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owing (旺角公主之一朵金花),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第二十四章 海上决战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21日17:45:1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梦回汉唐《从春秋走向战国》 
第二十四章 海上决战 
  此刻,“袁崇焕”号航空母舰率领庞大的解放军太平洋舰队,以三十节的速度驶入孟
加拉国湾。这艘一年前才下水的“班超”级核动力航母,是中国最新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
。巨刃般的舰首切开黑沉沉的海水,在舰舷两侧激溅起排空的水墙,直朝印度次大陆最南
的科摩林角插去。
  一个多小时前,它和其它三艘姊妹舰刚完成掩护陆战队独立一、二数字化空突旅在印
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的垂直登陆,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向西急驶,与从迪戈加西亚
岛北上的解放军印度洋舰队形成对印度海军的钳形攻势。
  站在舰桥上的赵仲逊骄傲地望着这支他为之毕生奋斗的庞大舰队,回顾着短短二十年
间便从千顿级跨越到十万吨级军舰的发展历史。他开始由近及远地扫视着他的这些宝贝。

  他的旗舰“袁崇焕”号在总体设计上吸收了“霍去病”级的优点,并借鉴了从金兰湾
打捞上美国航空母舰的内部成熟技术。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104000吨,它的两座
各650兆瓦功率的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共可产生360,000马力的推力,使军舰的最
高时速达到35节。以30节经济航速巡航时,一周之内可以将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机动部署。
  为克服蒸汽弹射在紧急情况下的不足,“袁崇焕”创造地采用了可把平面飞行甲板首
部瞬时调解为倾斜度为12度的滑跳式甲板的设计,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记忆合金,整体甲
板角度变化不但迅捷而且流畅。甲板长、宽分别为345米/40米,飞行甲板最宽78
米。可起降八十多架J─13HⅡ隐身多用途战斗机、J─10HⅢ空优战斗机、J─1
1ⅢH战斗轰炸机、EJ─10A电子战飞机、KC─8A中型空中加油机、YJ─8B
中型预警机、武直─12反潜型以及海上搜索救护直升机和其他支援飞机。
  常常作为旗舰的“袁崇焕”号当然具备先进完善的指挥、通信、探测、火控等电子系
统。作战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火控计算机和实时数据网络,前者对雷达声纳等传感器信息
进行处理,根据敌我位置进行射击解算,并控制火炮或导弹瞄准目标,后者则负责分送信
息,协调本舰和舰与舰之间各武器系统的工作。“袁崇焕”的火控计算机不仅本身功能强
大,还能灵活地和友舰或天军的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完成更高的战略任务。通过和天军之
间的卫星通讯和导航,“袁崇焕”号具有了数千海里的早期预警能力。它本身还装备了“
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改良自199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S300地空导弹用多
功能相控阵雷达和捞起的美国“宙斯盾”系统的AN/SPY─1B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雷达安装在上层建筑上部,共4块,呈4方形。
  不再像一般雷达那样需要靠机械转动天线来捕捉目标,而是通过电脑将每部雷达阵面
上数千个辐射单元进行全方位相控制,即所谓的电扫描。探测速度快,容量大,距离远。
