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attoo (普通人),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碧血剑》03-1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9 16:01:01 2000), 转信
第三回 经年亲剑铗 长日对楸枰
安大娘拉着袁承志,走到内室,并排坐在床沿上,说道:“承志,我一见你就
很喜欢
,就当你是我的亲儿子一般。今天你不顾性命救了小慧,我更加永远忘不了你。今
晚我要
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你跟着哑伯伯去。”袁承志道:“不,我和你一起去。”安
大娘微
笑道:“我也舍不得你啊。我要哑伯伯带你到一个人那里。他是你崔叔叔的记名师
父。你
崔叔叔只跟他学了两个月武艺,就这般了得。这位老前辈的武功天下无双,我要你
去跟他
学。”袁承志听得悠然神往。
安大娘道:“他平生只收过两个真正的徒弟,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只怕他
未必肯
再收徒弟。不过你资质好,心地又善良,我想他一定喜欢。哑伯伯是他仆人,我请
他带你
去求他。你好好去吧。要是他真的不肯收你,哑伯伯会把你送回到我这里。”袁承
志点点
头。
安大娘又叮嘱道:“这位老前辈脾气很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
话了,
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只好碰你的缘法吧。”从腕上脱下一只金丝镯子来,给他
戴在臂
上,轻轻一捏,金丝镯子已经收小,不再落下,笑道:“等你武功学好,成为大孩
子时,
别忘记安婶婶和小慧妹子!”袁承志道:“我永远不会忘记。要是那位老前辈肯收
我,安
婶婶你有空时,就带小慧妹妹来瞧瞧我。”安人娘眼圈一红,说道:“好的,我会
时时记
着你。”
安大娘写了一封信,交给哑巴转呈他主人。四人出门,分道而别。袁承志与安
大娘及
小慧虽然相处并无多日,但母女二人待他极为亲切,日间一战,更是共经生死患难
,分别
时均感恋恋不舍。哑巴知道袁承志受了伤,流血甚多,身子衰弱,于是把他抱在手
里,迈
开大步,行走若飞。
这般晓行夜宿,不断的向北行了一个多月。袁承志伤处也已好了,只是左眉上
留下一
个小小疤痕。每日傍晚,哑巴也不在客店投宿,随便找个岩洞或是破庙歇了。在客
店打尖
时,都是袁承志出口要食物。哑巴对吃甚么并无主见,拿来就吃,一顿至少要吃两
斤面。
袁承志打手势问他到甚么地方,他总是向北而指。又行多日,深入群山,愈走愈高
,到后
来已无道路可循。哑巴手足并用,攀藤附葛,尽往高山上爬去。袁承志揽住了他头
颈,见
山势如此凶险,双手拚命搂紧,唯恐一失便粉身碎骨。如此攀登了一天,上了一座
高峰的
绝顶,只见峰顶是块大平地,四周古松耸立,穿过松林,眼前出现五六间旧屋。哑
巴脸露
笑容,似是久客在外、回归故乡一般。他拉着袁承志的手走进石屋,屋内尘封蛛结
,显是
许久没人住了。他拿了一把大扫帚,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然后烧水煮饭。在这险峰
顶上,
也不知粮食和用具是如何搬运上来的。过了三天,袁承志心急起来,做手势问师父
在甚么
地方。哑巴指指山下,袁承志示意要下去,哑巴却摇头不许。袁承志无奈,只得苦
挨下去
,与哑巴言语不通,险峰索居,颇苦寂寞,忆及与安大娘母女相处时的温馨时日,
恨不得
能插翅飞了回去。一天晚上,睡梦中忽觉灯光刺眼,揉揉眼睛,坐起身来,只见一
个老人
手执蜡烛,站在床前。那老人须眉俱白,但红光满面,笑嘻嘻的打量着自己。
袁承志爬下炕来,恭恭敬敬的向他磕了四个头,叫道:“师父,你老人家可来
啦!”
