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movie
标 题: "大话西游"现象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y 29 21:57:45 2000), 转信
"大话西游"现象
在混杂的香港流行文化尤其是电影文化中,"大话西游"的出现称得上是个奇迹. 而
在此之前,翻来倒去也就剩一部"英雄本色"了.
诚然,"大话西游"现象的产生和普及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但若苗儿没有什么特
质的话,土壤再好也决长不成如此茂盛.所以,还是从这部电影本身说起吧.
大话西游有两部,而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第二部"大圣娶亲". "大圣娶亲"本
质上是一部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与寻常不同,它又揉合了神话、武打、搞笑等诸因素在
里头,因而别具一格.这桩爱情的主人公既不是总经理,也不是大学生,而是孙悟空,这位中
国土生土长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他的反叛性格和英雄气质古往今来早已被无数次演绎过
.而唯独爱情却一直被遗忘了.
大话西游完成了这个开创性的嫁接."英雄救美"这个古老的话题如今在孙悟空身上,
终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悲剧性的结尾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但也正是它给这部影片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一天,我的意中人他会驾着七彩霞云来接我..."这句话从一开头就萦绕在观众心间.
并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愈来愈强烈.临到最后当人群骚动的广场上突然大风扬起,顷刻间飞
沙走石时,我相信没有哪位观众不会心头一颤."是的,他来了. "
"这个埋了很久的意象终于就要出现.我忘不了那一团惊心动魄的红色:红的云,红的
天空,红的衣服和嘴唇;红的光,红的火球,红的天地与爱情...那场戏将全剧的英雄性和悲
壮性推到了极致.
只要说到大话西游,人物对白就不可不提.如今剧中很多经典句子已成为许多大学生
的口头禅.这首先当然得归功于周星驰轻松流畅的搞笑.他既嘲笑别人,又嘲笑自己,嘲笑
权威和信仰,嘲笑道德和虚伪.这种敢于嘲笑一切的精神既是孙悟空反叛性的体现,又多多
少少有一些阿Q的影子.而这正是现在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特征.
80年代以后的大学生,思想上处于一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对英雄主义的崇拜
和对自身弱小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导演非常擅长的正是在一个通常意义上很庄严很
不苟言笑的场合突然来那么一句搞笑,仿佛是在幽全世界之默.而观众往往是片刻停顿之
后的一阵爆笑.这种颇具意味的讽刺恰恰是最有火力的.
影片最末尾的处理也很奇特.当一切都沉静下来之后,生活回来了.孙悟空忽然发现,
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刚刚过去的一幕幕仿佛只是个红色的梦,只有一些电光石火的
刹那还在头脑中闪现.影片用这种真实与梦境之间的虚幻感来把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眼前的一切似乎很陌生,但很真实;似乎很怪诞,但很深刻.
在经历了那场最悲壮的激动后,影片还给观众以片刻思考的安静.就在这时,凄美的音
乐响起,歌声伴着风儿呼呼掠过沙漠,全剧的主题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使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演员选取的精当,时空转换的巧
妙(借助月光宝盒)等等,这些都是大话西游的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邀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