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dog (踏雪寻梅), 信区: emprise
标  题: 东方第一剑(2)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an 14 04:43:49 2001), 转信

                      第二章 两个师父
----------------------------------------------------------------------------
----
    楚玉祥跟义母阮夫人练过鹰爪门的武功,鹰爪门使的都是手法,因此对掌法的运用

还能领悟,于是等到绿袍老人讲解完毕,他就依照使招,但听来明白,等到你练习之时

就不是这么一会事了,不是运气凝功,无法配合手势,就是划的圈不对,推出的手掌不

合。
    绿袍老人看他使的不对,就立加校正,那知练来练去,始终不得要领。
    绿袍老人微微一笑道:“你以为这一招很简单么?凡是越简单的东西,一定会越难

练,为师且助你一臂,你就能领悟得快些了。”
    说完,举手按在楚玉祥“灵台穴”上,一股滚滚真气直透左臂,一面要楚玉祥依照

式样划圈推掌。
    楚玉祥依式使招,果觉一股真气随着自己手势运行.等到立掌推出之时,耳中听到

“嘶”的一声,真气居然从掌缘发出,透掌而出!
    绿袍老人呵呵一笑道:“你现在应该体会得到了。”
    楚玉祥这回确实体会到了,他只觉师父传来的真气,循臂而上,是随着手势逐步上

升,等到立掌推出,真气也正好到达掌缘,透掌而出。
    这正是自己知道如何做,而无法做到的,但经师父真气这一引导,便完全体会出来

了,这就说道:“经师父这一指引,弟子已可领悟了。”
    绿袍老人点头道:“能领悟就好,你好好练吧!”
    说完转身朝左壁一个石窟走去。
    楚玉祥不敢怠慢,只是依照师父的口诀,和方才引导真气贯注手臂,由臂而腕,由

腕而掌的路线,一遍又一遍的苦练,也不知练了多少时间,渐渐的总算基本合式了。
    一看日头,竟然业已偏酉,腹中觉得饥饿,不觉停了下来。
    只听左首石窟中传出师父的声音笑道:“徒儿,你怎么停下来了?是不是肚子饿
了?”
    楚王祥应了声“是”。
    绿袍老人已从左首石窟中走出,含笑道:“这座岛屿,孤悬海外,人迹罕至,吃的

东西,可说遍地皆是,你随为师来。”
    他走至洞口,俯身取起一把生了铁锈的铁锹,朝外行去,一面说道:“外面这片松

林,就有吃不完的获苓,松子,左首石壁下还有黄精,如果你想换换口味,只须走远些

西首一片平地.还有不少野生的果树,桃李成蹊,地上有野粟、蕃薯.就是住上十年二

十年,也够你吃的了?”
    楚玉祥听得暗暗叫苦,心想:“看来这三个月,只能吃黄精、茯苓裹腹了。”
    绿袍老人领着他来至林中,在一棵高大的松树底下,掘了几锹,便掘到了一大堆茯

苓,然后又领着他在石壁下掘了一堆黄精,又采了许多松子,才回转石窟。
    绿袍老人要楚玉祥把掘来的茯苓、黄精,在石窟里首岩壁下一个小水潭中,洗去泥

土,就拿起一个吃起来。
    楚玉祥从未吃过,觉得新鲜,也拿起一个黄精,咬了一口,只觉入口微甘,细嚼之

后,还有一股清香气味,也就吃了个饱。
    不多一会,天色已经渐暗下来。
    绿袍老人令他把吃剩的黄精、茯苓、松子收起,就到右首石室中练功。
    右首这个石室甚是狭窄,大概只容得一个人坐卧,除了中间放着一个圆形的石蒲团