那老人呵呵大笑,说道:“你这娃儿,谁教你叫我师父的?你怎知我准肯收你为徒
?”袁
承志听他语气,知道他是肯收了,心中大喜,说道:“是安婶婶教我的。”那老人
道:“
她就是给我添麻烦。好吧,瞧你故世的父亲份上,就收了你吧!”袁承志又要磕头
,那老
人道:“够了,够了,明天再说。”
次日早晨天还没亮,袁承志就起来了。哑巴知道老人答应收他,喜得把他抛向
空中,
随手接住,连抛了四五次。那老人听得袁承志嬉笑之声,踱出房来,笑道:“好啊
,你小
小年纪,居然已知道行侠仗义,救人妇孺。那可了不起哪!你有甚么本事,倒使出
来给我
瞧瞧。”袁承志给他说得面红过耳,忸怩不安。那老人笑道:“不让我瞧你的功夫
,怎么
教你啊?”袁承志才知师父并非跟自己开玩笑,于是把崔秋山所传的伏虎掌法从头
至尾练
了起来。
那老人一面看一面微笑,待他练完,笑道:“秋山不住夸你聪明,我先还不信
,他只
教了你几大,便有这般成就,确是不错的了。”袁承志一听到崔秋山的名字,便想
问他安
危,可是老人在说话,不敢打断他的话头,等他一停口,忙问:“崔叔叔在哪里?
他好吗
?”那老人道:“他身子好了,回到李闯将军那里打仗去啦。”袁承志听了,很是
欢喜。
哑巴摆了一张香案。那老人取出一幅画,画上绘的是一个中年书生,神态飘逸
。那老
人点了香烛,对着画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头,对袁承志道:“这是咱们华山派的开山
祖师风
祖师爷,你过来磕头。”袁承志向画中人瞧了两眼,心道:“你可比我师父年轻得
多啦,
怎么反而是祖师爷?”当下过去磕头,不知该磕几个头,心想总是越多越好,直磕
到那老
人笑着叫他停止才罢。那老人笑吟吟的正要开口说话,袁承志又跪下磕头,算是正
式拜师
。那老人微笑着受了,说道:“从今而后,你是我华山派的弟子了。我多年前收过
两个徒
弟,此后一直没再遇到聪颖肯学的孩子,这些年来没再传人。你是我的第三个弟子
,也是
我的关门徒弟。你可得好好的学,别给我丢人现眼。”袁承志连连点头。那老人道
:“我
姓穆,叫做穆人清,江湖上朋友叫我做神剑仙猿。你记着点,下次别让人家问住,
你师父
叫甚么呀?啊哟,对不住,这个可不知道。”
袁承志哈得一声,笑了出来,心想安大娘说他脾气古怪,心里一直有点害怕,
哪知其
实他和蔼可亲,谈吐很是诙谐。神剑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当世实已可算得第一人
,在江
湖上行侠仗义,近二十年来从未遇过对手,只因所作所为大半在暗中行事,不留姓
名,别
人往往不知是受了他的好处,是以名气却不甚响亮。他脾气本很孤僻,这次见袁承
志孤零
零一个孩子很是可怜,加之敬他父亲袁崇焕为国杀敌,冤屈而死,是个大大的忠臣
,是以
对他破例的青眼有加。穆人清无子无女,一剑独行江湖,临到老来,忽然见到一个
聪明活
泼的孩童,心中的喜欢,实在不下于袁承志的得遇明师,不由得竟大反常态,和他
有说有
笑起来。
穆人清又道:“你那两个师兄都比你大上二三十岁。他们的徒弟都比你大得多
啦。他
们说不定会怪我,到这时还给他们添个娃娃师弟。嘿嘿,要是你不用功,将来给他
们的徒
子徒孙比下去,他们可更有道理来怪我这老胡涂啦。”袁承志道:“弟子一定用功
。”又
问:“崔叔叔也是你老人家的徒弟吗?”穆人清道:“他要跟着闯王打仗,没时候
跟我好
