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attoo (普通人),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碧血剑》20-6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9 16:40:41 2000), 转信
行不多时,只见路旁有个老妇人在放声痛哭,身旁有四具尸首,一男一女,还有两
个
小孩,身上伤口中兀自流血不止,显是被杀不久。只听那老妇哭叫:“李公子,你
这大骗
子,你说甚么‘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我们一家开门拜闯王,闯王
手下的
土匪贼强盗,却来强奸我媳妇,杀了我儿子孙儿!我一家大小都在这里,李公子,
你来瞧
瞧,是不是大小都欢悦啊!我拜了六十年菩萨。观音菩萨,你保佑我老太婆好得很
啊!观
音菩萨,你不肯保佑人,你跟闯王的土匪贼强盗是一伙!”袁承志等不忍多听,料
想前面
大路上惨事尚多,当下绕小道而行。
赶了一会路,眼见离渭南已经不远,忽听得兵刃撞击,有人交锋。众人拍马上
前,只
见二十余名闯军围住了三人砍杀。三人中只有一人会武,左支右绌,甚是狼狈。众
闯军大
叫:“杀奸细啊,奸细身上金银甚多,哪一个先立功的,多分一份。”崔希敏怒道
:“甚
么多分一份?这不是强盗恶贼么?”疾冲而前,拔刀向闯军砍去。哑巴、洪胜海、
崔秋山
三人跟着上前,将二十余名闯军都赶开了。只见三人都已带伤,那会武的投刀于地
,躬身
拜谢,突然向崔秋山凝视片刻,说道:“尊驾可是姓崔么?”崔秋山道:“正是。
尊兄高
姓,不知如何识得在下?”那人道:“小人杨鹏举,这位是张朝唐张公子。十多年
前,我
们三人曾在广东圣峰嶂祭奠袁督师,曾见崔大侠大献身手,擒获奸细。虽然事隔多
年,但
崔大侠的拳法掌法,小人看了之后,牢牢不忘。”崔秋山喜道:“原来是‘山宗’
的朋友
,你们快来见过袁公子吧。”张朝唐和杨鹏举上前拜见袁承志,说起自己并非袁督
师的旧
部,只是曾随孙仲寿、应松等人上过圣峰嶂。袁承志道:“啊,是了。那日张公子
为先父
写过一篇祭文。‘黄龙未捣,武穆蒙冤;汉祚待复,诸葛星殒’,这十六字赞语,
先父九
泉之下,也感光宠。”张朝唐想不到自己当日情急之下所写的这十六个字,袁承志
居然还
记在心中,也自喜欢。袁承志问起为闯军围攻的情由。张朝唐道:“小人远在海外
浡泥国
,一个多月前,听得海客说起,闯王李自成义军声势大振,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指日攻
克北京,中华从此太平。小人不胜雀跃,禀明家父,随同这位杨兄,携了一名从仆
,启程
重来故国,要见见太平盛世的风光。唉,哪知来到北直隶境内,却听说闯王得了北
京之后
,登位称帝,又给满清兵打了出来,逃到了西安,满清兵一路追来。我们三人也只
得西上
避难。哪想到今日在这里遇见闯军,竟说我们是奸细,要搜查全身。我们也任由搜
查,这
些军士见到我们携带的路费,便即眼红,不由分说,举刀便砍。若不是众位相救,
我们三
人早已成为刀下之鬼了。唉,太平盛世,太平盛世!”说着苦笑摇头。袁承志心下
不安,
说道:“此去一路之上,只怕仍然不大太平。三位且随我们同往西安,再定行止如
何?”
