必要的时刻也决不轻言牺牲。武士为了维护自己的
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这是因为日本作为岛国地域狭小,没有回旋余地,武士们遇到
问题只能像过了河的卒子一样拼命向前。对于耻辱的体验,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和日本相
比。
作为武士行动楷模的却是中国的志士,他们格外推崇南宋的忠臣们,如文天祥、陆文夫
、张世杰,在大义面前选择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是武士们最正常的反映。江户时代的朱子学
者浅见絅斎在《靖献遗言》中列举的八位“本朝武士之鉴”是:屈原、诸葛亮、陶渊明、颜
真卿、文天祥、
谢枋得、刘因、方孝孺,在这八人中显著的特点是尊皇忠君思想和个人修为,绝对不计较自
身利益,本书亦是江户时代武士社会中最畅销的著作。在尚未废除“(武)士农工商”等级
制度,实现“国民国家”之前,也就是说在实行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很多武士在冲向对方
阵地或战败自杀
时,都喜欢高咏文天祥的不朽诗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前夕的幕末,这本书对“尊皇思想”的鼓吹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少“
志士们”的圣书。这些“志士们”的“不怕死精神”以及“对理想的强烈信仰”的源泉和模
范就是这本《靖献一言》。“明治维新的志士们的胸中,应有着鲜明的南宋忠臣文天祥的英
姿,这支撑了他
们的精神,驱使他们进行了力挽狂澜的行动”。藤田东湖、吉田松阴、广濑武夫等还模仿文
天祥各自作了《正气歌》。其中藤田东湖的《正气歌》还为幕末的“志士们”所爱唱。也就
是说,无论是拥护还是反对明治维新的敌对双方,他们的精神支柱是相同的。日本跻身西方
列强行列,主要
是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形成强大的制造能力实现的,明治维新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学习西方发达
国家的工业革命经验,建立并强化日本的工业基础,精神则大抵上是传承了武士道,摒弃的
仅仅是亚洲概念,异质文化间的错乱感并不是历史的主流。在热兵器全面替代冷兵器的新旧
交替过程,就是
1870年代。实际上,1892年以后,作为一个阶层的武士不复存在,但是本来只属于武士阶层
的“武士道精神”却被全体日本人所继承。
然而武士道以外向型“忠诚”为第一要素,内心的修文往往与赤裸裸的无限忠诚失衡,
对他人和他族生命的不尊重和肆意宣泄,骚动的力必多一旦与高层的邪恶结合,不平和就达
不到包容和理解,就会造成大规模的血腥,而历来习惯于自上而下思维的现代武士们(所谓
的右翼分子)则
将一切归结为忠实的爱国,不过有些盲目而已。在笔者看来,近代以后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
和周边国家起到的基本上是负面的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
了200年的近代化道路,而洋务运动则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永久的遗憾。从此以后
,中华民族的每
次民族灾难中,都有日本残酷而贪婪的身影。当然不可否则,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复苏也是
有其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美日电影如何交流
二战以前,日本文化很难进入荷里活的视野,即使有一般也是超然的猎奇心态。随着惨
烈的二战结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日本成为美国的保护国,麦克阿瑟成为实际上的日本统
治者,美国和日本的银幕上才正规出现对方的身影。五六十年年代,樱花、武士、艺伎成为
相关电影中的主
