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owing (旺角公主之一朵金花), 信区: emprise
标  题: 第二十八章 反击台湾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21日17:47:1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梦回汉唐《从春秋走向战国》 
第二十八章 反击台湾 
  5月27日这天投入反攻的解放军地面部队是柳维平指挥的福建前线炮兵。从凌晨0
点起,金门和马祖的台军就进行了连续两个小时的炮击,而且大量使用钢珠子母弹。由于
解放军事先已有防范,损失极为轻微。
  凌晨4点,柳维平一俟通讯网络恢复正常,立刻下达了炮击预备令。二十秒内,近两
千门大炮迅速撤除了火炮伪装网摇起了炮身。装填手将第一波炮弹推进炮膛。关闭了炮闩
,瞄准手按事先赋与的诸元将炮口定位。尤其在厦门,这一切似乎显得那么熟悉,时间好
像一又回到了1958年。
  4点10分,在厦门云顶岩指挥所,柳维平“开炮”的命令一下,像按电钮一样,各
炮阵地上顿时闪烁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声音稍迟才到,是连成
一片密不透风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的尖啸。首批有指引作用的火箭炮弹、榴炮弹和迫
击炮弹在夜空中划出的彩色曳光弹道像疾风骤雨,又像直泻的瀑布。大约十几秒时间,大
、小金门先炸起一片亮点、烟簇,紧接着,亮点变成火海,烟簇形成了烟雾,又过十几秒
,传回对岸轰隆隆打闷雷一样的声音,开始还能听出连续的浑厚的巨响,后来就像刮起台
风一样,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了。厦门纵深十几公里之内的各个阵地的炮口,同时不断地喷
出火柱,一个连着一个汇成一道长虹。威风的火箭炮拖着长长的火尾巴呼啸着飞过去,像
一块巨大的烧红的钢板直压下去,台军兰湖的坦克阵地烧起了熊熊大火,从声音中听出解
放军的弹幕已经来来回回在那里犁了两个来回。料罗湾海域,炮弹炸起一道道白色水柱,
弹片把海面打得好像沸腾起来,几艘被困的补给船眨眼间便燃起了大火。掀掉洞穴口伪装
的5艘配备“雄风”式舰对舰导弹“海鸥”级导弹快艇加足马力试图向外海逃窜,也被解
放军的道道火网拦截,这5艘隶属海军海鲛大队的导弹快艇如纸折船般被巨浪掀翻。
  炮击的高潮共有三个波次。
  第一波作战暗语“扒皮”,持续时间30分钟。对北太武山金门防卫部,使用10个
炮兵营共160门火炮,发射16000余发炮弹。对金门杨蔡的联兵第319“金东”
旅旅部,使用5个炮兵营共80门火炮,发射了8000余发炮弹。
  对金门县城正东方向兰湖的第284装甲“南雄”旅旅部使用6个炮兵营共96门火
炮,发射了9600余发炮弹。对金门县城西北亭泡的联兵第127“金西”旅旅部使用
5个炮兵营共80门火炮,发射了8000余发炮弹。对位于小金门岛中部偏东隆平山的
联兵第158“烈屿”旅旅部,使用8个炮兵营共128门火炮,发射了14000余发
炮弹。对小金门林边、南圹的台军两团团部,共使用8个炮兵营共128门火炮、发射了
近12000余发炮弹。对大、二担岛敌营房,导弹阵地使用4个炮兵营共64门火炮,
发射了近6000发炮弹。对料罗湾台湾军舰使用海岸炮10个连共120门火炮,发射
了3000余发炮弹……
  第二波作战暗语“抽筋”。第一次火力急袭后进入5分钟的火力间隙,让海风吹散硝
烟,让炮管稍稍冷却,4点45分再度开始,转入等速制压射击!持续10分钟。
  重点压制开始零星还击的台军炮兵阵地。
  第三波作战暗语“吃肉”,是一次短促急袭,5点35分开始,每门炮打4发,对预
计中的台军抢救、维修、灭火人员予以打击杀伤。
  金门防卫部的核心阵地是由巨大、广阔的“中央坑道”构成。它的南、北、东三面贯
通,汽车可以进出,内有36条支坑道,150条屯置弹药、物资粮食的副坑道,总长1
0000米以上。其中的“擎天厅”,平时可容四千人开会欣赏歌舞表演,战时搬走座椅
,即成可容纳四百张病床的地下医院……坑道的大都开口在北太武山南麓,普通炮弹根本
无法直接命中。
  不过这倒成了柳维平试用解放军最新的“智能激光炮弹”的演武场。这种新炮弹的原
理同─般激光制导炸弹相似,另外导向部份也加装了“北斗”GPS小型接收器,当然一
台能够对炮弹弹道进行修正的计算机也是必不可少的。炮弹发射后,控制电脑将根据信号
接收器获得的信息对炮弹飞行路线及高度进行实时调整,调整是通过压电陶瓷制动器。这
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
