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w (sui),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希腊2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r 9 20:53:59 2001), 转信
|首页|新闻快讯|坐拥书城|精品专店|原创部落|走近名家|评论空间|读书网络|讨论区|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山门石框的横竖之间部有深凹的门臼,地下石材上则有战车进出的辙印,当门一站
,眼前立即出现当年战云密布、车马喧腾的气氛。进得山门向上一拐,是两个皇族墓地
,经过考古挖掘,现在留下层层叠叠的许多空廓。也就是说,这个王城进门的第一风景
就是坟墓,这种格局与中华文明有太大的差别,却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穷兵默武的王朝的
荣誉结构。迈锡尼王朝除了对外用兵之外,还热衷于宫廷谋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
家在墓廓里发现的尸体,如用金叶包裹的两个婴儿和三具女尸等等,竟能证明荷马史诗
里的许多残酷故事并非虚构。一个墓坟牵连着一串故事,盲诗人的歌声慰抚着无数亡灵
。这是荷马的迈锡尼。
从墓区向上攀登,道路越来越诡秘,绕来绕去都是错宗的石梯,像是进入了一个立
体的盘陀阵,可见当年这里埋藏了无数防御机巧,只等进城的敌兵付出沉重的代价。终
于到了山顶,那是王宫,现在只留下了平整的基座。眼下山河茫茫,当年的统治者在这
里盘算着攻战方略。
由于穷兵默武,迈锡尼王城里留下了大量青铜制作的面具和武器,以及多种殉葬器
皿。现在除了被博物馆收藏,出土的山坡上也展出一部分,这便是考古学意义上的迈锡
尼文明。这种文明被战争所提炼,因战争而规整,而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又通过大量俘
获的工匠而完成较大规模的交流和融汇。
但是,以战争推动工艺文明,毕竟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如果把文明的含义扩而大
之,由工艺而上升到人文历史,那么,这座山头就很难令人喜欢。大多的征战,太多拘
杀戮,最后连王城也沦落为一个堡垒。与其他文明遗址咱比,一度强悍无比的迈锡尼显
得那么局促和单调,这真是一个干涩无味的悲剧。
迈锡尼文明究竟在哪些方面哺育了希腊文明,这是一个还在讨论的学术问题。我想
,除了联合战争带来的生态方式和工艺水平的集聚外,不应忘了荷马诗史。荷马从迈锡
尼的血腥山头上采撷了千古歌吟,然后与其他歌吟一起,为希腊文明做了精神上和文学
上的铺垫。不要以为在坚硬的青铜顽石前这些歌吟不值一提,其实,只有把迈锡尼进行
审美软化和精神软化,才有可能出现希腊文明。
世上的古城堡大多属于战争,但其中有百分之一能进入历史,有千分之一能成为景
观,有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相比之下,诗情最高贵也最难得,因此迈锡尼的最佳归属
,应该是荷马,然后经由荷马,归属于希腊文明。
五 闲散第一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
夜宿纳夫里亚(Nafpias)的King-Minos旅馆
离开迈锡尼后,本应该直接去奥林匹亚,但路途太远,需要半路投宿纳夫里亚。这
是一个海滨小城,十九世纪希腊摆脱上耳其统治后曾一度把它作为首都。我们的司机苏
格拉底对这座小城的道路不太熟悉,七拐八弯地把车开到了海滨问路,大家齐声要求下
车,因为眼前的景象十分诱人。
此时的海水没有波浪,岸边全是钓鱼和闲坐的人,离岸几百米的水中,有一个小岛
,岛上有一个灰白石壁的古堡,斜阳照得它金光的的。因它,回头看斜阳,发现西边两
座山上还各有一座古堡,比这座更美。赶紧登山去看,其中一座叫帕勒密地(Palamldi
),很大,里边高高低低地筑造着炮台、岗楼、宫室、监狱,这是土耳其统治者建造的
,可见当年这里火药味很浓,现在却空无一人。人们留下了它又淡然于它,只在水边悠
闲。
但在当初,像希腊这样一个文明古国长期被土耳其统治,只要略有文明记忆的人一
定都会非常痛苦。这种感觉,比一般的亡国之痛还要强烈,因为文明早已成为一种生态
的渗透、习惯的遗传,却要从细尾未节开始全部拆散,用一种明知低劣的方式彻底替代
。统治者也明知自己低劣,便基于自卑心理疯狂扫荡文明的一切精雅部位,不愿留下一
点点。他们不懂得高层文明,特别害怕那“一点点“逐渐蔓延开来,无法对付。为此许
多文明古国在被奴役之后往往比其他被奴役的地方更加荒凉。在这种情况下,保存一点
点文明变得十分艰难而且没有太大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保存痛苦。因为只有痛苦,才
能把衰败的过程延缓,甚至在衰败之后种下复兴的希望。
与埃及、两河、印度等古文明相比,希腊的好处是在被奴役后较长时间地保持了痛
苦。不像有些文明,被奴役后太早结束了痛苦期,即使有机会复元也不知复回何处、复
回何型。
这说到底还应归功于希腊文明本身,希腊悲剧训练了人们崇高的痛苦意识,而高度
的理性精神又使这些痛苦单纯明晰、合乎逻辑。相比之下,其他文明即使有痛苦也往往
比较零碎具体,缺少力度。
在各大人类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惟一没有被长期奴役的文明,因此有权利比较客