要元素。七十年代相对低沉,八十年代因一部《大将军》始才以平衡的目光进入日本的历史
,一般以亲情、海岛、原子弹、自然环境反思等为电影的主题,到《最后武士》已然是史诗
格局。
《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1932年Cary
Grant导演。十九世纪末,日本敞开大门,开始和西方接触。一艘美国战舰上搭载了班杰明
宾克顿中尉,缓缓驶入长崎港口,一出令人感慨的爱情悲剧拉开序幕。宾客初见年方十五、
出生贵族的Butterfly,就被她那属于东方女性神秘细腻的美深深的吸引。对宾克顿说来只
是一场偶然邂逅的
异国恋情,对于Butterfly,却是至死不于的神圣誓言,她不惜为此与家人决裂。宾客顿因
驾满返回舰上,一去就是三年毫无音讯。等待是令人着迷的姿态,日本女人说爱不是自我,
自我融入并消失在爱中。这样的爱就有了牺牲自我的刚烈,她说:为了你,我的爱,我才死
。本为生的爱成
为了死的动力。她是说这爱就是自我,当爱死了,自我也就消亡。
一定是这样的情结震惊了西方人,震惊了普契尼。他奔向后台,恳求这个剧本。他看到了一
种西方世界从没有产生过的美,温柔极至却又刚烈极至的美,象水,可以漂流也可以覆灭。
日本人钟情于樱花,自古以來文人雅士无不乐于在樱花丛这吟诗作赋饮酒作乐。而樱花的乍
开乍落,在倏忽
間展尽自己的风华,像极了日本武士道的精神,虽然武士阶层不再,但是多少日本人依然崇
尚樱花,渴望自己能活在一生中最绚烂的时刻。日本人的追逐樱花,为的就是感受那霎那间
的淒美。
《秋月茶室》(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 ,1956年Daniel Mann
导演。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冲绳岛由美军托管。美国人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日本文化茫
无头绪,担任翻译的冲绳小流氓佐佐木趁机左右逢源。这部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喜剧改编
自百老汇舞台剧,其最大特色是由马龙.白兰度扮演日本人,虽然他很卖力地说着一口洋泽
滨英语,但做作
的化妆使他无法溶入其它东方演员之中,不过他那独特的演技和有趣的对白还是可以逗乐观
众。饰演美国军官的格伦.福特相对之下就没有那么抢眼。导演丹尼尔.曼对军事喜剧的讽
刺性颇能掌握重点,娱乐效果不错。
《樱花恋》(Sayonara),1957年Joshua
Logan导演。本片背景是在韩战时期,美空军英雄洛伊少校,得韦将军的女儿艾琳青睐。调
驻日本时,部属凯利娶日本女人为妻,军部以法律不许及种族歧视不予承认;洛伊喜欢日本
首席舞者阿侬(高以美子饰),两人相爱,但是美军却强制性地不允许他们结合在一起。凯
利在万般无奈之
下只有追随日本传统以死在一起,求与妻子永不分离。洛伊目睹好友巨变,感悟与其死守成
规,不如先对相爱的人负责互尽义务再说,遂与阿侬共奔前程。本片描写的是伟大的爱情,
他们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而此影片表现的人物性格刻划也十分到位,真正能体现出正处
在那种矛盾无奈
的情况下复杂的心境。此片还曾获得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最佳摄影金像奖,及年度十大卖座影片。
1958年John Huston导演的《蛮夷与艺妓 》(The Barbarian and the Geisha)和Fran
k Tashlin导演的《艺伎少年》(The Geisha
Boy),将镜头对准了艺妓和歌舞伎。日本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妓全
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生。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
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艺妓并非妓女,她们的交易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通常与她们交易
