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unhuan (那一剑的风情vs杨柳岸晓风残月), 信区: emprise
标 题: 015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r 19 10:18:07 2000), 转信
说了半天,这个云姑这样大的本领,她是谁呢?事从根起,要说云姑,得先说
云姑
的父母。
原来云姑的父亲,便是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峨眉派的领袖剑仙之一。那
齐家
本是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的望族。这长寿县中,有一口长寿井,井泉非常甘冽。县中
因得
当地民风淳厚,享高年的人居多。于是便附会在这口井上,说是这县名也由井而生
。事
出附会,倒也无可查考。齐家本是当地大家,文人武士辈出,在明朝中叶,为极盛
时代。
漱溟在阖族中算是最小的一房,世代单传。他父母直到晚年才生漱溟,小时便有异
禀,
所以愈加得着双亲的钟爱。漱溟不但天性聪明,学富五车,而且臂力过人,有兼人
之勇,
从小就爱朱家、郭解之为人。每遇奇才异能之士,不惜倾心披胆,以相结纳。川湘
一带,
小孟尝之名,几乎妇孺皆知。他到十九岁上,双亲便相继去世。
漱溟有一个表妹,名唤荀兰因,长得十分美丽,贤淑过人。因为两家相隔甚近
,青
梅竹马,耳鬓厮磨,渐渐种就了爱根。女家当时也颇有相攸之意,经人一撮合,便
订了
婚姻之约,只是尚未迎娶。等到漱溟双亲去世,经不起他的任意挥霍,家道逐渐中
落。
偏偏兰因生母去世,她父亲娶了一个继母,因见婿家贫穷,便有悔婚之意。不但漱
溟不
愿意,兰因也以死自誓,始终不渝。虽然悔婚未成,可是漱溟伺兰因都因此受了许
多的
磨难,直到漱溟三十二岁,功名成就,费了不少气力,才能得践白首之约。彼时兰
因已
二十六岁了。两人患难夫妻,感情之笃,自不必说什么闺房之乐,甚于画眉的俗套
了。
他二人结婚两三年,便生下了一男一女:男的取名叫作承基;女的生时,因为
屋顶
上有一朵彩云笼罩,三日不散,便取名叫作灵云。这小兄妹二人,都生得相貌秀美
,天
资灵敏。漱溟日伴爱妻,再有这一双佳儿佳女,他的利禄之念很轻。早先原为女家
不肯
华门贵族下嫁白丁,所以才去猎取功名。如今既然样样称心随意,不肯把人家幸福
,消
磨在名利场中,乐得在家过那甜蜜的岁月。他又性喜游山玩水。兰因文才,本与漱
溟在
伯仲之间,嫁过门后,无事时又跟着漱溟学了些浅近武功。所以他二人连出门游玩
,都
不肯分离,俱是一同前去的。
有一天,夫妻二人吃了早饭,每人抱了一个小孩,逗弄说笑。正在高兴的当儿
,兰
因忽然微微叹了一口气,带着十分不快的样子。漱溟伉俪情深,闺房中常是充满一
团喜
气,他二人从未红过一回脸。今天忽然看见他夫人不高兴,连忙问起究竟。兰因道
:
“你看我二人,当初虽然饱受折磨,如今是何等美满。可是花不常好,月不常圆;
人生
百年,光阴有限,转眼老大死亡,还不是枯骨两堆?虽说心坚金石,天上比翼,地
下连
枝,可以再订来生之约,到底是事出渺茫,有何征信?现在我二人虽然快活,这无
情的
韶光,转眼就要消逝,叫人想起,心中多么难受呢!”漱溟听了此言,触动心思,
当时
虽然宽慰了他夫人几句,打这天起便寝食难安,终日闷闷不乐。他夫人盘问几次,
他也
不肯说出原因,只是用言语支吾过去。如是者又过了半年,转瞬就是第二年的春天
。兰
因又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漱溟忽然向他夫人兰因说:“我打算到峨眉山去,看一个
隐居
