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lovemaozx (我是一切弱势群体的交), 信区: Movie&TV
标 题: 剪刀手爱德华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Nov 26 23:21:10 2004)
看完后特受震动,翻到了一篇影评,觉得写的特好,我转载到这,也代表了我的看法
1990年,导演Tim Burton刚刚完成《Batman》便亲自执笔并执导了《Edward Scissorhands
》.情节并没有什么创新,依然是美女与野兽的童话路线,依然是"异类比常人更具人性"的主
题,但Burton孩童般的想象力赋予本片独树一帜的视觉风格.
比如Edward所住的古堡,远看是阴森的黑白色调,走到里面才发现郁郁葱葱,竟是另一片
天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小镇上蜡笔画一样的居民别墅.除了片中的布景,那些千奇百怪的发
型(包括宠物狗的!),一派童趣的园艺,透着圣洁的冰雕,都帮助本片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
奥兹国世界.无怪乎1991年的奥斯卡给了ES最佳化妆的提名,92年的英国学院奖给了最佳服
装设计,最佳化妆和最佳视觉效果的提名.
情节方面,有两处值得注意.一,剪刀手;二,古堡
"剪刀手"的设置可谓神来一笔.它的机械本质使Edward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被排除于
人类社会必需的身体交流之外(会伤害任何碰到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心上人),另一方面又使
他具有常人不具备的亲近事物的方式和技巧(如修剪草木,理发,冰雕,切菜,开锁).而这在片
中的邻居看来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人人得以利用,只要满足虚荣心和好奇心,谁还理会Edw
ard的孤独?但Edward仍然无私的爱,他可以不用手拥抱Kim,但他可以用手雕刻心中的天使.
另一个由此产生的二律背反是:剪刀手在外人看来是充满攻击性的武器,但Edward却无
法用它保护自己!而正常人却在用歧视/厌恶/拳头不停的伤害Edward!
影片的结尾虽然温情,但潜藏其中的却是痛苦.Edward不得不回到古堡,他的善良真诚只
有Kim懂得珍惜,而两人却又"日日思君不见君"的过了半生.如果Kim死去,Edward唯一的爱将
得不到延续,世界对他来说依然荒凉.
ps,我感觉Edward就是Burton的另一个自我:怪异的外表,诗性的灵魂,独特的认知方式
,还有与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保持着忽远忽近的距离.
再讨论一下古堡的寓意.大凡这类故事,古堡都是清一色的哥特造型.地理位置都在人烟
稀少的慌山野地(以便俯视山脚产生压迫感),虽远离居民区但也隐约可见(以便在居民心中
造成隐隐的不安).如果走近一点(比入古堡周围,庭院),那么你一定会注意到废石乱瓦杂草
丛生,这是人迹罕至的表现,同时用来增强恐怖气氛.如果你竟然胆大到深入虎穴,那么首先
你会发现那扇积满了灰尘的铁门竟然是虚掩着的,吱嘎一声,推门而入,只见空旷的大厅光线
微弱,颤抖的问一句"Hello"都会有3秒钟的回声.然后,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上下楼梯穿堂入室
,你终于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发现了传说中的"怪物"!
说这么多当然不是废话,你有没有发现这样设置的用意呢?实际上,古堡的作用不是拒绝
/屏障,而是敞开/迎入(想想那虚掩的铁门!),古堡的主人也并不自闭/满足,而是等待/孤独
(想想那贴着报纸的墙壁!瑟缩于椅子里的身影!).一切都说明:古堡的主人比居民更加渴望
交流,更加没有威胁!
如同剪刀手的二律背反,古堡的负面形象倒更加适合普通人.
而Edward,他才配得上一双真正的手和一栋温暖的房子.
Johnny Depp的表演很有说服力(也很少见他这么收敛),他的眼神,嘴角运动,机械的步
态,甚至愤怒时的宣泄,无不吻合这样一个天真善良的形象.可以说Depp就是Edward.回想起
来,他的台词不多,但绝对催人泪下.1991年的金球奖提名他为最佳男主角.
永远别忘记这个童话寓言.
还有,下雪的时候,想想剪刀手爱德华
--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162.105.91.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