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棒变长,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
瓷棒变短,这样就可使弹头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弹头的飞行方向。实验证明,这种制
动器甚至可用在子弹上,因为它不仅容易微型化,还能抗住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并
且反应灵敏,每秒钟可伸缩数百次,能有效控制速度超过3马赫弹头的飞行方向。当炮弹
临近目标物上空时,控制电脑会将炮弹腰部的一圈扇叶弹出,使炮弹减速,从向前飞行迅
速改为向下坠落、最后像炸弹一样击中目标。这种“智能激光炮弹”长600毫米、直径
150毫米,每枚造价仅为四万人民币。
  这次“北斗”GPS暂时指望不上,由于距离很近,也不需要,它的激光制导则由无
人侦察机负责。解放军共发射了4000发“智能激光炮弹”,炸毁了北太武山金门防卫
部所有发现的出口,有些甚至深入坑道内部,轰塌了整条通道。在这批特殊的先锋开路之
后,上万发普通炮弹从从不同方向一群一群像卷场机喷撒谷粒似地发射出去,越过北太武
之巅而过,如疾风雹雨。炮弹一发紧跟着一发,猛烈爆炸破片乱飞,震耳欲聋,天崩地裂
,北太武山南麓的翠谷眨眼间变成了恐怖之谷,死亡之谷。
  侦察机传回的照片显示炮击的效果非常理想,柳维平取消了空军的轰炸计划。
  而炮火密度更大的马祖方面,战果就更加辉煌了,马祖防卫司令部和它指挥的一南一
北193和194守备旅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天亮之后,闷头猛装狠打了半夜的解放军
指战员们这才有功夫欣赏他们的杰作:徐徐的海风把大担岛上的硝烟吹到海面,与小金门
的硝烟相接,继而又与大金门的硝烟连在一起,在他们炮阵地前方海面,形成了一道厚厚
的灰黑色的巨大烟墙,场面真壮观好看。
  云顶岩指挥所内,柳维平和参谋们正在通过对照新旧照片,寻找下一次炮击的目标。
  他们发现由前沿基本阵地、中间阵地、核心阵地组成环金门岛纵深防御体系已支离破
碎。水际滩头绵密的障碍物,如轨道砦、铁丝网、围墙、阻绝壕、地雷场,都被夷平。重
点打击的前沿阵地筑建地堡群,防御支撑点,反空降高堡等,也都成了一片废墟。纵深地
域高地上,筑有大型坑道,配置大口径火炮的阵地也被破坏。作为高、中、低立体三层对
空防御火力支柱的各式高射兵器、“小槲树”防空导弹都炸散在阵地周围。他们的结论是
:金门和马祖登陆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远在北京总参作战值班室内的薛皓简却紧锁眉头,他正在为找到石田勇次郎的联合舰
队具体位置发愁。代号为“象神”的台风在台湾以东太平洋上空已形成一个五十个台湾大
小的巨大云团,把联合舰队的行踪遮得个严严实实。薛皓简深怕狡猾的石田勇次郎趁机溜
回日本,和日本本土陆上的防空系统整合成海陆空三位一体没有漏洞的NMD防导弹系统
,破坏“天神的黄昏”摧毁日本军事工业的核心计划。他想到:“当务之急是拴住石田,
登陆金马,离大陆近,他不会来;放手岳麓生攻击菲律宾,由于岛屿众多,急切难下,他
一时半会儿不会赶去驰援;只有直接威胁台湾岛,他不能不增援。最后他的目光集中到了
澎湖列岛,下定了决心。他首先告诫岳麓生绝不许发挥什么主观能动性打菲律宾,以免两
面夹击吓跑石田勇次郎,然后他才命令张安涛按下金马不打,声东击西偷袭澎湖。他特别
通过给柳维平训令告诫福建和中南太平洋战区的全体指战员:“不许轻敌!战斗打响的最
初阶段,孤岛上的敌人都处于无路可逃的状况。在弹药无缺的情况下,往往会困兽犹斗,
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越是岛小,这种状况越明显。正确的战法是耐心打击敌人的士气,逐
渐摧毁敌人的斗志。”  此刻,大胜之后的石田勇次郎同样很苦闷,失去了卫星不但不
能发现解放军两大洋舰队的动向,连和日本本土直接的保密通讯都中断了,只能通过空中
激光接力连到台北,再用台北和东京之间的海底光纤保持通讯联络了。全歼解放军两大洋
舰队的构想已经不能如愿了,明智之举应该是回日本组成完整的NMD,使解放军不能再
那么遂意地发射导弹。他刚提出自己的想法,手下的参谋们却一至反对,纷纷提议继续攻
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逼解放军舰队前来决战。缩回日本当****,太有损海军的光荣形象
了。正在争吵间,台湾总统谢浊水亲自打来了电话道:“支那突然袭击我澎湖守军,他们
人多势众,我军已快撑不住了,请你部赶快支援。”
  石田勇次郎按捺心中的兴奋,冷静地问舰队气象官:“我们这里什么时候会天晴?”
