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ushidaxiong (大雄), 信区: movie
标 题: 日本电影发展小史(zz)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Dec 26 17:03:13 2003), 转信
发信人: lefanter (lefanter), 信区: Movie
标 题: 日本电影发展小史(zz)
发信站: BTBBS (2002年10月26日11:56:5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日本电影发展小史
作者:钱有珏
神户。1896。首次放映西方影片《西班牙人射击图》《旅馆中的扑克游戏》。东京
。
1899。扶桑人亲自将瞬间的影子变成了永恒,拍出了记录电影《京都祗园节》《大
相
扑》《北清事变记》。吉泽商店。1900。国产放映机摆进店堂。明治座。1902。吉
泽
试验发声活动照相。1904。首次送电影《日俄战争实录图》赴美国、曼谷巡回放映
。
1909。拍摄首部舞台记录电影《赏红叶》,完成武打片《本能寺决战》。1919。第
一
部起用女演员的纯电影《生的光辉》诞生。导演归山教正创办第一本电影杂志、写
出
第一本电影理论书籍《电影剧作法与摄影法》。导演牧野省三开拓了制片和经营放
映
的处女地。他们成为日本电影草创期的先驱者,被尊为《日本电影之父》。
20年代。日本电影与东西方艺术精华拥抱,完成了一次艺术的飞跃。1923年。
日
本表现派电影《灵与血》在沟口健二手中诞生。评论界欢呼第八艺术──电影艺术
诞
生了。1924。日本电影旬报奖创立。1926。衣笠贞之助创建新感觉同盟,拍摄了《
疯
狂的一页》。1929在浅草影院公映夏本健一喜剧电影,被誉为《日本的卓别林》。
1927。第一个有声摄影所诞生。1931。首部有声电影《夫人与老婆》公映。日本电
影
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期:它创造了巨匠沟口健二与小津安二郎,为世界电影史写下了
默
片经典《浪华悲歌》、《青楼姐妹》、《东京合唱》、《生来第一次看到》。默片
与
有声片并行直至50年代末。
1937,芦沟桥的炮声断送了日本电影战前的辉煌。《户田家的兄妹》、《父亲
在
世时》、《小岛之春》、《小林一茶》、《无法阿松的一生》等,成为日本战时电
影
的佳作。
1946。日本电影获得了新生。名作《我对青春无悔》、《晚春》等迎来了电影
的
第二个辉煌期。
1950。黑泽明的《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金奖、意大利记者联盟外国电影优
秀
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敲开了世界影坛的大门,黑泽明被誉为日
本
的“电影天皇”,日本电影的国际时代来到了。小林正树的《切腹》《怪谈》《东
京
裁判》威震戛纳、柏林;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山椒大夫
》
威震威尼斯;新藤兼人的《裸岛》威震莫斯科及欧美,日本电影进入世界电影经典
的
殿堂。1954。首部彩色电影《地狱门》登上戛纳奖坛。
1960。电视冲击电影,日本电影处于低潮。大岛渚以敏锐的洞察力与预言性创
作
了《日本的夜和雾》,触动了政坛。日本影坛出现了战后第一次被禁演事件。法国
新
浪潮东行,日本电影进入战后第二次创作高潮。松竹新浪潮取代了战后的巨匠们。
大
岛渚的《少年》、《绞死刑》、《爱的官能王国》;筱田正浩的《情死天网岛》;
《
盲女阿铃》;吉田喜重的《秋津温泉》;寺山修寺的《死于田园》;敕使河原宏的
《
沙丘之女》等游弋国际影坛。日本电影美学与世界接轨。70、80年代,日本电影派
生
出三个新类型:以今村昌平的《诸神的欲望》、《猷山节考》为代表的民俗论文电
影
;以黑泽明的《蛛网宫堡》《乱》为代表的将西方文化移植于东方土壤的融会东西
方
文化的古装电影;以山本萨夫的《战争与人》三部曲、《野麦岭》、《阿西们的街
》
、《华丽家族》等,以及《德尔苏·乌扎拉》、《海与毒药》、《大战末日》、《
非
正义的战争》、《新干线大爆破》等为代表的社会巨片。
1980。小栗康平的《泥之河》获威尼斯电影节金奖。1983。《猷山节考》获戛
纳
电影节金奖。战后一代巨匠黑泽明、今村昌平、新藤兼人、大岛渚等面临着大制片
厂
的解体,来自各行业的独立制片新人进入影坛,创新与怀旧、返朴归真与标新立异
共
存的,没有巨匠的第三个辉煌期来到了。大林宣彦的《与幽灵同在的夏天》用现实
与
虚幻对比的手法创造了温柔的东方科幻,高岭刚的《冲绳草莽英雄》朔造了东方超
人
,森田芳光的《家庭游戏》创新了视觉形象,相米慎二的《台风俱乐部》描写了少
男
少女的心理骚动,金子修介的《就职战线无异常》、《每天都是暑假》用漫画式人
物
来写现实题材,伊丹十三的《丧礼》、《女税官》、《幸运女》、《女律师》等依
据
社会调查信息的作品构成了日本电影史上“情报电影”的新流派。
90年代。个人电影与独立制片的兴盛形成了以个人命名的电影。在国际影坛上
享
有盛名。小栗康平电影《死之荆棘》1990获戛纳影平家奖。竹中直人的《无能的人
》
在威尼斯发出了富裕社会中追求贫困的感叹。北野武的《焰火》1998获威尼斯金奖
。
还有追求快节奏的阪本电影。在现实与虚构间走钢丝的大林电影。新颖的城市喜剧
作
家周防正行,等等,构成了90年代群体。
1990。第一位东方电影人黑泽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完成了东方电
影
的又一次飞跃。
1997。今村昌平的《鳗鱼》再次获戛纳金奖。显示了日本电影新的活力。
转载自影海网
http://168.160.192.95/index.htm
--
※ 来源:·BTBBS btbbs.3322.org·[FROM: tu184228.tsinghua.ed]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5.17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