的,都是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今天,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
热爱加入艺妓行业。但是在二战以前,绝大部分艺妓是为了生计,被迫从事这一职业的。而
歌舞伎是有则着
约400年历史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戏剧。它最初是一种女性的舞蹈表演(歌舞伎舞),
但不久便发展成为剧中所有角色都由男性扮演的戏剧。是将舞蹈、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
混和的一种现存的世界上早的舞台艺术。能剧的主角几乎都是幽魂,因此情节都是叙述已经
完结的人生,是
一种非常奇特的戏剧。虽然主角是幽魂,但是能剧所表现的,是超越时空的人的本质或感情
。能剧的动作非常缓慢简单,但是每一个动作都能表现出复杂的感情,正是所谓的“身体动
三分,心灵动七分”的戏剧,在无法遏止的高潮时都扬卷浅躺着洋紫荆艳红的身躯,一如醉
酒的艺伎狂歌尽
性后的哀静。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内,现在还保留着这两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
。
《樱桥梦》(Bridge To The Sun),1961年Etienne
Périer导演。在描写美、日文化冲突的影片中,根据日本外交官夫人葛温寺崎的自传改编
而成的本片特别具有时代意义。女主角卡罗尔.贝克原是单纯的美国南方女孩,她不顾亲友
的反对,坚持跟随外交官丈夫返回日本居住,当她抵步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由
于身分的尴尬,
围绕着葛温的各种矛盾冲突是可想而知的,不料夫妻俩在咬紧牙关苦撑到战争结束之后,却
发生了一场谁也想不到的意外悲剧。本片原来具有强烈的戏剧矛盾和令人省思的主题,可惜
导演Etienne Périer未能好好掌握,演员的表现也相当平淡,未能营造出感人的高潮,实
在相当可惜。
《龙吟虎啸江湖客》(The Yakuza),1975年Sydney
Pollack导演。讲述一名战时曾在日本服役的美国人(罗伯特·米彻姆饰),受好友之托前
往日本拯救他被黑社会绑架的女儿(岸惠子饰),因而跟日本旧情人的丈夫(高仓健饰)展
开了一场道义之交。荷里活影人向日本黑社会片致敬之作,编导对日本帮会英雄豪气的描写
虽稍感自作多情
,但全片拍来情调极佳,男女主角的三角关系相当动人,高仓健的演出和打斗场面都表现出
十足的劲道。
《黑雨》(Black Rain),1989年Ridley
Scott导演。以美国与日本文化对比为主题的警匪动作片。迈克·道格拉斯和安迪.加西亚
饰演纽约警探,负责押解日本黑社会头子松田优作回国受审,不料在大坂机场交人时被歹徒
调包劫走人犯。两人留下来协助当地警官高仓健追捕松田,在凯特卡普兰开设的夜总会中找
到线索,但安迪
惨遭日本黑帮惨杀街头殉职。迈可尔忍无可忍,决定跟高仓健携手直捣戒备森严的匪窝。导
演Ridley
Scott以凌厉的映象和激烈的动作场面来包装本片,气氛别致,迥异于一般在美国本土拍摄
的警匪片。美日两大巨星也分别演出了两国刑警的不同思考方式和办案文化,使两人的感情
进展显得迂回曲折,别有味道。
《饲养》(The
Catch),1961年大岛渚导演。战争中,一架美国轰炸机坠落山中,一个跳伞逃脱的黑人士兵
跌落在村民们设下的陷阱而被捕。村公所不想释放他,决定将他放在村里“饲养”。战争末
期,村里来了一批来自东京的疏散者,村里由此发生了很多纠纷。终于,封闭的村子里发生
了恐慌,此时,
狡猾的村长把村民的愤怒转向被捕的黑人士兵。黑人士兵终于被杀害了,村民的烦恼也暂时
平息了。然而,日本战败的消息传来,村民们又惊慌失措地把黑人埋好,并建立了对付调查
的攻守同盟。只有对黑人感到亲切并助了一臂之力的孩子们,是不会顺从大人的谎言的,他
们在埋尸的对面
燃起了一堆篝火。 这部影片根据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改编,对山村中的小农心态和目光短浅
