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icky (上帝在发笑),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惊艳一枪4-1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11 22:11:49 2000), 转信

发信人: lamp (阿拉丁神灯),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惊艳一枪4-2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Dec  3 04:31:01 1999)

                   第二章  那个像疯子一般的豪杰

                          五十一  截击

    眼看唐宝牛就要死在这一箭之下。
    箭镞已刺胸。
    唐宝牛甚至已感觉到这一箭透胸而出的滋味。
    但没有。
    这一箭没有穿心。
    箭势陡止。
    这一箭给一人一手抓住。
    手小。
    白皙、洁净、修长而秀气。
    但有力。
    --一就是这一只年轻得泛着绯红的手,一手握住了箭。
    及时止住了这一箭。
    截击了这一箭。
    ——这是谁的手?
    他是淮?
    月下,唐宝牛一见这个倏然而至的人,就觉碍自己很矮小。
    也很渺小。
    来人的手很年青。
    人的年龄却很老。
      这人银髯无风自动,忧心怔忡地道:”元老四的箭法叉有大进。”
      说罢折箭,徐立转身,就要飘然而去。
      ——他原本是半蹲于地为唐宝牛接住这一箭的。
      这人站了起来的时候,唐宝牛才发现他长得并不如何高大。
      甚至还矮自己两个头。
      ——顶多只有五尺三寸高!
      只是气势渊停岳峙,气派慑入。
      ——这使得唐宝牛第一次领悟,原来人长得高大并不就算高大,主要
还是人的本领和气派,那种高大直要比形貌上的高大更高更大。
      这才是真正的高大。
      ——否则,一个人再高,怎么也高不过一棵树,高不过自己手中建造
的一座塔,甚至还高不过一只长颈鹿!
      他还弄不清楚这救他的人是谁。
      但他背上的朱大块儿却说话了:
      “前前前前辈……你是猪猪猪猪猪……”
      他说得结结巴巴。
      唐室牛大诧。
      ——怎么这小子却说这救命恩人是“猪”!?
      他却忘了朱大块儿一急就口吃。
      一怒便结巴。
      ——还有,一旦害臊、畏俱以及过于崇仰,也会说不来完完整整的活。
      他正有点不好意思,想告诉眼前这一仲乎就截下了这一支要命之箭
的前辈:朱大块儿一定受伤过重,以致神智失常,语无伦次,不识好歹了。
      却听那仍趴在地上的张炭接下去道:“前辈可是先生?”
      那人一顿足,目光一这,截道:“你是‘天机组’的张炭?爸爹可好?那
是‘黑面蔡家’的蔡水择?‘桃花社’的朱大块儿?还有‘七大寇’的唐宝牛
吧?”
