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anl (牙狼争霸), 信区: Movie&TV
标  题: "Spider-Man 3"观感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May  3 21:45:19 2007), 转信


  剧透,慎入。






















  简单地说,这是一部视觉效果绝对一流的电影,片末一段“四国大战”几乎帮"Spider-
  Man"提前锁定了第80届奥斯卡的视觉效果奖(当然,还要看海盗3的发挥),比起前两部来
  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单看重头的打斗戏从第二集的2段上升到第三集的7段,就知道其武
  戏的比重是大大提升)。但是说到影片的质量,不是单由视效、台词或者剧情某个方面单
  独决定的,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剧情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特技的表达传达给观众,如果在
  观众那里没引起强烈的共鸣,那么就不能称得上成功。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蜘蛛侠3超越
  了第一集,却没有超过第二集。

  经过了第一集的类似召唤似的英雄意识觉醒,第二集中逐渐完善的英雄地位和公众心理,
  无论是Peter Parker,还是蜘蛛侠都进入了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尤其是蜘蛛侠本人,
  深受纽约市民爱戴(题外话,片中纽约市民颁给蜘蛛侠以城市之钥,而现实中的纽约市也
  在不久前确立蜘蛛侠周,"Spider-Man Week in NYC", 4.30~5.6),但也正在这种虚荣的
  光环下,Peter Parker一度迷失了自我,他在每个环节下都做着选择,这种选择被披上了
  正邪的外衣,而在安排外星生物的剧情下,这种正邪之分被放大了,成为了整部片子的基
  调和叙事核心。

  前半部分叙事较多,M.J和梅姨出现的场景都会变得比较言情而节奏缓慢,间或插以蜘蛛
  侠与绿魔二代以及沙人的恶斗以及在巨型起重机下救出美女Gwen Stacy的情节就成了集
  中体现Sony的特技制作水准的片段(Sony本次并没有请工业光魔出山,而是自己一手揽下
  了所有的特效制作)。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观众被震撼的视听效果完全俘获,在纷至
  沓来的动作场面冲击下,几乎无从喘息(就我的记忆中,纵然去年出入电影院若干回,却
  没有在金刚与暴龙的搏斗之后再找回那种视觉过山车的体验)。而剧情方面,铺得很广的
  伏线也一条一条展开:感情上,M.J.因为与Gwen Stacy在法式餐厅的偶遇而醋火中烧;
  事业上,新同事小记者Eddie Brock步步紧逼;友情上,Harry意图报复却意外中失去了记
  忆,再次成为同Peter争取M.J.的情敌;舆论上,变成黑色的蜘蛛侠在前两部排除了民众
  争议后再次遭到非难;敌手方面沙人与毒液都是异常厉害的对手;而最可怕的则是,由于
  外星寄生生物的入侵,蜘蛛侠本身的内心世界也遭到了严重的侵蚀,复仇、妒恨,种种阴
  暗几乎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面对这种种内外交征,蜘蛛侠能否挺过难关,则成了影片的
  主线,也成为观众关心的最大看点。