探测距离超过280海里,一次可同时有效探测、识别和跟踪500个空中和水上目标,
并将其数据快速传送给舰内作战情报中心内的指挥、控制系统──它能掌握480批来袭
目标,并自动地将120批目标再分配给舰上的4个导弹制导中心,计算目标的威胁程度
之后,确定防空导弹的战斗准备级别。
  “袁崇焕”号的CSA─N─4舰空导弹是俄制48N6E型面防地空导弹缩小改进
版。目标杀伤距离可达80海里,惯性加半主动雷达诱导方式。从导弹发射至中间飞行阶
段完全按预先制定的航迹飞行,其间随时接受“天空哨兵”雷达传来的目标修正信号,在
末段诱导阶段导弹的扇形搜索火控雷达才启动使用。这一使用方式,使后者的多目标搜索
能力提高了6倍,两部照射火控雷达可同时拦截数十个目标,性能远在美式“宙斯盾”系
统之上。在“袁崇焕”号的舰首和舰尾,分别装有二部CSA─N─4导弹垂直发射器,
它由6×2个位于下甲板上的垂直发射井组成──其中2×2个发射井还可发射射程为1
8海里的CSS─N─1反潜导弹,每个发射井内装8枚CSA─N─4舰空飞弹,,共
装有80枚防空导弹,火力极强。
  军舰的近程防导是由4座“补天石”近战武器系统负责,它实际上是由“直接命中体
制”的25毫米快炮及环绕它的500支9毫米枪管组成的“金属风暴”电子枪和“间接
命中体制”的速射型“37/1000”37毫米舰炮两个子系统构成。
  “直接命中体制”子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由澳大利亚“金属风暴公司”推出一种号称全
世界最快速的“电子枪”,它采用电点火工艺,彻底取代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发明的常
规机枪的传统结构工艺。在它的枪管里既没有撞针,也没有子弹带,没有弹壳的子弹被排
放在枪管里,每一颗子弹相距5厘米挨着枪管内壁的一个电子接触点,一旦通电炸药就会
爆炸,使子弹瞬间射出,从而防止了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
  “金属风暴”电子枪经改进装弹方式后已从每分钟打24万发子弹发展到100万发
。  理论上能击落来袭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甚至垂直而下的精灵炸弹。“37/10
00”37毫米舰炮源自瑞士厄利孔·康特拉夫斯公司推出了速射型“35/1000”
式35毫米转膛舰炮,发射最先进的AHEAD炮弹。速射型“37/1000”37毫
米舰炮除射速比传统的37毫米火炮成倍提高外,单个自动机重量仅为半吨。炮口外安装
有含3个感应线圈的初速测试和引信装定装置。可通过火控系统将初速数据和由探测跟踪
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后,传给引信完成编程,引信按程序在目标前方给定
位置起爆,使弹丸向前射出的子弹丸形成一团“子弹云”袭向目标。AHEAD炮弹的时
间测定精度在100微秒以内,弹丸空间定位精度在0.25米以内。每枚AHEAD炮
弹有180个旋转稳定的重金属子弹丸,足以毁伤导弹。
  “37/1000”炮具有“直接命中体制”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在作用距离上可
达3500米以上,最佳作用距离可从几百米到3000米,而“直接命中体制”
  的最佳作用距离在1000米以内;其次对目标作用面积能够成百倍地增加,而且精
度高。“直接命中”和“间接命中”是两种不同的命中机理,可互补但不能相互代替。“
直接命中机理”的口径一般为25毫米到30毫米,主要打概率:“间接命中机理”的口
径一般为35毫米到40毫米,主要打精度。
  “袁崇焕”号还有对来袭导弹进行软杀伤的低能激光综合干扰对抗系统,可利用低能
量激光辐射,致盲入侵导弹导引头上的光电探测器和制导线路,使之饱和和过载,导致敌
方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制导弹丢失和偏离真目标,失去控制而坠落。它的另一很不人道的
任务是暂时致眩致盲或永久致盲敌方飞行员的眼睛,顺便破坏敌飞机中装备的光学仪器、
“袁崇焕”号特别装有4
门垂直射程达2万米的火箭炮,可发射自备氧的空气燃料炮弹,撕碎垂直而下的弹道导弹
;也可发射箔片诱饵弹构成金属云,和舰载多部主动电子干扰机一起诱骗来袭导弹。
  此外,“袁崇焕”号还装有雷达告警系统,鱼雷,反潜鱼雷,红外曳光弹和各式战术