张朝唐和杨鹏举齐声称谢。那童儿张康此刻已然成人,负起了包裹,说道:“十多
年前,
我们第一次回到中国,官兵说我们是强盗,要谋财害命。这一次再来中国,义军说
我们是
奸细,仍是要谋财害命。我说公子爷,下一次我们可别再来了罢。”张朝唐道:“
中国还
是好人多,咱们可又不是逢凶化吉了吗?”次日众人纵马疾驰,赶到西安城东的坝
桥。只
见一队队闯军排好了阵势,与对面大队闯军对峙,双方弯弓搭箭,战事一触即发。
袁承志
大惊,心想:“怎么自己人打了起来?”只听得一名军官大声叫道:“万岁爷有旨
,只拿
叛逆李岩一人,余人无干,快快散去,若是违抗旨意,一概格杀不论。”袁承志心
中一喜
:“大哥未遭毒手。咱们可没来迟了。”忙挥手命众人转身,绕过两军,从侧翼远
远兜了
两个圈子,走向李岩所属的部队。统带前哨的军官见到李夫人到来,忙引导众人去
中军大
帐。来到帐外,只听得一阵阵丝竹声传了出来,众人都感奇怪。红娘子与袁承志并
肩进帐
,却见帐中大张筵席,数百名军官席地而坐,李岩独自坐在居中一席,正自举杯饮
酒。他
忽见妻子和袁承志到来,又惊又喜,抢步上前,左手拉住妻子,右手携了袁承志的
手,笑
道:“你们来得正好,老天毕竟待我不薄。”让二人分坐左右,又命部属另开一席
,接待
崔秋山、安大娘、青青、何惕守等人就坐。袁承志见李岩好整以暇,不由得大为放
心,数
日来的担忧,登时一扫而空,向红娘子望了一眼,微微而笑,心道:“你可吓得我
好厉害
!”李岩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各位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这些年来咱们出
死入生
,甘苦与共,只盼从今而后,大业告成,天下太平。哪知道万岁爷听信了奸人的谗
言。说
甚么‘十八孩儿主神器’那句话,是我李某人要做皇帝。刚才万岁爷下了旨意,赐
李某人
的死,哈哈,这件事真不知从何说起?”众将站起身来,纷纷道:“这是奸人假传
圣旨。
万岁爷素来信任将军。将军不必理会。咱们齐去西安城里,面见万岁爷分辩是非便
了。”
各人神色愤慨,有的说李将军立下大功,对皇上忠心耿耿,哪有造反之理;有的说
本军纪
律严明,爱民如子,引起了友军的嫉忌;更有的说万岁爷若是不听分辩,大伙儿带
队去自
己干自己的,反正现下闯军胡作非为,大失民心,跟着万岁爷也没甚么好结果了。
李岩取出一张黄纸来,微笑道:“这是万岁爷的亲笔,写着:‘制将军李岩造
反,要
自立为帝,大逆不道。着即正法,速速不误。’这不是旁人假传圣旨,就算见了万
岁爷,
也分辩不出的。”众将奋臂大呼:“愿随将军,决一死战!”一名将官说道:“万
岁爷已
派了左营、前营、后营,把咱们三面围住了,那不是要杀李将军一人,是要杀咱们
全军。
”众将叫道:“万岁逼咱们造反,那就真的反了罢!”
李岩叫道:“大家坐下,我自有主张,万岁爷待我不薄,‘造反’二字,万万
不可提
起。来,喝酒!”众将素知他足智多谋,见他如此镇定,料想必有奇策应变,于是
逐一坐
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李岩斟了一杯酒,笑道:“人生数十年,宛如春梦一场
。”将
酒一干而尽,左手拍桌,忽然大声唱起歌来:“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管教
大小都……”那正是他当年所作的歌谣,流传天下,大助李自成取得民心归顺。只
听他唱
到那“都”字时,突然无声,身子缓缓俯在桌上,再也不动了。红娘子和袁承志吃
了一惊
,忙去相扶,却见李岩已然气绝。原来他左手暗藏匕首,已一刀刺在自己心窝之中
。红娘
子笑道:“好,好!”拔出腰刀,自刎而死。袁承志近在身旁,若要阻拦,原可救
得,只
是他悲痛交集,一时自己也想一死了之,竟无相救之意。霎时之间,耳边似乎响起
了当日
在北京城中与李岩一同听到的那老盲人的歌声:“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
城……
”众将见主帅夫妇齐死,营中登时大乱,须臾之间,数万官兵散得干干净净。袁承
志心中
悲痛,意兴萧索。这日张朝唐和他谈起浡泥国民风淳朴,安静太平,说道:“中原
大乱,
公子心绪不佳,何不到浡泥国去散散心?”袁承志心想寄人篱下,也无意趣,忽然
想起那
西洋军官所赠的一张海岛图,于是取了出来,询问此是何地。张朝唐道:“那是在
浡泥国
左近的一座大岛屿,眼下为红毛国海盗盘踞,骚扰海客。”
袁承志一听之下,神游海外,壮志顿兴,不禁拍案长啸,说道:“咱们就去将
红毛海
盗驱走,到这海岛上去做化外之民罢。”当下率领青青、何惕守、哑巴、崔希敏等
人,再
召集孙仲寿等“山宗”旧人、孟伯飞父子、罗立如、焦宛儿、程青竹、沙天广、胡
桂南、
铁罗汉等豪杰,得了张朝唐、杨鹏举等人之助,远征异域,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
新天地
。正是:
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
(全书完)
每一节文末的注释只是表示:文中的事实全部都有根据,并不是小说。对历史
研究没
有兴趣的读者们大可略过注释不读。在距离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区之中,过
去三百
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
位是出
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我在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
关的史
料之时,时时觉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剧。
袁崇焕
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
气。他
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
得突出
。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
是直率
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
,的确
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
希腊英
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
是时势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
样,他
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
拿了天
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
须战败
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
皇太极
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
之感。
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
朝代覆
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近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写一段小说,又写一段报上
的社评
