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ycat (skycat),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生存体验36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r 26 10:31:59 2000), 转信
穿越白色恐怖地带
----------------------------------------------------------------------------
----
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天生瘦小,熟悉我的、喜欢我的、恶意中伤我的人,都喜欢用开玩笑般的口吻说
:
你就像个吸毒的。
我这人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在这个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我是绝对不敢沾的,那就
是毒品。
1998年元月,我在康宁精神病院打工,发现医院里有个自愿戒毒所。戒毒所长长的
走廊边,整日徘徊着五六个精神萎靡的人。医生告诉我,那是一些自愿来此戒毒的人。
1999年7月,我去龙岗区采访一家因吸毒而毁灭的家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家
只有两个儿子。老大早些年就因吸毒暴尸街头,老二又重蹈覆辙。虽然父母看管甚严,
老二仍在结婚前一个星期出门理发时,莫名其妙地失踪,据悉是被白粉友拉走。一个月
后,在邻村的一个出租屋中,有人发现他早已腐烂的尸体。老二未过门的媳妇也是位吸
毒女,几个月后,她生下一个浑身发烫、满身红肿的婴儿。那天我赶至龙岗,抱着来到
世上仅一个月,哈欠连天的“毒生儿”,心中惊悚万分。我真的不知道,毒品怎么会有
这么大的魔力?
我手边的报刊剪贴资料上,有着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与信息:
1998年初统计,全世界受毒品控制的人数已高达1.8亿,吸食可卡因的人近5000万,
毒品贩子约100万人。全世界总人口中,大体每40人中就有一名吸毒者。
贩毒和吸毒已夺去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每年都有二十万“瘾君子”丧命,
其破坏性远远大于一次世界大战……吸毒者大多数为中青年,通过统计算出来的平均死
亡年龄为36岁。所以有人说,一俟吸毒,他离死亡的距离,平均不会超出10年。
吸毒在我国是违法的。1995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70号令,是我国第
一部《强制戒毒法》,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
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强制戒毒期限为3至6个月,
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延长强制戒毒期至1年。
我国目前有强制戒毒所200多所。深圳市戒毒所是1991年10月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
批准成立的专职戒毒机构,1996年10月正式由民政局划归公安局管理。是一所集脱毒、
康复、科研、出所后提供跟踪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戒毒所,也是广东省第一间对外开放
的戒毒机构。对入所的吸毒人员实施军事化管理、系统化教育、集体化生活和强制脱瘾
治疗。建所至今已收治了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在内的10493名吸毒者,其中男8281人,
女2212人,强制戒毒4195人,自愿戒毒6298人……
在一个秋风渐凉,仍然热浪袭人的秋日午后,我乘坐采访车沿着鹏城东翼一路前行
,
40分钟后,在一个极小的二线关口不远处,一所院落的白磁砖墙与灿红色的飞檐提醒我
,
我的目的地到了。
这一天,是星期二的下午,刚巧是每周一次的亲属探访日。就在我刚准备迈进戒毒
所大门的一刹那,从里面突然冲出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双手掩面,蹲在门边,涕
泪滂沱。我见她伤心至极,递上一块纸巾,她拿着揩泪,边擦边抽泣地对我说:“我的
儿子……他……将家中所有的钱……都吸完了,我怎么过啊?”我劝她想开点。她说,
儿子戒了好多次了,到现在戒也戒不断了,从所里回家第一天就复吸,吸了再被她送进
来,一点薄家底早被他折腾光了,就去社会上偷盗,什么都干过,最后,被强制送来戒
毒。
看着这位母亲为了不肖儿子而热泪纵横的脸庞,我的心一阵阵揪紧。站在沉重的铁
门前,我已经可以想象得到,迎面而来的,该是怎样苦涩而沉重的日子!可以想象,我
要穿越的将是怎么样的炼狱?