就别无他物。
    楚玉祥忽然发觉自己不点灯也可以看得见事物,心里不由一怔,继而大喜过望,心

知船上这七天工夫,内功精进甚多,师父说自己“太素阴功”初得门径,自己不过初得

门径,就已目能夜视了。
    当下不敢怠慢,就在石蒲团上盘膝坐好,缓缓调息,运起功来。
    那知时间稍久,人坐在石蒲团上,渐渐感到寒冷,这股寒意竟是从石蒲团上传来的

    他觉得奇怪,照说在石上坐久了,就不该冷了,仔细用心检查,才发现石蒲团中似

有一缕阴寒之气,由“尾庐穴”传入,散布全身。
    这缕寒意似有若无,初时因自己正在运功行气,自己练的又是“太素阴功”,寒意

不知不觉渗入自己真气之中,还并不觉得,时间一久,渗入的寒意渐渐积多了,才感到

身上有了寒意。
    心中不禁惊疑起来,自己是不是应该停下?还是继续运功,不去理它?但继而一想

“师父要自己在这间石室中练功.莫非另有深算?那么身上虽觉寒冷,就应该继续支持

下去。”
    一念及此,就忍着寒冷,一心一意的调息行功,再也不去管它。
    阴寒之气,不绝如缕,不断的从“尾庐穴”渗入,进间越长,体内积聚的寒意越多

因为他一直在运行真气,混合在一起,运转全身,直冷得他身子不住的发抖,连牙齿都

在一直打战。
    楚玉祥咬紧牙关,运功不歇,等到天色渐渐黎明,他已经冻得嘴唇发紫,但一个晚

上,总算给他坚忍着支撑过去了。
    他缓缓跨下石蒲团,揉揉冻得发麻的四肢,走出石室,又去练那一记掌法,经过一

夜运功,这招掌法,行气发掌,居然有如水到渠成,立掌推出之时,隐隐有一股真气,

从掌缘透出,使得似是比昨晚熟练多了,心中方自一喜!
    只听绿袍老人呵呵一笑道:“真是难得,这第一招掌法你居然只化了一天时间,就

练得已经差不多了。”
    楚玉祥急忙转过身去,垂手叫了声:“师父。”
    绿袍老人含笑问道:“你昨晚感觉如何?”
    楚玉祥道:“弟子正要禀告你老人家,弟子昨晚坐在石蒲团上练功,先前还不觉如

何,后来越坐越冷,几乎忍受不住
    “哈哈!”绿袍老人大笑道:“但你结果还是忍住了,是不是?”
    楚玉祥道:“弟子发觉那石蒲团中似有一缕阴寒之气,渗入体内,心想师父要弟子

在这间石室中练功,也许是另有深意,所以弟子勉强忍住了。”
    “很好,你果然不负为师一番苦心。”
    绿袍老人点着头,嘉许的道:“那石蒲团下,本是一处泉眼,可能通向地底,经常

有阴寒之气从泉眼中宣泄喷出,为先师发现,就用这个石蒲团把它盖住,正好本门练的

是‘太素阴功’,这阴寒之气给石蒲团压住,阴气透石而出,为数极微,练习本门阴功

正好缓慢吸入地底阴气,收为己用,对本门阴功。可说有事半功倍之效。”
    楚玉祥道:“原来这里是师祖修真之处。”
    绿袍老人微微颔首道:“这里也是为师修真之处,你三月之后,另有去处,为师就

不再出去了。”
    楚玉祥觉得师父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似乎极为伤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绿袍老人挥挥手道:“快去洗把脸,吃过早餐,为师就可以教你第二招了。”
    楚玉祥走到水潭边,掬水洗了把脸,早餐当然又是黄精、茯苓、松子,师徒两个吃

