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lovemaozx (我是一切弱势群体的交), 信区: movie       
标  题: 说说张艺谋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May 20 11:16:32 2004)

看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十面埋伏》,我也说两句。

对于张艺谋,我个人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首先从纯电影的角度上,我感谢他带来的《红
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这些优秀的电影。这些反映风土风情的东西对
于我这个中华文明传乘下来的土生土长的炎黄子孙激起了极大的共鸣。我从这些“民俗”
电影中找到了根的感觉,让我感到无论现今时空怎么改变,生活怎么改变,我穿洋装喝洋
酒说洋话我也不能脱离我的祖根。

对于他的那些农村的、旧社会的题材,社会凡响很大,说他用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去迎合西
方中心论的西方评论家的西方优越感,说他败坏了中华民族的形象。我当时对此观点根本
不屑:谁说是迎合西方,我们中国人也很喜欢看么,张艺谋到让我觉得是一个符合毛主席
延安文艺座谈精神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工作者。 

可是到了《我的父亲母亲》我忽然感到一丝别扭,我觉得他的众多农村题材电影中这是最
不“农村”的,在这里我竟然感到了HOLLYWOOD式的商业痕迹,那种大家都熟悉的不顾真实
不顾深度纯迎合纯商业的痕迹。或许说《我的父亲母亲》仅仅是一个偶然,或者一个改变
,或者稍微堕落一下自己,不管什么,我还是原谅了张艺谋这次“粗制滥造”。可到了《
英雄》,他真的让我感到陌生,让我忽然意识到或许以前对他的媚外的指控是真的,一个
中国背景的非中国影片,一个导演毫无遮拦叫嚣着“商业化”和“国际化”的,MADE IN 
CHINA 却打着西洋标签的电影。然后,他又不顾中国观众,继续了他的《十面埋伏》。

我现在不从艺术去谈张的电影了,我是信仰马列的,所以我必须提及他的电影的政治意义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西方后殖民主义的结果:全球化就是在被西化;西方通过媒体丑化东
方,抬高西方,来建立一种优越感;通过他们的影响让落后地区的文明同化,让他们迎合
西方。就象满大街的运动鞋家用电器,哪个不是在落后国家制造,却打着西方品牌?可这
些商品所蕴涵的文化里根本没落后地区的半点影子。电影也是一样,张艺谋的电影满足了
西方的自尊,这些艺术性很强的电影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把中国的真实歪曲,把中国的特
色淡化,如果说《红高粱》什么的中国人也能接受,那么《英雄》是彻头彻尾的迎合媚外
,是彻头彻尾的出卖祖宗而换取个人名利。我很高兴《十面埋伏》受到的批评和冷遇,我
只能说洋奴的马屁拍到了蹄子上。

P.S.:不是我吹毛求疵,张拍的北京奥运宣传片的开篇音乐是《茉莉花》,一个中国的璀
璨民歌文化中的平凡的一种,却是一个西方人大为接受的唯一的中国音乐。










--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162.105.91.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