  “至少六天。”气象官肯定地回答。
  “各战队作好出击准备!”石田勇次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解放军天军的“北斗”GPS刚一恢复以台湾为中心的局部地区的工作,以十几年时
间侦察和锁定台湾各重要目标的二炮立刻把积存的能量发挥出来,从华东、华中和华南地
区几百个基地第一攻击波便发射了两千多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目标涵盖了台湾的
攻击通讯指挥中心的
导弹有一部分是“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攻击的重点除了总统府、“台湾五角大
厦”和三军各总部等外,重中之重便是“衡山指挥所”的“战时最高指挥中心”。高度神
秘的“衡山指挥所”位于台北士林区鸡南山被挖空的山体内,耗资十亿美元竣工没几年的
“台湾五角大厦”──国防部和参谋本部大楼──就在附近。“衡山指挥所”范围内的鸡
南山地下被挖成三层,建构成相当壮观的地底隧道,内里错综复杂,最远可直通松山机场
和士林官邸──蒋介石生前的住所。除此以外,隧道内还装有先进的通讯系统,以备战时
,地面交通和通讯被中断后,地底交通仍可畅通无阻,让“总统”和各级官员也可以透过
高科技通讯器材,密切注视大局发展。由于整个基地占地非常辽阔,常常需要乘车,因而
地底隧道的宽度是能容纳两辆军车并行。在必要的情况下,总统只需三分钟,便可由东吴
大学的地底隧道,回到总统府。“新五角大厦”架有专门的天桥直通“衡山指挥所”,步
行也只需六七分钟。
  “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首先在隧道上方和山体通风口处炸开大洞,随后装有
空气燃料炸药弹头的巡航导弹再循着开口钻入,在隧道和山体内部爆炸。引起上百名逃入
“衡山指挥所”的幕僚人员缺氧而窒息死亡。谢浊水和少数高级官员因为避在有两米厚钢
板隔离和独立通风系统三防深层地下室,侥幸躲过一劫。由于内装的台湾陆军“数字化战
场基础”的IMSE“战术区域通信系统”与外界“潜龙”
  光纤系统构通的结口被破坏,“衡山指挥所”实际上已沦为防空洞了。
  解放军二炮也没放过台北地区的重要的圆山地下要塞,一枚“神箭”从通风口穿透了
下层避弹室的天花板,使谢浊水的备胎首先漏了气──他的副总统当场死亡。二炮还攻击
了台湾AAOC空军作战中心──“强网”的中枢神经、海军大成系统等机密单位。台湾
的指挥系统一下子瘫痪了。
  台湾的防空系统的感觉神经──“强网”系统──是以空军规划的“强网三阶段”
  为主要架构,再逐步整合其他军种的相关防空系统组成的。台湾岛形状狭长,东西宽
15至144公里,南北延伸394公里,面积仅为35780平方公里。
  从军事角度分析,台湾岛本身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即使是横亘于大陆与台湾本岛
之间、被台湾视为台方天然屏障的台湾海峡,最窄处也只有135公里,作战飞机只要几
分钟就可飞过。因此,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以提高台军的整体战斗能力成为台当局梦寐
以求的目标。为节约预警时间,AAOC空军作战中心还下设北、中、南三处AAC“自
动化区域作战管制中心”──又称战管联队,来整合中程低空防空导弹、战机、防空火炮
以及要点防空导弹等系统,以达到集中管制、统一指挥运用,避免火力重叠。它的作战指
导原则为:早期预警、立即反应、多层拦截、保证摧毁;作战理念为:先低后高,先点后
面,先西后东,陆海并重。
  二炮首先端掉南投县归仁的固定卫星地面站,断绝了短时间台军利用“华卫”
  系列卫星的可能,李恒的天军信息战作战中心乘机控制了这些卫星。接着二炮又敲掉
建在台湾南、北两处高山上的“铺路抓”AN/FPS─115大型远程相控阵雷达,使
台湾防空部队一下少了15分钟的预警时间。这些美制“铺路爪”相控阵雷达采用双面阵
