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anl (盛装谋杀), 信区: Movie&TV
标 题: 写给东亚文化交流课的论文。。。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Dec 12 13:58:02 2004), 转信
上了刘晓峰老师的"东亚文化交流",我被其丰富的知识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所感染吸引
。对于课上介绍的韩国、朝鲜、高句丽、渤海等东亚国家的概况,我非常感兴趣。但
最使我关注的,还是与我国交流历史非常悠久,影响非常深远的"一衣带水"的日本。
日本与我国的对比介绍,可以从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数个领域进行对比,但就一个
影迷的身份来说,我还是想将日本比较经典的恐怖片文化对比以进行阐述。
作为东亚恐怖文化的集大成者,日本在世界影坛上的位置从来都不容忽视,而日本恐
怖片作为东方恐怖的代表,在恐怖片中也拥有一席之地。
恐怖电影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从最初学院派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情节
简单的默片, 到现如今五花八门、各类型的" 科幻恐怖"、" 搞笑恐怖"、" 惊悚片
"、"鬼怪系列" 等等, 恐怖电影一直都受到电影人和爱电影人的关注。恐怖片的编
导们善于用跌宕的情节和离奇的画面, 把观众的心理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时,恐怖
片也为导演提供了一个展示电影技巧的机会。恐怖的生成有赖于蒙太奇、场面调度、
节奏、布光、音响等手段综合运用所造成的心理效应。快速切换和主观长镜头都是恐
怖片中惯用的表达方式,在这快慢之间,观众的心也随之一张一弛。
与西方典型的以血浆、器官、液体以及丑陋的形貌来营造恐怖的手法不同,以日本香
港为代表的东方恐怖向来都以阴森氛围的营造来取胜。以下即可选出日本的经典恐怖
片进行分析,同时又可将将西方经典的恐怖惊悚片同时拿出来进行对比。
日本经典恐怖片:
1 《雨月物语》(1953)
烧窑人源十郎偶遇一富家小姐若狭。小姐对源十郎颇为倾心, 而源十郎明知道窑工
和大家闺秀没有可能相爱, 还是认为是天赐良缘, 迫不及待地想抛弃以往的生活,
到最后才发现小姐原来是女鬼。
日本的鬼片一直有独特的风格, 而《雨月物语》略带朦胧的画面、隐含的批判性,
使它成为了1953 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得主。
2 《午夜凶铃》系列 (1999)
这套电影系列的剧情应该不用再转述了,国人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午》片是
由日本现代恐怖小说大师铃木光司先生的小说《Ring》改编而成,《Ring》也是铃木
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84年4月,但一直没人赏识。直到91年才在杂志上连载
,孰料吸引了无数读者,印刷出版后销量达到了300万册。铃木光司的小说以内心描
写最为出色,常用日常身边的东西让人胆寒不已。《午夜凶铃》最初是在电视上播出
,同时还在电台推出广播剧,尔后又拍成电影,可谓处处闻"铃"声。电影版的《午夜
凶铃》有别于西方现代恐怖电影卖弄高科技和血腥、恶心的传统手法,导演巧妙运用
气氛和布局,将人类本能的恐怖感,心理变化及想像诱发出来。影片最恐怖的地方,
为有超能力的贞子一袭白衣,长发披肩遮面,更有一只可下翻50度的突出眼珠与一双
没有指甲的手。她爬出古井,再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站直身揭开盖面长发,目露凶发
,一步一步逼向男主角,令他欲退无力,最终被吓死过去,伴随恰到好处的配乐声,
那种压迫力简直令人透不过气来!