数据链,积俄、欧美、中之先进科技于一身。
  一左一右为“袁崇焕”号航空母舰保驾的是“泰山”级武库舰,这是解放军在克拉地
峡反弹道导弹战役结束后才发展起来的新舰种──一艘装满各种导弹和重炮的发射平台。
标准排水量为41000吨,长250米,宽31米。为具抗特殊海情能力,保证军舰在
恶劣海情条件下的行驶速度和发射重炮、导弹所需要的稳定性,它没有采用低舰身设计和
美国强调的作战隐蔽所需的大吃水。该舰由纵横舱壁隔成24个水密舱段,非导弹舱区设
有12层甲板,约2000个舱室,具有较强的抗沉性。舰体水下部分采用三层结构,之
间镶嵌多层复合装甲,并增强了双层船底板强度;机舱、导弹舱和弹药舱周围均又额外合
金装甲防护,备用弹药库设在水线以下;主要作战舱室和上层建筑等均使用“凯夫拉”碳
纤维装甲防护;绝大多数舱室为封闭结构,以保持正压,从而达到防核、生、化的三防能
力。
  为了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无限续航力相匹配,也为各种费电武器提供能源,更为激光
武器电容器腾出空间,采用了核动力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该系统由双座一体化自然循环压
水堆、多台电动机和推进器组成,主要原因是考虑电力推进可以安装在舰内任何地方,有
利舰型设计和舰内布置,并可为激光器和将来换装的电磁炮等提供所需的电力。双堆热功
率共600兆瓦,总功率16.6万马力,为“泰山”级武库舰提供32节航速外,还能
产生足够电能。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结构紧凑,装在密闭坚固的钢质硬壳内,且舷侧部
分有多层特殊装置和复合装甲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核事故的发生。2座核反应堆分别布置
在前后机舱内。
  “泰山”级武库舰极为重视降低军舰外表各种物理特征。首先为减少雷达波反射,改
进舰艇外形设计和采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或覆材。在外形设计上避免大幅垂直面与水平
面直角相交,应使其略带倾斜,上层建筑尽可能低矮,所有转角处、结合部尽量圆滑。其
次为降低红外辐射,在高温排气出口处设置水雾降温装置,以减弱红外辐射的强度。
  “泰山”级武库舰各作战系统间的信号传输几乎全部靠光纤来完成,因为光纤通信具
有保密性强、频带宽、容量大、重量轻、相近光路间不互相干扰、抗电磁干扰和地磁干扰
且成本低等特点。光纤网采用多余度和多独立接口设计,在主线路损坏的情况下,能利用
舰内激光或无线电通讯和舰际各种数据链迅速恢复工作。解放军海军还充分利用民间计算
机技术,用光纤全舰局域网和无线舰内通信网把指挥控制系统、武器自动运输系统、机舱
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损管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大量舰
员。
  “泰山”级武库舰最令人生畏的是它几分钟之内便能发射五百多枚各种型号导弹的能
力,且全部采用最先进的发射方式──垂直发射。它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分可装巡航导弹
和反潜导弹的大型、装反舰导弹的中型和装防空导弹的小型三类,能自动完成导弹的装填
、发射、目标的搜寻和导引等整套程序,对陆、海、空都具有极强打击能力。
  为克服导弹作战的费效比太高,“泰山”级武库舰装有多门大口径化学舰炮──将被
电磁炮取代,发射各种制导炮弹,最远的射程达100海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能垂直发
射,可迅速为整个舰队在高空构成多层空气燃料云或金属云,抗击弹道导弹的致命攻击。

  “泰山”级武库舰装备了解放军海军第一套“后羿”舰载强激光反导系统,它采用二
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波长是大气吸收最小的1.06微米。为解决单个二极管泵浦固体
激光器输出功率不足的缺点,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小型化和激光
