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attoo (普通人),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碧血剑》01-2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9 15:56:04 2000), 转信
张朝唐走近前去,见桌上还放了几本书,拿起来一看,书面上写着《纪效新林
》四
字,
原来是本朝戚继光将军所著的兵法。戚继光之名,张朝唐在浡泥国也有所闻,知道
是击
破倭
寇的名将,后来镇守蓟州,强敌不敢犯边,用兵如神,威震四海。张朝唐向姓应的
道:
“各
位决计不是平常人,却不知何以隐居在此,可能见告么?”姓应的道:“我们是寻
常老
百姓,
种田打猎,读书识字,那是最平常不过的。公子为何觉得奇怪?难道只有官家子弟
才可
以读
书吗?”张朝唐心想:“原来中土寻常农夫,也是如此文武全才,果非蛮邦之人可
比。
”心下
甚是佩服,说了声“打扰”,又回房睡去了。
朦朦胧胧的睡了一会儿,忽觉有人相推,惊醒坐起,只听杨鹏举低声道:“这
里果
然是
盗窟,咱们快走吧!”张朝唐大吃一惊,低问:“怎么样?”杨鹏举点燃烛火,走
到一
只木箱
边,掀起箱盖道:“你看。”张朝唐一看,只见满箱尽是金银珠宝,一惊之下,做
声不
得。杨
鹏举把烛台交他拿着,搬开木箱,下面又有一只木箱,伸手便去扭箱上铜锁。张朝
唐道
:“别
看旁人隐私,只怕惹出祸来。”杨鹏举道:“这里气息古怪。”张朝唐忙问:“甚
么气
息?”杨
鹏举道:“血腥气。”张朝唐便不敢言语了。杨鹏举扭断了锁,静听房外没有动静
,轻
轻揭开
箱盖,把烛台往箱内一照,两人登时吓得目瞪口呆。
但见箱中赫然是两颗首级,一颗砍下时日已久,血迹都已变成黑色,另一颗却
是新
斩下
的。两颗首级都用石灰、药料制过,是以须眉俱全,那颗砍下已久的也未腐烂。杨
鹏举
饶是
久历江湖,这时也吓得手脚发软,张朝唐哪里还说得出话来。杨鹏举轻轻把箱子还
原放
好,
说道:“快走!”到炕上推醒了张康,摸到厅上。三人蹑足走到门边,杨鹏举摸到
大石
,心中
暗暗叫苦,竭尽全力,也搬它不动,刚只推开尺许,忽然火光闪亮,那姓朱的拿着
烛台
走了
出来。
杨鹏举手按刀柄,明知不敌,身处此境,也只有硬起头皮一拚。哪知姓朱的并
不理
会,
说道:“要走了吗?”伸手把大石提在一边,打开了大门。
杨鹏举和张朝唐不敢多言,喃喃谢了几句,低头出门,上马向东疾驰。奔了十
几里
地,
料想已脱险境,正感宽慰,忽然后面马蹄声响,有人厉声叫道:“喂,站住,站住
!”
