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ycat (skycat),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生存体验18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r 26 10:23:20 2000), 转信

小富婆不相信男人
    我的一位闺中好友,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女子,正是她的征婚经历才促使我去
征婚的。她花了整整一年时光征婚,花了一些冤枉钱。她有抱怨,但也觉得不是没有一
点收获。她认为,征婚的过程,是不断认识自己,重新定位的一次人生经历。
    那是在1997年,她在生意场上紧赶慢赶之际,发觉自己已是35岁的大龄老姑娘了。
有些“帘卷西风”的暮秋之感。为了扩大社交圈子,寻找自己的最佳配偶,她先是在发
行量很大的青年杂志刊登征婚启事。按说,她的条件不错:本科,身高1.69米,有车有
房有经济基础,小富婆一个。也许正是个人自身条件不错的缘故吧,这么多年来,她挑
三拣四,竟没有选中一个如意郎君。在我跟在她后面开始征婚以后,她约我谈心,倾诉
想找婚姻伴侣的心曲。她说,不能让自己的生意像绩优股似的总在涨停板位置上,情感
与婚恋却一直处在跌停板之下。我帮她找了我的一位朋友,《深圳青年》的一位编辑帮
忙,她建议小富婆在她的杂志上刊登征婚启事。我们三人反复商议的是,她的财产状况
是否要如实布告天下?俗话说,“财不露白”,一旦表明家产逾千万的富婆征婚,恐怕
难以招架,惹不少麻烦。我建议隐匿财富情况,小富婆很犹豫,她说,咱不追求门当户
对,但是一个只有百万资产的男人与我发展关系的话,双方因财产问题造成的心理不平
衡,终会形成无法跨过的天堑。后来,我们决定含糊一些,仅仅说“富有”就行了。征
婚启事的收信人是寄给我的,刊登一周后,我先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封信件。
这些信件拿来时,竟是满满的一大箱。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从中筛选了10位本市成功
男士推荐给她,她先后与他们中的6位见面。见面的结果是,她向我宣告:这辈子,再
不相信男人。
    与她第一个见面的男人看上去虽像博士,却有些秃顶的嫌疑,再加上说话唠唠叨叨,
很有些婆婆妈妈,身高又不符合她的标准,自然令她看了不舒服。第二位她觉得还顺眼,
可是又觉得举止不够文雅,吃饭吧嗒有声,喝汤很难不弄出声响,随地吐痰眼都不眨一
下。这种男人,她说,请你让开。第三位呢,离过婚,有个4岁的男孩,其他条件都还
可以,问题就在孩子身上,与孩子见面的时候,她看孩子还可以,孩子见到她立即就叫
她“妈妈”,是从小缺少母爱的自然流露呢,还是大人幕后策划的闹剧呢?反正她一点
思想准备也没有,让从未生育过的她吓一跳,紧张而又害怕。第四位“真情”太流露。
他抱怨做了几次生意便亏了几次,人生坎坷,世态炎凉,一切皆已看破。人生应该及时
行乐而不是去拼搏,自己赚钱不多,现在终于找到了北,决心傍靠着她真心过一生。第
五位各方面看起来都可以说“优秀”,却是一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他已有妻室,
打算找到有钱有貌的意中人后,再与妻子离婚。他在深圳好几家婚介所挂了钩,所见过
的女人不下100个。接触了两次,她就看出,这人是出卖良心和妻儿的骗子,也更让她
觉得男人不可靠。第六位先生开一辆白色奔驰前来赴会,两人喝酒喝到晚上12点,分手
时他还不忘记给远在北京的女儿打电话报平安。约会的第三天,他便在半夜里与她煲电
话粥,谈身世,说感想,讲抱负。论人生,然后话峰一转,说起自己的企业正在爬坡之
际,正需要有志之士眼光放长远一些,看清他个人的素质与人格魅力,走过雨季就是晴
天,然后请求她借100万人民币,帮助他的企业度过难关。
    当我们女人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说男人如何不可靠时,也就是心里发虚,需要男人的
时候。我这位女友正陷入这种怪圈。她嘴上说找不到男人了,却又不死心,认为杂志征
婚有片面性,又驱车去婚介所征婚。在婚介所诚心与不诚心的互相撮合中,她约见了不
少人,其中有优秀之士,也有某些“婚托”。相亲是双向选择,在她挑剔别人的同时,
别人也在审视她挑选她。
    有一天早晨醒来,她随意翻看报纸,忽然发现,她写给婚介所的条件与要求,都被
婚介所登在报纸上了。婚介所以生花妙笔,渲染她是一个“成功富姐”。看着自己的硬
件,她也觉得自己不错。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她忙得无法分身,每天找她的电话多得
令她听到电话响就心烦。在我的参谋与帮助下,她在7天内共见了13位男士。又一次失
望了,这13位男士都不是她的理想人选。后来,婚介所为了赚钱,竟把明显不符合她要