不谙世事的“二奶”
为了更真实地面对、近距离的接触受“白色瘟疫”污染的人们,我在场部强烈要求
“分配”到基层“工作”,考虑到我的性别特征,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手续,我终
于得偿所愿,拿着报到单去女子戒毒中队报到。
戒毒所占地面积约38000多平方米,分成两大块。里面的一片区域为男子强制区域
与医疗科,外面又以草地为界切割成一半,左边一块为女子戒毒中队,右边为男子自愿
班。吸毒者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种是强制戒毒,也就是被抓来的。公安部门在每次扫
毒专项斗争中,将抓获的吸毒者送进戒毒所。另一种是自愿戒毒,由吸毒者的亲朋好友
送进戒毒所接收疗教。
报到之后,中队长陈昕带着我先熟悉环境。
女子戒毒中队的地盘为一长条形区域,齐刷刷的一排砖房,每间房为一个小班。中
队下设10个班,9个强制戒毒班,1个自愿班。正是下午2点30分,太阳最烈的时候,砖
房搭了长长的顶棚遮荫,门前一片长条形的空地,是女戒毒学员的活动天地。这块对于
女戒毒人员来说的宝地长约60多米,宽只有20多米。地上,因长期打坐开会而变得光滑
。
空地外面是一片如茵的青草地,在葱葱郁郁的树木的掩映下,真如一个世外桃源。
中队长告诉我,今天下午学员全都在赶工做塑料花。为了培养吸毒人员的耐心,分
散精力,促进康复,女子中队承接了一家外资塑料花厂的来料加工,让学员们扎塑料花
,
也有克服懒散习惯,培养劳动技能的作用。透过第一班的铁门往里望去,十多个女学员
安坐在一片绿叶与白色的花海之中,仔细地将裁剪好的一瓣瓣白色花瓣,安上花芯,插
在一枝枝干上。白花、绿叶,吸毒学员的手工劳作,使人感觉她们不再是“废人”。
“今天,我们队里来了一名新管教,姓涂,今后,大家都叫她涂管教吧!”中队长
将我—一介绍给各间房里正埋头扎花的学员。
“中队长,下午好!涂干部,下午好!”每一间房都先后传出这样的问候声。
“小涂,你先熟悉一下,10分钟前,医疗科送了一名刚脱毒的新学员来,你可以去
和她聊聊。”
我正求之不得。拎着一张凳子,找了个荫凉之处坐下。不一会,组长就帮我叫来了
这位新学员。
这位名叫阿花的“新学员”是个老油条,虽然才23岁,却有7年的吸毒史,先后戒
毒超过30次。今年是4次“入住”了。每一次,都是一个香港小老板,也即包养她的男
人送她来的,属于自愿戒毒者。
她长相清秀,笑起来灿烂无比,身材也很好。坐在光洁的地面上和我聊天,神情就
像一位不谙世事的小妹。
她是一位少数民族,今年23岁。17岁那年,她读高中二年级,贪玩。好吃、怕苦的
她听人说深圳打工遍地黄金,便偷偷买了火车票随着一大帮同乡一路南行。在车厢里,
她嘻嘻哈哈唱着歌,不知道什么叫忧伤。后来,她才知道自己进不了深圳,因为没有边
防证,只得在平湖下车。一下车,她就直奔一家电子器材厂找工。工厂的老板是位香港
人,大她15岁,早有妻室,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位美丽而懒散的小姑娘。他“恩准”她进
厂打工,住进工厂宿舍。第二天上午,他给了她几个选择:一是回家读书,二是与他一
起生活,三是在工厂打工,每月拿五六百元打工费,四是去夜总会坐台当“三陪”。她
想了想,选择了和他在一起,由他供养的那种不劳而获的“花瓶”生活。
看上去他待她不错,犹如老夫少妻的样子,但是不给她真正的名份,按照法规也不
能给她什么“名份”。对于一位17岁的女子来说,没有爱情没有工作,心灵空虚得要命
。
他给她找了一伙小姐妹,都是附近开工厂的香港人包养的“二奶”,让她随着她们一起
打麻将。麻将桌上,有人请她“追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深