的利己主义意识给予了辛辣的描写。
《猪与军舰》(Pigs and
Battleships),1961年今村昌平导演。著名喜剧作品,获当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之一,次年
获蓝绶带奖等奖。故事背景为曾被称作东洋第一的横须军港,曾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海军的
中转基地。影片描写的不仅是一个军港,而是当时被一种“只有依*美国才能繁荣”的政治
宣传统治下的日
本现实。剧中从开妓院转向养猪的黑社会策略改变,正是日本60年代经济起飞的一个缩影。
猪在作品里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编导批判了堕落的民主主义是比猪还要肮脏的东西。剧
情大致为曾开妓院的日森与人联合做起养猪的买卖,*白拿军港基地的剩饭和泔水发了财。
一些地痞无赖前
来敲诈,他们自己也因分财不均发生矛盾。猪吃了争斗被打死的春驹的尸体,而他们则吃了
这个猪的肉,同伙中有人想趁夜把猪偷运出去卖,军治的卡车在后边追来,于是受惊的猪狂
奔起来,一如激流淹没了所有的人……
《八月狂想曲》(Phapsody In August),1991年黑泽明、本多猪四郎导演。
《八月狂想曲》是黑泽明后期一部并不起眼的作品,该片看似平淡,但细细品酌之下,自有
一种幽香。淡淡的充满人情味的镜头里,孩子们依然的轻松愉快,依然的嬉戏打闹,又夹缠
着深深深深的怨诉,关于战争魔鬼的恐怖回忆,然而一切那样的悠游自然,一切又那样的沉
重哀伤。长崎广
岛的原子弹是日本人伤口永远的痛,日本的战后一代也开始遗忘历史的剧痛,那对夫妻更是
丢掉了一切的人格,隐瞒父亲被炸死的惊人内幕,只为谄媚富有的美国表哥,以混得夏威夷
菠萝庄园的利益。通过这部作品,黑泽明表明了自己对掌握现代日本实权的中年一代的绝望
。在暴露他们的
贪欲与利己主义的同时,他从老人与年轻人的对话中看到了希望。中年一代的唯一希望是第
二代日裔美国人——祖母的侄子克拉克,他的无欲与家庭爱令日本中年一代反省。
《大将军》,1980年杰里·伦敦导演。
美国著名作家詹姆士·克拉维尔八十年代所著的七十万字长篇小说《幕府将军》,是当时的
全球畅销书。日美两国曾联合将它搬上银幕,本片由连续剧皇帝理查德·张伯伦与日本天皇
巨星三船敏郎主演,三船敏郎扮演老谋深算的誉志寅永一角,大受好评。小说以德川家康和
三浦按针之间的
故事为原形,虽然人名和部分历史背景做了修改,但熟悉日本战国和江户幕府初期历史的朋
友们,可以一眼看出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原形。克拉维尔还曾经以本世纪初的香港为背景,写
作过《大班》一书,但是对照《大将军》,无论在了解和尊敬任一方面来看,他对中国的认
识和感情,都要
远逊与对日本的认识和感情。小说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描写,非常精彩动人。描述十六世纪
时一位英国海员遭遇船难后流落日本,在幕府时代成为各方争夺的英雄,而且产生了一段浪
漫动人的异国恋情。全片在日本实地拍摄,景色秀丽,摄影美不胜收,导演杰里·伦敦也成
功地拍出了史诗
气魄,将锁国时代的日本风貌作出颇有吸引力的呈现。
《恐龙大闹东京》,1956年本多猪四郎导演。哥斯拉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影怪兽,出现
在十五部科幻片里,并摧生出日本的怪兽电影系列,与美国分庭抗礼。在日本的银幕上,哥
斯拉往往是一只高达400英尺的霸王龙,在海底沉睡亿年。突然,原子弹大爆炸把它从长眠
中惊醒,于是走
出大海,攻击日本,一路扫荡,踏平东京城。全世界所有的兵器对它无可奈何,最后,科学
家终于发现它的致命弱点:呼吸需要巨量氧气。于是,当霸王龙凯旋归来,回到大海时,人
们抽干海里的氧气,从而战胜了它。
在怪兽影系列片中,这只怪兽之王无一例外被塑造成英雄,而芸芸众生始终是牺牲品。它虽
然口吐烈火,造成大规模的毁灭,但却并不嗜杀,从不吃人,实际上几乎不吃不喝,它象征
着大自然的复仇。 哥斯拉这只怪兽,后来在银幕上出现达23次。
拍摄花絮 幕后故事 演员介绍
第二次做制片人
