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igzag (zz), 信区: movie
标 题: 清华人痴迷《大话西游》现象之研究(3)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16 04:44:27 2000), 转信
3,自由与秩序的矛盾 社会结构
对于至尊宝那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我认为,其最有前途之处在
于,自由。作土匪自然不用受约束,更何况是土匪头。土匪是农业社
会的游侠,另类分子。而农业社会的主体,农民,则更要自由一些,
自给自足,天人合一。工业社会的人民则更多地被要求服从协调一致
的秩序,否则大工业生产无法进行。从本质上讲,农业社会与工业社
会都在寻求着秩序,但方式并不相同:前者是在构建金字塔式的身份
关系;后者则更看中平面式的契约关系。在工业社会里,人更象是作
为工具存在,因而对自由的渴求更加强烈。
至尊宝是害怕受约束的,我们每个人都怕。当他数次不自觉地
进入水帘洞中时,他已经意识到约束的不可避免,只能自嘲道,认错
人了吧?!唐僧的啰嗦更是他寻求自由的动机和借口。但最终,孙悟
空的觉悟,则象征着人们对秩序的回归。
4,分裂与统一的矛盾 心理状况
孙悟空的觉悟,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秩序,这是他在历经
人格的分裂和统一之后,一种更高层次的历劫轮回。有人以弗洛依德
的心理学方法进行分析,这是个很不错的角度。唐僧代表着“超我”,
而三个徒弟则各自代表着“自我”的各个方面。
五百年前,悟空的西行,充满被迫的情绪。即表明在工业化
初期,“自我”与“超我”之分裂。而唐僧舍身取义,让悟空自己去历
五百年的轮回,亲身感受社会转变中悲欢离合,终于能够物我两忘,
归一我佛,获得人格的统一,一心一意,西行取经。
值得注意的是吴孟达扮演的角色,始终是孙悟空人格的一部
分。他一方面与悟空保持一致,构成“自我”与“超我”的分裂和统
一,另一方面有常与悟空发生对立,表明“自我”本身的矛盾。
《大话西游》的情节就是在这些错综复杂而又无所不在的矛盾中
展开并运行的。矛盾的对立与冲突,使得整部片子波澜起伏,回肠荡
气。而贯彻其中的时空倒错,人格分裂、重复与统一,又能揪住观者
的情绪,并将其剪切、撕裂、重整。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混乱而又
能揉为一体。但从事实上看,这其中的矛盾冲突又不是简单划分一下
de能明了,划分只是一种观察的手段,如当代科学中惯用方法。而另
一方面,不同的视角,又往往能带来不同的见解。
--
联系表象者和被表象者。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