的老友简冰如。你有孕在身,爬山恐怕动胎气,让我一人去吧。”他二人自结婚以
后,
向来未曾分离,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一则兰因身怀有孕,不能爬山,又恐漱溟在家
闷出
病来,便也由他一人前往。临别的时候,漱溟向着他夫人,欲言又止者好几次。等
到兰
因问他,又说并无别的,只因恐她一人在家寂寞等语。好在兰因为人爽直,又知她
丈夫
伉俪情深,顶多不过几句惜别的话儿,也未放在心上。谁想漱溟动身后,一晃便是
半年
多,直等兰因足月,又生了一个女孩,还是不见回来。越想越是惊疑,刚刚能够起
床,
也等不及满月,便雇了一个乳母,将家事同儿女托一个姓张的至亲照应,便赶往峨
眉探
望。
那简冰如是一个成了名的侠客,住在峨眉后山的一个石洞中,兰因也听见她丈
夫说
过。等到寻见冰如,问漱溟可曾来过?冰如道:“漱溟在三四月间到此住了两个多
月,
除了晚间回来住宿外,每日满山地游玩。后来常常十多天不回来,问他在哪里过夜
,他
只是含糊答应。同我临分手的一天,他说在此山中遇见一个老前辈,要去盘桓几天
。倘
若大嫂寻来,就说请大嫂回去,好好教养侄男女,他有要事,耽搁在此,不久必定
回家。
还有书信一封,托我转交,并请我护送大嫂回去。因为他现在住的地方,是人迹不
到的
所在,徒找无益。后来我送他出洞时,看见洞外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好似在那
里等
他,见了漱溟出来,听他说道:‘师弟这般儿女情长,师父说你将来难免再堕魔劫
呢。’
我还听漱溟答道:‘师兄不要见笑,我求师的动机,也起于儿女情长啊。’我听了
非常
诧异,暗暗在他们后面跟随。才转了一个弯,那道长已经觉察,只见他将袍袖一拂
,忽
然断崖中涌起一片烟云。等到云散,已不见他们二人踪影。我在此山中访寻异人多
年,
并无佳遇。漱溟想必遇见仙缘,前往深山修炼,我非常羡慕。峨眉乃是熟路,到处
寻访,
也不见一丝踪影。”兰因听了冰如之言,又是伤心,又是气苦。她虽是女子,颇有
丈夫
气,从不轻易对人挥泪,只得忍痛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只见上面写道:
“兰妹爱妻妆次:琴瑟静好,于今有年。客秋夜话,忽悟人生,百年易逝,遂
有出
尘之想。值君有妊在身,恐伤别离,未忍剖诚相告。峨眉访道,偶遇仙师,谓有前
因,
肯加援拔,现已相随入山,静参玄秘。虽是下乘,幸脱鬼趣。重圆之期,大约三载
。望
君善抚儿女,顺时自珍。异日白云归来,便当与君同道。从此刘桓注籍,葛鲍双修
,天
长地老,驻景有方,不必羡他生之约矣。顽躯健适,无以为念。漱溟拜手。”
兰因读罢,才知漱溟因为去秋自己一句戏言,他觉得人生百年,光阴易过,才
想寻
师学道之后,来度自己。好在三年之约,为期不远,只得勉抑悲思,由冰如护送回
家,
安心在家中整理产业,教育儿女。
光阴易过,那时承基已是七岁,生来天分聪明,力大无穷,看上去好似有十一
二岁
的光景。兰因也不替他延师,只把自己所学,尽心传授与他。灵云与新生的女孩一
个五
岁,一个三岁。灵云看见母亲教她哥哥,她也吵着要学,简直教一样,会一样,比
她哥
哥还要来得聪明。兰因膝前有了这三个玉雪般可爱、聪明绝顶的孩子,每日教文教
武,
倒也不觉得寂寞。可是这几个小孩子年纪渐渐长成,常常来问他们的母亲:“爹爹
往哪
里去了?”兰因听了,心中非常难过,只拿假话哄他们道:“你爹爹出门访友,就
要回
来的。”话虽如此说,一面可就暗中盘算,三年之约业已过去,虽然知道漱溟不会
失信,
又怕在山中吃不惯苦,出了别的差错,心中非常着急。偏偏又出了一件奇事,教兰
因多
了一层系念。原来新生的女孩,因要等漱溟回来取名,只给她取了一个乳名,叫作
