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lovemaozx (我是一切弱势群体的交), 信区: movie
标 题: singing in the rain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Jun 20 22:12:37 2004)
这绝对是连影盲都知道的经典,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它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我觉得象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就算看过电影再多,也很难了解电影以及HOLLYWOOD的发展历史
,而SINGING IN THE RAIN除了作为电影艺术本身的价值以外,它又为我们当了一会电影历
史讲解员,影片讲述着演员和电影的故事,无形的再现了那段特殊时期电影发展的历程。
电影从无声发展到有声,里程碑就是影片里砸了默片饭碗的1927年华纳兄弟《爵士歌王》
,人们从电影里听到了第一句台词:“ain't you heard nothing yet?”当初默片风行一
时,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娱乐和艺术形式,很多演员靠默片大放异彩,比如查
里·卓别林。可是有声电影在一开始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的尝试,倍受怀疑,很多大牌制片
公司根本不敢冒险投资,就象电影一开始大家对《爵士歌王》会在观众那里受到什么样的
平价一样,跟本不认为它会有前途。可是结果《爵士歌王》一炮打响,而且给默片敲了丧
钟,各个公司纷纷转行做有声电影,而且聘请音响制作人代替了交响乐团.
另一个就是HOLLYWOOD初期电影制作的流水线生产过程,影片台词说:"你看过一部等于看过
所有".那个时期电影制作就按照一个套路,甚至演员都不换,就是变变时间背景服装.所有的
警匪片是一个套路,所有的爱情片都是一个流程.演员也基本从事一个角色,象丽塔海化丝是
典型的银幕荡妇,而葛丽太加保是板上钉钉的贵妇,凯色林赫本是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根本
没有新意,大多只为票房(现在好象也这样,不过感觉好多了).
还有电影里那些最初搞笑的音响效果制作,让我们深刻感到现如今高超的技巧给我们带来多
大的听觉享受,能想象靠往衣服里赛麦克风能拍出指环王么?
雨中曲诞生的那个年代正好HOLLYWOOD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后来趋欲没落甚至绝迹,不过最近
又卷土重来了,红磨房和之加哥证明了歌舞片的生存能力.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红磨房和之
加哥中看到模仿雨中曲的痕迹,这也是向经典致敬吧.而且它的影响不光在歌舞片里了,光猪
六壮士引用了堂那德奥康那的踢墙转身,而发条橘子...不用多说了吧,我现在听到"i am s
inging in the rain"只能想到发指的强暴场面.
不过可惜的是,似乎现在再也没有当年那么优秀的JAZZ和踢踏了,吉恩凯利和堂那德奥康那
这样优秀的舞蹈演员似乎也很少见到了.
--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162.105.91.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0.0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