      他就这样看了一眼、说一个人的来历家世姓名,都全无错漏。
      只听蔡水择颤声道:“您老人家不是正遭‘六合青龙’的伏击吗?怎地
    那人道:“他们六人是来了,要布阵,但‘四大名捕’也来了,正决战于
‘洞房山’。”
    ——四大名捕也来了!?
    (那么眼前这位岂不就是——)
    唐宝牛为之瞠目。
    他想看仔细些。
    但那人已然走了。
    月下一空。
    那人倏然而去。
    如他倏然而来。
    他抛下了一句:“我去赶援许师兄。”就不见了。
    好半晌,张炭才咋舌道:“咱们应先赶去洞房山。”
    蔡水择却满脸忧虑。
    张炭看了出来,间:“怎么了?”
    蔡水择摇首苦笑道:“没事。”
    张炭顿时拉长了脸。
    蔡水择只好反问:“你怎么了?”
    张炭也学他口气道:“没你的事。”
    蔡水择只好道:“诸葛先生是接下了那一箭——不过他的虎口也给震
裂了,还在淌血。”
    他心细如发,观察人微,虽负伤如此之重,但这小节仍逃不过他的利
眼。
    元十三限狂笑得像一个发了疯的豪杰,对着他的箭喊道:“许笑一、雷
阵雨,你们谁也避不过我的利箭!”
    天衣居士因为神针婆婆之死,心伤透了,阵法也乱了。
    ——乱了的阵法又如何困得住元十三限这等绝世人物?
    元十三限又撷箭。
    这次一弩二矢。
    一射地上。
    一直射。
    他一弓竟可有两种完全不同但杀伤力俱有同样可怕的发箭方法!
    射于地的那一箭,是对付老林禅师的。
    他要取这老和尚的性命。
    ——同样是往地上射去,但与刚才的一箭,却有很大的不同。
    箭射地再穿出又人地再上穿又人地疾射上,
    疾取老林和尚之咽喉!
    另一箭则全无花巧,直钉天衣居士额顶!
    不约而同的,老林禅师和天衣居士一齐尖啸和尖呼起来。
    老林禅师的手上又多了那一条红布。
    他一甩手,红布已卷住了疾箭。
    但他只能对疾矢阻上一阻。
    也只不过是阻了一阻。
    嘶——
    帛裂。
    箭依然迅射老林惮师的咽喉。
    眼看要着——
    这时候,老林禅师的脸色剧转。
    剧变。
    一下子,成了全白。
    白垩一般的惨自。
    那箭镞已及喉咙。
    箭尖未破肌,但肤已遭箭风激破。
    就在这生死一发间,箭尾遽然炸开了火焰。
    ——这破上急射的一箭,成了火箭。
    箭尾一旦着了火,箭立即改了方向。
    箭似给那火焰燃起动力,改往后激射,遽尔作了一个大兜转,竟钉向
元十三限的心窝。
    在老林大师奋运“翻脸大法”以来人之攻势反攻来人之际,天衣居士
的脸也突然挣红!
    全然挣红。
    一一织女死了。
    ——他也不想活了。
    一一他要为织女报仇。
    一一他的儿子死于元十三限手上。
    ——那是他唯一的儿子。
    ——而今妻子也丧在这人的手里。
    他已别无选择。
    他要杀了他。
    杀了这个他命里的克星。
    于是他祭起”天衣神功”。
    ———旦运聚这种功力,他就算今晚能免于难,恐怕也活不长了!
    可是他要先杀了他的煞星。
    一一元十三限!

