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xloveone (涅磐),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留情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Mar 12 12:31:20 2000), 转信

    留情
    
他们家十一月里就生了火。小小的一个火盆,雪白的灰里窝着红炭。炭起初是树木
,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
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的。火盆有炭气,丢了一只红枣到里面,红
枣燃烧起来,发出腊八粥的甜香。炭的
轻微的爆炸,淅沥淅沥,如同冰屑。
    
结婚证书是有的,配了框子挂在墙上,上角凸出了玫瑰翅膀的小天使,牵着泥金飘
带,下面一湾淡青的水,浮着两只五彩的鸭,中间端楷写着:一年乙酉正月十一日亥
时生淳于敦凤江苏省无锡县人现年三十六岁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月九日申时生……敦
凤站在框子底下,一只腿跪在沙发上,
就着光,数绒线的针子。米晶尧搭讪着走去拿外套,说:“我出去一会儿。”
    敦凤低着头只顾数,轻轻动着嘴唇。米晶尧大衣穿了一半,又看着她,无可奈
何地微笑着。半晌,敦凤抬起头来,说:“唔?”
    又去看她的绒线,是灰色的,牵牵绊绊许多小白疙瘩。
    米先生道,“我去一会儿就来。”话真是难说。如果说“到那边去”,这边那
边的!
    说:“到小沙渡路去,”就等于说小沙渡路有个公馆,这里又有个公馆。从前
他提起他那个太太总是说“她”,后来敦凤跟他说明了:“哪作兴这样说的?”
    于是他难得提起来的时候,只得用个秃头的句子。现在他说:“病得不轻呢。
我得看看去。”敦凤短短说了一声:“你去呀。”
    
听她那口音,米先生倒又不便走了,手扶着窗台往外看去,自言自语道:“不知下
雨不下?”敦凤像是有点不耐烦,把绒线卷卷,向花布袋里一塞,要走出去的样子。
才开了门,米先生却又拦着她,解释道:“不是的——这些年了……病得很厉害的,
又没人管事,好像我总不能不——”敦
凤急了,道:“跟我说这些个!让人听见了算什么呢?”张妈在半开门的浴室里洗
衣裳。张妈是他家的旧人,知道底细的,待会儿还当她拉着他不许他回去看他太太的
病,岂不是笑话!
    
敦凤立在门口,叫了声“张妈!”吩咐道:“今晚上都不在家吃饭,两样素菜不用
留了,豆腐你把它放在阳台上冻着,火盆上头盖着点灰给它焐着,啊!”她和佣人说
话,有一种特殊的沉淀的声调,很苍老,脾气很坏似的,却又有点腻搭搭,像个权威
的鸨母。她那没有下颏的下颏仰得高高
的,滴粉搓酥的圆胖脸饱饱地往下坠着,搭拉着眼皮,希腊型的正直端丽的鼻子往
上一抬,更显得那细小的鼻孔的高贵。敦凤出身极有根底,上海数一数二有历史的大
商家,十六岁出嫁,二十三岁上死了丈夫,守了十多年的寡方才嫁了米先生。现在很
快乐,但也不过分,因为总是经过了那
一番的了。她摸摸头发,头发前面塞了棉花团,垫得高高的,脑后做成一个一个整
洁的小横卷子,和她脑子里的思想一样地有条有理。她拿皮包,拿网袋,披上大衣。
包在一层层衣服里的她的白胖的身体,实哚哚地像个清水粽子。旗袍做得很大方,并
不太小,不知为什么,里面总像是鼓绷
绷,衬里穿了钢条小紧身似的。
    
米先生跟过来问道:“你也要出去么?”敦凤道:“我到舅母家去了,反正你的饭
也不见得回来吃了,省得家里还要弄饭。今天本来也没有我吃的菜,一个砂锅,一个
鱼冻子,都是特为给你做的。”米先生回到客室里,立在书桌前面,高高一叠子紫檀
面的碑帖,他把它齐了一齐,青玉印色
盒子,冰纹笔筒,水盂,钥匙子,碰上去都是冷的;阴天,更显得家里的窗明几净

    
郭凤再出来,他还在那里挪挪这个,摸摸那个,腰只能略略弯着,因为穿了僵硬的
大衣,而且年纪大了,肚子在中间碍事。敦凤淡淡问道:“咦?你还没走?”他笑了
一笑,也不回答。她挽了皮包网袋出门,他也跟了出来。她只当不看见,快步走到对
街去,又怕他在后面气喘吁吁追赶,她
虽然和他生着气,也不愿使他露出老态,因此有意地拣有汽车经过的时候才过街,
耽搁了一会。
    
走了好一截子路,才知道天在下雨。一点点小雨,就像是天气的寒丝丝,全然不觉
得是雨。敦凤怕她的皮领子给打潮了,待要把大衣脱下来,手里又有太多的累赘。米
先生把她的皮包网袋,装绒线的镶花麻布袋一一接了过来,问道:“怎么?要脱大衣
?”又道:“别冻着了,叫部三轮车罢
。”等他叫了部双人的车,郭凤方才说道:“你同我又不顺路!”米先生道:“我
跟你一块儿去。”敦凤在她那松肥的黑皮领子里回过头来,似笑非笑瞟了他一眼。她
从小跟着她父亲的老姨太太长大,结了婚又生活在夫家的姨太太群中,不知不觉养成
了老法长三堂子那一路的娇媚。
    
