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ablo (既叹行路难,又作逍遥游), 信区: emprise
标 题: 悲情英雄丁春秋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25日20:33:5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天龙八部是金庸著作中写法另类的一部。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还带科幻色彩。融
合了琼瑶,卫斯理等人的特点。可是人们往往重视其中的主要人物,却忽视了很多配
角,其实他们也很有意思。金庸隐藏了一些东西,并且他文笔上的一些缺陷也给一些
人物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比如说鸠摩智,丁春秋。不同时代的读者会发现不同的乐
趣。这里重点说说丁春秋,我习惯称他为丁老师,因为我玩网络金庸时就是他的门人
,并颇以此为荣.。
金庸希望用他的春秋笔法来写丁老师,因为篇幅限制,难以展开。可是,他又想
把丁老师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恶棍。一生作恶多端,最后在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
下被肉体消灭。可惜的是,他的春秋大笔用得有点过头,或者说用得不好。既没有揭
批他的险恶用心,也没有历数他的反动历史,就这么直挺挺的被打倒了,丁老师能服
么?就连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他是全书之中最最冤枉,可怜的人,由此反倒不觉得他
有多坏,反而觉得他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之气,并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
崇敬。。。。。。。。
提起丁老师,难免就想起了东方不败,因为这两个人有很多共同点,都是金庸得
意的“春秋”式人物,可是丁老师虽然在书中多次出现却都是些尴尬的场面,为主角
们当陪衬。他自己给人的印象却远不如昙花一现的东方不败。甚至不如他那位特别
有个性的大徒弟(尤其是在电视剧里)。真不知道金庸先生为什么非要让人恨他。
要说值得恨的人,一个是江南慕容世家的老当家的慕容博,他可是个真正的阴谋
家,比之岳不群也不逊色。为了一己私利,谎报军情,挑起江湖仇杀,最后居然还成了
正果。另一个是云南大理国的镇南王段正淳。这个家伙自命风流,到处留情,而且命
中率极高,留下一大堆问题子女,又不知携养,弄得天怒人怨,自己后院起火,也是报
应不爽。比起他们来,丁老师真是大大的可爱了。
丁老师又是可怜的,综观全书,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业的人并不多,丁老师就是
其中之一,可是往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天待他何其不公。他自幼进入逍遥派学
武功。据说这一派招收弟子的条件极为苛刻,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什么测体能,考智
力,看长相。。。一句话,不努力成不了逍遥派的弟子。可见,少年丁春秋能列入逍
遥派门墙,也一定是聪明绝顶,玉树临风。可是不知道师父是不是三国故事看得太多
,老是怀疑他脑后有反骨,死也不肯传授他本门绝学。最后终于爆发冲突,冲动之下
,推了师父一把,没想到他老人家年老体弱,竟然昏倒山崖,险些重伤不治。吓得他逃
离师门,自立山头,创立星宿,这不是现如今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成功人士的闪光足迹
么?可是丁老师点儿背,生不逢时。不被社会认可,还被戴上不少帽子,什么欺师灭
祖之类的。让他很无奈。
可见,丁老师的能力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一方面,他有魄力,在荒芜的西部戈壁
滩上盖房种树,成立帮会,并带动当地工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团
结,实为西部大开发第一人。并且他还创立了自己的绝学,如化功da法,三山蜈蚣爪
,抽髓掌等等。另一方面,他还有雄才大略,深知论资排辈对青年的积极性的伤害,他
效法魏武,提出唯才是举,竞争上岗的方针,即本门弟子不分入门先后,哪个本领大,
哪个就当大师兄。这一措施,解放了思想,鼓足了干劲,使星宿派得以在短期内发展
壮大。他还有长远的眼光和高明的经营策略,深知本门地处西域,在中原没有影响,
发展空间不大,于是就想到借壳上市,兼并重组的办法。正赶上丐帮帮主因为出身不
好被揪斗罢免,内部动荡又管理不善,人员臃肿。于是他乘机与之合并打出“新星宿
,新丐帮”的口号,展开宣传,可惜被以少林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以“破坏江湖势力平
衡,不正当竞争”的名义封杀,他本人也锒铛入狱。这其实也代表了金庸的观点,保
守,迂腐,跟不上潮流,终将被打入历史的囚笼,而丁老师的思想终将发扬光大。
刚才说到丁老师无奈,是因为他的成就无人认可,自然会有不平衡,甚至有些变
态。比如说组织一批人为自己编一些带歌颂性质的口号,歌曲之类,并组织弟子们在
公开场合传唱,呼喊。还内部发行了他的著作选集。做这些来满足一下被撕碎的自
信心也无可厚非。有人说金庸写丁老师和东方不败是在影射我们的伟大领袖。其实
东方不败是,丁老师不是。东方不败深居简出,地位无人可及,又有内宠,还残害教中
元老,又编宝训,还公开发行。和伟大领袖倒有几分相象。至于丁老师无非是唱唱歌
,喊喊口号,自己地位不高,又被挤在角落里,至多也就是影射蒋介石。蒋字中正,语
出自《礼记》,是六经之一。而春秋,不用说,也是。所以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不
过金庸是不是这么想的就无可稽考了。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开始喜欢他老人家了?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自己要
求极严。武功上,丁前辈是每天二、五更的功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造诣极高,败
给晚辈,也是年老体弱,气血衰败。学术上,丁教授发展并完善了《内力在不同物体
间传播的人工控制》这一重大课题,还领导攻关小组合成了多种新的有毒化合物,是
中国生物有机合成领域的先驱。生活上,他也堪称模范。在当时的社会上,以段正淳
,少林方丈为首的一批人,个人生活极不检点,使年轻一代始终被“我是谁?”这样
一个问题所困扰,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丁老师在如此浑浊的环境下,能够“存天
理,灭人欲”,管好自己的拉链,实在是难能可贵。
说了这么多,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给丁老师平反。金庸虽然创造了他,却并不
重视他,也不喜欢他。然而,金以及他所代表的保守势力就是说再多坏话,泼再多脏
水,也丝毫不能有损丁老师悲情英雄的光辉形象。
--
分离的时候 才知相聚的可贵 一个人的日子 才能真正体味孤独。
如果孤独是杯 却会让人更加明白 有聚就有散 有悲就有欢
一个人的时候 不妨举起这杯酒 想一想以前的成败得失 给未来一个打算
相信再聚时 爱会更浓 天空会更美丽
体味孤独 体会人生的伤感 一种别样的心情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