求的男人,也介绍过来,“逼”着她去见面。让那些想见她的男人,屁颠屁颠地跑到婚
介所交纳会费,等待与富姐共结连理的美梦成真。她烦得很,央求婚介所,不要在报纸
上贩卖她了,否则,她要起诉婚介所。
    小富婆征婚失败的症结,与一个女人拥有财富有关。像她这样年龄的男人,如果拥
有她那样多的家产,想找个意中人并不太困难。财富搁在某个女人这一边,多少有点像
武则天掌权,招来的是愤愤不平和异样的眼光,不仅男人如是,女同胞也是如此。征婚
时,男人的心态不正常,或者说心理失衡,而拥有财富的女人也会觉得不找个有钱的男
人实在太冤屈,太不划算。我这位女友仿佛有一种躲避天下所有男人的倾向,因为她觉
得天下男人“可能”、“就是”、“恐怕”都是奔她的财产而来的,让她伤透了心。
    “我要不是个‘女强人’就好了。”她抱怨说,她永远不会有“我愿抛弃了财产,
同他去放羊”的古典决心,但她愿意抛弃“强人”头衔,像一个传统女人。我讨厌“女
强人”的说法,也同样讨厌男是男、女是女的固定框子。什么叫“女人样”、“女人
味”?龙应台认为,“把女人的形象定出一个模子来(被动、柔弱……),然后要所有
的女性都迎合这‘一个’筷子,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是极大的损失”。我不希望我这位
女友改变刚强、果决的个性,放弃努力、能力和“雌”才大略,成为什么“温柔驯服爱
脸红”的女人。男女双方结合,必然要学会放弃。当然,三四十岁的女人,改造自己以
适应男人,是一种超级痛苦。她是不会委屈求“双”的。
“非常男女”难速配
    我们还是回到征婚的题目上来。
    众所周知,深圳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大龄女子毫无优势可言。有人说,在这个城市
里,一个男人面对着的是7位女子。这个比例有些夸张,因为把宝安龙岗的打工妹统统
算进去了。但不管怎样,男女不成比例,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说这番征婚吧,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婚介所的撮合下,我先后约见了7位男
士,切身体会到大龄男女交往的艰难。既然“曾经沧海”,也就失去了花季少年的单纯
与清新。我们写给婚介所的“条件”,说到底是加重自己份量的砝码,盼望婚姻天平向
自己这方倾斜,与恩格斯所要求的“道德的婚姻”相去甚远。缺少清纯与忠诚,心与心
无法相融,无法相托。
    经过征婚的风风雨雨,小富婆不仅仅是指责婚介所,也能在失败中进行自我反思。
她对我说,我们开出的“条件”和要求,就是自己挖掘的一条又深又宽的河,阻止我们
与有缘之士到达婚姻的彼岸。
    那个在上步麦当劳与我插肩而过的男士,因为他的个头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标准,
竟然不想和他见面,也许,他就是今生与我最有缘分之人呢?那个在天桥下和我说“再
见”的很乖的男孩子,自认为他胸无大志,也许,他是合格的人选呢?对于那个地王大
厦滚石餐厅所见到的硕士来说,也许,文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真才实学和对家
庭的责任感。
    周末的时候,一个婚介所打来电话,让我参加他们的周末联谊会。他们认为,这次
策划的联谊活动超出一般水平,新颖有趣,应该提倡。在众多的婚姻介绍办法中,联谊
会的形式应该是不错的,既方便又简单,既让陌生男女进入社交圈子,在联谊交往中增
进了解和认识,又好似短平快一般,较符合时尚潮流。
    遗憾的是,周末联谊会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一个收费低廉的舞会,缺乏增进认识
与沟通的联谊手段。基本上各人还是跟自己带来的舞伴对舞,不相识的人还是不相识。
触目可及之处,都在跳“和尚舞”或“尼姑舞”,外人相互之间很难交往。没有人组织
其他活动,或是作为一种沙龙的形式为大家培养感情,还只是处在走出婚介所大门的初
级阶段上。
    灯光很暗,当迪士高音乐响起时,如果你不主动出击,基本上没人会来找你。邻桌
有几位漂亮而孤独的女孩子,也面临着“身居闹市无人识”的处境。与她们聊起这次联
谊会,她们说,没有什么意思,以后再也不来了。
    我在工作人员那里拿到参加联谊会的部分人员资料,发现征婚人员趋向年轻化,平
均在22岁到26岁之间。一位最多20岁的女孩子,三四个男人邀请她下舞池,她一时不知
所措,不知道接受哪位男士邀请才好,有些尴尬,却是一脸笑容欢乐满怀。年轻就好,
年轻就是幸福。千万要珍惜青春,把握时机,找到理想对象。“男到三十一枝花,女到
三十眼巴巴”,女权主义者也许会反对这种看法,但女人必须承认自己生理上与男人是
不一样的。女人如花,不错。正因为女人是花,才容颜易老,让林黛玉葬花伤透了心,
大龄时才“待月西厢下”,变成“非常男女”,能期望速配成功吗?
