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movie
标  题: 后现代电影(一)2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Feb 21 21:17:04 2001), 转信

程青松(11月29日16:8)
   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的《罗生门》面对的不是一个复杂的凯恩,而是一起单纯的强
奸案件。可是,每个目击者和当事人都出于自身利害的关系,在叙述中改变了事实的真
相,将这起案件变得复杂化。反观电影自身,无论你是利用镜头的分切来传达自己的理
念,还是用长镜头来尽量维持事物的“本来面貌”,但是,电影是否是“物质现实的复
原”,很值得怀疑。如同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发现景观包含观看者,再现必须
明示观看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效果,视点的各种变异以及怀疑的各种可能性。塞尚并不单
单想复制一种零碎的、主观的现实景观,他在寻求一个基本的基础,一个必定隐藏的感
知之易变性底下的“统一场”理论;他从基本的几何立体获得此一基础。在1904年一封
著名的信件里,他提议:“……以圆柱体、球体、圆锥体看待自然。”
  古典电影把镜头对准万事万物,充满野心地扮演着全知的上帝,“一切尽在掌握之
中”;现代电影则改变视点,将镜头对准人类自己,并对世界进行怀疑,尤其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奥斯威辛集中营上空飞扬的焚尸灰烬更是将人类钉上耻辱柱。
人类头一次这般痛苦地目击了自己内心的黑暗和时代的混乱。《公民凯恩》的怀疑主义
与《罗生门》的悲观主义,对将来的后现代电影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有没有一个乌
托邦的世界出现?有没有颠扑不破的终极真理?现代电影在这样的困惑中初露端倪。

--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