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movie
标 题: 后现代电影》(二)(6)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Feb 21 21:19:13 2001), 转信
程青松(11月29日16:8)
“三一律”如同集体无意识般地深植于欧洲叙事艺术家的心灵,曼彻夫斯基绝对深
谙其个中滋味。《暴雨将至》三个段落里的时间、地点、行动达到了惊人一致的统一每
个段落均按严密的“开端、发展和高潮”的传统叙事规则呈线性推进。然而,《暴雨将
至》绝对不是一部按照“三一律”观念制作出来的古典电影,“三一律”在这部影片里
使用三次后,产生了幻觉和奇迹:原来三个段落完全可以独立成章!三个段落呈现出如
此精密而又开放的联系,影片呈现出如此繁复多义的形态。
在光与音乐的运用方面,影片可圈可点之处亦比比皆是。基于不同的叙事动机和叙
事主题,影片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色彩。三个段落分别使用了不同风格的光效,这在先
前的电影中是非常忌讳的。影片的第一个段落(主要在修道院)光的主调趋向于表现性
光效,而且多用侧逆光,以强调主人公的轮廓之美;第二个段落(酒吧)以戏剧光效为
主,不打顶光,低角度的底光和侧光,使我们感到潜在的威胁;第三个段落由于取景于
马其顿山区,则基本上属于自然光效,摄影师来到自己的故居面前,黯淡斑驳的土墙突
然变亮,这时瞬间的天气变化,也可以理解为导演的主观处理。但是导演并不希望用语
言来讲述剧情,他需要通过在造型方面的联系,来促成叙事之间的联系,哪怕是片断的
画面和镜头。科瑞社父(第一个段落)和摄影师柯克(第三个段落)做梦时的镜头、机
位、光效(晃动的月光)、摄影机移动的方向、两个人起身的动作极其相似。神秘和宿
命的光影再次将人类维系。尽管三个段落的光效有着不同的变化,但始终以主人公的脸
部为主,流露出的依然是曼彻夫斯基对人类自身生存状况的关切。影片在音乐选择上,
也跨越了音乐的古典与现代、国家与种族的界限。宗教乐、摇滚乐、马其顿各民族/民间
音乐的使用,使得全片始终行进在“暴雨将至”的氛围之中。吉他、鼓乐、钢琴、人声
合唱,运用得丰富而又节制。
后现代电影对空间的重视远远大于时间,“时间不逝,圆圈不再”《暴雨将至》表
达的正是对时间的疑惑。毫无疑问,《暴雨将至》是一个完美的后现代电影叙事文本。
从时间之轮的束缚下解脱出来的刹那,置身于自由的空间,我们便把握了存在,当
艺术作品摆脱了所有的偶然,逃离时间而委身于空间时,便成为持续及永远的东西。
——里尔克
--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