了个饱。
    绿袍老人就开始传他第二招掌法,楚玉祥用心谛听,这回因第一招有了基础,很快

就能领悟,就独自用功练习。绿袍老人出去采了许多不知名的山果回来。
    一天过去,晚上楚玉祥又在右首小石室中跌坐练功,现在他知道这石蒲团下面渗上

来的阴寒之气,对自己练习“太素阴功”,有极大的益处,自然要竭力忍受。
    这样直到七天之后,练功时坐在石蒲团上。虽然还觉寒冷,但已经不觉奇寒澈骨了

师父传给他的三刀——三记掌法,也已经练习纯熟,火候虽浅,却能够收发由心。
    第八天早晨,绿袍老人命他到洞外去折了一支三尺长的松枝,说道:“当年为师这

太素三刀,就足足化了一个月时光,你却只有七天工夫就练会了,可见你天资聪明,领

悟力极强,但你虽然学会了,今后仍要继续的练,才能精益求精。从今天起,为师就传

你十三剑了,当年为师练这十三剑,就化了两个月功夫,才练会的,以你的悟性,一天

练一招,十三天就可练会了,为师说的练会,只是能够记住练法,基本合式而已,至火

候如何.那就要靠你自己去练习了;但你仗着悟性,可以把三刀、十三剑在一个月内练

会,惟有内功,是无法速成的,你仍须在这里练上三个月,才小有成就,好了,现在你

听仔细,更须看得仔细,为师传你第一招剑法……”
    当下他口中说着练剑的要诀.和第一招如何发招,有几个变化,如何配合身法,如

何使气,一面把手中松枝随着讲解,随手划出。
    楚玉祥从未学过剑,自然用心谛听.把师父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牢记在心。

    绿袍老人讲解完毕,就把松枝递给楚玉祥,要他依样练习。
    楚王祥就依照师父讲解的使剑方法,依样葫芦使了一遍。
    绿袍老人欣然道:“很好,虽然有些小地方还差了些,但大致已经不错了。”
    于是一面要楚玉祥继续练剑,一面随时加以纠正。这一招剑法,足足教了半个时辰

楚玉祥才算学会,绿袍老人就要他自己反覆练习。
    话休絮烦,绿袍老人每天传他一招剑法,楚玉祥专心一志的练剑,剑法愈到后来,

变化愈多,他都能一一记住,十三天时光,果然把十三剑都练会了。
    这座孤岛之上,罕有人迹,但有吃不完的黄精、茯苓、松子、野果,这一段时间,

楚玉祥断绝人间烟火,功力却随着精进甚速,晃眼已经三个月。
    这天绿袍老人含笑说道:“徒儿,今天是你到这里来,正好满三个月之期,为师要

送你到另一个地方去。”
    楚玉祥道:“师父要送弟子到那里去呢?”
    绿袍老人道:“为师不是和你说过么,当年为师发现你的时候,同时也有一个祖老

道要抱你去做徒弟么?现在为师的本领,你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为师答应三个月以后,

把你送到老道士那里去,那老道的武功,不在为师之下,你再去跟他学上三个月,身兼

两家之长,江湖上就很少人是你的对手了。”
    楚玉祥问道:“他住在那里呢?”
    绿袍老人道:“远着呢,咱们还是要坐船去。”
    楚玉祥道:“那船家还在那里么?”
    绿袍老人含笑道:“他是为师的记名弟子,为师没叫他回去,他自然等在那里了。

    师徒两个离开石窟,穿林而出,来至一处岩下泊船的地方,只见那船家看到绿袍老

人恭敬的行了一礼。
    楚玉祥看他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生得紫脸浓眉,中等身材,甚是壮健。
    绿袍老人含笑道:“徒儿,他就是为师的记名弟子丁盛,你叫他丁师兄就是了。”

    楚王祥慌忙朝丁盛作了个长揖.叫道:“小弟拜见丁师兄。”
    丁盛伸出一双又粗又厚的手来.一把握住了楚玉祥的手,说道:“楚师弟.你蒙师

父垂青。练成不世神功.可喜可贺。”
    楚玉祥只觉他为人十分爽直。也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
    绿袍老人呵呵笑道:“丁盛,你羡慕小师弟,以为为师不肯传你功夫了?”
    丁盛吓得连忙跪了下去。说道:“师父在上,弟子不敢,也决无此心。”
    绿袍老人笑道:“起来。为师一向行踪无定,所以你叫了为师几年师父,为师并未

