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pernerd (X japan), 信区: emprise
标 题: 论金庸其实并不懂佛学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Dec 31 04:11:34 2000), 转信
列位看了我的标题,大概以为又一个“翻案”的来了!非也,非也,
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虽然金大侠在其作品中引用过许多佛教的典故、
经文,但深究起来,他对佛教的理解也仍然只停留在世俗的层次,“少
杀生”,“清心寡欲”,等等。佛教精髓的般若,他并没能亲证。
且不说他在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奉为神圣的男女之爱并不和佛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教义,且不说他笔下熟读佛经的段誉对
“不净观”的理解是多么让人忍俊不禁,(段誉在马上忽而眉头深锁,
忽尔点头微笑,喃喃自语:“佛经有云:‘当思美女,身藏脓血,百年
之后,化为白骨啊。’话虽不错,但她就算百年之后化为白骨,那也是
美得不得了的白骨啊。”《天龙》第二十九章)。只看《鹿鼎记》里的一
段,就可看出查先生对佛教其实并不真正理解:
《鹿鼎记》第三册中,葛尔丹王子等人去少林寺 衅闹事,被韦小
宝挖苦了一顿:
(韦小宝道:“殿下不必动怒,须知世上最臭的不是狗屁,而是人言。有些人
说出话来,臭气冲天,好比……好比……嘿嘿,那也不用多说了。至于一钱不值
,还不是最贱,最贱的乃是欠了人家几千万、几百万两银子,抵赖不还/殿下有
无亏欠,自己心里有数。”
葛尔丹张口愕然,一时不知如何对答。
晦聪方丈说道:“师弟之言,禅机渊深,佩服,佩服。世事因果报应,有因
必有果。做了恶事,必有恶果。一钱不值,也不过无善无恶,比之欠下无数孽债
,却又好得多了。”禅宗高僧,无时无刻不在探求禅理,韦小宝这几句话,本来
只是讥刺葛尔丹的寻常言语,可是听在晦聪方丈耳里,只觉其中深藏机锋。
澄观听方丈这么一解,登时也明白了,不由得欢喜赞叹:“晦明师叔年少有
德,妙悟至理。老衲跟着他老人家学了几个月,近来参禅,脑筋似乎已开通了不
少。”
一个小和尚胡言乱语,两个老和尚随声附和,倒似是和葛尔丹有意的过不去
~~~~~~~~~~~~~~~~~~~~~~~~~~~~~~~~~~~~~~~~
。)
这在佛教里是不可能的事。金大侠这样写,大概是看过些禅宗公案。公案里的
文字,好象的确不能从逻辑上解释,问:“如何是佛?”答曰:“干屎撅!”“什么
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莫名其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只要说
一些玄妙的话就是参禅,只要斗嘴皮就是机锋,就是法战。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禅宗
斗机锋时,关键是看双方的心态如何,是否真的安住在“空性”中,是否真能表现出
“本来面目”。如果是这样,则无论答什么都是对的,否则,哪一方的心念稍有妄动,
则无论他说出听起来多么有禅理的话,他都已经输了。而明眼的禅师对弟子的状态是
动若观火的,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里面容不得半点含糊,来不得半点虚假。
有这么一则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残忍的公案:一位很有名望的禅师(名字我忘了,sorry)
,别人向他请教佛法时,无论问什么,他都不说话,竖起一个指头作答。人们都觉得
他这个“一指禅”意味深长,很耐回味。久而久之,他的小徒弟见了,想:“原来参
禅就是这样啊!我也会。”再有人来向他师父请教问题时,他就说:“不用找我师父
了,我就能回答。”于是人家问:“什么是佛?”他就竖起一个指头。就有人告诉他
师父说:“禅师啊,你那徒弟年纪虽小,能干的很咧!”禅师说:“哦?为什么这么
讲?”“别人问‘什么是佛’,他就竖起一个指头。”禅师说:“哦,我知道了。”
老和尚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快刀,把徒弟招到面前来,说:“听说你也会佛法了,你说,
什么是佛?”小和尚把手指伸出来。刚一伸,禅师抽出袖中快刀唰的一下把他那根手
指砍掉了。小和尚哇哇大哭的往外跑。禅师叫到:“别跑!回来!什么是佛?”小和
尚习惯性的又想伸手指,一看,手指没了,一刹那间突然开悟,真的明白了。大家看,
真正的参禅就是这样严厉容不得半点虚妄。怎么可能出现“一个小和尚胡言乱语,两
个老和尚随声附和”的情景呢?韦小宝以流氓散乱之心,世俗的滑头小聪明乱说一气,
两位高僧岂有不明察秋毫的?就算澄观老和尚素乏慧根,白参了几十年禅还没有一
点进境,晦聪方丈乃一代得道高僧,还这么糊涂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以上还可以说是无伤大雅,博大家一笑。而金大侠对藏传佛教的喇嘛的偏见,的确
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简直可以说是“黑白颠倒”,读来不由人不痛惜扼腕。还是见
《鹿鼎记》:
(只听得一名喇嘛说道:“上头法旨,要咱们无论如何
在今日午时之前,赶上五台山,真是急如星火,可是上得山来,什么玩意儿都没
有。那不是开玩笑么?”另一名喇嘛道:“上头这样安排,总有道理的。你舍不
得大同城里那小娘儿,是不是?”