天线,由2000个阵元组成。扫描一次所需时间为6秒种,工作频率420─450兆
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弹道导弹的探测
距离甚至可达5550公里。由于雷达峰值功率582.4千瓦,平均功率145千瓦,
两个直径约30米圆形天线阵面彼此成60度,每个阵面后倾20度使整个系统极为笨重
,全部设备需一栋32米高的多层建筑物才能都装得下,使解放军的导弹想打不中都不可
能。
  海、空军和二炮消灭台军北、中、南三处AAC“自动化区域作战管制中心”
  的重心在于它们下辖的台北阳明山的嵩山、新竹的乐山、屏东的大汉山和澎湖的马公
四个CRC作战管制中心──实际上就是雷达站,但是又具有鹰眼地空链路预警系统和空
中的E─2T及E3C预警机联络。它们中的精锐是嵩山空军第一作战管制中心,前身是
空军第三、六、九雷达分队,在1963年扩编为第一管制报告中队,在1974年改编
为作战管制中心,设在石门乡,1979年迁移至嵩山雷达站现址。正当它指挥台北附近
5个“爱国者”导弹阵地的时候,遭到同时从数个方向6枚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远程反
辐射导弹不同型号导弹的混合攻击,由于位于七星山群标高920米的竹子山顶,具有监
控大陆东南沿海和台湾北部海空域的良好视野本是好事,此刻却弄得无处可逃。不但设备
全毁,中心内24小时值勤的官兵也死伤大半。
  摧毁台湾远程预警系统之后,解放军开始扫荡分布台湾各地以西中部为主要方向的雷
达情报网的四十多个雷达站。这些雷达站部署了一百多部不同制式的雷达,探测距离从几
公里到上千公里,构成了中近程监视系统。值得一提的有AN/FPS─117三座标远
程防空警戒雷达、HADR或HR─3000新型三座标多功能远程相扫防空警戒雷达、
GE─592固态三座标远程相扫对空搜索与跟踪雷达、AN/GPS─43机动式三座
标相扫对空搜索与战术跟踪雷达、AN/TPQ─36三座标低空监视雷达、AN/ES
P─89、90大功率远程测高雷达。这些雷达集频率捷变、多重复频率、脉冲多卜勒抑
制等当今最新雷达技术为一体,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抗反辐射导弹能力较强。可惜挤在
台湾岛的弹丸之地,又加上民间对军用征地的抗争,不能转移阵地,都成了解放军导弹的
活靶子。首轮攻击的重点集中在地势较高的花莲、台东、松山、三貂角、美仑山等雷达站
。接着解放军又收拾花莲近场台等民用的航管自动化系统,因为它们本身的终端雷达可将
讯号接给空军塔台、战管中心及GCA使用。
  能防范电磁脉冲弹的“潜龙”全岛光纤网路联结各、指挥中心、雷达站和作战基地,
是“强网”系统的网路,解放军则有选择地重点摧毁各关节点,使之瓦解。
  台湾空军主要军用机场有桃园、新竹、台中清泉岗、嘉义、公馆、台南、台东志航、
屏东、花莲、台北松山、高雄和澎湖马公,这些机场设备完善,并建有飞机掩体。
  特别是花莲基地所属的佳山基地,它是地下化的基地,进驻JSF和F─16等战斗
机,并大部分蓄积于坑道内。二炮部队为节省“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干脆使用
手中老旧的弹道导弹攻击各飞机场的跑道,炸出一个又一个十几米半径的大坑,当然台军
可在两、三小时后填平这些大坑,但那也得解放军空军同意才行。二炮对台湾环岛高速公
路和屏鹅公路等战备公路上笔直的路段也看不顺眼,也按炸跑道般一同办理。二炮也没忘
了台湾还有不少民用机场,用导弹在桃园中正国际机场和高雄小港机场等跑道上撒下大量
陶瓷糠。一下子,台湾上空只剩下几十架台湾空军的战斗机在盘旋。
  台湾5个中心国际港口──西海岸南部的高雄、中部的台中、北海岸的基隆、东海岸
中部的花莲及苏澳──和澎湖的马公、锁港、龙门和、尖山港群的码头挤满了不能出海的
轮船,二炮和海军潜艇部队不费什么劲就击沉了许多船只,堵塞了主航道。
  其中高雄的左营军港海军第一军区内的42、124、192、256舰队,澎湖海