传你一艺.这趟送你小师弟前去昆嵛,回来之后,为师就不再出山了.那时就可以传你

几手,总不至于让你白叫师父的了。”
    丁盛听得大喜过望,急忙爬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弟子得蒙师父教诲,那是弟子

天大的造化了。”
    “好了。”绿袍老人道:“咱们上船吧!”
    丁盛站起身过去推开船篷,让师父和小师弟进入船舱,然后又推上了船篷,小船就

缓缓划出海去。
    绿袍老人含笑道:“你莫小看了丁师兄,他在江湖上名气可着实不小呢,长江上下

游,只要提起过江龙丁盛,没有人不知道的,以后你行走江湖,有什么事,只管到太湖

去找他。”
    楚玉祥唯唯应“是”。
    绿袍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块紫红色的竹牌,交到他手上,又道:“你跟祖老道学三月

期满之后,可持此竹牌,去安徽北峡山裴家堡,找裴三省,向他取回为师寄存的一柄长

剑,作为随身兵刃,这块竹牌,是为师昔年的信物,妥为保存,不可遗失了。”
    楚玉祥双手接过竹牌,藏到贴身之处。
    这一趟水程,足足走了三天三夜,绿袍老人船中无事.除了坐息练功,就给他讲解

江湖上的规矩,和许多禁忌,以及武林成名人物的模样、武功等等,这些都是楚玉祥闻

所未闻的故事,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第三天清晨,船已靠岸。绿袍老人带着楚玉祥舍舟登陆,吩咐了盛先行回去,自己

送楚玉祥到了昆嵛,可能前去太湖一行。
    丁盛听得喜出望外,恭敬的道:“师父能莅临太湖,正是弟子的荣幸,弟子就在太

湖恭候师父法驾。”
    绿袍老人道:“为师不喜俗套,你不许张扬。”
    丁盛连声应“是”道:“弟子遵命。”
    绿袍老人带着楚玉祥由岚山头启程,一路东行,晓行夜宿,这天来至昆箭山下,但

见峰峦秀拔,群岚叠翠,山势峻拔,雄峙东海!
    正在顾盼之间,只见一名樵夫迎面而来,看到两人,就笑着道:“厉神君刚来么?

祖道长已经恭候多日了。”
    他迎面而来,擦身而过,这句话说完,人已行云流水,走出去十数丈外。
    绿袍老人浓哼一声道:“这点能耐,也要在老夫面前卖弄?”
    楚玉祥道:“他是什么人呢?”
    绿袍老人道:“大概是祖老道不长进的门人了?”
    楚玉祥听他口气,似乎对老道士很不满意,当下也就不敢多说。
    绿袍老人登山越岭,如履平地,走得极快,楚玉祥跟在他后面,居然不费力气,也

能跟得上了。两人这一阵奔行,已由南麓转向东麓,只见一座碧瓦黄墙的道观,矗立在

青嶂翠柏之间,上书“青牛宫”三个大字。
    绿袍道人领着楚玉祥刚到青牛宫门口,只见一名青衣道人迎了出来,稽首道:“来

的可是厉神君和楚施主么?观主恭候多时了,快请里面奉茶。”
    另一名青衣道人立即急忙往里飞奔而去。
    绿袍老人和楚玉祥由那青衣道人陪同,刚从大殿左首长廓,转入第二进,只听一声

呵呵大笑,一个白发簪髻,脸色红润,长须飘胸的灰衣老道人急步迎了出来,连连稽首

道:“神君光降,贫道迎道来迟,多多怒罪。”
    绿袍老人跟着大笑一声道:“你还当老夫霸占了你的徒儿不肯送来了么?”
    灰衣人老道道:“神君信人,贫道怎敢有此怀疑?”
    说话之时,已经进入一座小院落中,阶砌放着几盆春兰,一片清清的幽香,沁人心