器相控阵列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利用独特的相位控制和光路相位补偿技术,结合计算机
自动化控制,使“后羿”舰载强激光反导系统的输出功率达到6.5兆瓦。
  由于大气对激光会产生吸收、散射和湍流效应,激光波长至关重要。大气中的分子和
气溶胶──尘埃、烟雾、水滴等质点──使激光束的能量发生衰减;大气湍流会使激光束
发生扩展、漂移、抖动和闭烁效应,使激光能量损耗,偏离目标;对于强激光还有“热晕
”效应──由于大气吸收了激光束的能量,导致光路加热,从而改变了大气的折射率分布
;强激光大气传输的另一种效应是大气击穿,也就是使大气发生电离──当大气被击穿而
产生等离子体时,会严重吸收或阻碍激光束的传输,影响其杀伤破坏威力。中国国防科技
工作者并不满足于1.06微米激光的这些效应最小,他们发明的“后羿”配套系统能利
用低强度高重复频率的先行光束来驱除光路上的气溶胶粒子,然后发射强激光的方法和抵
消湍流和“热晕”效应的自适应光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后羿”主系统的威力。
  “泰山”级武库舰也装备了低能激光综合干扰对抗系统和“补天石”近战武器系统等
近程反导武器。它还有专门对付水面和水下鱼雷的巨声弹发射系统、雷达告警系统,反潜
鱼雷,红外曳光弹等。
  由于导弹和重炮频繁的发射对雷达探测系统的严重干扰,它并不具备航空母舰、“北
京”级巡洋舰和“旅洋”级驱逐舰精巧的防空目标截获系统,也不具备许多驱逐舰和护卫
舰安静的声纳反潜系统。但它装备抗干扰能力极强的通讯系统,依靠外界提供敌我交战态
势信息,凭借本身出色的作战指挥系统,能做到“指哪打哪”。另外没了各种外露的大型
探测装置,“泰山”级武库舰整个舰体设计完全优先考虑隐身和装甲防护,故它的抗打击
力是所有舰种中最强的。
  在“袁崇焕”号和两艘武库舰外围第一圈的是两艘标准排水量12000吨“北京”
  级巡洋舰和四艘标准排水量9000吨“旅洋”级驱逐舰,都采用了深V型和宽舰体
舰型设计,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近乎完美的统一。动力装置由四台国产高
效燃汽轮机和两台高性能柴油机共同组成,总功率分别达到9和6万马力,再加上先进的
深V型舰型的应用,使它们最高航速达到35节之高,同时庞大的舰体也为航程达120
00海里/18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旅洋”级驱逐舰的舰首高昂两根130毫米主炮,显示了它独有的主力驱逐舰的尊
严与魅力,舯部两侧隐身网栅内的五联装533毫米高速反潜鱼雷同先进的YY─03型
先进鱼雷诱饵系统一起构成了对敌潜艇的近距防御,舰艉宽阔平坦的飞行甲板可容纳大型
直升机起降,而大型半埋式机库既有利于隐身又可存放两架大型直升机。
  上层建筑具隐身性,也都装备“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系统、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补天石”近战武器、和拖曳式声纳等武器系统,具有极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最值的一提的是它的第二代先进新型舰用多功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可随任务
需要任意改变搭载武器的种类和数量,该系统可兼容中国的C-803/80X系列超音
速反舰导弹,CJ─X系列反潜导弹和俄制改装的海红旗系列中进程对空拦射导弹,并有
以四个单元的容量装载一枚重型的超远程高超音速反舰/对陆两用巡航导弹。该系统以模
块化形式装载,每个模块有8个标准单元或2个特大型巡航导弹单元或32个近防导弹单
元,该系统的效能是美国MK─41系列垂直发射系统的4倍,而价格只有其一半而已,
体积也比MK─41系列缩小25%,因此“旅洋”
  级就装载了24个标准单元,其中8个标准单元置于舰体中部的甲板下,内置有64
枚“红旗─9!”中程防空反导导弹。该导弹一般以两枚齐射方式对45公里内的来袭两
倍音速反舰导弹有98%的摧毁率,对五倍音速以内的来袭导弹有90%的杀伤概率,同
时也具有对5公里以内的掠海飞行两倍音速反舰导弹95%的摧毁率和对45公里以内飞
行高度不超过3万米的超音速飞机98%的杀伤概率,该型导弹的开发成功标志着中国舰