《最后武士》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否会同汤.告鲁斯有脱不了的关系。因为他不但领衔主
演,而且还是制片人之一。从出演《最后武士》到决定做制片人,意味着他要对影片所讲述
的故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如果没有汤.告鲁斯,这部影片就不能成为这样一部在世界历
史中轻松穿梭的
史诗片;能够请来众多日本演员和西方演员一起出演影片中的那些关键人物;能够在拍摄的
过程中使用最完美的服装道具,选用最优秀的幕后制作人员,在最棒的拍摄场地拍摄出如此
场面宏大的视效。华纳公司总裁艾伦·霍恩说,“汤姆非常昂贵,所以我们必须给他最好的
支持,尤其是在
战斗场景的特效制作上。”
幕后阵容全是顶级的
这部电影还拥有很多幕后强手。最早的剧本曾由很多编剧执笔,但都没找到很好的切入
点。直到新西兰编剧兼导演文森特·华德接手剧本才有了突破的变化。而最终导演的重任就
落到了爱德华.史域身上,曾经为《角斗士》写剧本的约翰·洛甘负责了接下改编剧本的任
务。在影片投入
拍摄的7个月之前,克鲁斯开始向尼克·鲍威尔(《角斗士》武术指导)讨教搏击之术,负
责影片拍摄筹划的是莉丽·基尔沃特,她曾和兹维克合作过《燃情岁月》她在本片中十分生
动地再现了1870年代的东京。服装设计师是担任《魔戒》系列电影服装设计的纳吉拉·迪克
森,她和她的工
作人员花了整整8个月的时间制作服装,从设计到手工缝合那些皮革和钢铁铠甲,花费了大
量的心血。
高度专业
看了《最后武士》的保密工作,让人想起去年张艺谋的《英雄》,而且之会有过之,而
无不及。靓汤作为影片的监制人,保密工作作足到家,为了自己日本武士造型的形象不被外
泄,甚至规定某些人员不可无故与其眼睛对视。为了能在影片中把日本武士刀挥舞得像模像
样,早在电影开
拍前,汤.告鲁斯就向剑术专家尼克·鲍威尔拜师学艺了。鲍威尔曾是梅尔·吉布森(《勇
敢的心》)和拉塞尔·克罗(《角斗士》)的师父,他在一家日本武道馆里向这名“最后的武
士”传授了剑术技巧8个月的修炼将汤.告鲁斯脱胎换骨,让他的内心从荷里活回到了19世
纪的日本。在日本
举行了新片发布会后,他和爱德华.史域更是接受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的接见。首相甚至
与小汤一起合唱了一首猫王的歌,由此可见,即便是外界传闻小汤哥希望凭借此片问鼎奥斯
卡也并不为过。如果得倡所愿,那么他将从前妻妮可·基德曼手里接过奖杯,也算是佳话一
场!
与克鲁斯对戏的日本演员们
渡边谦Ken
Watanabe(森胜元)1959年10月21日出生于新泄县,他的演艺事业是从东京的舞台上开始的
,他在《下古万年-曹》中饰演一个角色,该剧是卷川之夫导演的,他的表演引起了评论界
和公众的注意。1982年,渡边首次在电视剧中《未知的反叛》中亮相;1987年,在HNK的一
个成功的武士连
续剧《壬生的恋歌》中饰演帝王风范的角色,后来出演多部影视剧,如《缘分的天空》、《
溺水的鱼》、《极盗狂热份子》、《千年之恋》等。2003年2月,他又参演了一部新的黑帮
电影系列片《没有忠诚》。
真田广之Sanada Hiroyuki(氏男)1960年10月12日出生于东京,是一名具备日本传统
文化、武士知识和技能的著名演员。5岁时就登上“向日葵”剧团舞台,13岁起开始学习演
戏、空手道、骑术和日本民族舞蹈。国中一年級加入JAC (Japan Action
Club),正式成为国际动作巨星千叶真一的弟子。从日本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他在一部历
史题材的动作片《将军的忍者》中出演了他的第一个成年角色。1984年,《麻将漂泊的生活
》和《里见八犬传》奠定了他的明星地位,演技也倍受称赞。后来,他又参与了《写乐的感
官世界》、《午
夜凶铃》、《我们不孤独》、《大约在午夜》、《助六》和《黄昏的清兵卫》等,2002年的
出色的“清兵卫”使他获得许多主流电影奖项,同时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单元。真田
广之也参演过众多舞台剧,1999年他更成为第一位加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日本人,值
得一提的是他*