韦小宝听了也不在意,对他们反而心生好感,心道:“这些喇嘛喝酒逛窑子
,倒不假正经。老子真要出家,宁可做喇嘛,不做和尚。”
............
韦小宝转眼向西,果
然也是成千喇嘛,一堆堆的或坐或立。日光自东向西照来,白光闪烁,众喇嘛身
上都带着兵刃)
这也是第三本中的一段,众喇嘛为夺取顺治,围攻五台山。还有书的末尾:
(韦春芳大是得意,道:“怎么没有?那个西藏喇嘛,上床前一定要念
经,一面念经,眼珠子就骨溜溜的瞧着我。)
这里的喇嘛,不但喝酒,
还嫖妓,还参与政治,带兵刃围攻同门,......简直无恶不作。哪有一点佛门弟子的
味道?我不知查先生从哪里得来对藏传喇嘛这样深的偏见。或许是因为藏传佛教有的
教派允许吃肉,另有些教派有僧尼双修的法门吧。这些的确容易引起误解。但其实有
的教派吃肉,是因为西藏自然条件恶劣,无法出产足够的植物性食物,一些教派故允许
吃肉。但这吃肉也不是什么肉都能吃,必须是“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专为己
所杀的众生之肉)。所以一些喇嘛吃肉仅仅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的权益之计,绝
非贪图享受,暴饮暴食。喝酒是佛门大戒,更是不可能的。嫖妓之事,更是荒谬绝伦。
事实上密宗的双修法门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对男、女双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双方
都要求能自如的控制明点(这里的“明点”我也只是从介绍藏传佛教的书中看来,具体什
么意思,我不知道。但总之要求很严格),修持时的仪轨也是非常严格,不能有半点错
乱。事实上,这正是密宗殊胜的地方之一,六祖惠能说过:“佛法在世间,但求世间
觉,出世觅佛法,犹如求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所以世间外的佛法也是不存在的。
人们就是在不断的克服自身的散乱、无明中让真如一点点显露。而男女之爱是人类最
难克服,最根深蒂固的无明。所以密宗创立此殊胜法门,直接深入七情之中,在情欲
中证得空性。所以这是很高深的法门。我们现在尚无法理解,但觉不能就此把密宗看
邪了,甚至误以为密宗喇嘛会去“嫖妓”,岂不冤哉!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总体来说,藏地的喇嘛持戒比汉地僧侣精严的多。而查
先生上面一段文字的描写违反了很多戒律。除了上面说过的酒戒、色戒外,不许参与
政治也是佛门的戒条之一。我就见过在一个佛教网站上,有人提起“该怎么从宗教
角度上评论达赖喇嘛?”而马上就有人回文说:“佛教是不谈论政治的。”那个话题
就此打住了,再也没有人回一句半句!而这里的喇嘛,因为政治原因大肆出动,围攻
山寺,简直不可思议。
此外,诽谤同门也是佛教不允许的。佛教向来主张“法门三千,分别对不同根器
的众生,所以无有谁高谁下,而且本质不二。”。所以佛教无论哪宗,无论显密、净
禅,都不许批评别的宗派不如自身殊胜。批评都不可以,怎么还会身带明晃晃的兵刃
去攻打?!
虽然查先生是在写小说,并不要求事事与历史或现状符合,但这样大范围的,程度
如此深的歪曲、贬低密宗行者,只能解释为查先生自己对藏传喇嘛怀有深深的偏见。
我无从猜测他这样的偏见究竟从何而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查先生肯定没有接触过
密宗喇嘛。因为无论谁,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一个真正的喇嘛,就会被他们那种悲天悯人
的风骨深深感动。那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