脾!
    灰衣老道引着绿袍老人进入一间居室中,一面抬手肃客道:“神君请上坐。”
    分宾主坐下,绿袍老人一指灰衣老道.说道:“徒儿,还不过去拜师么?”
    楚玉祥依言走到灰衣老道面前,恭恭敬敬的跪拜下去,叩头道:“师父在上,弟子

楚玉祥给你磕头。”
    灰衣老道看到楚玉祥面有凄然之色,等他拜完,才衣袖一拂,含笑道:“徒儿起来

吧!”
    楚玉祥规规矩矩的站起,垂手站到边上。
    灰衣老道这衣袖一拂,不觉面露惊喜之色,呵呵大笑道:“神君只化了三个月时间

居然把此子调教得内力已有四五成火候,当真大非易事,放眼天下,只伯谁也无法能有

如此能耐,好叫贫道钦佩无似。”
    绿袍老人闻言哈哈大笑道:“老道士一向从不服人,现在居然服了老夫了?”
    灰衣老道道:“据贫道猜想,神君必然用了什么方法,助长此子真气,否则不可能

会有此火候,神君对此子当真可说费了一番心思,贫道沾神君的光,却可省事多了。”

    绿袍老人起身道:“徒儿已经交给你了,老夫该走了。”
    灰衣老道跟着站起,稽首道:“神君难得光降,怎不用了素斋再走。”
    绿袍老人笑道:“老道士不用客气。”
    回身朝楚玉祥道:“徒儿好好跟老道士师父练习,他学的是玄门正宗功夫强过为师

的野狐禅甚多,你要多用功才是。”
    楚玉祥垂手道:“弟子自当谨记。”
    只听灰衣老道说道:“神君好走,贫道那就不送了。”
    楚玉祥听得奇怪,抬起头来,绿袍老人早已走得不知去向。
    灰衣老道脸含微笑,颔首道:“厉神君一身功力,果然已臻化境,武林中很少有人

能望其项背!”
    只听绿袍老人的声音笑道:“老道士这句话,不失为持平之论!”
    这句话声音听来极为遥远,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灰衣老道含笑道:“他这句话少说也在一二里之外传来的了。”
    楚玉祥听得暗暗咋舌不止。
    灰衣老道蔼然道:“佳儿在这里也以三个月为期,三个月时间,未必学得了什么,

但只要你肯用功,和十年也差不了多少。”
    楚玉祥听他语含玄机.虽然听得不大了解。但还是唯唯应“是”。
    灰衣老道抬目叫道:“一凡”。
    只见一个青衣道童急步走入,应道:“弟子在。”
    灰衣老道一指楚玉祥,说道:“他是你师弟楚王祥,你比他先进门,就是小师兄了

现在你带他先去卧室、膳堂等处,认识环境,今后你们在一起练功,就有伴了,午饭之

后,你再领他到这里来。”
    楚玉祥看他不过十三四岁;但先进山门为大,自己是该叫他师兄了,这就拱拱手道

“小弟见过师兄。”
    一凡脸现稚笑.说道:“你还是叫我小师兄的好,我年纪比你小,进门比你早,光

叫师兄.听起来很别扭,加上一个小字,那就差不多.好、师弟随我了。”
    楚玉祥觉得这位小师兄人挺和气.而且稚气未脱,甚是可亲,这就跟着他走出静室

    一凡领着他看过卧室,那是在一凡的隔壁.房间很小.只有一张木榻.但却是一人

一间.那自然为了练功,没有相扰之故,一凡又带他到膳堂、厕所和盥洗等处走了一遍

然后又回到卧室。
    一凡说道:“师弟.现在吃午饭的时间还早,咱们坐下来聊聊,你以前练过武吗?