走过十一家婚介所之后
    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因为征婚,走进了11家婚姻介绍所,也可以说是对深圳婚姻中
介机构的一次抽样调查。我认识了一些原先不可能认识的人。这里像一个缩小了的社会,
从中可以看出当代深圳人对待婚姻的种种心态。概括而言,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浮躁
急迫,二是严肃虔诚。我想对天下的孤男寡女说一声:婚介所仅仅是中介机构,不是婚
姻速成班。这里只能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种与异性交往的机会,而不是婚姻的实质内
容。婚介所只是提供一种机会的服务性行业。许多人婚配不成功,不能一味指责婚介所。
然而,深圳许多婚介所的不尽人意,有的婚介所完全是欺诈机构,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经历过这次抽样调查后,我相信,我再也不会去征婚了。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在这
个世纪末,大多数的婚姻介绍所染上了目光短浅症,他们只需要赚你的会员费就行了,
真正替人相亲拉线的情形真是少而又少。红娘的年代已经古老,现今的“红娘”演化成
了一种职业,变成牟利者手中的工具。
    我到过的每一家婚介所,征婚人数一般都维持在三四千人左右,每人交399元会费,
总营业额应在160万元左右。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租一间房子挂一块牌子,摆几张桌
子,请几个女子,无须培训,无须电脑等办公设备,就可以捞取金子。我还见过可能是
本市最小的婚介所,只租用了一间6平方米的铺面,两张桌子,两个年轻人。我问他们
有没有民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他们说正在办理之中。据一位新闻同行告诉我,这家婚
介所已开张两年了。我翻了翻他们的资料,来此应征的人不算多,女子约有五六十个,
男子不到三十。假如就此推算,他们的营业额也有三万元之多。
    深圳婚介所火爆自有其原因。深圳是座移民城市,外来人员多,深圳工作节奏快,
生存压力大,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深圳男女比例失调。这三大原因,客观上推动了婚介
所的形成与发展。这也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规范与管理婚介队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记者去过11家婚介所,除了2家是正规有牌照的外,其余9家的商业执照上仅仅是职
业介绍所。我曾在酷热的天气里,在田心路、文锦中路、红桂路等繁华道路上行走,发
现散落其间的大大小小的职业介绍所几乎都越界经营,主业外还瓜分婚介这块大蛋糕。
介绍一个职业只赚百元左右,介绍一个对象动辄三四百。为了加大赚钱系数,有些婚介
所不惜利用“婚托”诱人上钩,骗人钱财,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日前,记者拨通了深圳市婚姻介绍所的电话,陈萍所长在电话里向我介绍,深圳市
第一家婚介所,也就是深圳市婚姻介绍所,创办于1984年,是为帮助那些建设深圳特区
的一大帮工程兵找对象而设立的。迄今为止,已介绍成功约6000多对,6000多对男女通
过他们鹊桥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面对婚介所混乱不堪的局面,陈所长也深感痛心。早
在1996年,市政府曾下令专门整顿婚介行业。当时,民政局摸底调查共有婚介所100多
家,经整顿,缩减到28家,许多无牌的婚介所已经取缔,有牌照的28家各自挂靠在基层
民政部门。这两年来,不允许再办婚介所。据说,这28家婚介所,有的已经承包给了个
人。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许多无牌婚介所又一次抢滩登陆,非法经营。
    问起深圳市婚姻介绍所的运作情况,陈所长认为属于良性循环。男女一年的会费仅
为280元,领了会员卡还送首季的消费。它的活动场地周一至周六向会员开放。每一个
季度的收费除去周末周日为10元外,其余夜晚均为5元。近年来,他们还成功地举办了
香蜜湖之旅,组织大家去珠海去肇庆去大小梅沙去西丽湖等地活动。力争将活动搞得有
声有色,让大男大女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最后,陈所长认为,加强监管力度
尤为重要,经营方式应该规范化,收费的办法,应该形成一套管理条例。重要的是,征
婚这一行业的问题,需要立法来解决。
    婚姻是人生道路上极其重要的关口。我们需要引导大男大女保持健康的征婚心态,
既不悲观失望,又不盲目乐观,形成和建立良好的社交活动,在现代化的人际交往中,
找到真正属于你的另一半。说到底,这还是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提
高。既然有婚介机构,我想说的是,愿这些婚介机构借给青年男女一双慧眼,让天下有
情人终成眷属。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