两人坐一部车,平平驶入住宅区的一条马路。路边缺进去一块空地,乌黑的沙砾,
杂着棕绿的草皮,一座棕黑的小洋房,泛了色的淡蓝漆的百叶窗,悄悄的,在雨中,
不知为什么有一种极显著的外国的感觉。米先生不由得想起从前他留学的时候。他再
回过头去,沙砾地上蹲着一只黑狗,卷
着小小的耳朵。润湿的黑毛微微卷曲,身子向前探着,非常注意地,也不知它是听
着什么还是看着什么。米先生想起老式留声机的狗商标,开了话匣子跳舞,西洋女人
圆领口里腾起的体温与气味。又想起他第一个小孩的玩具中的一只寸许高的绿玻璃小
狗,也是这样蹲着,眼里嵌着两粒红圈
小水钻。想起那半透明暗绿玻璃的小狗,牙齿就发酸,也许他逗着孩子玩,啃过它
,也许他阻止孩子放到嘴里去啃,自己嘴里,由于同情,也发冷发酸——记不清了。
他第一个孩子是在外国生的,他太太是个女同学,广东人。从前那时候,外国的中国
女学生是非常难得的,遇见了,很快地
就发生感情,结婚了。太太脾气一直是神经质的,后来更暴躁,自己的儿女一个个
都同她吵翻了,幸而他们都到内地读书去了,少了些冲突。这些年来他很少同她在一
起,就连过去要好的时候,日子也过得仓促糊涂,只记得一趟趟的吵架,没什么值得
纪念的快乐的回忆,然而还是那些年青
痛苦,仓皇的岁月,真正触到了他的心,使他现在想起来,飞灰似的霏微的雨与冬
天都走到他眼睛里面去,眼睛鼻子里有涕泪的酸楚。
    
米先生定一定神,把金边眼镜往上托一托,人身子也在衬衫里略略转侧一下,外面
冷,更觉里面的温暖清洁。微雨的天气像个棕黑的大狗,毛毵毵,湿哜哜,冰冷的黑
鼻尖凑到人脸上来嗅个不了。敦凤停下车子来买了一包糖炒栗子,打开皮包付钱,暂
时把栗子交给米先生拿着。滚烫的纸口
袋,在他手里热得恍恍惚惚。隔着一层层衣服,他能够觉得她的肩膀;隔着他大衣
上的肩垫,她大衣上的肩垫,那是他现在的女人,温柔,上等的,早两年也是个美人
。这一次他并没有冒冒失失冲到婚姻里去,却是预先打听好,计划好的,晚年可以享
一点清福艳福,抵补以往的不顺心。可
是……他微笑着把一袋栗子递给她,她倒出两颗剥来吃;映着黑油油的马路,棕色
的树,她的脸是红红,板板的,眉眼都是浮面的,不打扮也像是描眉画眼。米先生微
笑望着她。他对从前的女人,是对打对骂,对她,却是有时候要说“对不起”,有时
候要说“谢谢你”,也只是“谢谢你,
对不起”而已。
    
郭凤丢掉栗子壳,拍拍手,重新戴上手套。和自己的男人挨着肩膀,觉得很平安。
街上有人撩起袍子对着墙撒尿——也不怕冷的!三轮车驰过邮政局,邮政局对过有一
家人家,灰色的老式洋房,阳台上挂一只大鹦哥,凄厉地呱呱叫着,每次经过,总使
她想起她那一个婆家。本来她想指给米
先生看的,刚赶着今天跟他小小地闹别扭,就没叫他看。她抬头望,年老的灰白色
的鹦哥在架子上蹒跚来去,这次却没有叫喊;阳台栏杆上搁着两盆红瘪的菊花,有个
老妈子伛偻着在那里关玻璃门。
    
从婆家到米先生这里,中间是有无数的波折。郭凤是个有情有义,有情有节的女人
,做一件衣服也会让没良心的裁缝给当掉,经过许多悲欢离合,何况是她的结婚?她
把一袋栗子收到网袋里去。纸口袋是报纸糊的。她想起前天不知从哪里包了东西来的
一张华北的报纸,上面有个电影广告,
影片名叫《一代婚潮》,她看了立刻想到她自己。她的结婚经过她告诉这人是这样
,告诉那人是那样,现在她自己回想起来立时三刻也有点搅不清楚,就微笑叹息,说
:“说起来话长嗳。”
    就连后来事情已经定规了,她一个做了瘪三的小叔子还来敲诈,要去告诉米先
生,她丈夫是害梅毒死的。当然是瞎说。不过仔细查考起来,他家的少爷们,哪一个
没打过六零六。
    
后来还是她舅母出面调停,花钱买了个安静。她亲戚极多,现在除了舅舅家,都很
少来往了。娘家兄弟们都是老姨太太生的,米先生同他们一直也没有会过亲,因为他
前头的太太还在,不大好称呼。敦凤呢,在他们面前摆阔罢,怕他们借钱,有什么不
如意的地方呢。又不愿对他们诉苦,怕
他们见笑。当初替她做媒很出力的几个亲戚,时刻在她面前居功,尤其是她表嫂杨
太太,疯疯傻傻的,更使她不能忍耐。杨太太的婆婆便是敦凤的舅母,这些人里,就
只这舅母这表兄还可以谈谈。敦凤也是闷得没奈何,不然也不会常到杨家去。
    
杨家住的是中上等的弄堂房子。杨太太坐在饭厅里打麻将,天黑得早,下午三点钟
已经开了电灯。一张包铜边的皮面方桌,还是多年前的东西。杨家一直是新派,在杨
太太的公公手里就作兴念英文,进学堂。杨太太的丈夫刚从外国回来的时候,那更是
激烈。太太刚生了孩子,他逼着她吃水
果,开窗户睡觉,为这个还得罪了丈母娘。杨太太被鼓励成了活泼的主妇,她的客
厅很有点沙龙的意味,也像法国太太似的有人送花送糖,捧得她娇滴滴的。也有许多
老爷,得空便告诉她,他们的太太怎样的不讲理。米先生从前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在
自己家里得不到一点安慰,因此特别地
喜欢同女太太们周旋,说说笑笑也是好的。就因为这个,杨太太总认为米先生是她
让给敦凤的。
    