    楚玉祥道:“小弟前面有一位师父,学了三个月,今天就是师父送我来拜师的。”

    “你已经有一个师父?又跟他学了三个月?”
    一凡奇道:“怎么又送你来拜师呢?”
    楚玉祥道:“小弟也不知道,小弟在这里也只学三个月。”
    “三个月能学些什么?”
    一凡越听越奇,问道:“你先前的师父是谁呢?”
    楚玉祥脸上一红,说道:“小弟没有问师父,他老人家一直穿着一身绿袍,这里的

师父叫他厉神君,小弟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了。”
    一凡吃惊的道:“绿袍神君!”
    楚玉祥点头道:“好像是的,小师兄也知道么?”
    一凡道:“我只是听说过,绿袍神君很厉害,武林中人听到他的名字都很害怕,师

弟怎么会拜他为师的呢?”
    楚玉祥道:“这是二位师父约好了的,要小弟拜二位师父为师,由二位师父传小弟

的武功。”
    一凡听得更奇,搔搔头皮,说道:“这就奇怪了,师父和绿袍神君共同收师弟做徒

弟,哈,师弟,你造化不小,啊,你跟绿袍神君练了三个月,现在算是满师了,是不
是?”
    楚玉祥点点头道:“大概是吧。”
    一凡听得大喜过望,站起身来,说道:“师弟,来,咱们交手看看?”
    楚玉祥道:“这个……小弟……不敢……”
    一凡道:“没关系,咱们只交手一招就好,我试试你的武功,跟名闻天下的绿袍神

君学了些什么?咱们师兄弟,点到为止,这怕什么?”
    楚玉祥道:“小师兄,这个不成……”
    “不要紧。”一凡扬着手道:“来,咱们只是点到为止,师弟.你接招!”
    右手一伸,朝楚玉祥肩头探来。楚玉祥只好举手朝外封架。
    两人手腕一交、一凡口中“啊”了一声.托地往后跳开.说道:“师弟,你手腕怎

么像冰一样好冷,我碰上你的手,就会冷得打寒噤!”
    “没有。”楚玉祥道:“小弟手腕并不冷。”
    一凡伸手摸摸他的手腕,果然一点也不冷,口中说道:“奇怪,刚才怎么会有这样

冷的呢?来,咱们再试试看?”
    右手一翻前送,又朝楚玉祥肩头探去。他使的还是方才那一手,但这回却是用心探

试个究竟出来。
    楚玉祥自然还是举手向外封格。
    两人手腕相交,一凡又“啊”了一声.托地后跳,满面惊异的道:“师弟,你练的

是什么功?一碰到你的手腕,就像碰上寒冰一样。”
    楚玉祥道:“小弟练的是‘太素阴功’。”
    一凡吐吐舌头道:“师弟,你只跟绿袍神君练了三个月,就有这么厉害了,这‘太

素阴功’,果然厉害得紧!”
    楚玉祥道:“小弟也不知道和人交手,别人会感到寒冷。”
    一凡道:“岂止寒冷,简直冻得人会跳起来。”
    说到这里,只听一阵灵板之声当当传来!
    一凡一拉楚玉祥的手.说道:“师弟,该吃饭了,咱们快走。”
    两人来至膳堂,只见许多道人鱼贯入室,各自在自己的坐位坐了下来。
    一凡拉着楚玉祥在一张方桌旁坐下。桌上已有五个道人坐着。
    两人各自装了一碗饭。回到桌上。一凡指着楚玉祥道:
    “诸位师兄,这是师父新收的楚师弟。”
    一面又朝楚玉祥含笑道:“师弟初来,记不得大家的称呼,就叫大家一声师兄就是

了,反正在观里的人,除了师父,你称谁师兄都没错。”
    楚玉祥朝大家抱抱拳.叫了声:“诸位师兄。”
    那五个道人也一齐含笑还礼。
    吃过素斋,一凡道:“师父要你饭后到静室去,现在可以去了。”
    两人来至静室,灰衣老道说:“徒儿,你们吃过饭了?”
    两人都应了声“是”。
    灰衣老道一指下首两把椅子,说道:“你们都坐下来。”
    两人依言退到旁边落坐。
    灰衣老道目光朝楚玉祥投来,说道:“徒儿,你跟神君这三个月来的练功情形,说