                      五十二  冲击

    他双手突然一拍。
    夹住了那一箭。
    (那是不可能的!)
    (他不是已经真气走岔,经脉封死,内力全消,形同废人了吗!)
    (现在他出手的功力,简直就似他当年雄风一模一样!)
    (准也接不下我这一箭!)
    (可是他接下了!)
    (但箭力未消!)
    (他连同箭一起“射”了过来!)
    (他成了箭!)
    (“天衣神功”同“伤心一箭”的杀伤力和实力,岂是我独力能接得下
来的!)
    (怎么办!)
    (没办法!)
    (只好硬拼!)
    元十三限运起“忍辱神功”。
    祭起“山字经”。
    他乍地发出一声怒吼
    “君不见——杀!”
    他的箭正向他射来。
    两支。
    一支来自天衣居士。
    一支来自老林禅师。
    他不能以一人之力,同时对付夭衣居士的“天衣神功”、老林大师的
“翻脸大法”和他的两支“伤心小箭”。
      他在这刹间喝了一声:
      老林天衣都同时一震。
      就在这一刹,他的影子投于墙上忽尔清晰黑厉了起来。
      他的元神已转入在影子里。
      他的肉身是塑像。
      达摩金身。
      他分身出影、飞影化身。
      天衣居士与老林禅师两人双箭芽身而过。
      老林禅师以“霹雳神火”的箭炸在天衣居士以“天衣神功”所驭的箭
      “呼啦”一声,二箭碎折。
      可是天衣居士忽然如箭哀哀折落。
      老林禅师强自敛定心神,抢身扶着天衣居士。
      大衣居上嘴角溢血。
      老林撼动不已:“你怎么了……M
      天衣居上惨笑,他眼角流出了血痕。
      老林哽咽道:“我知道,你是怕误伤了我,所以硬生生撤掉神功,因而
尽伤经脉——”
      天衣居上鼻端也淌出了血珠。
      老林已说不下去。
      元十三限如鬼魅一般出现在老林掸师的后头。
      他猝然出手!
      十指急拿老林禅师背门十二大要穴!
      老林禅师知道天衣居士为不伤及自己而致伤重,致使神骇意乱,竟似
全未察觉元十三限向他背后出手!
      天衣居士正感觉到生命飘落折断的痛楚——那就像一片叶子要离开
杖干了,就待一阵风吹来,猛然运聚了“天衣神功”而又自行全然尽泄,对
谁来说,这都是无法承受得了的消耗;对他而言,更是生命的迅疾流失。
      生命正在逐渐离开他了。
      ——但更重要的是:他也正逐渐离开了生命。
      因为生已无可恋。
      ——快乐才活下去。
      悲伤又何苦赖活?
      人在悲伤的时候,很容易就“下想活了”。
      其实,只要撑得过这一个关隘,就可以继续求生下去,但偏偏这“一阵
子”不易度过:一旦过不了,便死生契阔、阴阳相异了。
      天衣居士本来是淡泊无为的人。
      这种人有两个特色:一是可以无所为也无所求的括下去,一是甚至活
不活下去都不重要了。
      此际,他生命的火焰已燃到尽头。
      他先失去了儿子,也丧失了妻子,他原想为剪除宿命中和家国巨跺蔡
京尽点力,偏他又不是自己师弟元十三限的对手。
      所以,他已失去求生的理由。
      没有了活着的意志。
      ——算了吧,大家都走了,我也生不如死,就不如死了吧……
      一个人失败了不一定就真的是失败,但认命了寸是真的无可救药了。
      他听得到生命远离他的足音。
      他看得见死的亲切。
      他感觉得到死亡和他的贴衣相呢。
      他连“报仇”欲望都消失了:
      罢了,世上有的人害人,有的人为人所害,我只不过是被人所害的人
而已……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人而已,在业力巨流里,谁都没什么可以不忿
冤屈的。
      他一旦认命了,生命之火便遇上哪一阵适时的凤。
      一一一火将熄了。
      这开在人间树上的一张叶子、即将归根飘落…
      就在这时候,他看见,老林禅师遇危!
      这景象反而使他睁大了眼。
      不能死!
      ——朋友有险!
      一下子,求生的意志又上来了!
      ——大仇未报!
      老林禅师遇险的情形冲击了他。
      ——如果老友死在他眼前,他死不瞑目。
      希望朋友不死反而成为他一种不死的意志。
      意志力有多大?
      ——不知道。但那至少是人类最大的一种力量:没有它,从一条小路
到万里长城,人类都走不出来做不出来,这万物之灵也就不灵了。
      老林禅师就在天衣居士震骇的眼神里读出了一件事:
      他不放心!
      ——不放心什么?
      她看人天衣居士的眼瞳。
      于是察觉他背后十指箕张的敌人。
      却在此际,元十三限又陡然发出一声大喝;
      “你也死吧1”
      他的双手已抓住老林禅师~
      他发出大喝也有他的理由。
      (高手过招,生死相搏,决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事实上,一丝微不够
精破的行动都会使自己马上丧失任何补救的能力——所以真正武林高手
的意义是深谙如何把握现在,乃至一瞬间、一刹那,而不相信什么轮回、投
胎、报应等后续举措。万年千秋,都仅在今朝:生死成败,也只在此间。)
      他高做。
      他要指省对方:
      我在攻击你。
      ——仅管那是他必杀之敌!
      他深谋远虑。
      他那一声大喝,正是“一喝神功”,足可震得对方失心丧魂,丧失了战
斗的能力。
      活着的能力。
      果尔江一声喝,使老林禅师本从天衣居士眼瞳中看到背后的大敌,却
仍不及反应。

      他一把抓住了他。
      他要把他摔出去。
      摔到生命之外的地狱去。
      ——就算那是一座山,以他的“大摔碑法”,他也大可把对方像一尊瓷
器般摔碎摔裂!