三人哪
里敢停,纵马急行。突然黑影一晃,一人从马旁掠过,抢在前面,手一举,杨鹏举
坐骑
受惊,
长嘶一声,人立起来。杨鹏举挥刀向那人当头砍去。那人空手拆了数招,忽地高跃
,伸
左拳
向杨鹏举右太阳穴打落。杨鹏举单刀“横架金梁”,向他手臂疾砍。岂知那人这一
拳乃
是虚
招,半路上变拳为掌,身未落地,已勾住杨鹏举手腕,喝声:“下来!”将他拖下
马来
,顺手
夺过了他手中单刀,掷在地下。星光熹微中看那人时,正是那姓朱的农夫。那人冷
冷的
道:
“回去!”回过身来,骑上马当先就走,也不理会三人是否随后跟来。杨鹏举知道
反抗
固然
无益,逃也逃不了,只得乖乖的上了马,三人跟着他回去。一进门,只见厅上烛火
明亮
,那
小牧童和其余三人坐着相候,神色肃然,一语不发。
杨鹏举自忖不免一死,索性硬气一点,昂然说道:“杨大爷今日落在你们手中
,要
杀就
杀,不必多说。”姓朱的道:“应大哥,你说怎么办?”姓应的沉吟不语。姓倪的
道:
“张公
子主仆放走,把姓杨的宰了。”姓应的道:“这姓杨的干保镖生涯,做有钱人走狗
,能
是甚么
好人?但他今天见义勇为,总算做了件好事,就饶他一命。罗兄弟,把他两个招子
废了
。”
姓罗的站起身来,杨鹏举惨然变色。
张朝唐不懂江湖上的说话,不知“把招子废了”便是剜去眼睛之意,但见了各
人神
情,
想来定要伤害杨鹏举,正想开口求情,那小牧童道:“应叔叔,我瞧他怪可怜的,
就饶
了他
吧!”姓应的与众人对望了一眼,顿了一顿,对杨鹏举道:“既然有人给你求情,
也罢
,你能
不能立一个誓,今晚所见之事,决不泄漏一言半语?”杨鹏举大喜,忙道:“今晚
之事
,在
下实非有意窥探,但既然被我见到了,自怪杨某有眼无珠,不识各位英雄好汉。各
位的
事在
下立誓守口如瓶,将来如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得惨不堪言。”姓应的道:“好,
我们
信得过
你是一条汉子,你去吧。”杨鹏举一拱手,转身要走。姓倪的突然站起来,厉声喝
道:
“就这
样走么?”杨鹏举一楞,懂了他的意思,惨然一笑,说道:“好,请借把刀给我。
”姓
朱的从
桌下抽出一把利刃,轻轻倒掷过去。杨鹏举伸手接住,走近几步,左手平放桌上,
嗖的
一刀,
登时砍下三个手指,笑道:“光棍一人作事一身当,这事跟张公子全没干系……”
众人
见他
手上血流如注,居然还硬挺住,也都佩服他的气慨。姓倪的大拇指一挺,道:“好
,今
晚的
事就这般了结。”转身入内。拿出刀伤药和白布来,给他止血,缚了伤口。杨鹏举
不愿
再行
停留,转身对张朝唐道:“咱们走吧。”张朝唐见他脸色惨白,自是痛极,想叫他
在此
休息一
下,可是又说不出口。
姓应的道:“张公子来自万里之外,我们惊吓了远客,很是过意不去,别让你
回到
外国,
说我们中土人士都是穷凶极恶之辈。这位杨朋友也很够光棍。我送你这个东西吧。
”说
着从
袋里掏出一块东西,交给张朝唐。
张朝唐接过一看,轻飘飘的是一块竹牌,上面烙了“山宗”两字,牌背烙了一
些花
纹,
看不出有甚么用处。姓应的道:“眼前天下大乱,你一个文弱书生不宜在外面乱走
,我
劝你
赶快回家。这几天在路上要是遇上甚么危难,拿出这块竹牌来,或许有点儿用处。
过得
几年……
唉,或者是十年,二十年,你听得中土太平了,这才再来吧!乱世功名,得之无益
,反
是惹
祸。”张朝唐再看竹牌,实不见有何奇特之处,不信它有何神秘法力,想是吉祥之
物,
随口
谢了一声,交给张康收在衣裹之中。三人告辞出来,骑上马缓缓而行。回到适才和
那姓
朱的
交手所在,见单刀兀自在地,闪闪发光,杨鹏举拾了起来,心想:“我自夸英雄了
得,
碰在
人家手里,屁也不值!”天明时,到了一个小市镇上,张朝唐找了客店,让杨鹏举
安睡
了一
天一晚。次晨才再赶路。行到中午时分,打过尖,上马又行了二十多里路,忽然蹄
声响
处,
一骑马迎面奔来,掠过身旁,向三人望了一眼,绝尘而去。行了五六里路,后面马
蹄声
又起,
仍是那骑马追了上来。这次杨鹏举和张朝唐都看得清楚了,马上那人青巾包头,眉
目之
间英
悍之气毕露,从三人身旁掠过,疾驰而前。
张朝唐道:“这人倒也古怪,怎么去了又回来。”杨鹏举道:“张公子,待会
你自
行逃命
罢,不用等我。”张朝唐惊道:“怎么?又有强盗么?”杨鹏举道:“走不上五里
,必
有事故,
不过咱们后无退路,也只有向前闯了。”
三人惴惴不安,慢慢向前挨去,只走了两里多路,只听见嘘哩哩一声,一支响
箭射
上天
空,三乘马从林中窜出,拦在当路。杨鹏举催马上前,抱拳说道:“在下武会镖局
姓杨
,路
经贵地,并非保镖,没向各位当家投帖拜谒。这位张相公来自外国,他是读书人,
请各
位高
抬贵手,让一条道。”他在江湖上本来略有名头,手上武艺也自不弱,不过刚断了
手指
,又
想这一带道上的朋友多半与姓应的是一伙,是以措词谦恭,好言相求。三乘中当中
一人
双手
空空,笑道:“我们少了盘缠,要借一百两银子。”他说的是浙南土话,杨鹏举和
张朝
唐愕然
相对,不知他说些甚么。刚才骑马来回相探的那人喝道:“借一百两银子,懂了没
有?