与为师听听。”
    楚玉祥应了声“是”,就从清明到北固山扫墓说起,自己负伤倒地,等到醒来已经

躺在船舱之中,绿袍老人如何教自己跌坐运气,每天都服用师父的药丸,不准吃饭,后

来到了一处海岛之上,那石蒲团有一缕寒冷之气渗入体内,据师父说那是地府阴气,可

以助长自己练功……
    一凡吐舌道:“难怪师弟手腕冷得像冰一样!”
    灰衣老道回首道:“你和师弟交过手了,对么?”
    一凡脸上一红,说道:“那只是徒儿想试试师弟学了什么功夫?”
    灰衣老道微微一笑道:“你师弟练的‘太素阴功’已有四五成火候,你只要和他手

掌相交,就会冷得直跳起来,对不?”
    一凡耸耸肩道:“师父竟似和看见的一般!”
    灰衣老道又道:“今后你们师兄弟一起练功,时常要互相喂招呢!”
    一凡摇摇头道:“师父,不,不,徒儿和师弟喂招,徒儿吃亏大啦,他练过‘太素

阴功’,冷得要命,这个事徒儿不干。”
    灰衣老道莞尔一笑道:“以后不会了。”一面朝楚玉祥问道:“神君还传了你什么

武功?”
    楚玉祥道:“三刀,十三剑。”
    灰衣老道道:“你练给为师看看?”
    楚玉祥先练了三记掌法。
    灰衣老道频频点头,一面说道:“十三剑呢?”
    楚玉祥拳目环顾,说道:“师父,十三剑弟子没有剑……”
    灰衣老道微微一笑道:“手中无剑,手指即是剑,难道是定要用剑才能使吗?”
    楚王祥应了声“是”,略为思索,便正身沉气,右手捏了个剑诀,以指代剑,展开

十三剑剑法,一路使了下去,果然指风砉然,一支手臂宛如长剑,使得开关自如。
    一凡站在一边,看得极为神往,由衷赞道:“师弟,你身手已经不同凡响了。”
    灰衣老道直等他演练完毕,点头笑道:“厉神君果然倾囊相授,把他一身绝艺都传

给你了,不过这一来,你这里就得多耽一个月时间了。”
    楚玉祥应了声“是”。
    灰衣老道含笑道:“你可知为什么要在这里多耽一个月,是为什么吗?”
    楚玉祥道:“弟子愚鲁,还请师父指点。”
    灰衣老道道:“因为为师练的功夫,和厉神君完全不同,从明天起,你要把厉神君

教你的功夫,悉数忘记干净,等于从头开始,直到三个月后,再把两种功夫,同时并进

就需一个月时间加以温习,方能左右逢源,随心所欲。”
    楚玉祥又应了声“是”,
    一凡问道:“师父,师弟在一个月之内,就能把两种功夫融会贯通了吗?”
    他是因师父说:师弟只要一个月时问就可把两种功夫使得随心所俗心里大是惊异。

    “哈哈!”灰衣老道大笑一声道:“你师弟行走江湖,厉神君和为师两种截然不同

的功夫,越是不能融会贯通越好,等他功力精进,自会融会贯通,那是以后的事了。”

    这话一凡听不懂,但他却不敢再问下去。
    灰衣老道挥挥手道:“好了,你们师兄弟可以出去了。”一面朝楚玉祥道:“玉祥

今晚你不可再练厉神君的‘太素阴功’,到得子时,为师自会来指点你练功诀要,这一

个月,你要全心全意练功,从第二个月开始,方可练习本门武功,你们去吧!”
--

我祈盼:
一段无暇的回忆;
一颗温馨的心;
一份洁白的恋情
                  ————因我只来这世上一次。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