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sten999 (向金属学报奋进),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第九章 追猎开始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hu Mar 17 12:31:39 2005), 转信
导航:秋雁南回首页>>逸海书城>>武侠小说>>黄易>>荆楚争雄记
逸海书城
第九章 追猎开始
追猎正要开始。
猎人可以变为猎物,猎物也可以反转过来成为猎人。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胜败本来就是一线之隔。
数十骑在官道上急驰前进,襄老尽领麾下高手,紧摄却桓度的路线衔尾穷追。
襄老对自己布下的侦查网极感满意,一路不断收到却桓度的资料,却桓度显然想
由上蔡北行,横渡汝水,直趋召陵,那处乃十八国会师之所,谅楚人不敢追去。
襄老暗笑却桓度打错这个如意算盘,同时估计他徒步而行,无论如何快捷,己方
的快马一定可以在汝水前把他追及。
这时接近黄昏,襄老在一个小镇换马,连夜赶路。
马不停蹄,襄老一行直追上“重冈”,这处山峦起伏,一过这横亘的山脉,汝水
便在十里之处迂回而流。
明月高挂天上,月色下林间,上山的道路清晰可见,道路险陡难走。襄老使人牵
着马匹跟来,自己和万悉解、郑樨几个武功最高强的手下,展开身法,掠上山头。
数人身法极快,不需半个时辰掠上山头,正要走往下山的道路。蓦地路中心一人
提剑卓立,正是他们苦苦追赶的却桓度。
却桓度从容不迫道:“贵客还来,我岂能不专诚恭候。”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抽出兵器。
襄老脸容不改,淡然道:“却兄手上可是越人铸制的铁剑?”却桓度心下佩服襄
老的眼光和见识,答道:“襄兄果然目光如炬,这是越国大师欧冶子的精心杰作,襄
兄一说便中。”
襄老说道:“这铁剑形制特别,故而我一看便知,我曾费过一番工夫找寻它的下
落,知道它最後的主人是吴王阖闾,只不知我应该称你为孙兄还是却兄?”却桓度几
乎失声惊呼,襄老煞是厉害,居然凭一把铁剑推测出自己目下虚虚实实的身分。当然
他一定在吴国布不眼线,才能如此迅速作出推论。
襄老一阵长笑,道:“所以我方若有任何一人成功逃离此地,我看比杀了你更使
你难过。”说罢一挥手,身後数人立即分左右跃入林中,跟着一阵打斗兵器碰击之声
傅来,襄老方面跃入林中的人物均被截住。
襄老立在路中心,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缓缓抽出腰配的铜剑,一边道:“尽管
你铁剑再锋利十倍,难助你今天脱离此劫。”
却桓度长剑直指襄老,他胜在手持铁剑,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假若襄老决意逃
走,他一定要奋不顾身死命阻止。狡猾如襄老,一定会利用这个形势,来得到最大的
利益。
襄老长剑以双手平举胸前,两眼凶光直射两丈外的却桓度。
却桓度长剑横在胸前,很快进入“守心”的境界,一时间所有的事物都给抛诸脑
後,眼中清楚看见襄老每一个部位,甚至连他的指尖睫毛,亦如在目前。
至静至极中,襄老全身轻动标前,手中长剑蓦地弹上半空,剑尖指向却桓度,在
身前两丈处的空间,如一点寒芒,向他面门迅如电闪般奔来。
却桓度一声长啸,横在胸前的铁剑上下迅速直上直落的移动,一连串金铁交鸣的
密集声音,像珠子落在玉盘一样,每一下声音的间隔都是不差毫。