载点防空导弹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有2个大单元位于外形低矮且全面应用隐形设计的
舰桥前的甲板上,其内置有16枚C─803型超音速中程反舰导弹,该型导弹最大射程
可达150公里,且末端将以2倍音速在海面以上5─7米内做掠海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这就使得敌舰很难进行有效的拦截,该型导弹也是一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型舰对舰导
弹;最后32个近防导弹单元分别被置于舰桥前反舰导弹单元的前面和舰艉直升机机库与
发动机进排气柱之间的甲板上,其内各备有256枚“海红卫!”型小型近程反导导弹用
以抗击最为猛烈的饱和攻击。这样一艘功能齐备而强大的大型驱逐舰因其自动化程度极高
所以只需要195人操纵即可以实现三班体制,舰内生活设施先进而又齐备,舰员生活非
常舒适,这也为长时间在海上巡航、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
  “北京”级巡洋舰除拥有和“旅洋”级驱逐舰相同的武备外,主要区别不是它的垂直
导弹发射系统有36个标准单元,且能发射远程防空导弹,而在于它的“天空哨兵”相控
阵雷达系统最完备,探测距离最远,可通过舰际通讯系统指挥整个舰队的防空。虽然它不
如航空母舰威风,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更适合做舰队旗舰。
  更外圈是专司反潜的5000吨级“海卫”高速护卫舰、扫雷艇、各种导弹驱逐舰和
各种辅助船只。每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水下还有三艘093级核攻击潜艇和四艘常规动力
潜艇。
  现在由四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构成的解放军太平洋舰队已距印度海岸不足五百海里了
。  印度海军以改自英“竞技神”的28700吨“维拉特”号、改自俄“戈尔什科夫
元帅”的44500吨“圣雄·甘地”号、改自俄“库兹涅佐夫元帅”的67500吨“
尼赫鲁”号和自制26000吨的“英·甘地”号四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大舰队正在靠近
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洋面上执行封锁任务,突然接到印国内核基地遭受中国“外科手术
”式的攻击,且已经瘫痪的报告,急忙拉向靠近科摩林角的机动海域,准备阻止中国两个
大洋舰队的会师。
  3月24日早上8点整,“尼赫鲁”号上的远程导弹预警雷达发现了十几枚弹道导弹
正从高空逼近大舰队,立刻整个舰队拉起了凄厉的导弹警报声。舰队司令阿德瓦尼中将并
不太担心,因为他的舰队装备了由美国发明日本改进的防弹道导弹系统。他立刻命令:“
发射箔片弹!信号破译机开机!”
  以8艘6700吨“德里”级驱逐舰为首的护航军舰开始集中向“尼赫鲁”号导弹控
制室算出的来袭弹道发射箔片弹,迅速在万米以上高空构成浓密的金属云。
  各舰的信号破译机也捕捉到了“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制导弹头的特征频率。接着
各舰开始向5000米左右的空中发射空气燃料炸弹。在“昆吾”Ⅱ型攻击弹头穿越金属
云瞬间,各舰的电子干扰器同时朝金属云发出和制导弹头同频率的强大信号,利用金属云
的反射搞乱已同制导弹头失去联络的攻击弹头。这一招很见效,大部分弹头纷纷落偏甚至
自爆,少数几枚也引爆了空气燃料炸弹而变成了齑粉。
  阿德瓦尼不禁得意地想:“看来由日本改进的东方电磁盾远超过美国蛮力的西方导弹
盾。中国人还是得由东方人来对付!”
  与此同时,解放军两大洋舰队的舰载机已开始起飞。“袁崇焕”号的升降机已把一架
架原本折起翅膀的飞机送上飞行甲板。第一攻击波指挥长是赵海龙中校,在他在跨进J─
13HⅡ座舱前,身板笔直地朝舰桥方向敬了一个长时间的军礼,直到他确信父亲赵仲逊
元帅已经还过了礼,才狠狠把手向下一劈,转身登上了飞机。
  作为一个入伍不到四年的飞行员,赵海龙晋升速度是火箭式的,不过这和他作为赵仲
逊的儿子毫无关系。或许他爱炫耀自己的技术,或许他喜欢冲头阵,他总是玩命的冲进敌