好儿学,我只传了他一套伏虎掌法,不能算是徒弟。再说,凭他资质,也不能做我
徒弟。
”指指哑巴道:“象他,天天瞧着瞧着,也学了不少招儿去啦,不过和我两个徒弟
相比,
可就天差地远了。”袁承志见哑巴两次手掷公差,出手似电,一直对他佩服得了不
得,听
师父说自己两位师兄比他本领还高得多,那么只要自己用功,即使及不上师兄,至
少也可
赶到哑巴了,心中十分快慰。穆人清道:“咱们华山派有许多规条,甚么戒淫、戒
仕、戒
保镖,现下跟你说,你也不懂。我只嘱咐你两句话:要听师父的话,不可做坏事。
你可得
记住了。”袁承志道:“我一定听师父的话,也不敢做坏事。”
穆人清道:“好,现下咱们便来练功夫。你崔叔叔因时候匆促,把一套伏虎掌
一古脑
儿的传给了你。这套掌法太过深奥繁复,你年纪太小,学了也不能好好的用。我先
教你一
套长拳十段锦。”袁承志道:“这个我会,倪叔叔以前教过的。”穆人清道:“你
会?学
得几路势子,就算会了吗?差得远呢!你要是真的懂了长拳十段锦的奥妙,江湖上
胜得过
你的人就不多了。”袁承志小脸儿胀得通红,不敢再说。
穆人清拉开架式,将十段锦使了出来,式子拳路,便和倪浩所使的一模一样。
袁承志
暗暗纳罕,心想这有甚么不同了?穆人清道:“你当师父骗你是不是?来来来,你
来抓我
衣服,只要碰得到我一片衣角,算你有本事。”袁承志不敢和师父赌气,笑着不动
。穆人
清道:“快来,这是教你功夫啊!”袁承志听说是教功夫,便抢上前去,伸手去摸
师父长
衫后襟,眼见便可摸到,衣襟忽然一缩,就只这么差了两三寸。袁承志手臂又前探
数寸,
正要向衣襟抓去,师父忽然不见,在他头颈后面轻轻捏了一把,笑道:“我在这里
。”袁
承志一个“鹞子翻身”,双手反抱,哪知师父人影又已不见,急忙转身,见师父已
在两丈
之外。他甚觉有趣,心想:“非抓住你不可。”纵上前去扯他袖子。穆人清大袖一
拂,身
子荡了开去。袁承志嘻嘻哈哈的追赶,一转身,忽见哑巴在打手势,要他留神,袁
承志心
中一动,暗想:“师父使的果然都是十段锦身法,但他怎能如此快法?”当下一面
追捉,
一面注视师父身法,十段锦他练得本熟,然见师父进退趋避,灵便异常,同样的一
招一式
,在他使出来,却另有异常巧思。袁承志追赶之际,暗学诀窍,过不多时,在追赶
之中竟
也用上了一些师父的纵跃趋退之术,果然登时迅捷了许多。穆人清暗暗点头,深喜
孺子可
教。这时袁承志赶得紧,穆人清也避得快,两人急奔疾趋,广场上只见两条人影,
飞来舞
去。袁承志早忘了嬉笑,全神贯注的追捉师父。忽然穆人清哈哈大笑,一把将他抱
了起来
,笑道:“好徒弟,乖孩子!”袁承志见这一套十段锦中,竟有如许奥妙,不由得
又惊又
喜。穆人清道:“好啦,这些已够你练啦。”把他放下地来,叫他复习几遍,自行
入内。
袁承志把这路拳法从头至尾练了十多遍,除了牢记师父身法之外,又自行悟出
了一些
巧妙。只把他喜得抓耳挠腮,一夜没好好睡,就是在梦中也是在练拳。
等到天一微亮,生怕忘了昨天所学,又到广场上练了起来。越打越是起劲,忽
听得背
后一声咳嗽,忙转过身来,见师父笑吟吟的站在身后,叫了一声:“师父!”垂手
站立。
穆人清道:“你自己悟出这几招都还不错。但这一招快是快了,下盘露出了空隙。
敌人如
是好手,他的脚这样一勾,你就糟糕,所以应该这样。”连说带比的教了起来。袁
承志大
是钦服,这一天又学了不少诀窍。
一晃三年,袁承志已十三岁了。这三年之中,穆人清又传了他“破玉拳”和“
混元掌