,因此对历史、政治与小说是同样的感到兴趣,然而在研究袁崇焕的一生之时,他
强烈的
性格比之他的功业更加吸引我的注意。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
起的清
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
能比,
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
代的评
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
但他英
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
意义了
,但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
治。《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他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勇气,
受了挫
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们大多数在海外的人一样。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
惊世骇
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
、精刚
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
地暗的
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
幸的。
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
宗皇太
极
(如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那么是惟一的例外)
、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
(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耻的大臣,
命运都
没甚么分别,但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时代,奸臣却常常能得善终,例如秦桧)
;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
流离的
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
焕。在
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
丈夫吃
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
也不会
比英雄们轻。不过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们却勇敢地奋战了一场,在历史上
留下了
痕迹。英雄的尊严与伟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后人心中激起波澜。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我书架上
有一部
英国历史家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三卷注释本。书脊上绘着罗马式建筑的
两根大
理石柱子,第一卷的柱子,柱头上有些残缺破损,第二卷的柱子残损更多,第三卷
的柱子
完全垮了。这象征一个帝国的衰败和灭亡,如何一步步的发展。明朝的衰亡也是这
样。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只因为他
做皇帝
的时候实在太久,所以对国家人民所造成的祸害也特别大。他死时五十八岁,本来
并不算
老,他的祖宗明太祖活到七十一岁,成祖六十五岁,世宗六十岁。可是神宗未老先
衰,后
来更抽上了鸦片。鸦片没有缩短他的寿命,却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贪婪大概是天
生的本
性,但匪夷所思的懒惰,一定是出于鸦片的影响。然而万历初年,却是中国历史上
最光彩
辉煌的时期之一。近代中西学者研究瓷器及其他手工艺品,有这样一个共通的意见
:在中
国国力最兴盛的时期,所制作的瓷器最精采。万历年间的瓷器和珐琅器灿烂华美,
精巧雅
致,洵为罕见的杰作。因为万历最初十年,张居正当国,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
的精明
能干的大政治家。
神宗接位时只有十岁,一切听母亲的话。两宫太后很信任张居正,政治上权力
极大的
司礼太监冯保又给张居正笼络得很好,这些有利的条件加在一起,张居正便能放手
办事。
明朝自明太祖晚年起就不再有宰相,张居正是大学士,名义是首辅,等于是宰相。
从万历
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使得
主要是
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进行和平贸易。南
方少数
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给他派人平定。国家富强,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
的盈余
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岁出。交通邮传办得井井有条。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
平,不
致像以前那样由穷人负担过分的钱粮而官僚豪强却不交税。他全力支持工部尚书潘
季驯,
将泛滥成灾的黄河与淮河治好,将水退后的荒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
富强的
大国。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的时候,无不欣慕向往。他们佩服中国的文治教
化、中
国的考试与文官制度,佩服中国的道路四通八达,佩服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得比欧洲
贫民好
得多。万历十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要在六年之后,英国才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再过
三十八年,英国的清教徒才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再过六十一年,五岁的路易
十四才
登上法国的王座。那时莎士比亚只有十六岁,还在英国的树林里偷人家的鹿。直到
八十三
年之后,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在万历初年,北京
、南京
、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像是天堂一
样。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