3 《富江》与《催眠》 2001
之所以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女主角菅野美穗,更重要的
是这两部片都同时运用科技将恐怖与美丽完美结合,达到了出色的视觉效果,却又不
止于此,将视觉效果与心理恐怖紧密联系起来。《富江》带出令人无法想像的黑暗深
沉力量,加上挥洒自如、随意又生活化的摄影,将青春意识注入这部怨恨沉重的复仇
恐怖片中,女主角富江天使般的美丽脸孔下,隐藏着如冰雪般冷酷无情的杀机。她一
再利用自己的魅力诱惑男人,让每个男人都着魔般地迷上他,甚至最后爱到杀死她,
而拥有死而复生本领的富江就算被杀害,只要保住头颅无损,就可以重生,继续玩着
杀人与被杀的游戏。
而由菅野美穗出演的另一套恐怖电影《催眠》票房则高达16亿日元。催眠是以心理学
为基础的心理暗示法,常被应用到精神疗法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心理深层伤害
的技术。但如果使用方法错误的话,引发的事件将恐怖到无法想像。催眠之所以可惜
,是因为它令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当人反复接收了影像、节拍等暗示时,意识会
变得薄弱,便很容易陷入无意识状态。电影《催眠》的故事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如果
遇上有诱导性的暗示时,就有可能失控,做出匪夷所思的行为。就像片中多宗离奇案
件的死亡者一样。他们都是因为受到神秘催眠而自杀。而且每个人的死法都是远远出
乎大家的料想,警员开着气炉用洗脸盆洗脸时被烧死;女子进冷冻房后被活活冻死;
正在结婚的新郎用领带勒死自己;田径运动员在跑步时腿骨折断崩裂,还有的被垒球
射死,每一位死者死状难看,面容扭曲,惨况可比经典惊悚片《七宗罪》。催眠是挽
救人心的高难度技术,但如何使用者心术不正,其另一面将是你我都无法想像的恐怖
惊悚力量。
西方经典恐怖片:
1《弗朗克斯坦》(Frankenstein)(1931)
这部影片也许对于大多数中国影迷来说还不太熟悉。但在西方,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故事的情节, 相对于如今的扑朔迷离来讲, 并不复杂, 也就是一位医生用死人
的器官造出了一个怪物。但是这个怪物在西方的恐怖电影史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这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也被多次使用,之后发展成为系列电影,被影迷奉为早期
美国恐怖片的经典。
2《驱魔人》(1973)&《异形》(1979)&《闪灵》(1980)
《驱魔人》(The Exorcist)
(1973)此片是根据威廉彼得布莱提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 曾在当年掀起了超现实
恐怖电影的热潮, 其后也引起一阵仿效之风。片中14岁的芮金本是一个正常小孩,
但是她的身体却被恶魔附身, 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令人发指的恐怖行为。芮金那因被
恶魔操纵而扭曲的面孔、恐怖的行为让人过目不忘。2002 年万圣节, 该片被美国《
纽约邮报》评为有史以来最恐怖影片。
《异形》(Alien) (1979)
星际航船的船员们从一颗原始星球上带回了一种外星异形生物。它潜入了人体作茧,
在里面长成后杀死寄主存活。面对这种可怕的生物, 船员开始分散去找它并消灭它
, 不料它却已长成一个巨大的异形怪物,船员一个个地被它吞吃掉。此片将科幻与
恐怖完美地结合,成为后来众多描写太空生物恐怖片的榜样, 例如《星舰战队》等
。同时也带火了" 异形" 这个词。
《闪灵》(The Shining))(1980)
这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并根据史帝芬·金的畅销恐怖小说改编成的影片被公认
为最具艺术性的恐怖片, 同时也是不少观众心中最恐怖的电影。洛基山中的一家酒
店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 托兰斯一家不得不在此留守。儿子丹尼具有超能力, 这使
他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酒店里的鬼魂。丹尼的父亲受到了酒店鬼魂的驱使
,精神逐渐失常。影片的独特性在于对幽闭恐怖症这一并非臆造的心理问题的探讨,
利用完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挖掘出每一个观众内心的恐惧。影片不以血腥的镜头取
胜, 却达到了血腥镜头难以达到的境界。