”。“混元掌”虽是掌法,却是修习内功之用。自来各家各派修练内功,都讲究呼
吸吐纳
,打坐练气,华山派的内功却别具蹊径,自外而内,于掌法中修习内劲。这门功夫
虽然费
时甚久,见效极慢,但修习时既无走火入魔之虞,练成后又是威力奇大。盖内外齐
修,临
敌时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内劲相附,能于不着意间制胜克敌。待得“混元功
”大成
,那更是无往不利、无坚不摧了。袁承志练武时日尚浅,“混元功”自未有成,但
身子已
出落得壮健异常,百病不侵。穆人清有时下山,一去便是两三月、三四月不等,回
山后查
考武功,见他用功勤奋,进境迅速,每次都是奖勉有加。这一年端午节,吃过雄黄
酒,穆
人清又请出祖师爷的画像,自己磕了头,又命袁承志磕头。说道:“今天教你拜祖
师,你
知为了甚么?”袁承志道:“请师父示知。”
穆人清从至内捧出一只长长的木匣,放在案上,木匣盖一揭开,只见精光耀眼
,匣中
横放着一柄明晃晃的三尺长剑。袁承志惊喜交集,心中突突乱跳,颤声道:“师父
,你是
教我学剑。”穆人清点点头,从匣中提起长剑,脸色一沉,说道:“你跪下,听我
说话。
”袁承志依言下跪。穆人清道:“剑为百兵之祖,最是难学。本派剑法更是博大精
深,加
之自历代祖师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别派武功,师父常常留一手看家本领,以致
一代不
如一代,越传到后来精妙之着越少。本派却非如此,选弟子之时极为严格,选中之
后,却
是倾囊相授。单以剑法而论,每一代便都能青出于蓝。你聪明勤奋,要学好剑术,
不算难
事,所期望于你的,是日后更要发扬光大。更须牢记:剑乃利器,以之行善,其善
无穷,
以之行恶,其恶亦无穷。今日我要你发一个重誓,一生之中,决不可妄杀一个无辜
之人。
”
袁承志道:“师父教了我剑法,要是以后我剑下伤了一个好人,一定也被人杀
死。”
穆人清道:“好,起来吧。”袁承志站了起来。穆人清道:“我也知你心地仁厚,
决不会
故意杀害好人。不过是非之间,有时甚难分辨,世情诡险,人心难料,好人或许是
坏人,
坏人说不定其实是好人。但只要你常存忠恕宽容之心,就不易误伤了。”袁承志点
头答应
。穆人清又道:“崇祯皇帝杀了你爹爹,在他心中,只道你爹爹是坏人,他杀得一
点儿也
不错,哪知却大大的错了。崇祯皇帝这些年来杀了不少大臣大将,有的固是坏人,
好人可
也给他杀了不少。他不明是非,又无丝毫宽厚之心,他这么乱杀一通,这大明江山
,难免
断送在他手里。”袁承志黯然点头,知道师父提出崇祯杀他父亲的事来,是要他将
“是非
难辨、不可妄杀”的教训深深记在心头,再也不会忘记。
穆人清左手捏个剑诀,右手长剑挺出,剑走龙蛇,白光如虹,一套天下无双的
剑法展
了开来。
日光下长剑闪烁生辉,舞到后来,但见一团白光滚来滚去。袁承志跟着师父练
了三年
拳法,眼光与以前已大不相同,饶是如此,师父的剑法、身法还是瞧不清楚,只觉
凝重处
如山* 巍峙,轻灵处若清风无迹,变幻莫测,迅捷无伦。舞到急处,穆人清大喝一
声,长
剑忽地飞出,嗤的一声,插入了山峰边一株大松树中,剑刃直没至柄。
袁承志知道松树质地致密,适才见师父舞剑之时,剑身不住颤动,可见剑刃刚
中带柔
,哪知这一掷之下,一柄长剑的剑身全部没入,不觉惊奇得张大了嘴,合不拢来。
忽听身
后一人大叫一声:“好!”
