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_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igzag (zz), 信区: movie
标 题: 清华人痴迷《大话西游》现象之研究(5)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16 04:56:05 2000), 转信
心理背景
文化环境的相似,固然是产生此现象的基础,但人的心理状况,
才是此现象出现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个现象本身是个外在表现为心理
沟通的文化现象,艺术是要用个人的心理去感受的。
《大话西游》中所表现的无厘头文化,就是一种文化转型过程中
的扭曲心理。它的载体是香港社会的下层中国青年人。生长在这个转
型期的富有创新本能的青年人,必然要创造出自己的文化来。在传统
与现代的斗争之中,无所适从的茫然,思想找不到出口,逆反心理悄
然而生。但他们不能反叛,因为工业社会的胜利在经济基础上已经成
为事实,所有的矛盾与困惑都集中在文化和心理领域。而他们是下层
的人民,并不能成为思想的先锋,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范围内
发泄思想,以反叛和嘲讽同时对待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
上讲,《大话西游》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反映这种文化心理现状,因为
它在结尾,用了宗教式的升华和指引,而这种出路在无厘头的文化心
理之中是不会必然产生的。
清华人的心理又是如何的状况呢?在我们看来,普通的学生依然
是处于下层的茫然青年。这种心理的出现是有多方原因的。首先,普
通学生的地位在整个学校的体系中是处于下层的。无论从行政、教学
还是科研上看,学生是没有地位的,虽然与我们的理想相冲突,但这
是事实。其次,学生在思想上也是找不着出口的。这是中国普通民众
的现状,但似乎不应该出现在清华这种一流大学,这里应是中国思想
的先锋。事实是,清华并不能担此角色。在历史上,清华固然有一段
辉煌,但今天已不是昨日。(对辉煌历史的不断回顾,恰恰造成了一
种普遍的时空倒错感,与《大话西游》的结构吻合了!)清华并不是
以思想见长,学生力所能及,也只是埋头学习、科研,或者埋头游戏
罢了。最为正常的心态,也是尽心做好眼前的事,再观望将来了。而
层出不穷的扭曲心理,则在普遍学生之中亦是常见。(有兴趣者,不
妨看前两年校内很著名的一篇文章,似乎叫〈找朋友〉。)再次,清
华历史上的辉煌亦构成一小范围的传统,而现状是不如人意的,未来
与传统的矛盾,使得现在的清华也处于自己转型的夹缝之中。这种状
况也是促成此种心理的原因。
在这种现状之下,清华人的心理便极易与香港下层青年的心理发
生沟通,正是这种沟通,使清华人对《大话西游》表现了极大的理解
和认同,并能在普通学生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从而得到广泛的模仿
与应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很多人并不去细想这其中的意
义,但这不影响什么,因为潜在的文化环境和心理状况决定了一切,
只要你不是假装喜欢,而是感受到了一些发自内心的愉悦和震撼,那
你就应借此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努力完成一次超越。
--
联系表象者和被表象者。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