两人倏又分开。
襄老铜剑高举过头,形相狰狞道:“你手中若非铁剑,我这四十八击足可令你的
长剑变为碎屑。”
却桓度知他所言不虚,通:“你自知不敌,为何不夹着尾巴滚回上蔡。”
九铁龙扬威襄老脸上肌肉抖动,他不是不知道逃走其实是最佳打击桓度的方法,
可是要他命令手下逃走尚可;而他就算破坏了桓度在吴国的事业,但一来他不能杀掉
桓度,二来成了两度败在桓度手下的懦夫,教他何能甘心。桓度正是看准他这弱点。
两人无论在心理和战术上,都在不断较量。
襄老回复冷静,冷冷道:“桓度,希望你的剑和你的口一样硬。”
高举头上的长剑从头顶直劈而下,配合着身形前冲,变成直往两丈外的桓度当头
劈下去。这一下身形和手势的配合,无懈可击,表面看来简单,其实是千锤百炼下妙
手偶得的成果。
襄老的长剑挟着雷霆万钧之威,彷似破开十重青天,从云外一剑击下。
桓度长剑向上侧挑,恰好击中襄老长剑的剑身,“当”一声大震,襄老倒飞向後
,桓度亦踉踉跄跄向後退开去,两人嘴角溢出鲜血,这一下硬碰毫无便借之处,两人
互击下,同时受伤。
桓度退势刚止,他知道这一下硬接,大家都试出与对力功力匹敌,可是桓度占了
铁剑的便宜,他恐怕襄老改变主意,真个逃走,所以身形甫定,未及调气立即冒险出
击。
桓度疾如电火般拉近与襄老的距离,手中长剑幻化出千重剑气,一波一波向襄老
卷去。
襄老嘿然冷笑,长剑反巧为拙,大刀阔斧劈出几剑,有如冲杀於万马千军之中,
生起一猛烈的感觉。
这几下平平无奇的侧劈,在桓度的剑网上产生几下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桓度
剑网一滞,襄老手中寒芒大盛,苜往桓度迫去。
桓度边挡边退,刚才襄老数剑以拙胜巧,他虽不致立即败阵,却一时间落在下风
,襄老得势不饶人,每一刺劈都贯满真力,务求速速毙敌。
桓度展开浑身解数,仍然处在下风,他知道假若败势一成,绝难平反。
当退到第二十八步时,一声长啸,长剑全力反刺,肩上血光寨现。襄老亦为了退
避自己这同归於尽的反击,抽身退後,只能刺伤他的肩头。
二人再次成对峙的局面。
桓度身形微向前俯,像一只待势而扑的猛豹。长剑捧在胸前,斜指向天。
襄老前膝跪地,左手持剑,斜斜指向桓度。
两人再不敢轻视对方。襄老惊懔桓度惊人的判断和意志力,居然在劣势下,仍能
以同归於尽的手法扳回平手。
桓度肩上鲜血直淌,幸好未伤及筋骨,不成大碍。
杀气弥。
蓦地两人齐声大喝。
乍合倏分。
这时才传来金铁交鸣的闷响。
桓度面色苍白,七孔溢出鲜血,长剑柱地支持身体。
襄老手中铜剑寸寸断,胸前一滩血迹,迅速扩大。
襄老缓缓倒下。
桓度喑叫侥悻,两人功力相若,非是手中“铁剑”远胜襄老的铜剑,必是同归於
尽的结局。
卓本长的语声来道:“主公!敌人全部解决。”按着语声转急:“主公:你怎麽
了?”桓度本想微笑,但只能嘴角一牵,以弱不可闻的声音道:“大功告成,立即撤
走。”
叁个月後桓度返抵吴国,精神尤胜往昔,与襄老一战,使他剑术更上一层楼,休
息了叁个多月後,完全康复过来,乘势留在楚国,一方面训练手下各人,,另一方面
精研剑术,好应忖将来与囊瓦一战。
桓度返抵府中,立即准备沐浴更衣,入宫进谒吴王。岂知舒雅已在府上和夷蝶一
起,成了知交。
舒雅和夷蝶都清减了少许,清丽可人。
舒雅一见,他便别转了脸,神情委屈,对桓度不带她同行,难释於怀。
桓度仲出强壮的臂膀,轻分左右抄着两女蛮腰,温柔地道:“舒雅,难道不高兴
我回来吗?”夷蝶急忙她分辩道:“怎麽会,雅妹每天都来等你……”还未说完,巳
给舒雅捏了一把。
桓度心叫完了,舒雅天天来此,他们的恋情当是街知巷闻,不知他父亲夫概王如
何对待自己?口中却不闲着,道:“也好!一齐陪我沐浴吧!”
