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mercus (cy), 信区: Novel
标 题: 枫杨树村,香椿树街--苏童的的地理标记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Dec 21 20:00:13 1998), 转信
南京是个伤感的城市,这座城市里作家也是伤感的代表.不知道是由于城市
的气氛感染了作者还是作者的文章给了这座城市伤感的的色彩.在苏派的小说家中,
苏童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苏童以绚丽伤感的文采而见长,在传统的秦淮脂粉中又添了些
神秘的乡村宗亲色彩.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地理标记:枫杨树村与香椿树街.这两个符号
代表了苏童的"想象的乡愁"."想象的乡愁"可以用来代沈从文以降中国乡土文学的 美学
真质. 我们很熟悉的鲁迅笔下的绍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笔下的北平,枫杨树街这一
地理符号代表了一个新的地域的形象,然而又是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符号.
苏童笔下的乡愁,他所描写的故乡,咋一看会使人想到苏童的家乡苏州和定居地
南京为代表的江南乡土色彩,但仔细思考一下却又觉得这种色彩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吗.苏童在其代表作<<飞跃我的枫杨树故乡>>中写到:
直到五十年代初,我的老家枫杨树一带还铺满了南方少见的罂粟花地,春天的时候
河两岸的原野被猩红色大肆侵入,层层叠叠,气韵非凡,如一片莽莽苍苍的红波浪鼓荡着
偏僻的乡村,鼓荡着偏僻的乡村,鼓荡着我的乡亲们生生死死呼出的血腥气息.
在罂粟花苞的掩映中,苏童叙说阴悚的宗亲仪式,神秘的游荡疯妇,狂浪不羁的浪
子,百年相传的禁忌及传说.当然还有充满出走,逃亡,迁徙的家族历史.
苏童的纸上第二故乡,在城里,正如他真实生活的第二故乡一样,在有着伤感色彩的
---虽然仍然脱不去那神秘的面纱.城里的故乡在香椿树街,在<<城北地带>>一文中,他的
描写让我看到了许多南京城南旧事的影子.不过苏童的城北香椿街是龌龊肮脏的区域,前清
厂狱的行刑之所.香椿街没有一棵树木,在危墙死水的边缘,鬼火般的夜繁花在午夜开放.即
使太阳也蒸不去弥漫的煞气.而城南的秦淮沿岸,只是脂粉堆砌的世俗风情.
苏童描写中城与乡的二元结构既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体现也是苏童二元乡愁的
二体合一.离开了枫杨树的老家乡亲们,匆匆有来到了香椿树街.他们的颓败情境一如既往.
城市只是改变了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血管中依然流着宿命的
血液.他们毕竟要回到乡村去,问题是他们是否能回得去.
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苏童演绎着他的乡愁往事,叙述着既是历史又有几分显示
情节.言语中弥散着幽幽气味,一如江南沉闷的乡村与伤感的市镇,宛如八月的迷雾与五月
的淫雨,透着神秘的伤感的美与狰狞.
---------------未完待续
---------------请看下篇
----------------------南方的堕落----苏童笔下的男人与女人
--
----------------------------------------------------------------------------
- I know I am crazy to do it,
but I will be even crazier if didn't. -
-
----------------------------------------------------------------------------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unknow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