”杨
鹏举见他们如此无礼,不禁大怒,喝道:“要借银子,须凭本事!”当先那人喝道
:“
好!这
本事值不值一百两银子?”从背上取下弹号,叭叭叭,三粒弹子打上天空,等弹子
势完
落下,
又是连珠三弹,六颗弹子在空中分成三对,互相撞得粉碎。变成碎泥纷纷下堕。
杨鹏举见到这神弹绝技,刚只一呆,突觉左腕剧痛,单刀当的一声落在地下,
才知
已被
他弹子打中了手。对面第三人手持软鞭,纵马过来,一招“枯藤缠树”,向他腰间
盘打
而至。
杨鹏举勒马避开。那人软鞭鞭头乘势在地下卷起单刀,抄在手中,长笑一声,纵马
疾驰
,掠
过张康身边时,白光闪动,钢刀挥了两挥,已割断他背上包裹两端的布条。他却毫
不停
留,
催马向前奔驰。
包裹正从张康背上滑落,打弹子那人恰好驰到,手臂探出,不待包裹落地,已
俯身
提起,
掂了掂重量,笑道:“多谢了。”转眼间三人跑得无影无踪。
杨鹏举只是叹气,无话可说。张康急道:“我们的盘费银两都在包裹,这……
这…
…怎
么回家呢?”杨鹏举道:“留下你这条小命,已算不错的啦,走着瞧吧。”三人垂
头丧
气的又
行。走不到一顿饭时分,忽然身后蹄声杂沓,回头一望,只见尘头起处,那三人又
追了
转来。
杨鹏举和张朝唐都倒抽一口凉气,心想:“抢了金银也就罢了,难道当真还非要了
性命
不
成?”那三人驰到跟前,一齐滚鞍下马,当先一人抱拳说道:“原来是自己人,得
罪得
罪。
我们不知,多有冒犯,请勿见怪。”另一人双手托住包裹,交给张康。张康却不敢
接,
眼望
主人。张朝唐点点头,张康这才接了过来。
当先那人道:“刚才听得这位言道,一位是杨镖头,一位是张公子,都是真姓
么?