袁承志在山上三年,除了师父的声音之外,从来没听见过第二个人的说话,虽
然还有
一个哑巴,可是哑巴不会说话。他急忙回头,只见一个老道笑嘻嘻的走上峰来。那
道人身
穿黄色粗布道袍,一张脸黄瘦干枯,头发稀稀落落,白多黑少,挽着个小小道髻,
大声说
道:“老猴儿,这一招‘天外飞龙’,世间更无第二人使得出,老道今日大开眼界
。十多
年没见你用剑,想不到更精进如此!”穆人清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甚
么风把
你吹来的?一上华山,便送我一顶大大的高帽。承志,这位木桑道长,是师父的好
友,快
给道长磕头。”
袁承志忙过来跪下磕头。木桑道人笑道:“罢了!”伸手一扶,把他扯了起来
。凡学
武之人,遇到外力时不由自主的会运功抵御。木桑道人这么一扯,袁承志这时“混
元功”
已有小成,双臂顺乎自然的轻轻一挣。木桑道人已试出了他功夫,对穆人清笑道:
“老猴
儿,这几年见不到你,原来偷偷躲在这里调理小猴儿徒弟。你运气不坏呀,一只脚
已踏进
了棺材,居然还找到这样的一个好娃娃。”穆人清和他打趣惯了的,听他称赞自己
的小徒
儿,也不禁拈须微笑,怡然自得。木桑道人道:“啊哟,今天没带见面钱,可也不
好生受
你这几个头,怎么办呢?”穆人清听他这么一说,灵机一动,心想:“这老道武功
有独到
之处,江湖上人称“千变万劫”。如肯传点甚么给承志,倒可令他得益不浅。只是
这人素
来不肯收徒,倒要想法子挤他一挤。”说道:“承志,道长答应给你好处,快磕头
道谢。
”袁承志听师父这么说,当即又跪下磕头。
木桑道人哈哈大笑,说道:“好好好,有其师必有其徒,师父不要脸,徒弟也
没出息
。喂,娃儿,你听我说,为人可要正正派派,别学你师父这么厚脸皮,听到人家说
给东西
,连忙敲钉转脚,难道我老人家还骗你孩子不成?这样吧,今儿乘我老人家高兴,
把这个
给了你吧。”说着从背囊中掏出一团东西来交了给他。袁承志谢了,恭恭敬敬的双
手接过
,站起身来,抖开一看,见是黑黝黝的一件背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丝非革,
不知是
甚么东西所制,正自疑惑,听得穆人清道:“道兄,别开玩笑,这件宝物怎能给他
?”
袁承志一听,才知是件贵重宝物,双手捧着忙即交还。木桑道人不接,说道:
“呸!
老道哪会像你师父这么寒酸,送出了的东西怎能收回?乖乖的给我拿去吧!”
袁承志不敢收,望着师父听他示下。穆人清道:“既是这样,那么多谢道长吧
。”袁
承志跪下叩谢。穆人清正色道:“这是道长当年花了无数心血,拚了九死一生才得
来的防
身至宝,你穿上了。”袁承志依言把背心穿上。
穆人清纵到松树之前,食中两只手指勾住剑柄,轻轻一提,已拔出长剑,说道
:“这
件背心是用乌金丝、头发、和金丝猴毛混同织成,任何厉害的兵刃都伤他不得。”
说着随
手一剑向袁承志胸口剑去。这一剑迅捷无比,袁承志哪来得及避让,吓了一跳,却
见剑尖
碰到背心,便轻轻反弹出来,心中大喜,又跪下向木桑磕头。木桑道人笑道:“你
见过这
件东西墨黑一团,毫不起眼,先前磕了头,只怕心中很觉得有点儿冤,这一次才真
是心甘
情愿的了。”袁承志给他说得脸红过耳,笑嘻嘻的不答。说了一阵话,穆人清问道
:“那
人近来有消息没有?”木桑道人本来满脸笑容,听他提到“那人”,不由得叹了口
气,神
色登时不愉,说道:“不瞒你说,这家伙不知在甚么地方混了一段日子,最近却又
在山海
关内外出没。老道不想见他,说不得,只好避他一避。来到华山,老道是逃难来啦
。”穆
人清道:“道兄何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凭着道兄这身出神入化的功夫,难
道会对
付他不了?”
