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ycat (skycat),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生存体验19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r 26 10:23:49 2000), 转信
黑店卧底访“婚托”
----------------------------------------------------------------------------
----
自称林X洁的四川籍女子静静地坐在我对面。她身高不到1米60,穿了件黑底大花的
衬衫,下身一条白裤。微烫过的齐耳短发有点蓬松,眼睛很大,笑起来可以看得出当年
美丽的青春。岁月如刀,在她的眼角眉梢刻下一道道细细的生命年轮,表明这是一个四
十挨边的中年女性。她的实际年龄是38岁。
一天中午,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她说她是金益婚介所的工作人员,良
心发现,决定向记者披露她所知道的黑幕,约我见面详谈。我们在电话里约定,次日中
午12时15分在上步麦当劳见面,她手里拿一张头天的《深圳晚报》,不见不散。当最初
的沉默过后,她从自己的身世经历一直谈到误入金益婚介所,最后幡然醒悟。她祖籍四
川,高中毕业后,在重庆钢铁公司做行政人员,因为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被丈夫宣
布“下岗”。提起自己的婚姻,林X洁一脸的落寞:“这个婚姻我也有好大责任。现在
我变成了老大难了,离了婚又带了一个孩子,我来到深圳的目的就是想改变环境,嫁个
好老公。”
1998年12月底她来到深圳,住在妹妹家里。飘零在外的人就想有个家,她一到深圳
就直奔婚姻介绍所,希望通过鹊桥走进一个温馨的港湾。她先后找了五六个婚介所,最
终选择了其中一家,原因就是那位做婚介服务的“红娘”是位50来岁的老大妈,慈眉善
目,让她放心。其他婚介所中,晃动着的服务脸孔都是些20来岁的小姐。自己都在空守
闺房,等待嫁人,还能真心帮助别的女人找真正的好男儿?她觉得不可能。
登记时缴纳380元,见过两个男人,结局是谈不拢,老大妈苦口婆心地劝告她,像
她这样没有青春没有美貌还有一个拖油瓶的孩子的女人实在不好找老公,建议她去香港
的报纸登征婚广告。香港与深圳的男女比例恰恰相反,是男多女少,漂亮的女子都已移
民外嫁,一些年纪大的男人找老婆不容易,愿意在深划找一个志同道合之人。
她动了心。动心的结果是又要交600元钱。老大姐告诉她已在香港的《东方日报》
上帮她刊登了征婚广告,让她静候佳音。她不知道到哪里可以买到《东方日报》,是不
是真地登了报纸广告她也不知道。几天后,她开始每天下午4点整准时收到一封香港来
信。她很兴奋,一个个联络这些人。有5个男人推辞不见,只有两个人答应约见。其中
一位男人见面喝了茶便婉拒了她,嫌她年纪大。另一位53岁,自称是香港某公司的部门
主任,在港有楼,但就连刚刚来深圳不久的林X洁也一眼看出,他谈吐没有什么修养,
像是纯粹内地刚来的打工仔。她开始觉得这种婚介不对劲,但又没有办法了解真相。
仅有高中文凭的林X洁到处找不到工作,住在妹妹家不是长久之计,索性去了一家
家政公司做保姆,做了一个月实在做不下去,被同乡推荐到金益婚介所去打工。
这家婚介所据悉是民政局下属的服务性机构,给她的底薪是800元,每促成一个征
婚者交纳会员费后,在会费中提成5%。在工作了6天后,一位“同行”不小心说漏了嘴
,
说在所有的工作人员中,她的提成最少。林X洁一气之下决定辞工。婚介所的老板觉得
她看起来稳重可靠,人缘不错,会员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好,执意挽留她,将她的提成提
高到了10%。
林X洁留了下来,但也仅仅干了20天。这20天时间内,她看清了这家婚介所的真实
面目。婚介所以会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打个人的征婚广告为诱饵,吸引求偶人士上门约
见,但是,在约见之前必须先交会费399元,而且,让你所见之人永远是婚介所的“婚
托”,不是广告上所说的那个让你怦然心动之人。
“涂小姐,你不知道,每当会员为了见一个报纸上登载的人物,也就是他们找来的
‘婚托’时,我的心就在流血。我们婚介所就像是屠夫,而他们就像是无辜的羔羊一
样。”林X洁讲起婚介所的黑幕,不禁捶胸顿足,这位善良的从未骗过人的川妹子,活
了大半辈子,从未看过这种靠骗婚骗财的机构,决定“起义”,协助社会戳穿“西洋
镜”。
她说,这家婚介所注册的是礼仪公司,由两个年轻的女老板合资。另一位女子带了
一块租来的婚介所的牌子加盟进来,三个女人合办,每做成一单生意,这位有“牌子”
的女子与另外有资金的两名老板五五对分。是一间典型的无婚介执照的经营单位,说是
黑店一点也不为过。运作方式为:每日在报章上打征婚广告,虚拟出一批成功单身男女
名单,吸引慕名而来的应征者,同时,利用现有朋友或同乡做“婚托”,将这些没户口
没房没车的男女,全都摇身一变为“成功富姐与金融豪杰”,欺骗应征者在望梅止渴之
前先交出数目可观的会员费,此后,便将他们的档案束之高阁,不再理睬。
所谓的“托”,是早几年出现的北京话,正如“托行”、“托市”一样,有些地方
叫“媒子”、“幌子”、“钩子”,是充当骗局、引人上钩的角色。“婚托”充斥婚介
市场,让许多痴心人遇冷风,不仅失去了钱财,更浪费了精力与情感。