”张
朝唐道:“正是!”说了两人的姓名来历。三人听了,均有诧异之色,互相望了一
眼。
当先那
人说道:“在下姓黄,这两位是亲兄弟,姓刘。张公子,你早拿出竹牌来就好了,
免得
我们
无礼。”张朝唐听了这话,才知道这块竹牌果真效力不小,心神不定之际,也不知
说甚
么话
好。那姓黄的又道:“两位一定也是到圣峰嶂去了,咱们一路走吧。”张朝唐和杨
鹏举
都料想
他们是一帮声势浩大的盗伙,远避之惟恐不及,怎敢再去招惹?张朝唐道:“我和
这位
朋友
要赶赴广州,圣峰嶂是不去了。”
姓黄的脸带怒色道:“再过三天就是八月十六,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粤东,你
们到
了这
里,怎不上山?”上山做甚么,八月十六有甚么干系,张朝唐和杨鹏举两人全不知
情,
可是
又不敢直认。张朝唐硬了头皮,说道:“兄弟家有急事,须得马上回去。”姓黄的
怒道
:“上
山也耽搁不了你两天。你们过山不拜,算得甚么山宗的朋友?”张朝唐更加摸不着
头脑
,不
知道“山宗”是甚么东西。杨鹏举终究阅历多,见这情势,知道圣峰嶂是非去不可
的了
,虽
有凶险,也只有听天由命,而且瞧他们神色语气,也似并无恶意,便道:“三位既
然如
此美
意,我和张公子同上山去便是。”说着向张朝唐使个眼色,示意不可违拗。姓黄的
霁然
色喜,
笑道:“本来嘛,我想你们也不会这般不顾义气。”六人结伴同行,一路打尖住店
,都
由那姓
黄的出头,他只做几个手势,说了几句古里古怪的话,沿途饭馆客店便都不收钱,
而且
招待
得加意的周到客气。
走了两天,将近圣峰嶂山脚,只见沿途劲装结束之人络绎不绝,都是向圣峰嶂
而去
,肥
瘦高矮,各色各样的人都有,神色举止,显得都是武人。这些人与姓黄的以及刘氏
兄弟
大半
熟识,见了面就执手道故。
张杨两人抱定宗旨决不再窥探别人隐私,见他们谈话,就站得远远的,但听这
些人
招呼
的声音南腔北调,辽东河朔、两湖川陕各地都有。瞧他们的行装打扮,大都是来自
远地
,人
人都是风尘仆仆。张杨两人暗暗纳罕,又是栗栗危惧。杨鹏举心想:“看来这些人
是各
地山
寨的大盗,多半是要聚众造反。我是身家清白的良民,跟反贼们混在一起,走又走
不脱
,真
是倒霉之极了。”
这天晚上,张朝唐等歇在圣峰嶂山脚下的一所店房里,待次日一早上山。众人
正要
吃晚
饭,忽然一人奔进店来,叫道:“孙相公到啦!”此言一出,店中客人十之八九都
站了
起来,
涌出店去。杨鹏举一扯张朝唐的衣袖,说道:“瞧瞧去。”走出店房,只见众人夹
道垂
手肃立,
似在等甚么人。过了一阵,西面山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都提高了脚跟张望,
只见
一个
四十来岁的书生骑在马上,缓缓而来。他见众人站在道旁迎接,催马快行,驰到跟
前,
跳下
马来。人群中一名大汉抢上前去,挽住马缰。
那书生一路过来,和众人逐一点头招呼。他走到张朝唐跟前,见他也是书生打
扮,
微微
一愕,双手一拱,问道:“这位是谁?”张朝唐道:“在下姓张,请教阁下尊姓大
名。
”那书
生道:“在下姓孙,名仲寿。”张朝唐拱手说道:“久仰,久仰”孙仲寿微微一笑
,进
店房去
了。
晚饭过后,杨鹏举低声对张朝唐道:“这姓孙的书生相公显是很有权势。张公
子,
你去
跟他说说,请他放咱们走。人家是读书人,话总容易说得通。”
张朝唐心想不错,踱到孙仲寿门口,咳嗽一声,举手敲门。只听到房里有诵读
诗文
之声,
他敲了几下,读书声就停了。房门打开,孙仲寿迎了出来,说道:“客店寂寞,张
兄来
谈谈,
最好不过。”张朝唐一揖进去,见桌上放着一本摊开手抄书本,一瞥之下,见写着
“辽
东”、
“宁远”、“臣”、“皇上”等等字样,似是一篇奏章。张朝唐只怕又触人所忌,
不敢
多看,便
坐了下来。孙仲寿先请问他家世渊源,张朝唐据实说了。孙仲寿说道:“张兄这番
可来
得不
巧了。中华朝政糜烂,不知何日方得清明。以兄弟之见,张兄还是暂回浡泥,俟中
华圣
天子
在位,再来应试的为是。”张朝唐称是,说道正要归去。接着把自己如何躲避官差
、杨
鹏举
如何相救、如何得到竹牌等事说了一遍,只是夜中见到箱内人头一事略去不提。
孙仲寿道:“我们在此相遇,可算有缘。明日张兄随小弟上山。也好知道我中
土的
一件
千古奇冤。只要此行所见所闻。不向外人泄露,小弟担保张兄决无危害。”张朝唐
谢了
,却
不敢多问。孙仲寿问起浡泥国人的风土人情,听张朝唐所述,皆是闻所未闻,喟然
说道
:“不
知几时我中华百姓才得如浡泥国一般,安居乐业,不忧温饱,共享太平之福?”
