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anl (盛装谋杀), 信区: Movie&TV
标 题: 《童年往事》by babynumb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at Dec 4 15:20:59 2004), 转信
《童年往事》(侯孝贤)(1985)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不变的街道、路边的大榕树、小吃摊前围坐的人们,以及一个叫做阿孝估的男孩儿和
那个穿透了无数个日子的外婆拖长的嗓音,这些全部,就是那种被称作童年的东西么
?坐在那个灯光昏暗的地下时,我一度几乎在几个静止画面的间隙处昏昏睡去。童年
,这个词和青春一样容易在那种被称作岁月的东西里变得柔软而稀奇,你可以像把一
根面条扯几公里长一样把其中的某个瞬间无限放大,然后醉倒在它眩目而强大的光环
中不可自拔,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场瓢泼大雨,以及雨中那场迷狂而凶猛
的表白。"梦里不知身是客",如果人能从一个梦直接过渡到另一个梦多好,那样我们
就可以从所谓童年或者青春的十米高台上一跃而起,像一枚炮弹一样一个猛子扎入那
个一脸慈祥的晚年。可日子从来都是一天一天地流淌而过,远不如讲一个故事那样来
得光彩而自如。有衣角沾满风尘的民谣歌手唱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也有
人用蛊惑了无数同样陷入青春期混沌陷阱的年轻人的忧愁嗓音唱过"我们不停地奔跑
,在每个黑夜白天,不知不觉奔向死亡。"我们那老不死的成长过程和生命本身一样
,永远是一种缓慢的渐进。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于是很少有人在讲故事的时候一
板一拍老老实实地再将其重述一遍。可总有那么一群天性里就具有死磕精神的人在和
日子较着劲,在试图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去找到那种令自己坚定不移地继续折腾下去
的理由,比如《站台》里的贾樟柯,比如《童年往事》里的侯孝贤。再深刻或者惊心
动魄的场面在琐碎而平淡的时间绵延线上都是宛如尘埃的一瞬,而这些一个又一个瞬
间连接起来的效果,就是最终在令你平静得近乎入睡的讲述中,不动声色地呈现出一
个似是而非的生命真相。谁活得好,谁活得坏,或者,谁又活得明白些……日子是不
知何时逝去的阿婆手上缓慢爬行的蚂蚁,还是她溃烂的身下那滩早已干涸的黯红。
成熟也好,变老也好,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变得足够从容,可以将一段过往命名为"童
年",可以将一段旅程命名为"往事"。
一些:那远山、那白云、那在暮霭晨昏中的山峦剪影,配上陈明章幽幽的吉他弦声,
那是台湾新电影中美得最令人心痛的一幕。侯孝贤就是这样一位影像诗人,看他的电
影不在于你得到多少故事,而在于你是否体会到他所要传达的"意境"。在侯孝贤的镜
头下,市井平凡小民也变得如此优雅,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叫人动容。"阳光底下再悲
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这是侯孝贤在拍
完《童年往事》后的自白,也是他所有影片的一贯精神、最好注脚。世间并没有那么
多阴暗跟颓废,在整个变动的大时代里,
生离死别变得那么天经地义不可选择,像河水涓涓而流……。
5/18/2004
--
时间给予我多少 *
岁月会再拿走多少 ﹀
于是,我开始学会 ﹀
要寻找些什么
在生命中辗转漂泊...... .°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7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