木桑摇了摇头,神色甚是沮丧,道:“也不是对付他不了,只是老道狠不下这
个心,
这些年来,我曾和他两次相斗。第一次我已占了上风,最后终于念着同门情谊,先
师临终
时又叮嘱我好好照顾他,老道教谕无方,致他误入歧途,陷溺日深,老道心中有愧
。最后
这一击便下不了手。第二次相斗,他不知在何处学来了一些邪派的厉害功夫,一剑
刺在我
心口,幸赖这件背心护身,剑尖刺不进去。他吃了一惊,只道我练成奇妙武功,这
么一疏
神,又给我制住。我好好劝了他一场,他却只是冷笑,临别之时说道:“我想明白
了,原
来你只是仗着宝衣护身,下次动手。我刺你头脸,你又如何防备?”
穆人清怒道:“这人如此狂妄。道兄念着同门情义,一再饶他性命,姓穆的跟
他可没
甚么瓜葛?道兄,你在敝处盘桓小住,我这就下山去找他。只要见到他仍在为非作
歹,老
穆提了他首级来见你。”木桑道:“多谢你的好意。但是我总盼他能自行悔悟,痛
改前非
。这几年来,对他的邪门武功我曾细加揣摩,真要再动手,也未必胜他不了。我躲
上华山
来,求个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不烦,也就是了。他如得能悔改,那自是我师门之福
,否则
的话,让他多行不义必自毙吧。”说着叹了口气,又道:“他能悔改?唉,很难,
很难!
”
穆人清道:“听说这人贪花好色,坏了不少良家妇女的名节,近来更是变本加
厉。这
种武林败类,下次落在道兄手里,千万不可再重旧情。道兄清理门户,铲除不肖,
便是维
护尊师的令名,报答尊师的恩德。”木桑点头道:“穆兄说的是。唉!”说着叹了
口长气
。袁承志听着二人谈话,似乎木桑道人有一个师兄弟品性十分不端,武功却甚是高
强,捧
着那件背心,对木桑道:“道长,你要除那恶人,还是穿了这件背心稳当些。等你
除去了
他,再赐给弟子吧。弟子武功没学好,不会去跟坏人动手,这件宝贝还用不着。”
木桑拍
拍他肩膊,道:“多谢你一番好心。但就算没这件背心护身,谅他也杀不了我。这
恶人的
邪门功夫只能攻人无备,可一而不可再。小娃娃倒不用为我担心。”穆人清见他郁
郁不乐
,知道天下只有一件事能令他万事置诸脑后,说道:“这件事多说败人清兴。牛鼻
子,你
的棋艺……”木桑一听到“棋艺”两字,脸上肌肉一跳,登时容光焕发,陡然间宛
如年轻
了二十岁,只听穆人清道:“……这些年来,可稍为长进了一些没有?”他急忙说
道:“
甚么?老道的武功向来不及你,下棋的本事却大可做你师父。你若不信,咱们便…
…”穆
人清笑道:“好,我来领教领教‘千变万劫’的功夫,你的吃饭家伙带来了吗?”