灯光下的杨太太,一张长脸,两块长胭脂从眼皮子一直抹到下颏,春风满面的,红
红白白,笑得发花,眯细着媚眼,略有两根前刘海飘到眼睛里去;在家也披着一件假
紫羔旧大衣,耸着肩膀,一手当胸扯住了大衣,防它滑下去,一手抓住郭凤的手,笑
道:“嗳,表妹——嗳,米先生——好
久不见了,好哇?”招呼米先生,双眼待看不看的,避着嫌疑;拉着敦凤,却又亲
亲热热,把声音低了一低,再重复了一句“好么?”痴痴地用恋慕的眼光从头看到脚
,就像敦凤这个人整个是她,一手造就的。敦凤就恨她这一点。
    
敦凤问道:“表哥在家么?”杨太太细细叹了口气道:“他有这样早回家来么?表
妹你不知道,现在我们这个家还像个家呀?”郭凤笑道:“也只有你们,这些年了,
还像小两口子似的,净吵嘴。”郭凤与米先生第一次相见,就在杨家,男主人女主人
那天也吵嘴来着,非常洋派地,如同一
对爱人。米先生在旁边,吃了隔壁醋,有意地找着敦凤说话,引着杨太太吃醋,末
了又用他的汽车送了敦凤回家。就是这样开头的……果真是为了这样细小的事开头的
,那敦凤也不能承认——太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要说与杨太太完全无关罢,那也不对
,郭风的妒忌向来不是没有根据的,她
相信。
    
她还记得那天晚上,围着这包铜边的皮面方桌打麻将,她是输不起的,可是装得很
泰然。现在她阔了,尽管可以吝啬些;做穷亲戚,可得有一种小心翼翼的大方。现在
她阔了,杨家,像这艰难的时候多数的家庭,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杨太太牌还是要
打的,打牌的人却换了一批,不三不四
的小伙子居多,敦凤简直看不入眼。其中一个,黑西装里连件背心都没有,坐在杨
太太背后,说:“杨伯母我去打电话,买肥皂要不要带你一个?”问了一遍,杨太太
没理会,她大衣从肩上溜了下来了,他便伸出食指在她背上轻轻一划。她似乎不怕痒
,觉也不觉得。他扭过身去吐痰,她却
捏着一张牌,在他背上一路划下去,说道:“哪,划一道线——男女有别,啊!”
    大家都笑了。杨太太一向伶牙俐齿,可是敦凤认为,从前在老爷太太丛中,因
为大家都是正派人,只觉得她俏皮大胆;一样的话,说给这班人听,就显着下流。
    隔壁房间里有人吹笛子。敦凤搭讪着走到门口张了一张,杨太太的女儿月娥,
桌上摊了唱本,两手揿着,低着头小声唱戏,旁边有人伴奏。敦凤问杨太太:“月娥
学的是昆曲吗?”
    
米先生也道:“听着幽雅得很!”杨太太笑道:“不久我们两个人要登台了,演《
贩马记》,她去生,我去旦。”米先生笑道:“杨太太的兴致还是一样的好!”杨太
太道:“我不过夹在里面起哄罢了,他们昆曲研究会里一班小孩子们倒是很热心的。
里头有王叔廷的小姐,还有顾宝生两个
少爷——人太杂的话,我也不会让我们月娥参加的。”
    牌桌上有人问:“杨伯母,你几个少爷小姐的名字都叫什么华什么华,怎么大
小姐一个人叫月娥?”杨太太笑道:“因为她是中秋节生的。”亲戚们的生日敦凤记
得最清楚,因为这些年来,越是没有钱,越怕在人前应酬得不周到,给人议论。
    
当下便道:“咦?月娥的生日是四月底呀!”杨太太格吱一笑,把大衣兜上肩来,
脖子往里一缩,然后凑到敦凤跟前,蒙蒙地看着她,推心置腹地低声道:“下地是四
月里,可是最起头有她这个人的影儿,是八月十五晚上。”众人都听见了,哄笑起来
,抢着说:“杨伯母——”“杨伯母—
—”敦凤觉得羞惭,为了她娘家的体面,不愿让米先生再往下听,忙道:“我上去
看看老太太去,”点了个头就走。杨太太也点头道:“你们先上去,我一会儿也就来
了。”
    在楼梯上,敦凤走在前面,回过头来睃了米先生一眼,含笑把嘴一撇,想说,
“亏你从前拿她当个活宝似的!”米先生始终带着矜持的微笑。杨太太几个孩子出现
在楼梯口,齐声叫“表姑”,就混过去了。
    