二军区的146舰队,基隆海三军区的131“假想敌”舰队和苏澳中正军港的168舰
队是解放军重点照顾对象,停泊战舰庞大的舰身像磁石一般的吸引中国各类型“饱和”攻
击的反舰导弹,一些潜艇还趁机实施攻势布雷。左营军港著名的水星码头旁满载排水量1
3700吨,长171.29米,宽25.6米“安克拉治”
  级船坞登陆舰“旭海号”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了这次攻击中台湾海军最大的牺牲品。
  让台湾海军庆幸的是它的所有8艘“神盾”级驱逐舰和8艘“康定”或“拉菲特”
  级导弹护卫舰都出海迎接日本海军去了,逃过了一劫。
  为破坏台湾发达的路网,解放军的导弹有选择地摧毁了环岛铁路和环岛高速公路上的
桥梁等关节点。这些桥梁,在河上尚可抢修浮桥,在山谷之间短期内就很难修复了。受到
台湾大停电的启发,二炮干掉了此次攻击的唯一经济目标──有“台湾电力系统总枢纽”
之称的中寮超高压变电所。
  解放军导弹的爆炸声还没有平息,空军的大批战斗机就已飞临台湾上空。由于盘旋的
飞机已快烧光燃料,而垂直起飞的JSF战斗机携带的武器又不够,很快解放军便控制了
天空。它们首先掩护轰炸机群更加彻底地破坏机场,H─6、JH─7和H─8从弹舱倾
泻下跑道弹坑炸弹及地雷。降落伞减速的弹坑炸弹以第一次爆炸撕破跑道表层,继而作第
二次爆炸制造巨大的环形弹坑。飘降的小型地雷则以不随机的定时爆炸阻泄机场的修复。
对于建筑在坚硬岩石上的山区机场,这种跑道弹坑炸弹却往往炸出浅坑。解放军空军立刻
使用火箭辅助跑道弹坑炸弹,它是在大型一次爆炸型爆破弹的尾部加装1组反推火箭,1
组助推火箭和1个减速伞制成的。炸弹自飞机上投下后,距地面500米,反推火箭点火
,使炸弹减速;0.9秒后,减速伞打开,使炸弹瞄准跑道并同地面成70至90度角;
然后,助推火箭点火,烧掉减速伞,给炸弹加速,使炸弹以很大的速度冲向跑道,取得足
够的侵彻力,造成很大破坏。
  这次使用,果然证明这种炸弹对岩石基跑道有很好的效果。警戒的战斗机随即从高空
扑下来扫荡残存的机场“霍克”导弹防空部队,紧接着第二波JH─7和H─8又赶到了
,它们携带的却是高爆激光制导炸弹。这些轰炸机从容地在千米以上的空中投弹,凭重力
加速度产生的巨大动能使炸弹垂直贯穿机库顶层厚达数米的防爆水泥隔层,摧毁库内的战
斗机。对佳山基地,则是炸毁隧道出口。在解放军这种战术下损失惨重的会飞单位有:台
南基地IDF“经国”号战斗机第1(443)
  和10(433)战术战斗联队;新竹南寮基地幻影战斗机第2(499)战术战斗
联队;台中清泉岗基地的“经国”号战斗机第3(427)战术战斗联队;嘉义“水上”
基地F─16战斗机第4(455)战术战斗联队及S─70─1A海鸥空军救护大队;
花莲佳山基地驻防的JSF第5(401)战术战斗联队和F─16战斗机第8(828)
战术战斗联队及F─5E侦察机分队;屏东的第6(439)运输反潜联队和直属联队的
E─2T、E3C预警机分队和EC─130电子战飞机分队及空军大修厂;台东志航的
第7(737)战斗训练联队;桃园基地JSF“登辉”第9(441)战术战斗联队联
队;海军花莲神鹰基地配置的S─70C反潜直升机神鹰大队和S─2T猎鲨反潜机分队
;海军左营基地的S─70C反潜直升机左营大队;陆军在著名的垦丁国家公园旁屏东恒
春军事基地的装备OH─58D观测直升机;AH─1W“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和AH─
64D“长弓阿帕奇”
  直升机的“水扁”空中骑兵旅及南投新社的“浊水”空中骑兵旅。借口为了不摧残民
族幼苗,实际上为每次都能有些台湾飞机当靶子,解放军空军大度地放过了位于冈山基地
的空军航校。
  在消除来自空中的威胁之后,解放军空军便专心致志反击来自地面的台军防空部队的
导弹。和美军作战几年的丰富经验使解放军空军很轻松地消灭了台北周围南港区、新店安
坑地区和五指山等地8套的PAC─3和PAC─2“爱国者”导弹系统。反倒是部署在