在《李尔王》中的超凡演出获得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国成员奖。
加藤小雪Koyuki(塔卡),1976年12月18日出生于神奈,1995年她通过日本时装杂志《
Non-no》的选秀做兼职模特儿,1997年签约成为知名模特。翌年,她以电视剧《浅恋》进入
影视圈,接下来她高朓靓丽的她自然而然地演出了一系列偶像剧:《西洋古董洋果子店》、
《恋爱结婚的法
则》 、《美丽人生》、《宠物爱人》、 《恋爱症候群》等。2002年,小雪参演了北村龙平
的灵异恐怖片《死者回归》,扮相清纯成熟,富有怜悯感和责任感。
中村七之助ⅡShichinosuke
NakamuraⅡ(明治天皇),本名波野隆行,1983年5月18日出生于日本最著名的歌舞伎世家
--“中村屋”,他的祖父是中村勘三郎ⅩⅤⅡ、父亲是中村勘九郎Ⅴ、大哥是中村勘太郎
Ⅱ,1986年即在《笼子》里登台献艺,后来又与父兄合演了《三人吉三》、《红叶狩》、《
狮子舞》等。自
古以来,歌舞伎演技一直是由家族世代相传的形式来延续的。各个歌舞伎世家都有其祖传的
擅长角色,这些角色通过家族成员的继承而流传下去。歌舞伎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化妆、豪
华的服饰、大规模的舞台装置以及夸张且规范化的演技等,但也正因为如此,演员本身的艺
技水平在很大程
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村七之助Ⅱ今年毕业于崛越学园,《最后武士》是他的电影处男
作。
原田真人Masato
Harada(小村),1949年7年3日出生于沼津,著名编剧、导演,本片是他第一次以演员的身
份出现在电影中。原田从童年时代热爱电影,一直梦想着将来能够导演电影。当他年仅23岁
在伦敦求学时就在电影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最后表演”的评论,从此开始了他的影评人生涯
。1979年他回到
日本,拍摄了一部具有半自传性质的电影《跟我电影里的朋友说再见》。之后他的影片以真
实反映日本社会的黑暗角落和神秘主义著称,如《涩谷24小时》、《十场》、《狗神》、《
神风72小时》、《荣誉与疯狂》,他曾经多次参加各大国际电影节,并且与为数不少的欧美
电影人私人关系
密切。
编导与武士道
导演爱德华.史域说:我第一次看黑泽明的《七武士》是十七岁,之后又看了无数编。
那部电影里有作为一个导演应该学会的叙事、任务性格发展、拍摄动作和表现主题的所有内
容,它为我成为导演打下可基础。在后来我阅读了大量的日本历史书籍,最终我找到了武士
道文化令人崇拜
及相关的核心价值,特别是理解暴力与怜悯共存,诗歌、优美和艺术是构成勇士剑术和体能
训练必不可缺的。同样,我对那些不可能的人获得以外的精神重生很感兴趣。中世纪以来,
武士在日本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就像英国的骑士,他们保卫着封建领主,或者是幕府将军
,对其宣誓效忠
,和骑士崇尚的骑士精神一样,武士也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其生存之本,强调“勇士的风格”
和其他一些东西,如忠诚、勇气、坚忍不拔和牺牲精神。与西方输入日本的先进武器相比,
武士阻碍了时代的进程,先进的事物和武士的剑以及过时的忠诚概念格格不入,作为最后尚
存的武士首领,
森胜元面临的挑战是维护对他们毫无用途的准则,他的斗争精神,特别是结合了阿尔格林个
人难得的精神历程,吸引着我。我们的故事是一个罗曼蒂克的冒险,同时也是个人英雄主义
的展现。我们的挑战在于安排人物关系和大量的故事情节,以及引起对史诗产生共鸣的内容
结构。影片中的
阿尔格特是个内心活动丰富的人,也就是说汤.告鲁斯要面对很多场心理戏,这对很多演员
来说都是个挑战,他在镜头前的表现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他的一招一式都流露出武士的高
贵。虽然他的周围总是簇拥着那么多的鲜花和笑脸,但在拍戏时,他总是恪守着作为一名演
员应有的职责。
我想,假如现在还有武士的话,他应该就是最后的那一个。
汤.告鲁斯的武士道:他说和武士道精神有缘,在青少年时期就看完了黑泽明的全部作