杨老太太爱干净,孩子们不大敢进房来,因此都没有跟进去。房间里有灰绿色的金
属品写字台,金属品圈椅,金属品文件高柜,冰箱,电话:因为杨家过去的开通的历
史,连老太太也喜欢各色新颖的外国东西,可是在那阴阴的,不开窗的空气里,依然
觉得是个老太太的房间。老太太的鸦片
烟虽然戒掉了,还搭着个烟铺。老太太躺在小花褥单上看报,棉袍衩里露出肉紫色
的绒线裤子,在脚踝上用带子一缚,成了扎脚裤。她坐起来陪他们说话,自己把绒线
裤脚扯一扯,先带笑道歉道:“你看我弄成个什么样子!今年冷得早,想做条丝棉裤
罢,一条裤子跟一件旗袍一个价钱!只
好凑合着再说。”
    米先生道:“我们那儿生一个炭盆子,到真冷的时候也还是不行。”敦凤道:
“他劝我做件皮袍子。我那儿倒有两件男人的旧皮袍子,想拿出来改改。”杨老太太
道:“那再好也没有了。
    从前的料子只有比现在的结实考究。”敦凤道:“就怕不够。”
    杨老太太道:“男人的袍子大,还不够你改的么?”郭凤道:“我那儿的两件
,腰身特别地校”杨老太太笑道:“是你自己的么?我还记得你从前扮了男装,戴一
顶鸭舌帽子,拖一条大辫子,像个唱戏的。”敦凤道:“不,不是我自己的衣裳。”
    她腆着粉白的鼓蓬蓬的脸,夷然微笑着,理直气壮地有许多过去。
    她的亡夫是瘦小的年青人,杨老太太知道她说的是他的衣裳,米先生自然也知
道,很觉得不愉快,立起身来,背剪着手,看墙上的对联。门口一个小女孩探头探脑
,他便走过去,蹲下身来逗她玩。老太太问小孩:“怎么不知道叫人哪!
    
不认识吗?这是谁?”女孩子只是忸怩着。米先生心里想,除了叫他“米先生”之
外也没有旁的称呼。老太太只管追问,连郭凤也跟着说:“叫人,我给你吃栗子!”
米先生听着发烦,打断她道:“栗子呢?”敦凤从网袋里取出几颗栗子来,老太太在
旁说道:“够了够了。”米先生道:“
老太太不吃么?”敦凤忙道:“舅母是零食一概不吃的,我记得。”米先生还要让
,杨老太太倒不好意思起来,说道:“别客气了,我是真的不吃。”
    烟炕旁边一张茶几上正有一包栗子壳,老太太顺手便把一张报纸覆在上面遮没
了。敦凤叹道:“现在的栗子花生都是论颗买的了!”杨老太太道:“贵了还又不好
;名叫糖炒栗子,大约炒的时候也没有糖,所以今年的栗子特别地不甜。”敦凤也没
听出话中的漏洞。
    米先生问道:“您这儿户口糖拿过没有?”老太太道:“没有呀,今天报上也
没有看见。定一份报,也就是为着看看户口米户口糖。我们家这些事呀,我不管,真
就没人管!
    
唉,没想到活到现在,来过这种日子!我要去算算流年了。”敦凤笑道:“我正要
告诉舅母呢,前天我们一块儿出去,在马路上算了个命。”杨老太太道:“灵不灵呀
?”敦凤笑道:“我们也是闹着玩,看他才五十块钱。”杨老太太道:“那真便宜了
。他怎么说呢?”敦凤笑道:“说碍…
”她望了望米先生,接下去道:“说我同他以后什么都顺心,说他还有十二年的阳
寿。”
    
她欣欣然,仿佛是意外之喜,这十二年听在米先生耳里却有点异样,使他身上一阵
寒冷。杨老太太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深怪敦凤说话不检点了,连忙
打岔道:“从前你常常去找的那个张铁口,现在听说红得很哪?”敦凤摇手道:“现
在不能找他了,特别挂号还挤不上去。
”杨老太太道:“现在也难得听见你说起算命了。有道是‘穷算命,富烧香!’”
说着,笑了起来。
    这话敦凤不爱听,也不甚理会,只顾去注意米先生。米先生回到他座位上,走
过炉台的时候看了看钟。半旧式的钟,长方红皮匣子,暗金面,极细的长短针,咝咝
唆唆走着,也看不清楚是几点几分。敦凤知道他又在惦记着他生病的妻。
    
杨老太太问米先生:“外国可也有算命的?”米先生道:“有的。也有根据时辰八
字的,也有的用玻璃球,用纸牌。”敦凤又摇手道:“外国算命的我也找过,不灵!
很出名的一个女的。还是那时候,死掉的那个天天同我吵。这一点倒给她看了出来:
说我同我丈夫合不来。我说:‘那怎么
样呢?’她说:‘你把他带来,我劝劝他就好了。’这当不是笑话?家里多少人劝
着不中用,给她一说就好了?我说:‘不行嗳,我不能把他带来。他不同我好,怎么
肯听我的话呢?’她说:‘那么把他的朋友带一个来。’可不是越说越离了谱子了?
带他一个朋友来有什么用?明明的是拉
生意。后来我就没有再去。”
    
杨老太太听她一提起前夫又没个完,米先生显然是很难堪,两脚交叉坐在那里,两
手扣在肚子上,抿紧了嘴,很勉强地微笑着。杨老太太便又打岔道:“你们说要换厨
子,本来我们这里老王说有一个要荐给你们,现在老王自己也走了,跑单帮去了。”
米先生道:“现在用人真难。”敦凤道
:“那舅母这儿人不够用了罢?”杨老太太看了看门外无人,低声道:“你不知道
,我情愿少用个把人,不然,净够在牌桌旁边站着,伺候你表嫂拿东西的了!现在劈
柴这些粗事我都交给看巷堂的,宁可多贴他几个钱。今天不知怎么让你表嫂知道了我
们贴他的钱,马上就像个主人似的,支
使他出去买香烟去了——你看这是不是……?”
    敦凤不由得笑了,问道:“表嫂现在请客打牌,还吃饭吃点心么?”杨老太太
道:“哪儿供给得起?到吃饭的时候还不都回家去了!所以她现在这班人都是同巷堂
的,就图他们这一点:好打发。”
    
老太太找出几件要卖的古董给米先生看,请他估价。又有一幅中堂,老太太扯着画
卷的上端,米先生扯着下角,两人站着观看。敦凤坐在烟炕前的一张小凳上,抱着膝
盖,胖胖的胳膊,胖胖的膝盖,自己觉得又变成个小孩子了,在大人之下,非常安乐
。这世界在变,舅母卖东西过日子,表
嫂将将就就的还在那里调情打牌,做她的阔少奶奶,可是也就惨了。只有敦凤她,
经过了婚姻的冒险,又回到了可靠的人的手中,仿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米先生看画,说:“这一张何诗孙的,倒是靠得住,不过现在外头何诗孙的东西也
很多……”老太太望着他,想道:“股票公司里这样有地位的人,又这样有学问,新
的旧的都来得,又知礼,体贴——真让敦凤嫁着了!敦凤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一
点心眼儿都没有,说话之间净伤他的心
!亏他,也就受着!现在不同了,男人就服这个!要是从前,那哪行?
    可是敦凤,从前也不是没吃过男人的苦的,还这么得福不知!
    
