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ilong (爱是不能忘记的), 信区: movie
标 题: 电影与情爱文化(08/25):悲剧与牺牲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an 3 18:39:55 2001), 转信
标 题: 电影与情爱文化(08/25):悲剧与牺牲
电影与情爱文化
第八集 悲剧与牺牲
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的底色应该是欢悦的。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爱
情常常
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种种社会因素的干涉,并由此而引起
激烈的
矛盾冲突。历史上曾有无数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爱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使爱情
在许多
情况下表现出悲剧的色彩。当然,现实中的爱情悲剧与电影中的爱情悲剧往往给人
以完全
不同的心灵感受。当现实生活中发生爱情悲剧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为那些由于爱而
采取过
激行动的青年人或产生婉惜之情,或对他们的行为表达出一致的谴责。而以艺术手
段凝结
在电影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却不尽如此,它或者使人亢奋,或者让人产生久久的反思
。
《苔丝》
根据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摄制的影片《苔丝姑娘》就是一个
被侮辱
、被损害的心灵的爱情悲剧。天真美丽的姑娘苔丝生在英国南部乡村的一个贫苦农
家。她
十七岁那年,父母要她到一个有钱的冒牌远亲德伯家那里去“认本家”。
不料德伯家的长子亚雷是个轻浮浪荡、居心不良的纨绔子弟。他借口让苔丝来养鸡
,在一
个周末的晚上,把苔丝骗到树林里奸污了。
苔丝回到家里,发现自己怀了孕。这种事在当时被认为是很不体面的,舆论和风俗
又总是
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女方。可怜的苔丝只好一面干着又苦又累的农活,一面偷偷地
养育孩
子,但孩子终于不幸死去了。
苔丝在一个奶牛场干活时,认识了也在这里学养牛的牧师的儿子克莱,两个青年人
之间产
生了热烈的爱情。但过去被奸污的阴影仍笼罩在苔丝心头。新婚之夜,苔丝怀着对
丈夫真
诚的心情,向克莱讲出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克莱原谅。想不到,偏激的克莱根本
不谅解
她,反而一怒之下弃家出走,跑到巴西去了。
这使苔丝更被人们认为是个“坏女人”,她孤身一人,只能靠给人家打短工、干零
活为生
,生活十分艰难。更糟糕的是,克莱走后,亚雷又来纠缠她,她只好给远方的克莱
写信,
恳求他回来保护妻子。
懊悔的克莱急忙赶回,但为时已晚。由于父亲病故,无处存身,在还债的的压力下
,苔丝
被迫与亚雷同居。丈夫的归来使苔丝的内心极度痛苦,她拔刀杀死了亚雷这个毁灭
自己爱
情的流氓,与克莱一起逃亡。克莱这时才感到苔丝是多么真挚地爱着他。本来是合
法的夫
妻,此时竟象一对野鸳鸯一样东躲西藏。在一个早晨,他们终于被警察追上,苔丝
被逮捕
并以杀人罪处以死刑。
电影结束了,观众久久不能从座位上离去。大导演波兰斯基拍摄的这部清新优美而
又无情
得令人战栗的影片,在国际上一炮而红,给我们留下久久、久久的回忆。我们可以
想像,
作为一件刑事杀人案,杀人凶手苔丝肯定会受到当时英国社会公众舆论的同声谴责
。孤立
地看待苔丝的所作所为,谁也不可能为她杀人的举动承担罪责。然而,电影在让我
们感受
到苔丝杀人事件的强烈震动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更深的一层:是谁铸成了这一幕
可怕的
悲剧?是流氓亚雷?是不公正的社会舆论和法律?还是旧的习惯势力与社会环境?
也许,
影片留给人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爱情的毁灭总是与社会的不平与风俗的愚陋相
联系着
的,杀人惨剧难道应该只由一个贫家少女承担吗?
