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 信区: movie
标 题: 电影术语 新浪潮电影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11月07日19:57:3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即使过了快半个世纪,但只要一提起法国“新浪潮电影”,相信绝大部分的影迷,眼中
又会绽现兴奋的光彩,为何法国“新浪潮电影”会如此令人神迷呢?
“新浪潮电影”(nouvelle vague)一词,来自1957年法国记者法兰西吉哈德所提
出的一句简洁的媒体影评策略性用语,以预示一个新影像年代的来临。而从1958年至19
64年,“新浪潮电影”果然风起云涌,形成电影史上一股最具力量和指标性作用的电影
运动,并于70年代末期延烧到台湾,掀起所谓的台湾新电影运动,而时至今日,仍对全
球电影创作者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所谓的5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浪潮电影,在日本、英国、意大利、巴西或美国
各地,都有所谓的“新浪潮”、“前卫电影”或“青年电影”等新电影运动,各自出新
的电影观念,并与上一代的电影工作者抗争,不过影响最巨的显然是法国新浪潮。
说到法国新浪潮,自然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电影刊物《电影笔记》。当年,楚浮、高
达、夏布洛、侯麦和贾克希维特等人,经常在《电影笔记》上发表影评。除了发表对电
影的看法外,并强烈攻击当时颇受艺术界推崇的名导,这群作者论的强烈拥护者深信,
导演应该表达一种个人的艺术或世界观。特别的是,这些年轻的造反派,并不觉得欣赏
好莱坞商业作品是种矛盾,事实上,他们都非常推崇希区考克、山姆富勒、霍华霍克斯
等好莱坞导演,咸认他们在大量生产的制片制度中,保有个人特殊的类型风格,符合所
谓他们的作者论。
光是写影评,显然无法满足这群年轻人,他们从拍短片开始,转而拍摄剧情长片。
他们彼此互相支援筹措资金,并共同分别起用两位杰出的摄影师亨利德凯和拉乌寇塔德
,以低廉的独立制作方式,创造出划时代的传奇。1959年是法国新浪潮的开幕年,那一
年,楚浮推出了处女作《四百击》、高达拍了《断了气》、夏布洛先后推出《美丽的西
朱》和《表兄弟》,另外,贾克希维特也拍了《巴黎属于我们》这部重要作品。这四部
作品不但在法国和国际影展上造成极大的轰动(例如《四百击》拿下坎城最佳导演奖)
,更进而带动其他年轻导演们纷纷跟进,掀起一股所谓的新浪潮风潮。
从1959年至1966年间,光是楚浮这五位新浪潮先驱,总共就拍了32部剧情片,其中
,产量最大的则是高达和夏布洛,他俩分别拍了11部作品。不过,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
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的论调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被广泛的模
仿。一般认为,当时法国电影工业陷入困境,法国政府的预支贷款制度,对新浪潮电影
的崛起,亦有颇大的助益。
尽管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作品风格殊异,但基本上仍具有某种特质。例如,新浪潮
导演反对棚内拍摄,纷纷在巴黎市区寻找实景拍摄,强调写实精神。另外,为了方便实
景拍摄,他们也从原有的定轨摄影,走向创作自由度较高的手持摄影,其间,侯麦还设
计了一种可以手持的轻型摄影机。另外,幽默感(如向某部电影致意)、松散的因果关
系、剧情不连贯、不明确的结尾等,都是新浪潮电影的普遍特征。
--
--
我黑色的长头发,我细细的长头发,我会哭的长头发,我的粗辫子,我的细辫
子,我忧郁的短头发,我颤动的短头发,我随风披拂的无数的短头发,我的橘黄色,
我的青绿色,我的天蓝色,我的黄金色,我的银白色,我的呻吟,我的小船,我的
波浪,我的枯萎菊花,我的凋零菊花,我的折断的藤萝,我的冷漠的蝴蝶,我的伤
心的露水,我的苦涩的海水,我的不会说话的鱼,我的明媚的秋光,我咬在嘴里的
长头发,我惟一的长头发……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