  从剧情方面,不能说Sam Raimi做得不成功,相比前两部来说,第三集是线索最千头万绪
  出场人物最重多的一集,能够处理到眼下这个地步,已属难能。我们没有理由对一部好
  莱坞流水线上出来的娱乐大片提更高要求。但本着精益求精的思想,且珠玉在前(第二集
  在rottentomatoes上好评度93%,04年的大规模开画影片中只低于Pixar的超人家族的97%)
  ,在这个前提下,蜘蛛侠3虽然超越了第一集的青涩,但未能在第二集的基础上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其实,蜘蛛侠系列也如同007一样,有固定的进行公式,只是没有僵化到那个
  程度罢了:开头必念M.J.,结尾必救M.J.,中间同M.J.爱与不爱,然后再同某个情敌来
  几段争风吃醋的斗争,基本上影片也就完成了任务。本集中对于言情戏的戏份异常的多,
  每当几位女角一出现,琼瑶指数便急速飙升,M.J.的作用是在独立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
  感情在Harry和Peter之间游走不定,间或扯上个把宇航员,梅姨的作用则是语重心长地
  开导Peter,同时不断哭泣提醒本叔叔的去世,本叔叔的作用则与狮子王中的木法沙一样
  ,在关键时刻出来讲几句话影响Peter的选择,本次甚至以黑白形象示人;每个反角也是
  公式固定,包括小绿魔、沙人和毒液,小绿魔富有却郁郁不得志,一心想向蜘蛛侠复仇
  却总是输,其父作用跟本叔叔相似,总是现身出来催促小绿魔为其报仇,其余反派也并
  非一开始就以反派形象面世,而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是在形格势禁的情况下不
  得不向反面倒去,或者说本身心里就藏有阴暗邪恶的念头,在外因的激发下释放了出来,
  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每条线都无法讲得如同第二集中的章鱼博士那样通透,也无法引
  起观众的共鸣;报社里的角色,各有各搞笑的用法;路上的行人和看客,尤其是女性,
  除了在遭遇险情时充当高分贝喇叭的作用之外,别无他用。在人物均已公式化的前提下,
  想再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认同感,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导演本身也意识到了蜘蛛侠3的
  剧情如此庞杂,线索如此众多,想要完全交代清楚且让观众不觉闷,绝非易事,因此不
  得不在各个支线上浅尝辄止,而且在每一处不忘美国式的揶揄和调侃,对于生活片段进
  行完全的喜剧化,比如报社的总编、餐厅的法国侍者、色厉内荏的房东,每个人的出场
  必然带着一连串的“笑果”,再加上大段大段的视觉戏,牵扯上到第三部积累下来错综
  复杂的人物关系,使得这样一部漫画改编电影显得拥挤。除以上提到的两点之外,还有
  一点是在于导演调节观众心理节奏失当,提到这一点不能不提第二集出现的蜘蛛侠以一
  己之力拦下失控的火车的片段。这一段真正传达出了蜘蛛侠那种舍身忘死慨然赴难,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势,而且对乘坐地铁的普通纽约市民的传神描写一下子把蜘蛛侠系
  列电影本身蕴含的平民气质烘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感动坐在剧院中的观众。很遗憾,
  第三集中缺乏了这种使人动容的片段,本希望在小绿魔前来援助蜘蛛侠与两大反派打斗
  以及小绿魔为友赴死的片段激发出这种感觉,结果被刻意安排的号角日报主编与小女孩
  插科打诨的对话所干扰。缺乏集中释放感情的片段,这是败笔之三。此外还有些小小的
  安排失当之外,比如Flint Marco转变成沙人的那个美军实验室对于一个大活人闯进了他
  们的实验基地并遭受了射线辐射居然毫无反应,而且沙人女儿照片挂饰居然没被分解;
  小绿魔最后只用几颗飞弹就将巍然如山的沙人炸垮;小绿魔的管家突然良心发现告知他
  早前就发现了其父的真正死因;M.J.居然会答应帮助Harry实施他的攻心复仇计划,而
  这剧情最后居然没了下文?总的来说,蜘蛛侠3的剧情是流于俗套的多角爱情肥皂剧,同
  时又是主旋律而熟练度极高的流水线产品。在我看来,该片故事已经从“能力”和“责
  任”,讲到了“理解”、“信任”和“自省”,再讲到了“原谅”、“宽恕”、“救赎”
  “选择”和“牺牲”,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它的缺点来源于漫画本身人物众多线索繁
  杂的天生缺陷,所以,能做到现在这个状态,已经能令人满意了。

  虽然剧情未能使人亮出10分,但是蜘蛛侠3绝对是令人瞠目结舌的视觉盛宴(用美媒体的
  话,就是说ridiculously amazing, eye-popping, jaw-dropping, stunning visual
  effects)。从Peter与Harry的首度交手开始,接下来一幕幕精彩对决场面,绝对让人凝
  神屏气。如果你碰巧是坐在IMAX巨幕前的话,那真的称得上目不暇接,比起前两集,纵
  然没有质的突破,也有明显的质的提高,单就这些异彩纷呈动作场面,就绝对值回票
  价。其中沙人的特效是最为精彩的,流沙成形的创意并非首创,"Mummy"系列里就多次
  令Imhotep化身为沙,但这回的细腻程度决非六七年前的特技水平可比;无论是Peter
  与Harry的开场7分钟打斗,再到结尾处的四人对决,Peter与Harry动作之轻巧灵活的腾
  挪闪展,层层叠加的抛掷跳跃,踏板蛛丝的回环往复,无不流畅得让人目眩神驰;蜘蛛侠
  在巨大的失控吊车间穿梭救美;Eddie Brock雨夜到教堂祈祷被外星物质附体;黑蜘蛛
  同沙人在地下铁通道里激烈的翻滚打斗。各种镜头视角的变换,快速激烈的急拉快退,
  各种光影的交替使用,将整部电影的视效打造得绚烂异常。语言是苍白的,若要体验
  下这部电影视效的精彩,还是要去电影院感受。

