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ndomheart (桀桀一笑|到底意难平), 信区: Movie&TV
标 题: 日本电影的病态与忧郁(三)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Fri Dec 9 08:15:59 2005), 转信
相米慎二1994年曾拍过一部[夏天的庭院],描写3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抱着“希望
亲眼看一看死去的人”的想法,找到了他们认为的“快要死了的老人”传法喜八。喜
八生前常将死了的鸟、蝴蝶及其它昆虫投进一口废弃的古井中。喜八死后,三个小孩
向老人告别,突然看到五颜六色的死了的鸟、蝴蝶和昆虫从古井中飞出来——是喜八
的灵魂来向孩子们做最后的告别。孩子们脸上毫无悲恸之情,灿烂地笑着,大声喊“
再见”。
在今村昌平的戛纳获奖影片[楢山节考]中,死亡被表现得仁慈而神圣,阿玲婆在
山上安然打坐,把辰平赶下山,双手合十神情肃穆地等待死亡的接引。
1997年北野武导演了叫好又叫座的[花火]。按导演的话来说是:“想拍一次有意义的
死亡。”片名原文为[Hana-Bi],“Hana”是日语的“花”,“Bi”是“火”。这两
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字象征着生命的“花”和一种精神之“火”,合起来常常用来比喻
死亡。北野武在两个字中间用了一个小小的分隔符。这条线就是一个过程的载体,一
种矛盾的力量。主人公挣扎在生与死之间,在这条分开光明与黑暗的线上徘徊。集导
演、编剧、主演于一身的北野武在影片中几处插入自己的绘画,其中一张上面写着“
雪与光,然后自决”——那是当年北野武受伤后,坚信自己会不会就这样死去时画下
的。
--
世界上有一种开心是永远买不来的,它要求你比较年轻,而且比较傻。可惜人
老了以后固然不能再年轻,看过很多事情以后,再想变得傻一点也比较困难。
所以那种开心,一辈子只有一度。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39.13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