米先生今年六十了罢?跟我同年。我就这么苦,拖着这一大家子人,媳妇不守妇道
,把儿子怄得也不大来家了,什么都落在我身上,怎么能够像敦凤这样清清静静两口
子住一幢小洋房就好了!我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有什么别的想头,不过图它个逍遥
自在……”她卷起画幅,口中说道:“
约了个书画商明天来,先让米先生过目一下,这我就放心了。”虽然是很随便的两
句话,话音里有一种温柔托赖,却是很动人的。米先生一生,从妇女那里没有得到多
少慈悲,一点点好意他就觉得了,他笑道:“几时请老太太到我们那儿吃饭去,我那
儿有几件小玩意儿,还值得一看。”老
太太笑道:“天一冷,我就怕出门。”敦凤道:“坐三轮车,反正快得很。等我们
雇定了厨子,我来接舅母。”
    
老太太口中答应着,心里又想,替我出三轮车钱,也是应该的;要是我自己来,总
得有个人陪了来,多一个吃的,算起来也差不多。敦凤又道:“三轮车这样东西,还
就只两个女人一块儿坐,还等样些。两个大男人并排坐着,不知怎么总显得傻头傻脑
的。一男一女坐着,总有点难为情。”
老太太也笑了,说:“要是个不相干的人一块儿坐着,的确有些不犯着。
    
像你同米先生,那有什么难为情?”敦凤道:“我总有点弄不惯。”她想着她自己
如花似玉坐在米先生旁边,米先生除了戴眼镜这一项,整个地像个婴孩,小鼻子小眼
睛的,仿佛不大能决定他是不是应当要哭。身上穿的西装,倒是腰板笔直,就像打了
包的婴孩,也是直挺挺的。敦凤向米先
生很快地睃了一眼,旋过头去。他连头带脸光光的,很齐整,像个三号配给面粉制
的高桩馒头,郑重托在衬衫领上。她第一个丈夫纵有千般不是,至少在人前不使她羞
于承认那是她丈夫。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五,窄窄的一张脸,眉清目秀的,笑起来一双
眼睛不知有多坏!
    米先生探身拿报纸,老太太递了过来,因搭讪道:“你们近来看了什么戏没有
?有个《浮生六记》,我孙女儿她们看了都说好,说里头有老法结婚,有趣得很。”
敦凤摇头道:“我看过了,一点也不像!我们从前结婚哪里有这样的?”老太太道:
“各处风俗不同。”
    
敦凤道:“总也不能相差得太多!”老太太偷眼看米先生,米先生像是很无聊,拿
着张报纸,上下一巷,又一折,折过来的时候,就在报纸头上看了看钟。敦凤冷冷地
道:“不早了罢?你要走你先走。”米先生微笑道:“我不忙。等你一块儿走。”敦
凤不言语了。然而他仍旧不时地看钟,
她瞟瞟他,他又瞟瞟她。老太太心中纳罕,看他们神情有异,自己忖量着,若是个
知趣的,就该借故走出房去,让他们把话说完了再回来,可是实在懒怠动,而且他们
也活该,两口子成天在一起,什么背人的话不好说,却到人家家里来眉来眼去的?
    
说起看戏,米先生就谈到外国的歌剧话剧,巴里岛上的跳舞。杨老太太道:“米先
生到过的地方真多!”米先生又谈到坎博地亚王国著名的神殿,地下铺着二尺厚的银
砖,一座大佛,周身镀金,飘带上遍镶红蓝宝石。然而敦凤只是冷冷地朝他看,恨着
他,因为他心心念念记挂着他太太,因
为他与她同坐一辆三轮车是不够漂亮的。
    
米先生道:“那是从前,现在要旅行是不可能的了。”杨老太太道:“只要等仗打
完了,你们去起来还不容易?”米先生笑道:“敦凤老早说定了,再去要带她一块去
呢。”杨老太太道:“那她真高兴了!”敦凤叹了口冷气,道:“唉!将来的事情哪
儿说得定?还得两个人都活着——”她
也模糊地觉得,这句话是出口伤人,很有分量的,自己也有点发慌,又加了一句:
“我意思说,也不知是你死还是我死……”她又想掩饰她自己,无味地笑了两声。
    僵了一会,米先生站起来拿帽子,笑着说要走了。老太太留他再坐一会,敦凤
道:“他还要到别处去弯一弯,让他先走一步罢。”
    米先生去了之后,老太太问敦凤:“他现在上哪儿?”敦凤移到烟炕上来,紧
挨着老太太坐下,低声道:“老太婆病了。
    他去看看。”老太太道:“哦!什么病呢?”敦凤道:“医生还没有断定是不
是气管炎。这两天他每天总要去一趟。”说到这里,她不由得鼓起脸来,两手搁在膝
盖上,一手捏着拳头轻轻地捶,一手放平了前后推动,推着捶着,满腔幽怨的样子。
    