机群中,用他高超的飞行技术击落比别人多近一倍的敌机。他出类拔萃的飞行技术和幸运
女神的青睐使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甚至从未有过战斗机被重创或弃机的经历。由于他每次
都能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成了新兵中的传奇人物,老飞行员们也开始对这个勇敢的年轻
人另眼相看。
  他打开引擎,在完成飞行前的全部检查后,向甲板上穿黄衣的甲板航管员握拳示意可
以进入弹射的准备过程。甲板航管员用两个黄色指挥棒引导飞机滑行,使其前轮位于弹射
轨道的中心。当前轮“格登”一声驶过弹射滑块后,赵海龙刹车使飞机停下来。然后穿红
衣的绳索员用系留索把飞机固定在甲板上。系留索的强度非常之高,能把处于发动机全推
力状态的飞机固定,并将在弹射的一瞬间由机械装置把它解开。然后,赵海龙慢慢地松开
刹车,使飞机向前滑行,把系留索张紧,并打开开关,放下飞机上的弹射牵引棒。甲板上
的也穿红衣的弹射操纵员麻利地把弹射滑块和飞机的牵引棒连接在一起。这时飞机机械师
跑过来迅速地对飞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同时,弹射操纵员根据J
─13HⅡ的起飞重量调整推动弹射器的蒸汽压力,并等待弹射指挥人员的弹射信号。
  弹射装置拉紧了,赵海龙感到飞机有一向后蹲坐的感觉,他马上把引擎开动到最大推
力状态。然后,赵海龙再做一次机内检查──他可记得有一次训练中躲过一支在风挡后如
长矛般迎面而来的铅笔的教训,确报没有什么没固定的东西。一切正常!他用左手使油门
保持最大状态并同时合上油门扼锁装置,保证在弹射加速过程中油门杆不会改变引擎的推
力状态。赵海龙把头靠在座椅头枕上,右手牢牢握持住飞机操纵杆,使之保持正确位置,
同时左手再次握拳向弹射指挥员示意可以进行弹射。
  弹射指挥员检查并认为一切正常后,却闭起双眼,感受舰身随大海波涛的轻微起伏,
寻找好弹射时间,使飞机在航母正位于波峰时弹射升空。他的绿色指挥棒一落,弹射操纵
员同时按下弹射钮。
  赵海龙也几乎同时感到眼前一阵发黑,经验丰富的他知道这是由于飞机被赋予极高的
加速度,以致他的眼球会有轻微的变形,血液后涌的正常现象。他干脆闭上眼睛去“享受
”这份惊险和刺激──那是任何云霄飞车都不能比拟的。
  当他再睁开眼,发现如脱僵野马般的飞机正贴着海面狂奔,这是弹射飞行的最关键阶
段,他必须迅速调整飞机的姿态,使它能进入正常飞行。如果机鼻过高,飞机会失速;机
鼻过低,飞机会直冲入海。赵海龙沉着地操纵飞机,迅速爬高……
  当印度大舰队的水兵们还没从击败中国“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的狂喜中平静
下来时,解放军“泰山”级武库舰发射的几十枚巡航导弹已飞速奔来。“德里”级驱逐舰
迅速发射了更多的SA─N─7防空导弹迎击,庞大的中国巡航导弹转身不灵眼看就要纷
纷被SA─N─7防空导弹击中。奇怪的是中国导弹见躲避不开,竟然在被击中前“自杀
”──有位在日本留学过的印度军官不禁讽刺道:“中国导弹好有骨气啊!”。殉爆看上
去爆炸力并不强烈,只是爆炸声极为特别沉闷,声音传送的很慢且连绵不绝,以一种近乎
无声的颠颤波动穿过军舰厚厚的钢壁乃至人体。令听到的人轻则心慌意乱,重则痉挛抽搐
,然后便是呕吐和腹泻。
  阿德瓦尼亦未能幸免,他的症状是痉挛和呕吐,脸色非常难看。开始他以为自己是早
期冠心病发作,见同舱的年轻军官都如此,这才意识到是刚才的殉爆所致。
  几乎可以肯定,中国人这一次使用的是传闻已久的一种非致命性武器──次声弹。
  这真是可怕的致命一击。声波消失之后,可以看出印度水兵的斗志和士气已开始瓦解
。  刚缓过一点的阿德瓦尼又听舱外一阵嘈杂声,他出去一看,只见众人纷纷向西方的
天空中望去,看到的景象令人震惊不已──在薄薄的云层上,居然鬼使神差地出现了印度
人熟悉的湿婆神隐约的半身像,他正痛苦地垂下高贵的头颅,似乎不愿看见一场惨剧发生
。几个虔诚的印度教已跪倒向显迹的圣灵祈祷。阿德瓦尼立刻发现还没见到解放军的人影
,他的水兵的士气就完全瓦解了。
  “将军,不好了,我们巡逻的预警飞机突然报告他们的雷达失灵,连护航的战斗机雷
达也一起死机了,我们舰队的许多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失灵!”舱内的参谋嘶哑地报告
着。  阿德瓦尼赶忙踉跄着回道指挥舱,急不可待地命令:“所有飞机立刻起飞!”
