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ilong (爱是不能忘记的), 信区: movie
标 题: 电影与情爱文化(09/25):无可选择的选择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an 3 18:40:35 2001), 转信
标 题: 电影与情爱文化(09/25):无可选择的选择
电影与情爱文化
第九集 无可选择的选择
爱情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事情。而茫茫大千之中,究竟哪一对男女成为相爱的情人
,则应
该是相互选择的结果。因此从理性的层面上说,爱情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的。然而
爱情属
于感情领域,它不是理性所能完全把握的。世间的男人女人究竟如何选择,不仅要
凭内在
心灵契合的直觉,而且还有种种外在综合因素形成的机遇问题。也就是说,爱情是
一种缘
。
有人往往把缘看得很神秘,甚至带有某种宿命意味。这当然大可不必。但对恋爱中
人来说
,那种心灵的投入,却确实使爱情成为一种宗教式的感情。这样,爱情的选择就不
同于人
们生活中一般的行为选择,而具有了一种生命承诺的意义。因为蕴含着这种生命的
承诺,
在某些情况下,爱情的选择就成为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于是我们便理解了在爱情
世界的
千姿百态中,为什么有的素不相识却一见钟情,有的阅尽沧桑才暮然回首,还有的
为了一
个许诺而终生寻觅或苦苦等待……
这是美国西部片《燃情岁月》。本世纪初,退伍的骑兵上校威廉带着三个儿子来到
荒凉西
部开垦牧场。三兄弟在艰苦的环境中渐渐长大,他们手足深却性格各异。父子四构
成了一
个纯男性的世界,他们过着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然而三弟塞缪尔大学毕业后带着女友苏珊进门,便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兄弟三
人都爱
上了这个姑娘。她将如何选择呢?暗恋着她的大哥艾弗雷德忠厚严谨,责任感强;
最能打
动她心灵的老二崔思丹热情奔放,豪迈潇洒。而她的身份却偏偏是三弟塞缪尔的未
婚妻。
四个年轻人都被亲情、爱情和道德观念的矛盾纠缠着,陷入心灵的徘徊痛苦之中。
塞缪尔
在战场上死去,崔思丹离家出走, 丈 娜嫁给了大哥艾弗雷德,但她心中无法忘却
崔思丹
的身影。
多年后崔思丹返回家乡,他与 丈 娜爱火复燃,两人都面临着无法选择的选择。理
性的现
实生活规范与内心的爱欲向往无法统一,于是感情成了痛苦,爱成了心灵的折磨。
苏珊娜
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崔思丹步入森林,在一场与熊的搏斗中告别了人世。
这是一个壮丽而又凄凉的故事。他们既不能泯灭自己的爱情之火,又不能违背内心
深处的
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既然命运把他们逼到了这两难境地,既然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冲突无
法解决,那么死的解脱就成为无可选择中的唯一选择。
也许人们可以责备他们在命运面前过于消极,也许他们没有找到此岸的救渡之路。
然而他
们毕竟活得真诚,爱得深挚,死得潇洒。对得起生活,对得起亲人,也对得起爱情
,敢于
正视自己的心灵而没有点自欺与敬且。在一个充满功利计较与虚伪欺诈的世界上,
这就足
以令人留连回味了。
这是中国影片《边城》。在本世纪初的湘西山区,有一位老船夫和他的孙女翠翠相
依为命
。船主顺顺家的两个孩子老大老二都爱上翠翠。情窦初开的翠翠对两人都有好感,
但究竟
更谁,恐怕她自己也还不清楚。
老大因得不到翠翠的答复而心神恍惚,失足落水淹死。老一因为心理上对哥哥的负
疚感而
离家出走。老船夫在哀伤中因病去世,只 翠翠一个人,日复一日地等待着。
以后又怎么样了呢?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等等,将是孤单寂寞
的翠翠
的无可选择的选择。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也许有某种偶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但更
深一层
的问题是:对于翠翠和老二来说,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又不仅仅是两个人
之间的
事情。她还没来及选择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他也因此背负了心灵的重负。于是出
走与等
待就成为他们无可选择的选择。
山还是那么青,水那么绿,春去秋来,翠翠还在痴痴地等待。也许老二明天就会回
来,也
许永远不会回来了。
值得注意的还有美国影片《当哈里遇见萨莉时》。七十年代,芝加哥大学毕业生哈
里和萨
莉同乘一车前往纽约,在漫长的旅途中两谈起对生活的看法。哈里认为男女之间只
有爱情
而不会有友谊,萨莉却说自己就有很多关系纯洁的异性朋友。初次见面就话不投机
。
也许是不打不成交,在此后的十年中,他们几度重逢,各自都结了婚又离,共同的
命运使
两成为知己。萨莉终于驳倒了哈里,使他相信男女之间也会有纯洁的友谊,因为他
们自己
现在就成了一对无话不谈、事事相助而唯独没有爱情的好朋友。
真的是没有爱情吗?
哈里想把看书的好友杰斯介绍给萨莉,萨莉也想给女友玛丽与哈里牵线,不料玛丽
与杰斯
两人却一见钟情。在玛丽与杰斯的婚礼上,哈里才顿悟到萨莉正是他寻觅了多年的
爱人,
于是他拔腿向萨莉奔去……
无心插柳柳成行。爱情在他们自己毫无察觉的时候,已悄悄在他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不错
,男女之间并非不能建立排除了爱情的纯粹友谊。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深厚的友谊
与相互
了却正是爱情的基础。因此,尽管哈里与萨莉一次次作出违背自己真正感觉的选择
,但最
终事实证明,无可选择的选择乃使他们作为恋人走到了一起。
最后我们要说到的是英国影片《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英国青年查尔斯曾几次在
友人的
婚礼上作伴郎,一次他与美国女记者凯莉一见钟情。
三个月后他出席另一个友人的婚礼,又见到凯莉。他还未及向凯莉求婚,却见凯莉
已有了
未婚夫。不久他又出席了凯莉的婚礼,望着婚礼上的凯莉,他心中充满了疑虑,糊
里糊涂
地也与人订了婚 。不料十个月后在另一个友人的婚礼上,他得知凯莉已经离婚。
现在轮到查尔斯自己的婚礼了。但他面对神父的询问却说心有疑虑,不肯宣誓,因
此被新
娘狠狠打了一耳光。婚礼无法举行下去。查尔斯回到家里,凯莉冒着大雨来找他。
他说,
他真心爱着凯莉,但是绝对有想结婚。
这部影片展示的是一个现代人的寻爱之旅。主人公阅历了一次次的友人婚礼与葬礼
、结婚
与离婚,他从这悲欢离合中悟出了什么呢?是婚姻的不可靠性,还是人生聚散无常
?也许
更深刻,渗透了婚姻本身的烦琐与无益?既然那一纸结婚证书反正也束缚不住人的
心灵,
若是真心相爱,不过是一张废纸,若是中途离散,回顾时只能徒增伤感。还不如干
脆就别
要那玩艺,潇潇洒洒走一回。于是不要婚姻的爱情就成为他无可选择的选择。但是
,人生
的路还长,他能总这么潇洒吗?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