两人直谈到二更天时,张朝唐才告别回房。杨鹏举已等得十分心焦,听他转告了孙
仲寿
之言,才放下了心。次日正是中秋佳节,张朝唐、杨鹏举和张康随着大众一早上山
。中
午时
分,半山里有十多人担着饭菜等候,都是素菜,众人吃了,休息一阵,继续再行。
此后一路都有人把守,盘查甚严。查到张杨三人时,孙仲寿点一点头,把守的人便
不问
了。张朝唐暗叫:“好险!要是昨晚没跟他这一夕谈话,今日是死是活,实所难料
。”
傍晚时
分,已到山顶,数百名汉子排队相迎。中间一人身材魁梧,似是众人的首领,见到
孙仲
寿上
来,快步下来迎接,携手走入屋内。山上疏疏落落有数十间房屋,最大的一座似是
一所
寺庙。
这些屋宇模样也甚平常,并无碉堡望楼等守御设备,却又不像是盗帮山寨。杨鹏举
在山
上见
了众人的势派,料想山上建构必定雄伟威武,壁垒森严,哪知浑不是这么一回事,
心下
暗暗
称奇。他在江湖上混了十多年,见闻算得广博,这一次却半点摸不着头脑。更有一
件奇
事,
这些人万里来会,瞧各人神情亲密,都是知交好友,但相见时却殊无欢愉之意,每
人神
色间
都显得十分悲戚愤慨。张杨三人被引进一间小房,一会儿送进饭菜。四盘都是素菜
,还
有二
十多个馒头。当晚张朝唐和杨鹏举悄悄议论,猜不透这些人到底在干甚么,对孙仲
寿所
说“千
古奇冤”云云,更是难明所指。次日张杨二人起身后,用过早点,在山边漫步,只
见到
处都
是大汉。有的头上疤痕累累,有的断手折足,个个是身经百战、饱历风霜的模样。
张杨
两人
怕生事惹祸,走了一会就回进房中,一直不再出去。这天整日吃的仍是素菜。杨鹏
举肚
里暗
骂:“他妈的贼强盗死了老祖宗叫老子吃这般嘴里淡出鸟来的素菜。”
傍晚时分,忽听得钟声* * 。不久一名汉子走进房来,说道:“孙相公请两位
到殿
上观
礼。”张杨二人跟他出去。张康也想跟去,那人手一摆,道:“小兄弟,你早些睡
吧。
”张杨
二人随着他绕过几间瓦屋,来到寺庙跟前。张朝唐抬头一看,见一块横匾上写着“
忠烈
祠”
三个大字,心想:“原来是座祠堂,不知供的是谁?”随着那汉子穿过前堂和院子
,见
两旁
陈列着兵器架子,架上刀枪斧钺、叉矛戟鞭,十八般兵刃一应俱全,都擦得雪亮耀
眼。
来到大殿,但见殿上黑压压的坐满了人,总有两三千之众,张杨二人暗暗心惊
,原
来这
荒山之上,竟聚集了这许多人。张朝唐抬头看时,只见殿中塑着一座神像,本朝文
官装
束,
但头戴金盔,身穿绯袍,外加黄罩甲,左手捧着一柄宝剑,右手手执令旗。那神像
脸容
清癯,
三绺长须,状貌威严,身子微侧,目视远方,眉梢眼角之间,似乎微带忧态。神像
两侧
供着
两排灵位。张朝唐隔得远了,看不清楚神主上所书的名讳。大殿四壁挂满了旌旗、
盔甲
、兵
刃、马具之类,旌旗或红或蓝,也有黄色镶红边,有的是白色镶红边。张朝唐满腹
狐疑
,但
见满殿人众容色悲戚,肃静无声。忽然神像旁一个身材瘦长的汉子站了起来,点烛
执香
,高
声叫道:“致祭。”殿上登时黑压压的跪得满地,张朝唐和杨鹏举也只得跟着跪下
。孙
仲寿越
众而前,捧住祭文朗诵起来。杨鹏举不懂祭文中文绉绉的说些甚么,张朝唐却愈听
愈惊
。
只听得祭文文意甚是愤慨激昂,既把满清鞑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而对当今崇祯
皇帝
竟也
丝毫不留情面,说他“昏庸无道,不辨忠奸”、“刚愎自用,伤我元戎”、“自坏
神州
万里之长
城,甘为黄帝苗裔之罪人”。对当今皇上如此肆口痛诋,岂不是公然要造反了吗?