淡水、台北三芝、澎湖、台中、高雄大冈山和林园以及马祖列岛东引岛等十几个“天弓”
防空导弹阵地使解放军空军吃了不少苦头。
  “天弓”系列导弹为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的中程地空导弹。导弹可用发射架发射,也
可在平地上用垂直发射箱发射。天弓─1型导弹弹长5.49米,射程60公里,最大射
速3.7马赫,采用中途惯导加终端半主动雷达导引模式,主要承担中低空的防空任务;
天弓─2型导弹弹径42厘米,弹长5.67米,弹重1135公斤,射程100公里,
最大射高30000米,最小射高1000米,最大射速4.5马赫,采用技术更为先进
的惯导、中段无线电指令制导加终端主动雷达导引模式,具有拦截高中低不同空域目标的
能力。二型导弹均采用90千克圆柱型破片杀伤站斗部。“天弓”系列防空导弹没什么新
奇,让解放军头疼的是其配备“长白”
  相位阵列雷达──1987年10月列装使台军罕见地拥有世界上第三种采用相控阵
雷达的陆基防空导弹系统。这是一种机动式多功能固态相控阵雷达,可进行360度全方
位覆盖,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公里,对2万米高空飞行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
450公里以上,并可提供约5分钟的预警时间。台湾自称是“中科院”
  ──中山科学院的简称──自行研制,实际上是美国海军宙斯盾雷达的陆基衍生型号
。由于台湾岛面积很小,机动空间非常有限,加之目前天弓导弹均采用箱式垂直发射阵地
部署,所以“长白”雷达采用了较爱国者导弹系统更大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天线被装置在
一部大型专用拖车上面,机动能力逊于爱国者导弹系统,但探测距离要比爱国者导弹系统
的雷达更远。“长白”雷达的工作频率为S波段,具有优异的反电子干扰能力,在作战距
离300千米内,“长白”雷达可同时跟踪100个以上的目标,并同时导引24枚导弹
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美国何以在1980年代就把这样先进的技术装备输出给台湾,就
连台湾人自己也觉得不可想象。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美国对台输出宙斯盾雷达技术,使得
台湾在开发导弹技术方面轻易克服了原本无法跨越的技术障碍。
  “天弓”导弹系统最出色的地方是为了对付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在每套天弓系统中专
门设置了两辆有源干扰车。当导弹系统雷达遭到反辐射导弹攻击时,有源干扰车上的诱饵
天线发出的电子波型与相控阵雷达的波型相配合,使反辐射导弹上的寻的器侦测的雷达位
置产生偏差,并把两辆有源干扰车和相控阵雷达之间的三角形空白地带作为攻击目标,从
而达到保护导弹系统雷达的目的。
  在经过几次流血的摸索之后,解放军飞行员们发现带记忆功能的高速隐身反辐射导弹
“幽灵”导弹是“天弓”导弹系统的天敌,只需在发射前设定一旦“幽灵”
  导弹低空接近目标10公里时,主动关闭导弹上被动式雷达,就可不受此时才醒悟开
机的有源干扰车,而这时“长白”雷达即使关机也不影响“幽灵”导弹的锁定,而且打包
收天线开溜也已经来不及了。消灭了“长白”雷达,解放军飞行员再发射普通反辐射导弹
逐一摧毁有源干扰车,省得它再作怪。经过一上午的血战,解放军空军终于粉碎了台湾的
导弹防空系统,5月28日下午作为台湾天空主人的他们便开始自由地攻击其它目标。
  为瘫痪台湾的电力系统,解放军空军把看得见的台电的高压线塔都炸塌,又在各变电
站上空大面积散布碳纤维条,造成短路。这一行动很大程度上来自李恒等解放军各兵种信
息战部队“不太光彩”的要求,他们发现同一个非常了解自己且思维方式差不多的对手交