  接着察看起损失装备的一览表,发现大多是娇贵的西方设备,所有装有防原子破坏设
备的电子系统全部没事,他惊叫道:“这是微波武器!密闭所有舱门,在甲板上的人员一
律躲在金属掩蔽物之后。”
  一些躲避不及的印度水兵已显入神经紊乱的状态,倒在甲板上大哭小叫,似乎世界末
日已经来临!
  微波武器并不神秘,它是一种采用强微波发射机、高增益天线以及其它配套设备,使
发射出来的强大的微波束会聚在窄波束内,以强大的能量杀伤、破坏目标的定向能武器,
其辐射的微波波束能量,要比雷达大几个数量级。
  微波武器可以使现代化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失效或损坏。例如,用0.0
1至1微瓦/平方厘米的弱微波能量,就可以干扰相应频段的雷达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10至100瓦/平方厘米的强微波辐射形成的瞬变电磁场,可使金属目标表面产生的
感应电流与电荷,通过天线、导线和各种开口或缝隙,进入坦克装甲车辆、导弹、飞机、
卫星等武器内部,破坏各种敏感元件如传感器、电子元器件等,使武器系统失去其效能。
微波武器的能量达到1000至10000瓦/平方厘米的超强微波能量,可在很短时间
内使目标因受高热而导致破坏,甚至能够引爆武器中的炸药等,使武器被毁坏。微波武器
与激光束、粒子束武器相比作用距离更远,受天气影响更小,从而使对方相应对抗措施更
加复杂化。
  微波武器还可用于杀伤人员,就其杀伤机理而言,有“非热效应”与“热效应”两
种”。“非热效应”是利用3至13毫瓦/平方厘米的弱波能量照射人体,以引起人员烦
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衰退等。这种效应如果用到战场上时,可使各种武器系统的
操作人员产生上述心理变态,导致武器系统的操作失灵。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幅
射照射人体,能量密度为20瓦/平方厘米,照射时间为1至2秒,通过瞬时产生的高温
高热,造成人员的死亡。微波束另一个特点是,它可以穿过缝隙、玻璃或纤维进入坦克装
甲车辆内部,烧伤车辆内的乘员。
  微波武器的最大弱点是对有核防护设施的目标无效。许多国家的军用电子设计有专门
金属板防核辐射,这些设备对微波武器也有同样的防范作用。
  “尼赫鲁”号上粗笨的俄式雷达这时显示威力,迅速发现东边和南边一百多海里处共
有12个强干扰源。阿德瓦尼命令附近的俄式战机立刻发射反辐射导弹。
  正为6架EJ─10A电子战飞机护航的赵海龙接到后方YJ─8B中型预警机传来
的6枚导弹来袭的信息,立刻用激光数据链通知EJ─10A电子战飞机的飞行员:“伙
计,快收伞吧!你们被ARM盯上了。”
  一名EJ─10A电子战飞机的飞行员满不在乎地回答:“让你开开眼!看看我们‘
天空微波炉’的威力吧。”他们反而加大了功率。6枚反辐射导弹越来越近,赵海龙心都
提到嗓子眼了,他不自觉地开启了格斗导弹的预热程序。然而,这6枚反辐射导弹在五百
多米的距离上突然像撞上一道看不见的墙,有4枚一下便偏离航向,剩下的2枚干脆凌空
爆炸。  出了一身冷汗的赵海龙骂道:“你们这帮兔崽子害得老子差点得了心脏病!”

  那些嘴上很硬的EJ─10A飞行员显然心中也是没底,“嘿嘿”笑着道:“我们该
回去了,祝你们好运!”
  由于EJ─10A电子战飞机对位于正前方的电子设备不分良锈,一律格杀勿论,赵
海龙他们只好在其后盘旋。一听此言,36架J─13HⅡ立刻朝印度舰队蜂拥而去,在
它们下边二百多枚由武库舰发射的真正反舰导弹已呼啸着奔到前边去了……
   
夜视仪和光电传感器,致使敌方武器系统不能观测和瞄准目标。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