张朝
唐听
得惊疑不定。哪知祭文后面愈来愈凶,竟把崇祯皇帝的列祖列宗也骂了个痛快,甚
么“
功勋
盖世而魏公被毒,底定中土而青田受鸩”,那是说明太祖杀害徐达、蓝玉、刘基等
功臣
之事;
后来又骂神宗乱征矿税,荼毒百姓;熹宗任用奄珰,朝中清流君子,不是杀头,便
是入
狱,
如熊廷弼等守土抗敌大臣,都惨遭杀害。这篇祭文理直气壮,一字一句都打入张朝
唐心
坎里
去,他虽运在外国,但中土大事,却也知闻。祭文后半段却是“我督师威震宁远,
歼彼
巨酋”
等一大段颂扬武功的文字,更后来又再痛骂崇祯杀害忠良。张朝唐听到这里,才知
道这
神像
原来是连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使清人闻名丧胆的蓟辽督师袁崇焕。他抬
头再
看,
见那神像栩栩如生,双目远瞩,似是痛惜异族入侵,占我河山,伤我黎民,恨不能
复生
而督
师辽东,以御外侮。这时祭文行将读完,张朝唐却听得更加心惊,原来祭文最后一
段是
与祭
各人的誓言,立誓:“并诛明帝清酋,以雪此千古奇冤,而慰我督师在天之灵。”
祭文
读毕,
赞礼的人唱道:“对督师神橡暨列位殉难将军神主叩首。”众人俯身叩头。一个幼
童全
身缟素,
站在前列,转身伏在地下向众人还礼。张朝唐和杨鹏举又吃了一惊,原来这幼童便
是那
天所
遇的杀虎牧童。众人叩拜已毕,站起身来,都是泪痕满面,悲愤难禁。孙仲寿对张
朝唐
道:
“张兄大才,小弟这篇祭文有何不妥之处,请予删削。”张朝唐连称:“不敢。”
孙仲
寿命人
拿过文房四宝来,说道:“小弟邀张兄上山,便是要借重海外才子手笔,于我袁督
师的
勋业
更增光华。也好教世人知道,袁督师蒙冤遭难,普天共愤,中外同悲,并非只是我
们旧
部的
一番私心。”张朝唐心想,你叫我上山,原来为此,不由得好生为难,袁崇焕被朝
廷处
死,
是因崇祯胡涂昏庸,不明忠奸是非,听信了奸臣和太监的挑拨,天下都知冤枉,自
己在
浡泥
之时,也曾听得几个广东商人痛哭流涕的说起过。但既由皇帝下旨而明正典刑,再
说冤
枉,
便是诽谤今上。皇帝若是知道了,一纸诏书来到浡泥国,连父亲都不免大受牵累。
可是
孙仲
寿既这么说,在势又不能拒绝,情急之下,忽然灵机一动,想起在浡泥国时所看过
的两
部小
说,一部是《三国演义》,一部是《精忠岳传》。他读书有限,不能如孙仲寿那么
骈四
骊六的
大做文章,当下微一沉吟,振笔直书:“黄龙未捣,武穆蒙冤。汉祚待复,诸葛星
殒。
呜呼
痛哉,伏维尚飨。”他说的是古人,万一这篇短短的祭文落入皇帝手中,也不能据
此而
定罪
名。孙仲寿本想他是一个海外士人,没甚么学问,也写不出甚么好句子来,只盼他
称赞
几句
袁督师的功绩,也就是了,待见他写下了这六句,十分高兴。张朝唐把袁崇焕比之
于诸
葛亮
和岳飞,自是推崇备至,无以复加。清人为金人后裔,皆为女真族,满清初立国时
,国
号便
仍称为“金”。岳飞与袁崇焕皆抗金有功而死于昏君奸臣之手,两人才略遭遇,颇
有相
同之
处,倒不是胡乱瞎比的。
孙仲寿把这几句话向众人解释了,大家轰然致谢,对张杨两人神态登时便亲热
得多
,不