霞儿。
因兰因上峨眉找夫时,所雇乳姆的乳不好,恰好亲戚张大娘产儿夭亡,便由她喂乳
。那
张大娘人品极好,最爱霞儿,几乎完全由她抚养长大。霞儿也非常喜爱张大娘,所
以张
大娘常抱她在田边玩耍。两家原是近邻,来往很便。
有一天,张大娘吃完了饭,照旧抱着霞儿往田边去看佃人做活。忽然从远处走
来一
个女尼,看见霞儿长得可爱,便来摸她的小手。张大娘怕霞儿怕生,正待发话,谁
想霞
儿见了尼姑非常亲热,伸出小手,要那尼姑去抱。那尼姑道:“好孩子,你居然不
忘旧
约。也罢,待我抱你去找你主人去。”她将霞儿抱将过去就走。张大娘以为是拐子
手,
一面急,一面喊着,在后头追。彼时佃人都在吃午饭,相隔甚远,也无人上前拦阻
。张
大娘眼看那女尼直往齐家走去,心中略略放心,知道兰因武功甚好,决不会出事。
她脚
又小,只得赶紧从后跟来。等到进来,只见兰因已将霞儿抱在怀中,这才放心。正
待质
问那女尼为何这般莽撞时,只听那女尼说道:“此女如在夫人手中,恐怕灾星太重
;况
且贤夫妇异日入山,又要添一层累赘。不如结个善缘,让贫尼带她入山。虽然小别
,异
日还能见面,岂不两全其美?”又听兰因说道:“此女生时,外子业已远游,尚未
见过
父亲一面。大师要收她为徒,正是求之不得。可否等她父亲回来,见上一面,那时
再凭
她父亲作主,妾身也少一层干系。”那女尼道:“她父亲不出七日必定归来,等他
一见,
原无不可,只是贫尼尚有要事,哪能为此久待?夫人慧性已迷,回头宜早。这里有
丹药
一丸,赠与夫人,服用之后,便知本来。”说罢,从身边取出一粒丹药,递与兰因
。兰
因接过看时,香气扑鼻,正在惊疑,不敢服用。那霞儿已摆脱她母亲的手中,直往
那女
尼身边扑来。那女尼便问道:“你母亲不叫你随我去,你可愿随我去吗?”霞儿这
时已
能呀呀学语,连说:“大师,我愿去,好在不久就要回来的。”神气非常恭敬,说
话好
似成人。女尼听了,一把便将霞儿抱起,哈哈大笑道:“事出自愿,这可不怪贫尼
勉强
了。”
兰因情知不好,一步蹿上前去,正待将霞儿夺下时,那女尼将袍袖一展,满室
金光,
再看霞儿时,连那女尼都不知去向。把一个张大娘吓得又害怕又伤心,不由放声大
哭。
还是兰因明达,便劝慰张大娘道:“是儿不死,是财不散。漱溟在家常说,江湖上
有许
多异人。我看这个女尼,定非常人,不然霞儿怎么有那一番对答呢?”张大娘又问
适才
女尼进来时情形。兰因道:“适才你走后,承儿与云儿被他舅母接去玩耍。我因他
们虚
情假意,懒得去,正拿起一本书看。忽然霞儿欢欢喜喜,连走带爬跑了进来,朝我
恭恭
敬敬叩了三个头,说道:‘妈妈,我师父来了,要带我回山呢。’说完,便往外走
。我
追了出来,将她抱住,看见厅堂站定刚才那一个尼姑,口称她是百花山潮音洞的神
尼优
昙,说霞儿前身是她的徒弟,因犯戒入劫,所以特来度她回山。底下的话,就是你
所听
见的了。”张大娘也把刚才田边之事说了一遍。
两人难过了一会,也是无法可想。张大娘忽然说道:“也都怪你夫妻,偏偏生
下这
样三个好孩子,无怪别人看了红眼。”那兰因被她一句话提起,不由想起娘家还有
两个
孩子,十分不放心,恐怕又出差错,正要叫人去接,忽见承基与灵云手牵手哭了进
来。
兰因因为适才丢了一个,越发心疼,忙将两人抱起。问他们:“为何啼哭?舅母因
何不
叫人送你们回来?”承基只是流泪,不发一言。灵云便道:“我和哥哥到了大舅母
家,
我们同大舅母的表哥表姊在一块玩,表哥欺负我,被哥哥打了他两下。舅母出来说
:
‘你们这一点小东西,便这样凶横,跟你们爹爹一样,真是一个窑里烧不出好货。
你爹
爹要不厉害,还不会死在峨眉山呢。你娘还说他修仙,真正羞死啦。’表哥也骂哥
哥是
没有爹爹的贼种。哥哥一生气,就拉我跑回来啦。”说罢,又问张大娘道:“妹妹
呢?”