                          五十三  攻击
    没有裂。
    ——甚至没有“起来”。
    他抓住了老林禅师。
    可是井没有成功的把对方抓起来。
    ——老林大师就像是整个人都黏在地上:甚至是跟整个大地都紧黏
在一起了!
    恨地无环。
    就算元十三限有盖世神功,灭绝大力,也总不能把整个大地都掀翻起
来。
      就在这时,元十三限忽然感觉到一种诡异\ 怪异\惊异至极的情形。
      那是一种:
      爆裂
      ——分裂开来的“爆”。
      他的头,仿似已和身于分开:他的身子,仿佛已和盘骨裂开,他的人,
似已分成了三个部分;他的生命,便要给切开了三段。
      ——当然,这一切,得有一个“先决条件”:
      如果不是元十三限的话。
      元十三限在这一刹那间领悟:
      老林禅师的“翻脸大法”及“霹雳神火”,已修到不需要借助任何火器,
只要敌人的身子沾及他,他就能把“爆炸力”传达过去,在对方体内造成爆
炸断裂的效果。
      ——可惜他的对手是元十三限。
      老林禅师把内劲传人他体内——但在还没有“爆炸”之前——他已先
将之转传入地底里。
      ——然后才“爆炸”。
      这爆炸力仍然爆炸了开来:
    在地里爆炸。
    老林大师原本跟大地连在一起,现在突然失去了依凭。
    元十三限已把老林和尚抓了起来。
    他正要把雷阵雨摔出去。
    ——向着山壁甩过去。
    就在这时,夭衣居士突然睁目。
    徐徐挺立。
    一拳向元十三限打去。
    这一拳也并不出奇。
    也没有特殊的变化。
    但这一拳精华在于纯。
    十分纯粹。
    ——纯粹得甚至没有技巧,也不需要技巧。
    那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的动作。
    这动作很纯。
    ——小孩子出于取物,一定全神贯注,为取物而取物:大人反而会分
心分神、留有余力,就算取物,也心散神移。
    心一分,动作就不纯粹。
    神一散,攻击就不纯粹。
    这都因为天衣居士快死了。
    他已回到小孩般的纯真。
    而且纯粹。
    ——这是一记纯粹的攻击。
    这种攻击,对一向复杂、诡异、刁钻、古怪的武术大家如元十三限者,
反而是最惊惧、头大、难以应付的。
    元十三限只有突然把左手上的弓一横。
    他以弓使出了“一线杖法”。
    守。
    死守。
    苦守。
    ——且在死守苦守中反守为攻。
    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个变化。
    天衣居士的袖子里飞出了一事物。
    那事物急、速、且快极。
    迅取元十三限的印堂。
    元十三限一偏盲。
    他以右手发箭。
    以手掷箭之力居然还在引弓发箭之上。
    更快。
    更狠。
    也更准。
    啄!
    那事物一击不着,自行变化,啄着了元十三限的右目。
    元十三限大叫了一声。
    ——失目之痛,使他狂嚎了起来:
    “以天下英雄为弓,以世间美女为箭!”
    这是他的狂呼。
    咆哮。
    ——也吼出了他多年以来郁郁不得志的怀抱。
    着!
    “噗”的一声,箭穿过了天衣居士的心胸。
    ——透胸而出。
    天衣居士徐徐倒下。
    带着一种,“死也不外如是”的微笑。
    他临死前还不忘厂令:
    “乖乖,走吧,再也不要回来。”
    乖乖是鸟。
    他那一只心爱的鸟。
    听话、温驯、十分灵性的鸟。
    乖乖一向听他的话。
    ——在“白领园”里,他条养无数珍禽异兽,但这趟出门,却只带了这
只斑鸠出来。
    因为乖乖最乖。
    可是现在乖乖却不听他的话。
    它飞了回来。
    它侧着头在看主人的伤口。
    它的眼神竟是忧伤的。
    ——主人的伤口正在汩汩的流着血。
    它飞了回来,啄尖上还有血渍。
    那时元十三限给啄瞎一目的血。
    它一回来,天衣居上就笑不出了。
    急了。
    他刚才强撑出手、是因为担忧好友雷阵雨老林禅师的遇危。
    现在他不敢死,是因为不忍死。
    不忍见乖乖为他而死——元十三限在盛愤中必杀乖乖以报瞽目之
仇。
    他更急。
    他想挥手赶走乖乖,可是手已不听他的指挥。
    乖乖不走。
    它啁啾了一声。
    哀鸣。
    ——那一声里说尽了许多无尽意:一种与主人誓死相随永不背弃的
情义。
    元十三限怒嚎忽止。
    老林禅师又反扑了过来。
    ——天衣居士的“纯拳”加上乖乖小鸟的飞啄伤目,使元十三限无法
及时把老林禅师杀掉,雷阵雨又以惊人的杀志反攻了回来。
    他震起霹、雳、雷、霆。
    他以一种不惜炸得自己粉身碎骨的劲道来炸死他的敌人。
    元十三限立刻反挫。
    他使的是“挫拳”。
    雷阵雨的攻击立即变风了到处受制、动辄受挫——就像蛇噬时忽给
捏住了七寸,飞鹫突然折了双翼,鱼忽尔失去了水——他的攻势反而变成
了对他自身的攻击。
      同时元十三限也叫了一声。
      啁嗽。
      如同鸟音。
      ———“一喝神功”的变调。
      那只小鸟乍闻如听雷殛。
      静立。
      ——飞不动了。
      元十三限的手已疾伸了过来。
      ——那是一只要捏杀它生命的手。