再以外人相待了。孙仲寿道:“张兄文笔不凡,武穆诸葛这两句话,荣宠九泉。小
弟待
会叫
他们刻在祠堂旁边的石上,要令后人得知,我们袁督师英名远播,连万里之外的异
邦士
民也
尽皆仰慕。”张朝唐作揖逊谢。各人叩拜已毕,各就原位坐下。那赞礼的人又喊了
起来
:“某
某营某将军”、“某某镇某总兵”,喊了一个武将官衔,便有一人站起来大声说话
。张
朝唐听
了官衔和言中之意,得知这些人都是袁崇焕的旧部。他被害之后,各人愤而离军,
散处
四方,
今日是袁督师遭难的三周年忌辰,是以在他故乡广东东莞附近的圣峰嶂相聚,祭奠
旧主
。听
他们话中之意,似乎尚有甚么重大图谋。当赞礼人叫到“蓟镇副总兵朱安国”时,
一人
站了
起来,张朝唐和杨鹏举都心头一震,原来这人便是引导他们躲入密室的那个农夫,
杨鹏
举心
想:“原来他是抗清的蓟辽大将,那么我败在他手里,也不枉了。”
只听他朗声说道:“袁公子这三年来身子壮健,武艺大有进步,书也读了不少
,我
和倪、
罗两位兄弟的武功都已传给了他,请各位另推明师。”孙仲寿道:“咱们兄弟中,
还有
谁武功
更高得过你们三位的,朱将军不必太谦。”朱安国道:“袁公子学武聪明得很,我
们只
稍加点
拨,他马上就会了。我们三个已经倾囊以授,的确要另请名师,以免耽误他功夫。
”孙
仲寿
道:“好吧,这事待会再议,诛奸的事怎么了?”那姓倪的杀虎英雄站起身来,说
道:
“那姓
范的奸贼是罗参将前个月赶到浙江诛灭的。姓史的奸贼,十天前被我在潮州追到。
两人
的首
级在此。”说罢从地上提起布囊,取出两个人头来。众人有的轰然叫好,有的切齿
痛骂
。孙
仲寿接过人头,供在神像桌上。张朝唐这才明白,他们半夜里在箱中发现的人头,
原来
是袁
党的仇人,那定是与陷害袁崇焕一案有关的奸人了。这时不断有人出来呈献首级,
一时
间神
像前的供桌上摆了十多个人头。听这些人的禀报,人头中有一个是当朝姓高的御史
,他
是魏
忠贤的党羽,曾诬奏袁崇焕通敌卖国,众人对他愤恨尤深。各人禀告完毕,孙仲寿
说道
:“小
奸诛了不少,大仇却尚未得报,鞑子皇太极和昏君崇祯仍然在位。如何为大元帅报
仇雪
恨,
各位有甚么高见?”一个矮子站了起来。说道:“孙相公!”孙仲寿道:“赵参将
有甚
么话请
说。”那矮子说道:“依我说……”刚说了三个字,门外一名汉子匆匆进来禀道:
“李
闯将军
派了人来求见。”众人一听,都轰叫起来。孙仲寿道:“赵参将,咱们先迎接闯军
的使
者。”
赵参将道:“对。”首先抢了出去,众人都站起身来。大门开处,两条大汉手执火
把,
往旁边
一站,走进三个人来。杨鹏举已久闻李闯的名头。知他名叫李自成,这几年来杀官
造反
,威
势极大,倒要看看他部下是何等英雄人物。只见当先一人四十多岁年纪,满脸麻皮
,头
发蓬
松,身上穿一套粗布衫裤,膝盖手肘处都已擦坏,到处打满了补钉,脚下赤足;穿
一双
草鞋,
腿上满是泥污,纯是个庄稼汉模样。他身后跟着两人,一个三十多岁,皮肤白净;
另一
个廿
多岁,身材魁梧,面容黝黑,也是农夫模样。这三人看上去忠厚老实,怎么他们竟
是横
行秦
晋的“流寇”。
当先那人走进大殿,先不说话,往神像前一站。那白脸汉子从背后包袱中取出