渊。一个星期后,她一起床,就流鼻涕、流眼泪、打哈大,肚子痛、腰痛总之全身都痛
,
像患上感冒一样。她起床往医院跑,路上遇到请她吸白粉的女子,对方告诉她,这是犯
病了,快拿钱去买吧。自此,她就上了瘾,再也戒不掉。她“男人”星期一至星期五在
厂里,周六与周日回香港家中过周末。刚开始好几个月,他还不知道自家的“二奶”已
经深陷毒瘤,每天要抽一克白粉。早上起床,她溜出卧室,拿一张锡泊纸铺在桌面上,
倒上白粉,手边的饮料硬盒被卷成很粗的管子,一端含在嘴里,用打火机烧锡泊纸,再
勾着头,将腾腾烟雾缓缓吸进鼻中。这种吸法是吸毒者的“初级阶段”。她自言不敢发
展到肌注,是因为原先引诱她吸毒的小姐妹都已先后死于肌注。原因之一,是现在的白
粉不纯,通常掺有老鼠药、去痛粉、面粉等等,弄不好就“翘辫子”。
对她而言,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追龙”了。她因为吸毒,不敢跟家中联系
。
她家有个小表弟,曾经吸过一种自制的叫“神仙水”的东西,被她的父亲知道后,对她
的几个姐妹说,他们家没有一个人吸毒,假如有,坚决不要回来见他,不如死在外面。
这话传到她耳里,她是不敢回乡了。
她是寂寞的,年纪轻轻地被人包养,原本就不爱身边的男人,家又关山重重,不能
归去。在她看来,吸毒是她排解寂寞,获取欢乐的唯一途径。她常常躺在沙发上吸,茶
几上摆满了水果、糖果、饮料等辅助品。通常这个时候,香港小老板已经睡了,她则一
口一口地“追龙”。吸累了,头晕了,就昏昏睡去,醒来又接着吸。她一天可以断断续
续地吸上十二个小时。
17岁那年年底,她成了一个真正的烟鬼。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她男人因有事突然从
香港回家,看见她在吞云吐雾,着实吓了一大跳。他是个烟酒不沾的人,也容忍不了自
己喜欢的女人变成烟鬼。他拉着她进医院戒毒,可是,她太脆弱了,虽然每次戒毒体内
脱毒都很成功,但是心瘾却万难根除。近三四年来,她总是戒了就吸,吸了再被他逼进
来戒。如此循环往复,在医院戒毒24次,戒毒所戒了7次,戒了31次,成了女子中队中
的“老油条”。
1999年,她出出进进戒毒所,是进出频率最高的一位戒毒者。她掰着指头算着告诉
我:“我今年7月份到现在,已经‘三进宫’了。喏,我7月份出所,8月对21日又进来,
9月20号刚出去,10月6日又送进来,我这次应该在11月19日出去。”
我问她是不是诚心想戒。她迅速点点头说,怎么不诚心呢?就是再诚心也戒不掉呀
。
每次出所,反复叮咛自己不能再错了,一条命再不值钱也是自己的。可是,就像有魔鬼
附身,一走到外面,第一件事就是“还愿”,说是说,找毒品抽上最后一口,既是慰劳
,
又是告别,反正从此不抽就是了。就这样,又上瘾了。她说她几年都在一个固定的小卖
部拿货。对方一俟她出所,就将白粉送到她家,有一次,她不肯要,对方干脆包好5克
白粉,丢到她家的阳台上。8月16号出所,小老板来接她,在路上,她又决定抽上最后
一口,回到家中,还没坐上5分钟,便打的士去要货,当他的面“开档”(抽白粉的俗
称)。他的眼圈都红了,问她,不抽不行吗?她说,就这一口,就这样,她又在劫难逃
。
不过,这一次,她真正地想好了,绝不再抽!她从17岁来平湖,就没回过家。吸毒
后,没再跟家里联络。她说,可能父母都认为她早不在人世了。2000年的春节,她准备
回家,给他们一个惊喜。她希望父亲能原谅一个迷途的羔羊,让她回家住一段时间,养
养身体,彻底与毒源隔绝。她认为,只有在毒品目前还没侵袭到的她的家乡小山村,她
才能戒毒。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