老太太笑道:“那你还不随他去了?反正知道他是真心待你的。”敦凤忙道:“我
当然是随他去。第一我不是吃醋的人,而且对于他,根本也没有什么感情。”老太太
笑道:“你这是一时的气话罢?”敦凤愣起了一双眼睛,她那粉馥馥肉奶奶的脸上,
只有一双眼睛是硬的,空心的,几乎是
翻着白眼,然而她还是微笑着的:“我的事,舅母还有不知道的?我是完全为了生
活。”老太太笑道:“那现在,到底是夫妻——”敦凤着急道:“我同舅母是什么话
都说得的:要是为了要男人,也不会嫁给米先生了。”她把脸一红,再坐近些,微笑
小声道:“其实我们真是难得的,隔几
个月不知可有一次。”话说完了,她还两眼睁睁看定了对方,带着微笑。老太太一
时也想不出适当的对答,只是微笑着。敦凤会出老太太的意思,又抢先说道:“当然
夫妻的感情也不在乎那些,不过米先生这个人,实在是很难跟他发生感情的。”老太
太道:“他待你真是不错了,我看你待
他也不错。”敦凤道;“是呀,我为了自己,也得当心他呀,衣裳穿,脱,吃东西
……总想把他喂得好好的,多活两年就好了。”自己说了笑话,自己笑了起来。老太
太道:“好在米先生身体结实,看着哪像六十岁的人?”敦凤又道:“先我告诉舅母
那个马路上的算命的,当着他,我只说
了一半。
    说他是商界的名人,说他命中不止一个太太。又说他今年要丧妻。”老太太道
:“哦?……那这个病,是好不了的了。”敦凤道:“唔。当时我就问:可是我要死
了?算命的说:不是你。
    你以后只有好。”老太太道:“其实那个女人真是死了也罢。”
    敦凤低头捶看搓着膝盖,幽幽地笑道:“谁说不是呢?”
    
老妈子进来回说:老虎灶上送了洗澡水来。老太太道:“早上叫的水,到现在才送
来!正赶着人家有客在这里!”敦凤忙道:“舅母还拿我当客么?舅母尽管洗澡,我
一个人坐一会儿。”老虎灶上一个苍老的苦力挑了一担水,泼泼洒洒穿过这间房。老
太太跟到浴室里去,指挥他把水倒到浴
缸里,又招呼他当心,别把扁担倚在大毛巾上碰脏了。
    
敦凤独自坐在房里,蓦地静了下来。隔壁人家的电话铃远远地在响,寂静中,就像
在耳边:“噶儿铃……铃!炼濉澹 币槐橛忠槐椋恢趺蠢鲜敲蝗私印
>拖裼星а酝蛴镆邓挡怀觯辜薄⒖仪蟆⑵惹械南肪纭6胤镂拊滴薰实匚鸲
肫鹈紫壬饬教焐窕瓴欢ǖ那樾巍
K挠锹牵欢茫膊灰谩K酒鹕恚绞纸晃兆牛晕赖氐裳弁徘奖
凇!案炼濉澹「炼濉澹 钡缁盎乖谙欤ソテ嗔蛊鹄础A獗叩姆课菀
蚕缘孟窀隹辗孔恿恕?
    
老太太押着挑水的一同出来,敦凤转过身来说:“隔壁的电话铃这边听得清清楚楚
的。”老太太道:“这房子本来造得马虎,墙保”老太太付水钱,预备好的一叠钞票
放在炉台上,她把一张十元的后添给他作为酒钱,挑水的抹抹胡须上的鼻涕珠,谢了
一声走了。老太太叹道:“现在这时候
,十块钱的酒钱,谁还谢呀?到底这人年高德劭。”敦凤也附和着笑了起来。
    
老太太进浴室去,关上门不久,杨太太上楼来了,踏进房便问:“老太太在那儿洗
澡么?”敦凤点头说是。杨太太道:“我有一件玫瑰红绒线衫挂在门背后,我想把它
拿出来的,里头热气薰着,怕把颜色薰坏了。”她试着推门,敦凤道:“恐怕上了闩
了。”杨太太在烟铺上坐下了,把假紫
羔大衣向上耸了一耸,裹得紧些,旁边没有男人,她把她那些活泼全部收了起来。
敦凤问道:“打了几圈?怎么散得这样早?”杨太太道:“有两个人有事先走了。”
敦凤望着她笑道:“只有你,真看得开,会消遣。”杨太太道:“谁都看不得我呢。
其实我打这个牌,能有多少输赢?像你
表哥,现在他下了班不回来,不管在哪儿罢,干坐着也得要钱哪!说起来都是我害
他在家里待不祝说起来这家里事无论大小全亏了老太太。”她把身子向前探着,压低
了声音道:“现在的事,就靠老太太一天到晚嘀咕嘀咕省两个钱,成吗?别瞧我就知
道打牌,这巷堂里很有几个做小生意发
大财的人,买什么,带我们一个小股子,就值多了!”敦凤笑道:“那你这一向一
定财气很好。”杨太太一仰身,两手撑在背后,冷笑道,“入股子也得要钱呀,钱又
不归我管。我要是管事,有得跟她闹呢!不管又说我不管了!”
    