战是极其痛苦的,况且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日本,怕夜长梦多,他们只好请空军以这种“野
蛮”的方式缴了对手的武器。
  解放军空军又不请自来,干令解放军陆军兄弟不痛快的事情──轰炸台湾的地面部队
。南投集集乡的陆军兵整中心首先遭殃,光电大楼和那座号称东亚最大的室外坦克测试场
被炸得面目全非。解放军装甲兵马上抱怨:“这样一搞,好像是我们怕他们改出什么超级
坦克似的!”,弄得空军当事人没好意思上报。此后,解放军飞行员便比较小心了,位于
桃园龙潭“中科院”的系统维护中心和其左营的南部服务站大小仓库都被焚毁,切断该院
系统维护中心为台湾军队武器系统、装备提升与后勤维修的迅速支持及有效服务,但对科
研人员集中的大楼却秋毫无犯。“中科院”屏东九鹏基地是台湾导弹的主要试射基地,解
放军空军只是布下地雷使其短期内不能运作。
  解放军空军也奉命放过研制“经国”Ⅱ号飞机的“汉翔”公司和正在建造满载排水量
达4100吨PFG─2“成功”级高速导弹护卫舰的中船公司等军工企业。
  解放军空军对台湾野战部队则是赶尽杀绝。台湾北部成了重灾区,中坜的第6军团部
成了一片废墟;驻关渡著名的第249机械化师被炸成了步兵师;林口第42装甲旅也成
了徒步旅;驻新竹的另一个第206师也好不了多少,一群刚破坏完附近机场的解放军飞
机意犹未尽,赶了过来,凶猛地扑向在操场上整齐排列着的刚换上德制120毫米滑膛炮
的M60A7坦克,火箭炮不停地喷吐出火舌,向倒霉的德美混血坦克添去,使预定今天
向民众开放的坦克“秀”成为坦克屠宰场;新竹湖口第51联兵旅成了“散兵”旅;最奇
特的是杨梅守备旅,它刚执行完动员后备军人,扩编为一个械化师,这些预备役军人正被
训练如何击退中国的空降作战──在一片旷野上,他们使用了民用的挖掘设备,如倾卸车
、挖土机、铲装车、推土机、起重机和抓吊车等,甚至还使用了从废料堆中收回的底朝上
的小轿车等任何可以阻止“入侵”部队的东西,竖起一片钢铁荆棘林,解放军飞行员一次
刺耳的俯冲轰炸,便使热闹的“工地”
  恢复了平静,但也使守备旅几日拉壮丁的业绩瞬时化为乌有;龙潭的第62空降旅因
为正在野营训练,倒没受到什么人力损失,但他们的野营生涯看来是无尽期了;桃园中坜
号称“雄狮部队”的摩步269联兵旅也被拔光了尖牙利爪,装备的AH─1W眼镜蛇攻
击直升机、OH─58D战搜直升机、工蜂─6A火箭炮、陶式─2A反坦克导弹、自行
火炮、装甲运输车、车载“刺针”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复仇者”车载防空导弹系统都损
失大半,其强大工兵拥有大型机械化车辆如:LCL多功能工兵车、战斗推进桥、和机动
浮门桥等更是损失殆尽。
  军团部在台中的第10军团正在进行反登陆演习,都驻在后里的蓝军第234重装步
兵师再挨到第一批正炸弹的时候还在大骂红军第64装甲旅:“搞什么飞机?”等弄清“
这不是演习!”之后,双方又乱作一团。正朝此开拔的屏山万金第95装甲旅更被两头堵
在山路间一顿猛炸,幸存的人刚好可编个步兵营。海军在清泉岗的陆战66师行动迅速,
在附近机场被导弹攻击后,便赶往救援空军兄弟,却成了解放军第二波空袭机场的殉葬品

  台南第8军团在旗山的军团部和第86装甲旅、嘉义内角的第109机械化师、九曲
堂的第333重装步兵师、将军山的第73装甲旅和燕巢的第71空降旅都遭到不同程度
的损失,但当他们看到同区海军兄弟的遭遇之后,却觉得自己仿佛在天堂。解放军突袭高
雄港时,左营基地海军的警卫旅、登陆战车大队、两栖侦搜大队都被殃及池鱼,营区已陷
入一片火海,营房已变成了断壁残垣,士兵们的第一要务是怎么脱身,指挥官的救火和抢
运装备的命令已完全顾不上了。接受完新兵从林园守备旅恢复为陆战队99师的指挥官接
获情报后,立刻按原定部署率领部队在旗后山一带布防,出动“悍马”车载运105榴弹
炮至旗后制高点阵地,并由工兵在阵地以沙包布置,准备迎击解放军在高雄港的登陆。这
已是他们几年间反复训练的科目,几乎已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他们根本不知道在现代空