香烛
,在
神像前点上,三人拜倒在地,磕起头来。那小牧童在供桌前跪下磕头还礼。三人拜
毕,
脸有
麻子的汉子朗声说道:“我们李将军知道袁督师在关外打鞑子,立了大功,心里很
是佩
服。
后来袁督师被皇帝冤枉害死,天下老百姓都气愤得很。李将军派我们来代他向督师
的神
位磕
头。现今官逼民反,我们为了要吃饭,只好抗粮杀官。求袁大元帅英魂保佑,我们
打到
北京,
捉住皇帝奸臣,一个个杀了,给大元帅和天下的老百姓报仇。”说完又拜了几拜。
众人
见李
自成的使者尊重他们督师,都心存好感,听了他这番话,虽然语气粗陋,却是至诚
之言
。
孙仲寿上前作揖,说道:“多谢,多谢。请教高姓大名。”那汉子说道:“我
叫刘
芳亮。
李将军得知今日是袁大元帅忌辰,因此派我前来在灵前拜祭,并和各位相见。”孙
仲寿
道:“多
承李将军厚意盛情,在下姓孙名仲寿。”那白净面皮的人道:“啊,你是孙祖寿将
军的
弟弟。
孙将军和鞑子拚命而死,我们一向是很敬仰的。”孙祖寿是抗清大将,在边关多立
功勋
,于
清兵入侵时随袁崇焕捍卫京师。袁崇焕下狱后,孙祖寿愤而出战,在北京永定门外
和大
将满
桂同时战死,名扬天下。孙仲寿文武全才,向为兄长的左右手,在此役中力战得脱
,愤
恨崇
祯冤杀忠臣,和袁崇焕的旧部散在江湖,抚育幼主,密谋复仇。他精明多智,隐为
袁党
的首
领。孙祖寿慷慨重义,忠勇廉洁,《明史》上记载了两个故事:孙祖寿镇守固关抗
清时
,出
战受伤,濒于不起。他妻子张氏割下手臂上的肉,煮了汤给他喝,同时绝食七日七
夜,
祈祷
上天,愿以身代。后来孙祖寿痊愈而张氏却死了。孙祖寿感念妻恩,终身不近妇人
。他
身为
大将时,有一名部将路过他昌平故乡,送了五百两银子到他家里。在当时原是十分
寻常
之事,
但他儿子坚决不受。后来他儿子来到军中,他大为嘉奖,请儿子喝酒,说:“不受
赠金
,深
得我心。倘苦你受了,这一次非军法从事不可。”《明史》称赞他“其秉义执节如
此。
”
孙仲寿为人处事颇有兄风,是以为众所钦佩。
注:明成祖应浡泥国苏丹之请,封其山为“长宁镇国山”,亲制碑文,并题诗
一首
,译
意如下:“在热带的海上,是浡泥国所处的地方。人民亲近仁义,只有归顺,没有
违逆
。贤
王勤恳谨慎,仰慕中华教化。大明管理外国的官员加以指导,就到中国来朝拜了,
带了
你的
妃子、世子、兄弟、陪臣,来到大明宫殿阶下磕头,陈奏道:‘皇上就象是天一样
,将
温暖
和愉乐普赐天下,对任何人都一样眷顾,没有偏爱,没有歧视。’但我自己反省,
德行
不够,
没有你所说的这样伟大。你冒着风浪,远涉重洋,乘船来到,实在是很辛苦。查考
历来
远邦
的臣属,归顺的时候就来朝拜,不服的时候就不来了,自己前来都不容易,何况还
带了
家室?
你国王秉志贞诚,象金石一样坚固。西南各国的蕃邦君主,哪一位能及得上你?你
国内
有一
座巍峨的高山,镇宁邦国。现在在石碑上刻了文字,以发扬你国王的美德。但愿你
国王
美德
光大,国泰民安,今后千秋万岁,都归附我大明。”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