两人粉脸通红,齐齐脱身逃去。
桓度一抵吴宫,便知有大事发生。
吴王阖闾和一众大臣均聚集在殿上。见到桓度归来,无不下喜。
伍子胥扼要地向桓度说了最近的局势发展。
楚国令尹囊瓦向蔡国索取名裘及佩玉,又向唐国索马,两国的国君断然拒绝,囊
瓦勃然大怒,欲把两国国君软禁,令中原各国大为恼火。
蔡昭侯朝晋,请晋国以中原盟主的身分,征伐楚国。当时晋国范献子主政,以周
室名义,号召天下,遂有召陵之会,晋、鲁、宋、卫、陈、蔡、郑、许、曹、莒、邾
、顿、胡、杞、小邾、滕、薛各国君王、及齐、周等,均有到来参与,声势之大,一
时无匹。
岂知晋国权卿荀寅,向蔡侯求贿被拒,竟大力劝范献子拒绝出兵,其词曰:“国
家力危,诸侯力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
怨,无损於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
范献子因此拒绝出兵,致攻楚之议半途而废。晋国此举失信天下,盟主的地位大损,
也失去诸侯的支持,变成名存实亡盟主。
蔡、唐两国哭诉无门,转向吴王阖闾求援,吴王阖闾既喜且惊,正在商议间,度
恰好抵达。
各人商议了两个多时辰,仍无定策,兼之桓度刚从楚国回来,众人都很想听取他
的意见。
桓度缓缕道:“白叁年前开始,我们先後夺得楚国在淮河流域的叁个重镇--巢
、州来及锺离,全面控制了淮河中下游。我国的战船,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荆楚。可
以说在与楚的长期斗争中,第一次取得这样有利的形势。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个很好
的藉口,使我们大举攻楚时,出师有名。现在这是不能再好的机会了。”
众人一齐点头,北上争霸,原就是吴国的国策。其实扩展上地,正是春秋战国大
大小小国家的同一目标和方向,也是富强之道,否则弱肉强食,难逃灭亡的命运。
阖闾道:“不知孙将军此行,有何收获?”众人露出倾听的神态,目下进攻楚国
在即,战略成为最首要考虑的因素。
桓度微微一笑,在这里卖个关子道:“如若大王批准,小将在稍後再详细报告。
现在我想先听大家高见?”阖闾知他一举一动,莫不暗含深意,微笑道:“当然可以
,就让众位各抒高见。”
白喜道:“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败楚的诀要在於速战速决。所以针对此点,我
曾根据楚国的地形,设计能最快抵达楚都『郢』的路线。”说到这里,白喜卖个关子
,察看众人的反应,看见各人露出倾听的神色,大是满意道:“我的构想是这样,沿
着淮河南岸向西推进,穿越大别山,攻方城,南下豫章,由豫章西行渡汉水,一抵此
地,郢便在叁日马程之内,大王以为如何?”伍子胥道:“白将军所设计的行军路线
,无疑是最快速入郢的路线,微臣毫无异议,可虑者,敌人在这条路上,关隘重重,
例如:方城乃楚国军事重镇,在北方诸国的进攻下,依然屹立不倒,兼之在那一带主
事的武城黑精擅兵法,以逸代劳,我方胜算不敢乐观。”
白喜道:“将军所虑甚是,但若拖长行军的时间,不是更予敌人打击我们的机会
。”
夫概王道:“我对大家的忧虑,颇有同感。往昔我军节节胜利,连夺州来、钟离
和巢叁邑,围『弦』、侵『潜』,攻『六』,紧逼楚国本土,造成今日的优势,在於
“敌远我近”四个字,楚师鞭长莫及,故而每战必败。可是这次我大吴劳师远征,形
势扭转,变成敌近我远,相差不可以里计。我军尽起,纵或较楚军精锐,也只不过区
区叁万之数,即使我们能克胜於初,敌人的後援源源不绝,我方胜望不大。”
众人心下无不凛然,夫概王一向主战,但审度形势,仍然不支持一场大规模深入
楚境的远征。
跟着其他大臣斗辛等一齐附和,表示了不支持出征的态度。
阖闾心下踌躇,若不利用这良机,如何能完成争霸的大业。忽然想起桓度这个孙
武,这人在吴国威望日隆,连夫概王、自喜等也得卖他账,这时他微笑不语,脸上神
情高深莫测,使人难以揣测他的心意。
阖闾脑中灵光一动,知道桓度先让各人指出难处,再一一化解,这样才足以使上
下一心,再无疑虑。连忙道:“孙将军!应是你说出高见的时刻了。”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静待这个天下知名的兵法大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解开这
个死结。
桓度从容一笑,暗忖自己集兵法剑法的大成,连夫概王、白喜都以他马首是瞻,
这对於击败强楚,最为有利。此刻若不能使众人心悦诚服,将来入楚,必因缺少合作
默契和信心,成为致败的因素。
度沈声道:“我方和楚国的形势比较,不须我再多作废言,不过我却要指出制胜
之道,全在於战术的运用,此次我到楚国探路,便是针对敌我实力,定下行军之计。
我曾在“势篇”提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十,是以十