《魂断兰桥》
拍摄于四十年代的故事片《魂断兰桥》也表现了一出爱情悲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
有一天,英军上尉罗伊为躲避空袭来到伦敦的滑铁卢桥下,他在那里巧遇芭蕾舞女
演员玛
拉,两人一见钟情。临别时玛拉把她的吉祥符赠给罗伊,以示订情。
当天晚上,罗伊本应去上校处赴会,却因不忘情玛拉而来到剧场。舞台上的玛拉感
受到罗
伊灼热的目光,兴奋得跳错了舞步。第二天他俩再次约会,炽热的爱情使他们忘记
了正处
在战争中的残酷现实,他们决定立即结婚。
但当他们赶到教堂时,时间已过,婚礼未能举行。而第二天罗伊就要奉命出发。玛
拉为送
别担误了演出,被开除出剧团。罗伊走前嘱托母亲照顾玛拉。但罗母找到玛拉时,
玛拉刚
从报纸公布的阵亡将士名单中看到罗伊的名字。她心情万分悲痛又不能把这不幸告
诉罗母
,说出话来语无伦次,使罗母失望而回。
罗伊的死讯使玛拉的精神支 崩溃了。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沦为妓女。
战争结束了,玛拉在凯旋的军官中又见到了罗伊的身影。两人故地重逢悲喜交集。
原来,罗伊只是受了伤,并没有死去。罗伊兴奋地带着玛拉回家拜见母亲和亲友。
但玛拉
看到罗伊正统贵族式的上流社会家庭,想到自己的妓女经历,不禁产生了强烈的负
罪感。
她在深夜离开了罗伊家,回到她与罗伊相逢的滑铁卢桥头,纵身跳下铁桥,结束了
自己年
轻的生命。
这是一部纯美的爱情理想破灭的悲剧。它谴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隐隐透
露出社
会地位意识对人的心灵戕害。虽然故事中充满了偶然因素,但主人公爱情的毁灭绝
不是偶
然的。一曲《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随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国放映而传遍五大洲。它
歌颂了
爱情的热烈、崇高和忠贞不渝,它赞美了两性情感致死不变的纯洁和美丽,它激起
无数人
们为永无战争痛苦,和平、安详、宁静、自由美好的环球世界而贡献青春。这,就
是艺术
的力量。
《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
根据中篇小说《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改编的我国影片《出嫁女》也是一个关于情
爱的悲
剧。解放前,在我国湘西山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有五位淳朴天真的少女。她们正
处在青
春花季的年龄,本应该正是享受着爱情的幸福与欢乐的时候。但是过份繁重的劳动
与贫穷
的生活,象沉重的负担压在她们身上,使她们过早失去了欢笑的面容。更不幸的是
,当时
的封建家族制度把青年男女之间正常的爱情视为非法,使她们在婚恋上毫无自主权
,重男
轻女的落后风俗又使女性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备受歧视。
目睹了太多的她们周围的女性在生活中、特别是婚恋中的痛苦与不幸,被侮辱与被
损害,
她们对未来的婚姻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苦难;不是欣喜,而是恐惧。当她们对情
爱、对
婚恋完全绝望了的时候,她们对生活也就完全绝望了。
于是她们想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初嫁时死去的未婚姑娘,可以升上天堂,被邀
请到天
上美丽的花园里。既然现实生活如此不幸,那么何不选择上天堂、逛花园的道路?
于是她
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死。
到了初嫁那天,五个姑娘都穿上自己最心爱的衣裳,把一根长长的绳子悬挂在古老
的房梁
上,一起悬梁上吊了。
五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这部影片也就这样结束了。五个姑娘大概是怀着喜
悦死去
的。当她们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她们朦胧看到了天堂里绚丽芬芳的五彩花园,
也许,
她们绰约想望到了永无婚姻家庭之累的桃花源头。其实,对柔弱女性来说,这五个
姑娘生
活的那个时代、那个世界并不会因为她们的逝去而变得稍微宽容一些。
这也是一幕悲剧:一幕已经有了爱情意识的人竟无法获得正常爱情的悲剧,一幕因
生命对
没有爱情的生活表示拒绝与否定的悲剧。因此,它也是比以上两种爱情悲剧更加悲
惨的悲
剧。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爱情悲剧影片的意义不在于展示苦难,而
在于唤
醒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珍重,呼吁社会对爱情的尊重、宽容与理解,促进社会道德与
风俗的
进步。当我们回顾这些爱情悲剧时,我们不能不格外珍视今天的美好,并衷心地祈
盼这样
的爱情悲剧将来再也不要发生。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