                          五十四  打击

    就在此时,一只、非常、白皙、秀气的手,也疾伸了过来,就跟元十三限
那只黑手握了一握。
    一下子,杀气全消。
    小鸟乖乖飞走。
    战斗停止。
    只剩下了人。
    ——将死的、重伤的、愤怒的和平和的人。
    看到了这个人,元十三限自己忽然掉进了悲恨忿憎交集交织的千丈
涛万重浪里,他有窒息的感觉——也因为这样,求生的意志也特别厉烈,
甚至不惜杀死所有人来求得自己的一息尚存。
    看到了这个人,他仿佛看见自己过去所有的屈辱、耻震与忍辱。
    看到了这个人,他顿时像看到自己过去所有的悲酸、辛酸和怀才不
遇。
    他一切的奋斗,都是因为这个人。
    或者说,如果不是这个人,他根本就不需要奋斗,至少不须要如此奋
斗。
    ——如果这个人不是他的同门,不是他的熟人,他或许就不必如此耿
耿。
    人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人易生嫉妒——不是熟悉的人就算大成大就也
与他无关。
    这个人跟他关系极亲极密。
    这人在当时当代也事关重大。
    他当然就是。
    ——诸葛先生:
    诸葛小花!
      看到了这个人,天衣居士就觉得自己可以死了。
      ——因为他一定会为自己报仇的。
      ——因为他一定能力挽狂澜的。
      ——因为有他在,他带来的人,都有救了。
      ——因为他就是信心。
      他有一种让人信任的能力。
      就算飞沙走石,他仍稳如磐石:就算惊涛骇浪,他也渊停岳峙。
      他看见了这个人,就放弃了挣扎。
      他死了。
      死在这个人怀抱里。
      他虚弱得甚至来不及说一句话。
      打一声招呼。
      但他觉得自己把话都说了。
      而且对方都听得懂。
      并且一定会为他完成他未做完的事。
      这个人当然就是。
      他的师弟:
      三师弟——
      请葛小花!
      ——诸葛先生!
      看到了这个人,他才能“瘫痪”了下来,一下子,他的四肢百骸,一起哭
泣呻吟给自己的关节和创伤听。
      他苦斗。
      苦战。
      ——人生本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不劳而获,常常就会变成一无所获。
      他参禅以后,绝对坚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奉行。
      这次他为朋友而两肋插刀,拼死跟元十三限这等大魔头拼命,结果,
眼看还是挽不回败局:
      织女惨死。
      天衣居士垂危。
      ——这两人一死,只怕取道甜山的各路好汉,也无一能有所幸兔了。
      到了此情此境,此时此地,他也只有拼了老命算了。
      他其实已伤重凡死,但他强撑不倒,是因为不能倒,更不能死。
      结果他却见到了这个人。
      这个几乎连在江湖上如此辈份和武功上如此修为的他、也当对方是
一个传奇的人物:
      ——诸葛先生。
      诸葛小花
      诸葛先生的乍然出现,对元十三限而言,是至大的打击。
      打击,有时候不是在肉体上受到猛烈的攻击。有时候,就算是绝望、挫
折、伤心、失意都比身体上受到的打和击更沉重。
      ——伤心永远比伤身更伤。
      谁都怕打击。
      只不过,有的人,当打击是他一种奋发的力量,正如风吹火长、凤助火
盛,如果给风一吹就熄灭了、那么就是经不起打击了:好剑是在烘炉里打
磨出来的,一个禁不起打击的人,决算不上英雄好汉!
      元十三限见着诸葛先生,就像迎面当头应了一个打击。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和所布的陷阱已失败了。
      诸葛先生虽然及时赶到,但他一上来,也承受了一个至巨的打击:
      天衣居士死了!
      天衣居士是他的师兄。
      ——“自在门”四师兄弟中,大师兄懒残大师始终如同闲云野鹤,总是
神龙见首不见尾。四师弟元十三限,却与自己交恶,也交战了多年,从始至
今仍是敌非友;自己就二师兄跟自己特别要好。
      那是一种缘分。
      这次天衣居士再度出山,赴京赴约,为的就是声援支助自己一一然
而,却出师未成身先死。
      天衣死:
      就死在自己眼前。
      自己怀里!
      ——这对诸葛而言,不啻是一个最大的打击!
      他亲眼目睹四师弟杀二师兄!
      而他竟不及相救!
      不及相阻!
      眼睁睁地看着。
      许天衣死!
      由于彼此都受了打击,所以都自极大的恨意,继而生起了极强烈的杀
机。
      诸葛先生绰着一柄枪。
      一柄风姿绰约的枪。
      ——足以抢掉了所有和所有人锋芒的枪!
      元十三限拉满了弓。
      他的弓正爱情着箭。
      一一专伤人心的箭!