袭中,占领制高点意味着什么。他们并没有等来解放军的登陆,却等来了解放军空军的轰
炸。
  在旗后山高地上,到处是平和宁静的景象:有的戴眼镜士兵手捧书本仔细阅读;有的
用报纸杂志盖主头脸在草地上小憩;有的懒洋洋地坐在工事前的沙地上,一动不动;有的
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坐等天黑……经过几个小时的急行军和抢修工事,台军士兵的身上已
没有几分气力了。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破了沉寂。从天空中一簇簇炸弹呼啸着
铺天盖地扑来;几十架露出“八·一”军徽章的飞机出现在空中,向台军阵地俯冲投弹,
机关炮喷吐着凶猛的火古。冲天的沙柱夹杂着浓烟遮住了阳光,天空顿时昏暗起来。
  由于平常实弹、实兵演练,虽然炮声隆隆,场面相当壮观且临场感十足,但全是以己
方大胜结束,指挥官根本不屑教士兵如何躲避炸弹。此刻乍了群的士兵像无头苍蝇到处乱
窜,很少有人冷静地卧倒再寻找掩避部。很快惊慌的士兵拥挤在几天下山的路径上,正好
成为顺坡滚的延迟引信子炸弹的目标,爆炸声和哭喊声响彻整个后旗山区……
  台军损失最小的本岛部队是花东防卫司令部指挥的花莲第128守备旅、台东的第1
29守备旅。
  驻台日军在各军用机场的联络处基本上都被消灭,即使没被消灭也无处联络。
  日本陆军在台湾的各基地也都被摧毁,除了装备损失严重外,人员死伤极轻微,因为
官兵们大都外出。不过日本军队在台湾民间的形象却一落千丈,台湾民众们发现他们的偶
像在空袭警报一拉响,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他们许多竟然顾不得穿上裤子,丢下亲热的
台湾女友,以他们在日本地震演习磨炼出的本能,百米冲刺般逃出民居,涌进防空洞……

  解放军空军、海军潜艇部队和二炮无疑是5月28日的主角,然而陆军在这一天也有
他们的闪光点──第三十一数字化空突集团军攻占澎湖。回顾历史便会发现,历次占领台
湾均先夺取澎湖为前进基地,因此台湾把金马地区收缩的兵力都加强到澎湖。
  战前台陆军在这里布置了第503装甲旅、第269联兵旅和第168守备旅,空军
经抽签决定了“经国”号战斗机第3(427)战术战斗联队的第28中队轮驻。
  可惜它们的战术构想全是如何对付解放军的万船齐发的抢滩登陆和如何机动进行滩头
歼灭战,面对解放军空军的机场封锁和第三十一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的千架直升机全方位、
不间断的分割包围战完全一筹莫展。第三十一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的第93师首先打掉设在
马公岛上的澎湖防卫司令部,失去统一指挥的台军六小时内便投降了。
  这一喜讯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上海悲剧的哀伤,很多电台
和电视台都不约而同播放三十多年前流行的台湾叶佳修的一首校园歌:“晚风轻拂着澎湖
湾,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回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还有一位老船长。”
  ……
  优美的旋律伴着浅浅的读白,令人心旷神怡。这首歌曲,名字就叫“外婆的澎湖湾”
,它不由使人联想到明朝的郑成功和清朝的施琅攻台首仗都是先取战略要地澎湖湾,后取
台湾岛的典故,憧憬起收回宝岛台湾的情景。
   
通讯指挥中心、雷达防空系统、飞机场、港口、交通网和经济目标。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相接,并且由一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