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nana (一地香蕉皮),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颜渊第十二别裁5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3月05日19:51:0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司马牛的问题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
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
话。这个“讱”就是后世所谓说话忍一点,慢慢来。由这一句话看来,司马牛可能有放
言高论的习惯,所以孔子教他不要随便说话。司马牛就说,讲话慢一点,不随便放言高
论,这样就叫作“仁”吗?这个很容易嘛!孔子说,你不要看得容易,真做起来很难。
这是孔子在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的个性、行为,某一个缺点,加以纠正。接着司马牛就
问君子。君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儒家的观念里,差
不多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代名词。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
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他问孔子怎样才够得上做为一个君子。孔子道:“不忧不惧”。我们听了这四个字
,回想一下自己,长住在忧烦中,没有一样不担心的,我们怕自己生活过不好、怕工作
没有了,大而言之,忧烦时代怎么变?小而言之,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一切都在忧中,
一切也都在怕中。透过了“不忧不惧”这四个字的反面,就了解了人生,始终在忧愁恐
惧中度过,能修养到无忧无惧,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也就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之一
。司马牛一听,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他说,只要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就是君子
?以现在社会来说,街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到那些较低级的纯吃茶地方去看看,那里的
人既不担心又不害怕,没有钱用就抢一点,那都是君子吗?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
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心里
非常安详,等于俗话说的:“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鬼不惊。”内心光明磊落,没
有什么可怕的,有如大光明的境界,那时一片清净、祥和。孔子所讲的不忧不惧是这个
道理,并不是普通的不忧不惧。
这里有三段司马牛的问题。下面是第三段:
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
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
兄弟也?
这里的答话是子夏说的,不是孔子说的。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写文章,说“四海之
内皆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孔子说的,这又弄错了。近几十年来,大
家攻击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受这两句话的影响太大,说中国人喜欢讲宿命论,受了这种思
想的阻碍,所以没有进步。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人生哲学中最高的哲学。
“命”是什么?“天”又是什么?在中国哲学中是大问题。后世的观念,对于所谓
“命”,以为就是算八字的那个“命”、看相的那个“命”、宿命论的那个“命”,这
就弄错了。这不是儒家观念的“命”,而儒家观念中的“命”,是宇宙之间那个主宰的
东西,宗教家称之为上帝、为神、或为佛,哲学家称之为“第一因”,而我们中国儒家
强调之称为“命”。这样说来,不就简单了吗?所以这“命”与“天”两个东西,可以
讨论一生的,也许一生还找不到它们的结论。“命”是什么东西?
在宇宙间生命有一个功能——用现在科学的观念称它为功能。人的生命的功能很怪
,因此发展出“宿命论”。
我的医生朋友很多,中医也有,西医也有。我常对他们讲,天下医生都没医好过病
,如医药真能医好病,人就死不了。药只是帮助人恢复生命的功能。有一位医生朋友,
在德国学西医,中医也很懂。我介绍一位贫血的同学去就医,这个医生朋友说什么药都
不要用,要这病人多吃点肉,多吃点饭。他说世界上哪里有药会补血的?除非直接注射
血液进去,一百西西注射进去,吸收几十西西就够了,其余变成渣滓浪费了。西医说打
补血针是补血的,中医说吃当归是补血的。补血的药只不过是刺激本身造血的功能,使
它恢复作用。与其打补血针,还不如多吃两块肉,吸收以后,就变成血了。所以中国人
有句老话:“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所以用药医好的病,能够不死是命不该死。
有一个病始终医不好的,这个病就是死病,这是什么药都没有办法的。所以我和医生朋
友们说,小病请你看,生了大病不要来,你们真的医不好。这就是说生命真是有一个莫
名其妙的功能,作战时在战场上就可以看到,有的人被子弹贯穿了胸腹,已经流血,但
在他并不知道自己已受伤时,还可以冲锋奔跑,等他一发觉了,就会立刻倒下去。等于
我们做事时,如果在紧张繁忙之中手被割破,并不会感觉到痛,但一发觉了,立即就感
到痛,这种精神的、心理的作用很大。胸腹贯穿了,在发觉以前,中间这段时间,还可
维持一下,向前奔跑,这个维持住生命的东西,也是“命”,而命的安排就非常妙。
关于富贵,孔子也说过,大家都想发财,但发财很难。我也一辈子想发财,我什么
都不怕,就是怕钱,可永远发不了财,想尽办法也没有用。所以干脆不去想办法,晓得
“猴子摘包谷”摘不到的。年幼时家乡有个人,专门为出丧人家抬棺材,夜间就敲更,
非常穷。有一次几个月没见到他,后来又见到了,问他到哪里去了。他说意外地得了一
笔钱,本想过一段舒服的日子,不料生了病,把钱医光,病也好了,还是和以前一样穷
。当时听了就让它过去了,后来人生经验渐渐增加,就想起这个人。中国人的话“小富
由勤,大富由命。”不可强求。这里子夏劝司马牛不必过分悲哀。因为司马牛有两兄—
—向趔、向巢,他们在宋国作乱,司马牛想劝阻也没有用,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叹。于是
子夏就劝他放开胸怀,冥冥中自有命运的安排,不要为两个亲兄弟担心。即使没有兄弟
,朋友就是兄弟,朋友同学们相处融洽,无异亲的兄弟。但交朋友要敬而无失;在上论
中孔子也曾说的“久而敬之”这句话,就是交朋友的大原则。朋友交得越久,越亲近了
,就要越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
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样一来,到处都是好朋友、亲兄弟,那怕
没有兄弟?不但个人关系如此,领导部下同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
生命的痛苦在于,它思考着,却发现自身只是一株芦苇;
生命的幸福在于,它只是一株芦苇,然而却能够思考着.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