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dog (唉,学习!), 信区: emprise
标  题: 金庸影视作品25年回顾(转)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Apr  4 13:00:03 2001), 转信


  金庸的武侠小说红足五十年,他可说是近五十年最佳也是最红的通俗小说家,而且
不限于香港,更是包括了所有中国人的地方。
  金庸小说早在五十年代便已开始改编成电影,不过以成就而言,成功把小说改编成
电影的,却远比不上电视剧,除了开武侠剧风气的佳视《射雕》和无线的《书剑》之外
,无线的《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鹿鼎记》都可算香港电视武侠剧的代表作
。相比起来,有分量的金庸小说电影,粤语片时期的《倚天》可算一部,另外,则只能
把徐克的《笑傲江湖》和《东方不败》算进去了。
  金庸小说电影大致可分成主要三段时期。第一时期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粤语
片时期。第二个时期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邵氏改编期。第三个时期九十年代由
徐克《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带动的武侠片热潮。在第二期和第三期中间则夹着许
鞍华两部重要的《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
  粤语片时期
  粤语片时期改编过的金庸作品,数量不算少。由《书剑》到《雪山飞狐》、《鸳鸯
刀》时期的所有小说都改编了。有趣的是无论小说的长短,几乎逢改编必拍成两部电影
。这个时期虽改编了不少,但是水准都不算高。很多人都有个错觉,以为粤语片对金庸
小说的情节较为忠实,实质粤语片对情节的改动也大。《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的第
七人便由莫声谷改为女弟子,成为张翠山、殷素素的爱情三角。而《鸳鸯刀》更把原著
结局的剧情变成中段,硬加了很多情节。粤语片的改编水准不高,一方面是技巧上的不
足,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意识上比较保守,停在忠奸分明的层次,而领略不到金庸小说
对人物性格较复杂的刻画,但其中却以《倚天》的成就最佳,当中石坚演的金毛狮王气
派之大是其中一大原因。
  邵氏时期
  邵氏拍金庸,也与金庸在电视上的成功带起的潮流分不开,当中以张彻改编的最多
,相比起来也最够分量。其中包括三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也有《侠客行
》、《飞狐外传》和《碧血剑》,其他尚有楚原,他也导演过三集《倚天》。张彻是武
侠片巨匠,又是金庸的好友,本有可能拍出佳作,但是他改编的金庸,在他的个人导演
生涯中,却不是其重要作品。三部《射雕》改编较早,令人印象也较深,但是以真正水
准言,最佳的却是《飞狐外传》。如果说到同期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楚原改编古龙才
真是那个时期的代表,《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多情剑客无情剑》都是当
时佳作。张彻改编金庸最佳的作品,其实是1967年没有改编之名而有改编之实的《独臂
刀》,《独臂刀》的故事其实由《神雕》的杨过故事中变化出来。
  徐克与许鞍华
  许鞍华的《书剑》两部曲,是刻意调低武侠小说的超科技风格,而想拍成一部接近
历史传奇的影片,影片到大陆取景令到影片有着之前所有金庸电影都缺乏的中国山河感
,但是她想拍成一个更富现代意味复杂政治寓言,却有点强原著所难。相比起来,由徐
克把本已含政治隐喻的《笑傲江湖》拍成两部影片,才真正打中九十年代香港的人心,
影片也造就了林青霞的女扮男装传奇,跟风的影片也有些票房好的,但在创作上不单乏
善足陈,而且意识上也由讽世之作变成香港式典型的个人利益至上的犬儒态度,连金庸
本来最富侠义感的男主角令狐冲也变成一个刻薄猥琐的男人。徐克只能以激愤之情拍下
讽刺这一现象的《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最后,不需要提又不得不提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它与《独臂刀》相反,它
是有改编之名而全无改编之实,倒也为第三个改编潮画上一个意外的句号。 
--

我祈盼:
一段无暇的回忆;
一颗温馨的心;
一份洁白的恋情
                  ————因我只来这世上一次。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