  漫画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素为评论家所诟病,本片中的表演不能说苍白,但也称不
  上夺目:
  Tobey Mcguire:饰演Peter Parker/蜘蛛侠,大部分文戏都无甚特别之前,偶有神来
  之笔,本片中最令人惊喜的是Peter在变坏后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同女人调情,在爵士
  酒吧里大跳辣身舞,当着M.J.的面向Gwen Stacy大献殷情,并且同酒吧打手大打出手,
  完全颠覆了前两集中的好好男孩的形象。Maguire近期的作品很少,从Spider-Man 1到
  3之间只接了一部"The Good German",不过这部过后还有两部新作问世。Sony已经
  表达了制作第四集、第五集和第六集的意愿,相信Maguire会继续这个角色。
  Kirsten Dunst:本系列中最令人心烦的角色,这个与Dunst没太大关系,主要是M.J.
  这个角色设定本身就不讨喜,游移不定,心性浮动。外加Dunst本身并非倾国倾城级别
  美女,看到那么多男N号被她倾倒实在缺乏说服力。本片中她也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
  最暴力的武戏就是拿水泥砖去砸毒液的脑袋,再就是在充当人质的时间准备分贝足够的
  尖叫即可,文戏则只要拿出对付一般浪漫爱情片功力处理即可。补充一句,她唱得可真
  不怎么的。
  James Franco:苦情男二号,剧中命运多舛,又要裸露,又被毁容,还要失忆,虽然身
 为富家公子却搞七捻三搞不定M.J.这个大饼脸,时刻处于要为父报仇的愤怒当中,最后
 却又舍身救了男主角。因为有前两部的铺垫,所以Franco担任这个角色应该不为难,但
 他除了蜘蛛侠系列外的作品基本乏善可陈。"Fly Boys"完全被忽视,"Annapolis"劣评
 如潮,"Tristan & Isolde"(即近期在国内上映的《王者之心》,感叹一下广电总局选片
 的眼光)欲振乏力,蜘蛛侠3中也已一命呜呼。不知Franco帅哥今后何枝可依?
  Thomas Haden Church & Topher Grace:沙人和毒液的扮演者,前者从"Sideways"脱
  颖而出,在本片中显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虽然未能将沙人这个形象刻画得如同第二
 部中的章鱼博士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单从几个简单的眼部特写和外貌描绘,即能看
 出沉重的悲哀和无奈的抗争。"I'm not a bad person, only not a lucky person"是
  他最真实的写照。沙人虽然铺垫不多,但精彩的动作戏和特效却不少,看漫天黄沙卷
  过纽约的都市丛林,突然有种快意恩仇的感觉;毒液则略弱,Topher Grace由电视节
  目而被美国观众所熟悉,一张娃娃脸属于很能讨女人欢心那种,但毒液这个角色本身发
  挥余地比沙人更少,基本上变形以后的毒液跟Eddie Brock的本体没什么相通之处,完全
  可以理解为电脑制作了。
  其余角色:搞笑非常称职,主编是核心,两段最有趣的对话都是他贡献的,回想起前两
  部中他的台词,看来编剧喜欢这个人物由来已久;Bryce Dallas Howard,称职花瓶一
 只,之所以说她称职,是因为她不但贡献了高分贝的尖叫,长相上也比Dunst更对得起
 观众(插播一条,看Lady in the Water里可没想到那个被水泡得惨白的小娘皮,在这部
 片里扮起金发花瓶来也毫不含糊),至于表演么,基本上可以忽略。

  最后简述一下,截止到现在,蜘蛛侠3所到之处无不披靡,亚洲和欧洲的票房记录被纷纷
 改写,一向先睹为快的美国佬,这次也尝够了吃人剩饭的滋味,可以想像几天后的北美
 票房也必然爆出惊天式开局。2007年春季的北美票房已然热得烫手,一连捧出了"Ghost-
  rider", "300", "Wildhogs", "Blades of Glory"四位亿元俱乐部成员,"Meet the Ro-
  binsons"也有望在Shrek 3开画之前越过$100m的门槛,这样2007年的春季诞出了五位过亿
 电影,一举超过2003年4部的记录,而坐拥"Spider-Man 3", "Shrek the Third", "Pira-
  te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Surf's Up", "Ocean's 13", "Fantastic
  Four 2", "Evan Almighty", "Live Free or Die Hard", "Ratatouille", "Trans-
  formers",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Hairspray","The Simp-
  sons Movie", "I Now Pronounce You Chuck and Larry", "Bourne's Ultimatum",
  "Rush Hour 3"以及"Stardust"等一长串热门电影的暑期档,不知能否超越2004,吞吐$40
 00m,成为史上最赚钱的夏天?拭目以待。
--
  snake, 
       serpent, viper, cobra, rattlesnake,
                                         boa,
                    sidewinder, moccasin,
               mamba,                            cottonmouth.
                    python, copperhead, anaconda, 


※ 修改:·quanl 于 May  6 00:32:21 修改本文·[FROM: 59.66.118.*]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3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