林X洁看过我去年8月份写的《女记者征婚亲历记》(收入此书更名为《征婚亲历
记》)。那次我以一个征婚者的身份,深入这一混乱不堪的市场,探究个中真相。她希
望我这次去当一名婚介所的文秘,也就是工作人员,去看看征婚的这片绿洲下面是怎样
布满了陷井的。
这是个好主意。我向总编辑汇报,领导同意我去卧底一番,当天下午,按照林X洁
给我的电话号码打给金益婚介所,在电话里表明应聘意图,对方盘问了一通,答应让我
第二天去见工。
深入虎穴
在金益婚介所里接待我加盟的青年女子姓胡,声音甜甜的,带点江浙口音。她是三
个老板中出“牌子”的那一个,凭着一块租来的“金益婚介所”牌子,与“正安邦礼仪
策划公司”作了一番“强强联合”。由于她的“征婚”事业蓬勃发展,这家礼仪公司也
全民皆兵地操持起了这一勾当,原本的正业反倒成了副业。据林X洁说,她既是老板又
是员工,每天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半左右,为了聚敛钱财,没日没夜地苦干加“巧
干”。
经过面试考察,胡X同意我当“文秘”,当天上午就上班。她将林X洁的那张空着的
办公桌给了我,配了部电话,扔给我一叠客户服务追踪表,交代了几句,就自顾自地接
听电话忙开了。
我坐了10分钟,拿过手边的某报,才知道个大概。今天早晨上市的x报中缝上有
“45岁经商男士征婚启事”,上书:“1.75米离异本科多套房车觅顾家善良专一女士,
电:3240052、3241270”。
这两个电话号码就是金益婚介所的电话。其中一个就在我的桌子上。大家期待着安
排香饵钓大鱼的闹剧正式开幕。胡X打了一个传呼,许久没有复机,急得在房间里走来
走去,忽然讨好地对我说:“吴琳(我的化名),你说你原来在宝安做过婚介的,你在
深圳有没有熟人?我们今天打了广告,如果有应征者找上门来,需要一个40岁左右的男
人应付一下,我手边的这个朋友没有复机。你让你的朋友过来,大家聊聊天!”
这就是文秘工作,为他们找“婚托”。无论从良心和采访纪律来说,都是不能做的
,
不能助纣为虐。我假意说有一个朋友在附近炒股票,我去问问他是否答应过来。
我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金益,胡X正眉开眼笑地与一个刚到不久的45岁左右的男人
聊天,也不过问我是不是带了男人来。
这人是她的“婚托”。满脸横肉,身高1.76米左右,是不是本科毕业我不知道,但
至少,我看他的穿着打扮,那种落魄的模样,压根就不像有多套房和私家车的“成功人
士”。
一位40岁左右的短发女子坐着车从东门来到婚介所,要求见某报所登的经商人土,
在交了399元会费之后,胡x就让她与“成功男士”进了里边有空调的办公室交谈。我们
这一大批人,包括两名女“婚托”,坐在外边约12平方米的办公室闲聊。
约半个小时后,相亲男女先后从里间走出,胡X马上跟上去,问那女子对男土印象
如何,女子说还可以,胡X 立即以有缘无缘他们自己为由,建议他们自由联络,把婚介
所的干系推得干干净净。女子脸上有了些欢喜,告辞出门,胡X面带温色地对那个“婚
托”说:“你也太婆婆妈妈了,让你见一个你见了半个小时,你下次一定要缩短时间,
谈上10分钟,问问情况,然后表示自己生意繁忙,就告辞出门。我还想多安排女人见你
。
但一定记住,要有礼貌有风度,将女士小姐们送到底楼。”她这番话,也是有意说给另
外两个女“婚托”听的,让她们学着点。
“好!好!”“婚托”点头称是。
我在一旁翻看交友资料,翻到第一页,就看见林X洁告诉我的一个著名“婚托”的
资料,据悉他在好几家婚介所兼职。胡X冲过来说:“别人看资料,不要给他们看这个,
他的面孔太熟了,怕出事,这段时间不要他出面。”直到我离开金益婚介所,我都没有
见过这位男士的“庐山真面目”。
整整一个下午,胡X都在接听电话,联络正想咬钩的女士与那位“经商”男士见面。
她接电话时,对方说自己是河南人,她就说自己是河北人。别人说是湖南人,她就成了
湖北人。人称江苏人,她称浙江人。反正一会儿山东,一会儿山西,听不到一句真话。
她长着一副涂满了蜂蜜的嘴,能够看人打卦。整整一个下午,她做了三单生意,也
就是说,每单399元,她提走了一半,她一个下午就捞走了600元钱。
据一个充任“婚托”的萍姐告诉我,她与胡X从1995年就认识了。那时的她很纯朴,
也很老实,先是在一家私人公司里打工,从1996年开始做婚介工作,现在有了“牌子”
平均月收入最少六七千元。
胡X不光替人征婚做“红娘”,还利用本身的条件替翠竹某婚介所做“婚托”。我
是第二天下午才知道,胡X 有“第二职业”的,当时,她说她要打电话,帮翠竹那边做
一个“托”。她提起电话就问:“那个人有没有付钱呢?”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
她叫那人接听电话,换了一种甜得发腻的声音说:“你好。我现在在公司工作很忙,我
看过你的资料了,这样吧,看我们有没有缘分啦!我下班后我们见个面吧,7点半钟你
打我的手机啦!”
婚介所,只介绍对方见面,至于成不成功就看各人的造化了。“婚托”们就有任何
一种理由拒绝再次见面。他或她都很忙,等待下一个猎物,以便从婚介所拿到更多的提
成。
我在婚介所打工的日子里,从未和胡X认真细谈过,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内,
她也在煲电话粥,这是她的工作,联络一些有心但没时间的客户过来看看,看上去蛮
“敬业”的哩。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