木桑笑吟吟的从背囊中拿出一只围棋盘、两包棋子,笑道:“这家伙老道是片
刻不离
身的。你怕了我想避战,推说华山上没棋盘棋子,那可赖不掉,哈哈,哈哈!”哑
巴搬出
台椅,两人就在树荫下对起局来。袁承志不懂围棋,木桑一面下,一面给他解释,
同时不
住口的吹嘘自己这着如何高明,他师父如何远远不是敌手。穆人清只是微笑沉思,
任由他
自吹自擂。围棋是易学难精之事,下法规矩,一点就会。袁承志看了一局,已明白
其中大
要。他见这棋盘是精钢所铸,黑棋子是黑铁,白棋子却是白银。两人落子之时,发
出铮铮
之声,甚是动听。这一局果然是木桑胜了两子。老朋友俩从日中直下到天黑,一共
下了三
局,木桑两胜一负,依他说还要再下,穆人清道:“我可没精神陪你啦!”木桑这
才恋恋
不舍的去睡。一连三天,木桑总是缠着穆人清下棋。袁承志旁观,倒也津津有味。
到了第
四天上,穆人清道:“今天咱们休息一日,待我先传授徒弟剑法再说。”
木桑心想这是正事,不便阻挠,可是只等得心痒难搔,好容易穆人清传完剑法
,他马
上一把拉住,说道:“来来来,再杀三局。”穆人清教了半天剑,已微感疲乏,但
知木桑
棋瘾极大,如不陪他,只怕他整晚睡不安乐,于是和他到树下对局。袁承志练了一
会新学
的剑法,忽听木桑喜叫:“承志,快来看!你师父大大的糟糕!”于是奔过去观看
。
穆人清棋力本来不如木桑,这时又是勉强奉陪,下得更加不顺,不到中局,已
是处处
受制,眼见一块白子形势十分危急,即使勉强做眼求活,四隅要点都将被对方占尽
。他拈
了一粒棋子,沉吟不语,始终放不下去。
袁承志在一旁观看,实在忍不住了,说道:“师父,你下在这里,木桑师伯定
要去救
。你再下这着,就可冲出去了。不知弟子说得对不对。”穆人清素来恬退,不似木
桑那样
自负好胜,也就照着徒儿指点,下了这着,一大片白棋果然真冲了出来,反而把黑
子困死
了一小块。这局棋穆人清本来大输特输,这么一来一去,结果只输了五子。木桑大
赞袁承
志心思灵巧,让他九子,与他下了一局。袁承志虽然不懂前人之法,然而围棋一道
,最讲
究的是悟性,常言道:“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意思是说下围棋之人如不
在童年
成名,将来再下苦功,也终是碌碌庸手。如苏东坡如此聪明之人,经史文章、书画
诗词,
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然而围棋始终下不过寻常庸手。成为他生平一大憾事。他曾
有一句
诗道:“胜固欣然败亦喜”,后人赞他胸襟宽博,不以胜负萦怀。岂知围棋最重得
失,一
子一地之争,必须计算清楚,毫不放松,才可得胜,如老是存着“胜固欣然败亦喜
”的心
意下棋,作为陶情冶性,消遣畅怀。固无不可,不过定是“欣然”的时候少,而“
办喜”
的时候多了。穆人清性情淡泊,木桑和他下棋觉得搏杀不烈,不大过瘾,此刻与袁
承志对
局,竟然大不相同。袁承志与此道颇有天才,加以童心甚盛,千方百计的要战胜这
位师伯
。这一局结果虽是木桑赢了,可是中间险象环生,并非一帆风顺的取胜。次日一早
,木桑
又把承志拉去下棋,承志连胜三局,从让九子改为让八子。不到一月,他棋力大进
,木桑
只能让他三子,这才互有胜败。袁承志在围棋上一用心,自然练武的时刻减少。穆
人清碍
于老友的情面,起初还不说甚么,后来见这一老一小,终日废寝忘食的在楸枰上打
交道,
实在太不成话,于是暗中嘱咐袁承志,每日只可与木桑下一局棋,其余的时候都要
用来练
武。袁承志经师父一提醒,心想这许多天的确荒疏了武功,暗暗惭愧,连忙赶练剑
