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igzag (zz), 信区: movie
标 题: 清华人痴迷《大话西游》现象之研究(4)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16 04:50:16 2000), 转信
清华与香港
《大话西游》产生于香港,而在清华获得了极大的接受与认同。
这隐隐透露出一点线索,或许这两个相距千里的地方有着某种相似之
处。
香港是最典型的殖民地之一,中国人的地方租给外国人,让外国
人管理、收益。老百姓仍然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的传统,又
要去过外国人的生活。从农业社会一下子跳到发达的工商业社会,整
个社会基础发生质的转变,各个方面必然在这种大的转型中发生大的
扭曲变形。这些变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至一百年后的今天,
香港社会的经济基础业已转变完成,而社会的文化层面以及社会心理
结构依然处在这种影响之下。但客观的讲, 这里面的矛盾还只有传统
的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冲突而没有加入共产党之新中国的立国
思想。所以矛盾的表现形式比较单纯而典型,因而显得有可理解和欣
赏的艺术性。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传统中国文化、现代西方文化以
及共产党之立国思想三者相互冲突,构成一个更复杂的体系。
清华园里显然是另外一种情形。老师教,学生学,没有经济基
础的冲突,似乎也不可能存在文化层面的矛盾。但任何有健全理智的
人,都可以发现以上结论的谬误。一方面,学生的家庭背景与整个社
会之文化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
ji中地,任何有关社会文化层面的冲突,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中。因此,
尽管,清华是个理科院校,依然反映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现状,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清华的特殊情况,这里的反映还具有一定的前
沿性。而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前沿性,使得清华与香港具有了一定程
度的相似。
这里所言的清华特殊情况,正是它作为全国第一的工科院校,
与现在的经济战线联系密切,从而在整个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走
在了前面。而香港,作为名义上的行政特区和实质上的经济特区,无
疑是走在其他地区前面的。这两者相似的前沿地位,决定了它们在文
化上的相通之处。这种情况,在别的学校里是难以出现的,纵然有一
部分人能理解,但极少能形成象清华人这样的规模。也许,这便是,
小的现象尚依赖个人;大的现象,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人的作用
甚微了。
--
联系表象者和被表象者。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9.5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