她突然跳起来,指着金属品的书桌圈椅,文件高柜,恨道:“你看这个,这个,什
么都霸在她房里!你看连电话,冰箱……我是不计较这些,不然哪——”敦凤知道他
们这里墙壁不厚,唯恐浴室里听得见,不敢顺着她说,得空便打岔道:“刚才楼底下
,给月娥吹笛子的是个什么人?”杨太
太道:“也是他们昆曲研究会里的。月娥这孩子就是‘独’得厉害,她那些同学,
倒还是同我说得来些。
    
我也敷衍着他们,几个小的功课赶不上,有他们给补补书,也省得请先生了。有许
多事情帮着跑跑腿,家里佣人本来忙不过来——乐得的。可是有时候就多出些意想不
到的麻烦。”她坐在床沿上,伛偻着身子,两肘撑着膝盖,脸缩在大衣领子里,把鼻
子重重地嗅了一嗅,潇洒地笑道:“我
自己说着笑话,桃花运还没走完呢!”
    
她静等敦凤发问,等了片刻,瞟了敦凤一眼。敦凤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对杨太太这些
事很感到兴趣,现在她本身的情形与从前不同了,已是安然地结了婚,对于婚姻外的
关系不由地换了一副严厉的眼光。杨太太空自有许多爱人,一不能结婚,二不能赡养
,因此敦凤把脸色正了一正,表示只有
月娥的终身才有讨论的价值,问道:“月娥可有了朋友了?”杨太太道:“我是不
问她的事。我一有什么主张,她奶奶她爸爸准就要反对。”敦凤道:“刚才那个人,
我看不大好。”杨太太道:“你说那个吹笛子的?那人是不相干的。”然而敦凤是有
“结婚错综”的女人,对于她,每一个
男人都是有可能性的,直到他证实了他没有可能性。
    她执着地说:“我看那人不大好。
    
你觉得呢?”杨太太不耐烦,手捧着下巴,脚在地下拍了一下道:“那是个不相干
的人。”敦凤道:“当然我看见他不过那么一下子工夫……好像有点油头滑脑的。”
杨太太笑道:“我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相貌倒在其次,第一要靠得住,再要温
存体贴,像米先生那样的。”敦凤一下
子不做声了,脸却慢慢地红了起来。
    
杨太太伸出一只雪白的,冷香的手,握住敦凤的手,笑道:“你这一向气色真好!
衲阆衷谡庋婵梢运凳呛嫌诶硐肓耍 倍胤镌谘钐媲埃腥狭俗约旱男腋
#褪浅腥狭搜钐亩鞯洌愿裢獾匾呖啵愕溃骸澳隳睦镏牢夷切┚拘牡
氖拢 毖钐Φ溃骸霸趺戳耍俊倍胤
锏拖峦啡ィ恢皇帜罅巳吩谙ジ巧锨崆岽罚恢环牌搅嗽谙ジ巧下疲ㄐ囊
恢峦谱糯纷牛⒆悠毓淖抛欤档溃骸袄咸挪×恕K忝乃邓衲暌テ蕖D忝
豢醇鞘Щ曷淦堑难樱 ?
    杨太太半个脸埋在大衣里,单只露出一双眯嬉的眼睛来,冷眼看着敦凤,心中
想道:“做了个姨太太,就是个姨太太样子!
    口口声声‘老太婆’,就只差叫米先生‘老头子’了!”
    
杨太太笑道:“她死了不好吗?”她那轻薄的声口,敦凤听着又不愿意,回道:“
哪个要她死?她又不碍着我什么!”杨太太道:“也是的。要我是你,我不跟他们争
那些名分,钱抓在手里是真的。”敦凤叹道:“人家还当我拿了他多少钱哪!当然我
知道,米先生将来他遗嘱上不会亏待我
的,可是他不提,这些事我也不好提的——”杨太太张大了眼睛,代她发急道:“
你可以问他呀!”敦凤道:“那你想,他怎么会不多心呢?”杨太太怔了一会,又道
:“你傻呀!钱从你手里过,你还不随时地积点下来?”敦凤道:“也要积得下来呀
!现在这时候不比往年,男人们一天到
晚也谈的是米的价钱,煤的价钱,大家都有数的。米先生现在在公司里不过挂个名
。等于告退了。家里开销,单只几个小孩子在内地,就可观了,说起来省着点也是应
该的。可是家里用的都是老人,什么都还是老样。张妈下乡去一趟,花头就多了,说
:‘太太,太太,问您要几个钱,买两
匹布带回去送人。’回来的时候又给我们带了鸡来,鸡蛋喽,荞麦面,黏团子。不
能白拿她的——简直应酬不起!
    一来就打着个脸,往人跟前一站,‘太太,太太’的。米先生也是的——一来
就说:‘你去问太太去!’他也是好意,要把好人给我做……”杨太太觑眼望着敦凤
,微笑听她重复着人家哪里的“太太,太太”,心里想:“活脱是个姨太太!”
    杨老太太洗了澡开门出来,唤老妈子进去擦澡盆,同时又问:“怎么闻见一股
热呼呼的气味?不是在那儿烫衣裳罢?”
    不等老妈子回答,她便匆匆地走到穿堂里察看,果然楼梯口搭了个熨衣服的架
子。老太太骂道:“谁叫烫的?用过了头,剪了电,都是我一个人的事!难道我喜欢
这样嘀嘀咕咕,嘀嘀咕咕——时世不同了呀!”
    