法。一
连两天,木桑叫他下棋,他总是说要练剑。木桑说道:“你来陪我下棋,下完之后
,我教
你一门功夫,你师父一定喜欢。”
袁承志道:“我去问过师父。”木桑道:“好,你去问吧。”袁承志奔进去把
木桑的
话对师父说了。穆人清一听大喜。木桑道人外号“千变万劫”。他年轻之时,因轻
功卓绝
,身法变幻无穷,江湖上送他个外号,叫做“千变万化草上飞”。后来他耽于下棋
。围棋
之道,讲究“打劫”,无数变化俱从打劫而生。木桑武功甚高,自己倒以为平平无
奇,棋
艺不过中上,却是自负得紧,竟自行改了外号,叫做“千变万劫棋国手”。旁人碍
于他的
面子,不便对他自改的外号全不理会,可是又知他棋艺和“国手”之境实在相去太
远,于
是折衷而简化之,称之为“千变万劫”。这四字其实还是恭维他武功千变万化,杀
得敌人
“万劫不复”。但如有人当面如此解释,木桑势必大为生气,定要对方承认这外号
是指他
棋艺而言,才肯罢休。穆人清一直佩服他武功上实有独得之秘,但他从来不肯授徒
,现下
他竟答应传授袁承志武功,那定是实在熬不过棋瘾了,忙拉了袁承志的手走出来,
向木桑
一揖,说道:“你肯成全小徒,我这里先谢谢啦。”叫袁承志向木桑磕头拜师。袁
承志跪
了下去。木桑纵身而起,双手乱摇,说道:“我不收徒弟。他要我教功夫,得凭本
事来赢
。”穆人清道:“这小娃儿甚么事能赢得了你?”
木桑道:“剑法拳术,你老穆天下无双,我老道甘拜下风,这孩子只消能学到
你功夫
的两三成,江湖上已难觅敌手。但说到轻功、暗器,只怕我老道也还有两下子!”
穆人清
道:“谁不知道你‘千变万劫’,花样百出!”木桑笑道:“‘千变万劫’是指老
道棋艺
天下无双,跟武功决计沾不上边,万万不可混为一谈。只因你自居一派宗师,事事
讲究冠
冕堂皇、气派风度,于轻功暗器不肯多下功夫,才让老道能在这两门上出出风头。
这样罢
,你让承志每天和我下两盘棋,我让他三子。我赢了,那就是陪师伯消遣,算他的
孝心。
要是他赢得一局,我就教他一招轻功,连赢两局,轻功之外再教一招暗器。咱们下
棋讲究
博彩,那便是彩头了。你说这么着公不公平?”
穆人清心想这老道当真滑稽,说道:“好,就是这么办。我本来怕承志下棋耽
误了功
夫,现下既有如此大好处,你们每天下十局八局我也不管。”木桑和袁承志一听大
喜,一
老一小又下棋去了。木桑这天一胜一负,棋局既终,对袁承志道:“今天教你一招
轻身功
夫,虽然只是一招,只要你用心去练,可也够你终身受用无穷。仔细瞧着。”话刚
说毕,
也不见他弯腿作势,忽然全身拔起,已窜到了大树之巅,一个倒翻筋斗,又站在他
面前。
袁承志看得目瞪口呆,拍掌叫好。
木桑道人当下把这一招“攀云乘龙”的轻身功夫教了他,虽说只是一招,可见
腰腿之
劲,步法眼神,都有无数奥妙。袁承志用心学习,一时却也不易领会。
第二天袁承志连输两局,一无所获。第三天上,他突出奇兵,把边角全部放弃
,尽占
中央腹地,居然两局都胜。木桑不服气,又下两局,这次是一胜一负,结算下来,
木桑该
教他三招。木桑教了他两招轻功,见他记住了,说道:“你知我对敌时使甚么兵器
?”袁
承志摇摇头。木桑道人抓起棋盘,笑道:“本来我也使剑,但近年却已改用这家伙
。”
袁承志早见这棋盘是精钢所铸,以为他喜爱奕道,随身携带棋局,为怕棋盘损
坏,是
以特用钢铸,哪知竟是对敌的兵器。木桑又拈起一把棋子,笑道:“这是我的暗器
!”随
手掷出,十几颗棋子向天飞去。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