                        五十五  交 击

    两人不说一句话。
    这两个武林中的顶级高手,彼此都辈份极高,都手握重权,门人弟子,
各有成就,两人还分属同门,相知甚深,相恨也仇深似海。
    ——世间里有些怨仇是解不开的。
    ——一旦仇怨越积越深,有时候解开要比继续解不开所付出的代价
还要大!
    所以有仇应当速解。一旦解不了,可能就一辈子解不了的了。
    有人说:时间会使一切淡忘。但同样的,淡忘在时间里的运作向来一
视同仁,连原来的感情也一样给淡化了。
    就像诸葛先生知道元十三限的心里、只剩下了:
    深深情仇,深深的恨。
    ——只要你恨一个人,恨到了极处,可能早已忘了原来是憎恨他什么
的了,只知道继续恨下去,无论他做了什么,不管好的坏的,你都只会更加
恨下去,更恨多一些。
    诸葛先生自是明白这一点。
    他也看透了这一点。
    ——七擒孟获,以德报怨,负荆请罪,感化怵敌,有时候,只是政治手
段,因人而异,对某些人,你宽恕厚待他只是伤害自己的一种行为。
    诸葛先生不是个虚伪的人。
    ——宽恕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只是妇人之仁。

    如果天衣居士还没死,事情或许还有化解的一日…诸葛先生此际
觉得一切已不必化解。
    他只需要报仇。
    所以他立即动手。
    ——对付元十三限这等大敌,他一上来就动了杀手。
    他与元十三限已不只一次交手。
    ——这样的大敌,非出杀手锏不能制胜。
        可是杀手绝招往往不止于取得胜利,还要取敌之命。
        要不然,就得自己送命。
        ——可是,在别的武功都难以奏效的情形下,缠战无益,久斗不利,他
    要的是尽快以绝招一决生死。
        所以他拔枪。
        开枪。
      元十三限也是这样想。

