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ris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sit (一切正常), 信区: emprise
标  题: zz  金庸小说眉批(上)
发信站: 听涛站 (2003年04月04日19:58:5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书剑恩仇录》
不知道将来张纪中把这部小说拍出来,“太像水浒”这一条是不是还会成为指责的理由
,——问题是原著本身就太像《水浒》了。起步阶段的作品,不免摹仿的痕迹重了些。

这部小说最为人诟病的,当然是主人公陈家洛的性格。其实人物不可爱不是毛病,小说
家当然有权写不招人待见的人物;但问题是,金庸没有把握好和笔下人物的距离,对陈
家洛的同情缺少一点节制。
最近第三次修订,《书剑》的改动倒不是很大。老爷子自述:“本书第三次修改时,曾
觅得伊斯兰教《可兰经》全文,努力虔诚拜读,希望本书所述,不违伊斯兰教教义,”
并加写了一段《魂归何处》表达自己的对伊斯兰教的理解。不过奇怪的是,木卓伦的这
段心理活动却至今还在:
依回教规矩,男人可娶四个妻子,但陈家洛并非清真教徒,听说汉人只娶一妻,第二个
女人就不算正式妻子了,这事不知如何了结,心想:“把清兵杀败了再说。青儿聪明伶
俐,喀丝丽心地纯良,姊妹两人又要好,总有法子。”
可以娶两姐妹不假,但是他们的规矩,却是不可以同时娶两姐妹的啊。
《碧血剑》
也是比较稚嫩的作品。金庸让皇太极很谈了一阵治国之道,现在的新版里的人物,爱谈
这个的就更多了。从这部书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金庸的政治观点。
《雪山飞狐》
结构精巧是公认的。我也没什么好多说。《罗生门》之后摹仿它的作品也太多了,所以
金庸这篇是不是学了《罗生门》也不必太强调。这部书里的武功比较写实,苗人凤自称
“打遍天下无敌手”,便在背上背一个黄包袱,这也是确实有过的江湖规矩。
《射雕英雄传》
我觉得这可能是金庸写作状态最饱满的书,——当然不见得是最好的书。抄点李渔的文
字,移过来评《射雕》也正合适:这部书“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
,然而“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

《射雕》的情节破绽,在金庸小说里肯定不算最多的;但在一些细节的描摹刻画上,它
分寸的拿捏却比后面的小说差得远。比如郭靖,一般说来,原著里的郭靖给我感觉是要
比李亚鹏演的那位要脑袋灵光些,但有些地方,金庸却把他写得已经不是轻度弱智的问
题了。
这部书的配角塑造普遍较弱,可以参看灵羽对江南七怪、全真七子的批评。把人写成这
样显然不是金庸的本意,但他确实就是把人写成这样了。写小说要尊重人物自身的性格
发展逻辑,但这和作者对笔下人物的失控毕竟是两回事。
读者对杨康的好印象,大约一半是来自苗侨伟,一半是现在的时代风气使然,从原著里
找不到多少依据。金庸写杨康的思路好象其实是挺简单的,就是要给郭靖竖立一个对立
面。把杨康写坏,打破了一个套子,就是说明了血统论不对,英雄的后代不一定是英雄
;但马上就掉进了一个更大的套子,就是穷困使人好,富贵使人坏。写《射雕》时金庸
还在左派报纸供职,大陆的种种运动对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事实上初读《射雕》,
郭靖杨康的命运首先让我联想到的竟是一部童话,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神雕侠侣》
《射雕》三部曲,《倚天》其实不能算《神雕》的续书,但《神雕》却确确实实是《射
雕》的续书。一般续书所有的毛病,它大约也都犯到了。
最近我本想把《神雕》重读一遍,虽然早就料到不会有当初的感觉,但还是想不到竟会
根本进入不了阅读状态。读不下去的原因,倒也不涉及那些理念上东西(比如觉得它迎
合了读者的“低级感情需要”之类),就为这部书的描写实在太累赘了。
这里我只凭记忆谈谈。杨过曾专门写过一篇,这里不赘。小龙女我对她其实倒还是挺喜
欢的(特别讨厌她的好象一般是女生)。她吃亏吃在戏份太多,她这种天仙化人般的人
物,出场越少,越是能引人遐想无限,——对香香公主我还要更喜欢些,就因为书剑短
,她又差不多到书三分之二的地方才出场,我们对她的绝美才有惊鸿一瞥她就已经化作
了点点碧血。小龙女就不行了,她在现实生活里经历了那么多磕磕碰碰,性格前后也始
终没什么大的变化(当然金庸好歹还是写了一点她的变化,体现了一个作家起码的责任
心),那就怎么看都觉得假了。
其实写小龙女的俗世生活,是一个特别好的题材,关键是要狠下心来写。她一出古墓就
给尹志平奸污,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但金庸当然不可能沿着这个方向写下去。要这么写
,就不是通俗小说了。
绕开整体评价,单就人物而论,《神雕》里有三个女人写得特别好。第一个当然是黄蓉
,从《射雕》到《神雕》的前后变化,写得如此令人丧气但又如此真实可信,确实是非
大手笔不能办。另外两个是郭襄和程英,当然这两个人物塑造要相对容易些,而且毕竟
她们戏份也少。郭襄是一种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圣洁,写多了也可能面临和小龙女一样的
问题,把人给弄假了。而写程英这样内心比较大气的女孩子,金庸其实不一定很擅长。
这次改写《碧血剑》,他给焦宛儿加戏,结果把人家毁得一塌糊涂。但愿他改写《神雕
》的时候,对程英千万别再动什么手脚。
《飞狐外传》
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越晚,人物的武功越低。我想金庸之所以这么安
排,也未必存了“暗示中国文化的衰落”的深意。这其实有个操作上的原因,越到近代
,稗官野史里关于武侠的内容也就越多。有了这么多相对现实材料可以运用,写来当然
比那些纵情想象的小说要显得风格写实。
《飞狐外传》就是以这么一种比较写实的风格,在金庸小说里独树一帜。这部书里打斗
的场面特别多,也有很多关于武功门派的介绍。这些材料多大来自旧武侠,但经过金庸
的裁剪调度,已是另有一番面目。这部书的语言风格与金庸的其它小说也有不同,表现
出了金庸运用现代语体文的功力。
《飞狐》的主题就是侠义精神,虽然说不上深刻,但胡斐性格里那种简单而执着的力量
,自有它的一种动人处。程灵素作为金庸小说里唯一一个不甚美貌的女主角,满足了一
大批女读者的代入幻想。
《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这两部短篇虽然也有几万字的篇幅,但在金庸的作品里,大约只能算小品一类。《鸳鸯
刀》俏皮,《白马啸西风》感伤,都属于轻倩可喜的风格。“大陆金学研究第一人”陈
墨能从《鸳鸯刀》里发掘出悲剧精神来,对他我只有佩服。
--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