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这是说楚人目标明显,兵力分布清楚可知,反而吴军若能令楚人难知其进兵路线
,便能由“有形”变作“无形”,如此敌人必然因防守之处多以致兵力分散,在这个
情形下,变为“我专而敌分”,“我众而敌寡”。
这个道理清楚明显,不过如何能达到这个目标,才是难题。
阖闾说出了众人的想法道:“愿闻其详。”
度道:“淮水以西,长期驻有楚国大将申息之军队,若我冒然西进,大战势所难
免,以寡击众,胜负殊难预料。尽管得过此关,其後西攻方城,南捣郢都,尚需频繁
的接战,此等重兵交接,攻其有备,於我等远征之师,至为不利,万不可行。”众人
露出同意的神情,这等於否定了白喜最短行军路线的提议。
桓度待无人提出意见时,续道:“首要之务,一定要避开方城一关,免得以硬碰
硬,舍西就南,实行远程奔袭,攻其必守之地,这下必然大出楚人意料之外。”说到
这裹,停了一停,微笑道:“使他们疲於奔命。
”殿内众人无不莞尔,整殿气氛顿然轻松起来。原来这“疲於奔命”四字出於巫
臣,当日巫臣藉出使齐国之利,带走夏姬,襄老和公子反怀恨在心,联合杀尽巫臣的
家族,瓜分他的财产,巫臣大怒下,由晋致书二人,誓必使他们“疲於奔命以死”,
向晋献联吴制楚之策,故而有来使吴国之事。
大臣斗辛道:“若沿淮水南行,不经方城入郢之路,反改向南,推进的路线如何
?”桓度道:“这一问正是我楚国之行的目的。”语气中露出强大信心,他既曾实地
侦查,自然能以专家身分提出意见。
桓度续道:“若从淮水攻楚,有两条路径,一是西经方城,另一则是通过冥、直
辕、大隧约叁个关隘,向西南推进,直趋汉水,溯汉水而上,郢都指日可达。”
夫概王击节叹道:“孙将军高见。楚人为防卫郢都,对附近关隘,一向严谨。但
这冥等叁关既偏且远,因有高山所阻,不能西进,只可南下,故而防守粗疏。唯一可
虑者,这条路线尽多低洼沼泽,叁关又位於大别山脉,不利行车,对於我们新近习得
的车战之术,大大不利。”
阖闾和伍子胥会心微笑,暗赞桓度高瞻远瞩,一早定下应付之策。
桓度果然道:“以车战对车战,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况且若经叁关南下,
虽有通道可循,却须经过大片山地,兼且该处河湖众多,不利笨重战车驰骋。故而这
次成败的关键,在於以灵活的步兵,配合精锐的骑兵,再以优良的武器,对抗楚国自
以无敌天下的车战。”
桓度这个果略,正是孙武“计篇”上所说的“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
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桓度深悉
楚国的地形,删除了用车战的可能性。
阖闾道:“步兵行军缓慢,当以何法解决?”白喜插言道:“这个反为容易,现
今淮河中下游,尽在我方控制下,可溯淮水西进,至淮阳弃舟经叁关南下,直抵汉水
,沿江而上,直达郢都。”众人称善。
桓度补充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楚国军容鼎盛,若全军对垒,我方战必
不利。故须多方误敌,调动楚师,分散其防守力量,使楚人不知何处该守,何处该弃
。”
阖闾略一沈吟,把各人的意见总结起来道:“所以误敌之计,先是从淮水逆流而
上,於淮阳弃舟登陆,避开敌军严密防守的方城,跟着南下汉水,楚军应防之处太多
,兵力分散,致使我方胜算大增。”言罢仰天长笑起来,这一笑,定下了中国历史上
最早一次步兵大会战。
吴师在桓度的设计下,定了选择楚国东北境的叁个关口为突破点,正好打中了楚
人防守上的薄弱环节,“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深远迂回,以奇兵取胜。达到
孙武所说的“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
者寡矣。”孙武若是泉下有如,必然心感大慰。
闾道:“众卿再无异议,立即准备,择日出兵。”
众人轰然应诺。
逸海书城 版权所有 (C) 2002 秋雁南回:www.backbird.com 骄阳网: www.oksun.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ヽ ̄ ̄█┓
█┛ ゝ ヴロ ー ヽ-よ ヽ ┌ー┓丿ー ┏ ー ┗█
▏ フ,ロ の ロ|丅 `ーナ ー 〡ヱ│ |ろ こレ │十 ▕
▏ ㄧノし ノゝ 丨 √/寸 ノゝ 丿ロ亅ー十 ンロ 丿丿ゝ ▕
█┓ ┃ ┏█
┗█____Basten999@tingtao___________________丨166.111.162.88__█┛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163.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