        他的眼睛好疼。
        那一种疼痛不是感觉出来的,而是直人脑髓,深入骨髓,再扩散到四
    肢百骸里去的。
        ——诸葛“及时”赶到,使他心里了然,他在京里所布置的“疑阵”,必
    已给诸葛先生识破了。
      而且也定必给攻破了!
      他着“托派”黎井塘、“海派”言衷虚、“落英山庄”张步雷、“天盟”张初
放等人,突袭“发梦二党”,故意造成一种”蔡京在京里的势力全面夺权”的
声势。
      ——既然蔡京急于在武林中夺权,那极有可能也在朝中翻云覆雨、甚
    至改朝换代!
      事实上,以蔡京在朝的实力,已足以“把皇帝换换位于坐”——就算他
    自己不坐上去,也大可找个傀儡皇帝来操纵自如。
      蔡京也同意这样做。
      没有他的授意,元十三限还不能直接指挥张步雷、黎井塘这一干人。
      蔡京不只是为支持元十三限才让他这样故布疑阵的。
      ——蔡京这种人,是决不可能因小夫大的,他只会因极其巨大的利益
而牺牲他身边或手上的人,且不管那是谁:这一点,他是个政治人物,绝对
六来不认,五毒在心,且七情决不上脸。
      蔡京这样做,除了要促成元十三限铲除政敌:诸葛先生之外,另一大
用意便是要使京城里乱起来。
      越乱越好。
      一--他身处京师,且手握重兵,一旦出了乱子,岂不是火烧鸟窝!这对
他这只老雀,却是有何好处可言?
      蔡京却正是要它乱!
      因为他知道皇帝虽然一味耽迷于书艺女色,荒疏朝政,但身边仍有些
高人能臣,屡屡进言,为保住自己的帝位,自身的利益,有些话赵佶虽然不
喜欢听,但还是听进去了。
      ——傅宗书死了,他迅即再取得丞相的权位:但皇帝对他已开始生疑
失宠。
      既然这样,就让他乱!
      让他自乱阵脚。
      他实行双管齐下:
      他暗中遣使重诱金兵大举南侵,让南朝惶恐自乱。
      他指使城里道上的人物互相干戈、威吓京师的安危。
      这一来,朝里自是人人自危。
      一向只知耽于逸乐的皇帝也慌了手脚。
      这就自然有求于他。
      他才是安邦定国的重臣。
      也只有他才稳得住这等乱局。
      蔡京有此私心,所以他支持元十三限的计策:这一来,京畿大乱,是可
把诸葛先生拖住一时!
      但显然的,诸葛先生并没有给拖死在京城里。
      诸葛先生也看穿了蔡京的心机:
      蔡京和赵佶,一君一臣,是唇齿相依,互为凭仗,谁也不能没有了谁。
      ——换了个宰相,就不定能这样使赵佶为所欲为、从心所欲了。
      ——换了个皇帝,也下一定能容这位极人臣、呼风唤雨的九千岁爷!
      他们两人,都依傍着对方,谁都不能失去了谁。
      诸葛先生最能识破元十三限的心机。
      当诸葛先生知道天衣居士来京“刺京”的行动,就知道元十三限一定
不会让许笑一入城。
      元十三限想必会截击天衣居士。
      他也得去截击元十三限。
      元十三限只想要逐个击破。
      他也知道宿敌诸葛不易给拖缠得住。
      ——他已请动米公公去缠住诸葛。
      ——刚接获的信息:诸葛不还是留在京城里的吗?那么,现在来的却
又是谁?

      是谁走漏了风声?
      是谁泄露了消息?
      幸而他已早有准备。
      ——表面上,鲁书一和燕诗二都因事不能赴甜山之役,只有顾铁三、
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能来;事实上,“六合青龙”可谁都来了。
      ——只要诸葛一现身,他就以六名爱将的“六合青龙”大阵围杀之!
      却不料,来的竟不只是诸葛先生!
      ——连”四大名捕”也来了!
      照理推测,“六名青龙大阵”之所以困不住诸葛,是因为四大名捕接了
这一阵。
      那么,面对诸葛这一阵,只好由自己来硬接了。
      可是,他心里仍狐疑不定:
      --一没绝对的把握,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怎会都不镇守京畿,倾巢而
出,来此荒山跟自己的实力相捋?
      一--诸葛先生怎么能算得如此之定?
      除非是有人通风报信。
      ——是谁出卖了自己?
      ——还胆敢出卖相爷蔡京?
      无论怎样,诸葛先生已至。
      元十三限已久待这一战了。
      话都不必说了。
      说了也没有用。
      他们现在只须要交手,不需要解说。
      是以,元十三限也拔出了箭。
      他的箭袋里只剩下了两支箭。
      他拔了箭。
      搭在弩上。
      然后
      箭竟——
      不见了。
      这两大高手,两名宿仇,一人亮出了枪,一人搭上了箭,就要作出一场
惊天动地,位鬼骇神的大交击!
      老林禅师为之震动:
      在他面前的两个人,正要浴血决战——
      月色逆光映照在他们身上,一个像神,一个如魔。
      ——不管神魔,都比鬼还可怕。
      那是一种泯灭天地、惨绝人寰式的凄厉。
      当正邪决战时,其决战的杀力,是非正非邪、不慈不悲的。
      老林和尚所见的是两个像疯子一般的豪杰,而这两人,只有一条路可走:
      ——决一死战。
      他们之间,只一个能活。
      ——虽然,这么多年来,正的邪的,屡经艰辛,不管道消魔长,还是魔
消道长,彼此还活着,坚强的活着以使对方死亡丧命!
      箭,已上弦。
      枪,已亮。
      ——人心呢?
      脆弱的心经不经得起箭穿?
      ——人呢?
      羸弱的人体怎经碍起枪击?

--

灌到心破碎,也不去怪水,只因为灌水太美
就算被封一次,封两次也无所谓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