正在嚷闹,米先生来了。敦凤在房里,从大开的房门里看见米先生走上楼梯,心里
一阵欢喜,假装着诧异的样子,道:“咦?你怎么又来了?”米先生微笑道:“我也
是路过,想着来接你。”杨太太正从浴室里拿了绒线衫出来,手插在那绒线衫玫瑰红
的袖子里,一甩一甩的,抽了敦凤两下
,取笑道:“你瞧,你瞧,米先生有多好!多周到呀!雨淋淋的,还来接!”
    米先生掸了一掸他身上的大衣,笑道:“现在雨倒是不下了。”
    杨太太道:“再坐一会罢。难得来的。”米先生脱了大衣坐下,杨太太斜眼瞅
着他,慢吞吞笑道:“好吗,米先生?”米先生很谨慎地笑道:“我还好,您好啊?
”杨太太叹息一声,答了个“好”字,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
    
敦凤在旁边听着,心里嫌她装腔做势,又嫌米先生那过分小心的口吻,就像怕自己
又多了心似的。她想道:“老实同你说:她再什么些,也看不上你这老头子!她真的
同你有意思吗?”然而她对于杨太太,一直到现在,背后提起来还是牙痒痒的,一半
也是因为没有新的妒忌的对象——对于
“老太婆”,倒不那么恨——现在,她和杨太太和米先生三个人坐在一间渐渐黑下
去的房间里,她又翻尸倒骨把她那一点不成形的三角恋爱的回忆重温了一遍。她是胜
利的。虽然算不得什么胜利,终究是胜利。她装得若无其事,端起了茶碗。在寒冷的
亲戚人家,捧了冷的茶。她看见杯沿的
胭脂渍,把茶杯转了一转,又有一个新月形的红迹子。
    她皱起了眉毛,她的高价的嘴唇膏是保证不落色的,一定是杨家的茶杯洗得不
干净,也不知是谁喝过的。她再转过去,转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可是她始终并没有吃
茶的意思。
    
杨老太太看见米先生来了,也防着杨太太要和他搭讪,发落了烫衣服的老妈子,连
忙就赶进房来。杨太太也觉得了,露出不屑的笑容,把鼻子嗅了一嗅,随随便便地站
起来笑道:“我去让他们弄点心,”便往外走,大衣披着当斗篷,斗篷底下显得很玲
珑的两只小腿,一绞一绞,花摇柳颤地
出去了。老太太怕她又借着这因头买上许多点心,也跟了出去,叫道:“买点烘山
芋,这两天山芋上市。”敦凤忙道:“舅母真的不要费事了,我们不饿。”
    老太太也不理会。
    婆媳两个立在楼梯口,打发了佣人出去买山芋,却又暗暗抱怨起来。老太太道
:“敦凤这些地方向来是很留心的,吃人家两顿总像是不过意,还有时候带点点心来
。现在她是不在乎这些了,想着我们也不在乎了——”杨太太笑道:“阔人就是这个
派头!不小气,也就阔不了了。”
    敦凤与米先生单独在房间里,不知为什么两人都有点窘。
    敦凤虽是沉着脸,觉得自己一双眼睛弯弯地在脸上笑。米先生笑道:“怎么样
?什么时候回去?”敦凤道:“回去还没有饭吃呢!卣樟税⒙瑁辉诩页苑埂!
彼底牛滩蛔∽毂咭猜冻隽诵θ荩值溃澳阍趺凑饷纯欤先ビ指侠戳耍俊?
    
米先生没来得及回答,杨老太太婆媳已经回到房中,大家说着话,吃着烘山芋。剩
下两只,杨老太太吩咐佣人把最小的一个女孩叫了来,给她趁热吃。小女孩一进来便
说:“奶奶快看,天上有个虹。”杨老太太把玻璃门开了一扇,众人立在阳台上去看
。敦凤两手拢在袖子里,一阵哆嗦,道
:“天晴了,更要冷了。现在不知有几度?”她走到炉台前面,炉台上的寒暑表,
她做姑娘时候便熟悉的一件小摆设,是个绿玻璃的小塔,太阳光照在上面,反映到沙
发套子上绿莹莹的一块光。真的出了太阳了。
    敦凤伸手拿起寒暑表,忽然听见隔壁房子里的电话铃又响了起来。“噶儿铃…
…铃!噶儿铃……铃!”她关心地听着。
    
居然有人来接了——她心里倒是一宽。粗声大气的老妈子的喉咙,不耐烦的一声“
喂?”切断了那边一次一次难以出口的恳求。然后一阵子哇啦哇啦,听不清楚了。敦
凤站在那里,呆住了。回眼看到阳台上,看到米先生的背影,半秃的后脑勺与胖大的
颈项连成一片;隔着个米先生,淡蓝的
天上现出一段残虹,短而直,红,黄,紫,橙红。太阳照着阳台;水泥栏杆上的日
色,迟重的金色,又是一刹那,又是迟迟的。
    米先生仰脸看着虹,想起他的妻快死了,他一生的大部分也跟着死了。他和她
共同生活里的悲伤气恼,都不算了。不算了。米先生看着虹,对于这世界他的爱不是
爱而是疼惜。
    敦凤自己穿上大衣,把米先生的一条围巾也给他送了出来,道:“围上罢。冷
了。”一面说,一面抱歉地向她舅母她表嫂带笑看了一眼,仿佛是说:“我还不都是
为了钱?我照应他,也是为我自己打算——反正我们大家心里明白。”
    米先生围上围巾,笑道:“我们也可以走了罢?吃也吃了,喝也喝了。”
    他们告辞出来,走到巷堂里,过街楼底下,干地上不知谁放在那里一只小风炉
,咕嘟咕嘟冒白烟,像个活的东西,在那空荡荡的巷堂里,猛一看,几乎要当它是只
狗,或是个小孩。
    
出了巷堂,街上行人稀少,如同大清早上。这一带都是淡黄的粉墙,因为潮湿的缘
故,发了黑。沿街种着小洋梧桐,一树的黄叶子,就像迎春花,正开得烂漫,一棵棵
小黄树映着墨灰的墙,格外的鲜艳。叶子在树梢,眼看它招呀招的,一飞一个大弧线
,抢在人前头,落地还飘得多远。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
还是相爱着。踏着落花样的落叶一路行来,敦凤想着,经过邮政局对面,不要忘了告
诉他关于那鹦哥。
    (一九四四年一月)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