3 《沉默的羔羊》(1991)&《小岛惊魂》(2001)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 (1991)
这部改编自汤玛斯·哈里斯小说的电影可能不是电影史上最恐怖的电影, 却当之无
愧地成为获奖最多的恐怖电影。仅在1991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就一举拿下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这五项大奖。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其营造
了一种心理上的恐怖。两位演技派明星的倾力合作,使得举手投足间的微细动作都能
让观众透不过气来。汉尼拔教授阴冷的眼神、慢吞吞的语速、以及结尾拯救人质处仿
似野牛比尔注视的主观镜头都
成为电影史中的经典。
《小岛惊魂》(The Others)(2001)
这部颇具惊竦悬疑片风格的电影是西班牙青年导演阿曼巴编剧、执导兼作曲的作品。
影片一扫好莱坞惯用的模式化结构, 摈弃了通过视觉刺激观众的传统恐怖片手法,
通过迷离的故事情节和环境设置来挖掘观众心中深层的恐惧。导演通过层层叠铺的
疑点, 把观众引入了一个犹如片中大雾般的超自然世界中。观众也不禁随着故事的
推进而加入到对事件因果的猜想之中, 成为电影的参与者,而非以往单纯的恐惧承
受者。影片结尾之际,谜底也顺理成章地揭开, 留给观众的是对于生死玄学的无尽
思索。
从中对比可以看出,日本恐怖片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充分发挥了日本文化中的神
秘性。日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双向式特点,一方面开放而充满了积极的学习性,另一
方面却封闭保守充满了神秘感。日本的恐怖片同闻名于世的日本推理小说一样,深深
地发掘人性的阴暗面,强调人性本恶,强调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随时会疯狂噬人
的恶魔!
日本恐怖片大多以一个"邪"字为线索,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为观众营造出离奇的震惊,
在无形中将观众引导至未知的黑暗世界。让人们既感觉到匪夷所思,又不觉得是完全
虚妄。例如《铃》里的电视机、录像这样家居生活再普通不过的道具就将我们引入了
一系列玄机重重的凶杀,再加上命案发生的事件又萦绕着奇怪的气氛:莫名其妙的事
,否则七天会怎样怎样……这更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观性。影片导演正
是利用了这一系列的细枝末节于不经意间织出一张引人入胜的网,网住了观众的视线
,网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将恐怖感恰到好处地带入了人们的神经,淤积成使大家心惊
肉跳的效果,回味无穷的恐怖和刺激。配上诡异的音效,那种惊悚的感觉水到渠成地
显露出来。再来看《小岛惊魂》与《第六感》以外的著名西方恐怖片,多半以抽丝剥
茧的过程来揭露杀人凶手的过程来体现影片的恐怖,随时可能出现的断肢器官,血浆
液体成为最主要的卖座元素。无论是像以怪兽为卖点的《异形》《异种》《第六形》
还是以灵异为卖点的《闪灵》《驱魔人》《女巫布莱尔》,拟或是常人作案的《链锯
杀人狂》《熄灯追缉令》《陌生人之眼》,都顷向于形成银幕上大开杀戒,银幕下惊
叫连连的场景。其与日本恐怖片所擅长的心理恐怖正可谓一时瑜亮,辉映东西。当然
现在西方也有向东方学招的迹象,且不说《ring》《The Grudge》等干脆翻拍日本恐
怖片的作品,印度导演Night.M.Shayamalan的《第六感》《生死劫》《小村》等也越
来越泛着心理恐怖片的印记。
日本人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最擅长的心理恐怖手法是日本恐怖片的最大特色,而恐怖
片之所以在日本大行其道,也与其近期社会经济低迷不无关系。由于近年受金融风暴
的,日本市道不景气,不少人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便想到电影院看恐怖片寻求刺
激来减压。也因为日本恐怖片太深入人心,日本的治安相当糟糕,经常发生暴力事件
,其中一些便 是凶徒看了恐怖片后有样学样,这大概就是日本恐怖片热潮带来的后
遗症吧。
--
时间给予我多少 *
岁月会再拿走多少 ﹀
于是,我开始学会 ﹀
要寻找些什么
在生命中辗转漂泊...... .°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4.17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