兰因听了,又是一阵伤心,只得强作欢颜,哄他们道:“你妹妹被你爹爹派人接去
啦。”
这两个小孩一听后,都收了泪容,笑逐颜开道:“原来爹爹没有死。为什么不回来
,只
接妹妹去,不接我们去?”张大娘道:“你爹爹还有七天就要回来的。”这小兄妹
二人
听了,都欢喜非凡。从此日日磨着张大娘,陪着他们到门口去等。张大娘鉴于前事
,哪
里还敢领他们出去。还是兰因达观,知道像优昙那样人,她如果要来抢人,关在家
中也
是无用。经不起两个孩子苦苦哀求,便也由他们,只不过嘱咐张大娘,多加小心而
已。
到了第六天上,小兄妹二人读完了书,仍照老例,跟张大娘到门口去看。父子
之情,
原是根于天性。他们小小年纪,因听见父亲快回来,每日在门口各把小眼直勾勾往
前村
凝望。兰因因听神尼之言,想不至于虚假,为期既近,也自坐立不安。她生性幽娴
,漱
溟不在家,从不轻易出门,现也随着小孩站在门口去等。这两个小孩看见母亲也居
然出
来,更是相信父亲快要回来,站在门前看一阵,又问一阵,爹爹为何还不回来?等
了半
天,看看日已衔山,各人渐渐有些失望。兰因心中更是着急,算计只剩明日一天,
再不
回来,便无日期。又见两个儿女盼父情切,越加心酸。几次要叫他们回去,总不舍
得出
口,好似有什么心理作用,预算到丈夫今日定要回来似的。等了一会,日已西沉,
瞑烟
四合。耕田的农夫,各人肩了耕锄,在斜阳影里,唱着山歌往各人家中走去。张大
娘的
丈夫从城中归来,把她喊走。顿时大地上静悄悄的,除了这几个盼父盼夫的人儿,
便只
有老树上的归鸦乱噪。兰因知道今日又是无望,望着膝前一双儿女,都是两眼酸溜
溜的,
要哭不哭的样子,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你那狠心的爹爹,今日是不会回
来了。
我叫老王煮了两块腊肉,宰了两个鸡,想必已经做好,我们回家吃饭去吧。”
说还未了,耳边忽听一阵破空的声音。两个小兄妹忙道:“妈妈,快看鸽子。
”正
说间,眼前一亮,站定一个男子,把兰因吓了一跳。忙把两个小孩一拉,正待避往
门内,
那男子道:“兰妹为何躲我?”声音甚熟,承基心灵,早已认出是他父亲回来。灵
云虽
然年幼,脑海中还有她父亲的影子。兄妹二人,双双扑了上去。兰因也认清果然自
己丈
夫回来,不禁一阵心酸,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呆在一旁。这时夜色业已昏茫
,还
是漱溟说道:“我们进去再说吧。”抱了两个孩子,夫妻双双走进屋来。老王在厨
下将
菜做好,正要来请主母用饭,看见主人回来,喜从天降。这时饭已摆好,兰因知漱
溟学
道,便问吃荤吃素。漱溟说:“我已能辟谷。你们吃完,听我话别后之情吧。”兰
因再
三劝了一阵,漱溟执意不动烟火,只得由他。
她母子三人哪有心吃饭,随便吃了一点,便问入山景况。漱溟道:‘我此次寻
师学
道,全是你一句话惹起。我想人生百年,好似一梦。我经多次考虑之后,决计去访
师学
道,等到道成,再来度你,同求不老长生,省得再转轮回。因你有妊,恐你惜别伤
心,
所以才假说访友。我因峨眉山川灵秀,必有真人栖隐。我住冰如洞中,每日遍游全
山,
走的尽是人迹不到之处。如是者两个多月,才遇见长眉祖师,答应收我为徒,并许
我将
来度你一同入道。此中另有一段仙缘,所以才能这般容易。只是你我俱非童身,现
在只
能学下乘的剑法。将来还得受一次兵解,二次人道,始参上乘。我在洞中苦炼三年
,本
想禀命下山,正在难以启齿,昨日优昙大师带了一个女孩来到洞中,说是我的骨血
,叫
我父女见上一面。又向真人说情,允我下山度你。说是已赠了一粒易骨仙丹,不知
可曾
服用?”兰因听了,越发心喜,便将前事说了一遍,又说丹药未曾服用。漱溟道:
“那
你索性人山再服吧。”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