品,为了这部电影,靓仔克鲁斯留起了长发和蓄出了胡子,用八个月进行严格的徒手搏斗训
练、骑术训练和双剑剑术训练。经过如此艰辛的努力他终于双剑舞得非常漂亮,骑术尤其了
得。“武士的优
雅,武士道的精神曾经给我很大震动,他们富有同情心而且极度忠诚,他们言出必行而且信
念坚定。当导演兹维克第一次坐下来和我讨论时,我就知道我一定要演这个电影,我和电影
的主题有很强的灵犀,和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灵犀。”
而在记者招待会上,第二男主演渡边谦在致辞中说:“你们千万不要被汤姆的外形所欺骗了
,其实他是一个日本人。”他指出,他从来没有见过像汤姆如此认真演戏的演员,每天从早
到晚都在练习。而且两人的武打镜头真的很危险,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和默契的话,也许早
就受伤了。真田
广之也称,舞剑时汤姆不练到自己满意是绝不会停止的,给他一个建议,他就会学得十分传
神。戏里戏外的感想和动容令人信服地合在一起。所以汤.告鲁斯会说“这部电影从多层面
进行描述最后的武士,他拥有丰富的、多层面的人物性格。我们要忠实地表现美国西部开发
和闭关自守的日
本西方化进程的相似性,另外讲述现代化怎样缩短了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期待中的荣耀
《最后武士》将在即将在美国和日本上映,这是一部讲述明治维新时期末代武士的故事
,由于电影是以一名美国骑兵上尉的线索而展开,两种异质文化在冲突和磨合中理解,从而
多层面阐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得以完成。这部史诗电影将视角刺入二个时代和二个世界之间
,由于唯一的荣
誉感指导着来自美国的武士,他该何去何从,究竟“最后的武士”指的是谁、还是一种精神
,答案即将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据说电影中的明治时代服装非常精制考究,极为符合人
物的性格和环境,阿尔伯林紫色代表着凝重和深思,森胜元的蓝灰色战袍则表示他的保守与
服从,而端庄秀
美的小雪身着绣花腰束的灰色和服凝视着上尉的时候,还能有什么力量阻止这一场跨越不同
国家文明的爱的上演吗?当阿尔伯林从叛逆的武士那里寻找到失落的精神时,至此,代表西
方文明的他就在古老和现代之间的东方获得了启示,精神困境转化为现实战争。我们承认,
历史是不可逆转
的,然而是可以讨论的,那么就像本片所提出的问题,即在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代,是否可
以完全抛弃过去,复杂的转折需要有多少的妥协与继承、扬弃,文明对立如何融合,历史是
不是可以被含混地模糊不清地翻过去?也许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相信在看完《最后
武士》后,我们
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思索、体验,让我们一起期待那最后的武士最后的决战吧!
--
--
咦?!有刘弟弟的小pp!!我踩踩踩踩踩~~~~~~~~
# /
︿○╯
(︿
〈 X . . ﹍﹍ 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 -_-
※ 修改:·diablozhu 于 Mar 18 14:50:15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47.247]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9.224.147.247]
--
Goodee (14:48):又在看我的文章呢?那就报告我吧! (^Z回)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2.8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3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