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movie
标 题: 后现代电影》(三)(5)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Feb 21 21:21:14 2001), 转信
另一位加拿大重要的后现代导演艾腾·伊格言1960年生于埃及开罗,父母为亚美尼亚人
,后举家移民加拿大。从小到大,他便受到了三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多伦多的电视遥
控器怎么换,还是不超出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加上CNN,70年代之前的美国电影上映和票房
统计,曾经不知是有意还是无知,加拿大是被列入其‘国内’统计部分。文化的问题总
是如此,你要寻找自我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受控于人,一个永无止境的痛苦、
矛盾过程。”[注:廖金凤著《<寻找世纪末的天堂>——魁北克的光芒》原载台湾《影响
》73期,P58]身份认同的游移,各种传统疆界的跨越(例如性、家庭、国家),加之伊
格言出生在电子科技非常发达的年代,媒体对他的影响,使得他的电影展现出十足的后
现代风格与内容。伊格言的后现代影像大拼贴烘托着家庭关系失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
冷漠等现代主义所深刻反省的属于内在的、抽象的心理问题。伊格言喜欢在电影中探讨
个人创伤和媒体之间那种不可分隔、互动的关系。《合家观赏》(Family Viewing)中
,一家人以看电视来维持彼此的关系,因为这样就不用目光的交流,免去了无言以对的
隔膜与静寂。同样,伊格言的电影结构也不是一般观众熟悉的起承转合,往往都是多线
平行,没有因果关系的时空错乱,把叙事的时空拼图游戏留给观众。在他的另一部引起
争议的《色情酒店》中,再次探讨了窥视和制造窥视者之间的关系。影片的结构也非常
巧妙,最后一幕才是影片的开头,观众看电影好像倒吃甘蔗,渐入恍然大悟的佳境。伊
格言对媒体与人的关系的重视胜过对媒体简单的批判,因为他知道,媒体是人制造出来
的,好像电子游戏是人制造出来的一样,虚拟和真实的界限并非一水之隔。
“当我心中有几种不同的关怀以及矛盾的态度时,我的电影就出来了。我并不相信
电影有什么救生的功能,我也不会去掩饰我没有什么定论的事实。我鼓励我的观众去注
意我拍的是人,而且要不断质疑我拍摄的动机。”伊格言为自己的后现代电影作出了一
个注释。社会本来就充满矛盾,后现代社会拒绝隐藏这个矛盾性,或者说这个矛盾性到
了后现代时代已经无法被压抑、隐藏。[注:林文淇《艾腾·伊格言的<售后服务>:大火
烧出来的后现代问题》《影响》第73期,P71]透过艾腾·伊格言的后现代电影,让我们
更清楚地认识并开始面对这个矛盾性。电影并非我们的救赎之地,也不管里边隐藏了多
少谎言,它要和你分享的只是经验,或者体验的一种。
我的电影是有关困惑的、黑暗的。你可以说它是真实的,也可以说它是虚幻的。它
不是一个梦,但也不是现实。
——大卫·林奇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