观地来分析其他文明的痛苦意识。其实中华文明也是有这种意识的,即使仅仅是同一民
族的改朝换代,或兄弟民族的问鼎之原,都会勃发出强烈的遗民之痛、兴亡之叹。如果
遇到真正的奴役,会出现什么情景自可想象。
但是,一般而言,我们的这种意识不如希腊单纯明晰,往往交杂繁复、隐晦浑陀,
使痛苦纵横延绵,没完没了。毋庸讳言,这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在纳夫里亚海滨,我又一次体味了希腊的单纯明晰。这些城堡曾经给祖先带来那么
多痛苦,现在既然功能废弃,狰狞不再,那就让它成为景观,不拆不修,不捧不贬,不
惊不咋,也不借着它们说多少历史、道多少沧桑,事情已经过去,大家只在海边钓鱼、
闲坐、看海,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终结,痛苦是悠闲的
代价。
希腊并不富裕,很多地方年久失修,拥挤简陋,却也很少见到急切的叫卖和招徕。
对物质的追慕,对他人的防范,他们都看得很轻,闲散之间埋藏着一种无须攀比他人的
自重。天底下重要的是独立个人,这是他们二千五百年前祖先的遗训。因此他们减少了
大量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痛苦和个人挣扎痛苦,使前面所说的那种有关文明衰落的痛苦更
加干净,不着污尘。
以前我走遍意大利南北,一直惊叹意大利人近乎无所追慕的闲散,但中国驻希腊大
使杨广胜先生告诉我:论闲散,在欧洲,意大利只能排到第三。第一是希腊,第二是西
班牙。
这是令人羡慕的,只是很多方面仍然使我们不习惯,尤其是他们那种无可言喻的缓
慢,在意大利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几个外国人在一个机关窗口排队等着办事,而窗
口内办事的先生却慢悠悠地走过两条街道喝咖啡去了,周围没有人产生异议,就像别的
国家某个工作人员临时要上厕所。在希腊,每次吃饭都等得太久,只能去吃快餐、但连
快餐也要等上一个多小时。希腊人想:急什么?吃完,不也坐着聊天?
他们很信奉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寓言故事:一个人在鱼群如梭的海边钓鱼,钓到两条
就收竿回家,外国游客问,为什么不多钓几条,他反问,多钓几条干什么。外国游客说
,多钓可以卖钱,然后买船、买房、开店、投资……“然后呢?“他问。“然后你可以
悠闲地晒着太阳在海边钓鱼了。“外国游客说。
“这我现在已经做到。“他说。
既然走了一圈大循环还是回到原地,希腊人也就不去辛苦了。
然而如果让我直言,希腊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也包含着诸多弊病,首先是整个社会失
去了精气神,有很大一部分闲散走向了疲惫、慵懒和木然,这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贫血
和失重,又难以与现代世界合拍,结果被现代文明遗落。闲散是曾经健康的结果,但过
分闲散则会损害健康。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奥林匹克精神,但愿希腊朋友和我闪
一起去重新寻访。
六 永恒的坐标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日,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
奥林匹亚(olympia),夜宿Europa旅馆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
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间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
清香。一脚踏人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
不营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部从千年的颓弛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规规地
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数古代老将军们烟尘满面地站立青,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
昂然云大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
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只有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实在忍不住,我在这条神圣的起点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许戈辉在一旁起哄:“余
老师跑得不对,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部一丝不挂!“
我说:“这要怪你们,当年这里没有女观众。“
确实,当年有很长时间是不准女性进入赛场的,要看,只能在很远的地方。据说,
进门左侧背后的大山坡上,可让已婚女子观看,而进门正前方几乎一公里远的山头上,
才让未婚女子远眺。许戈辉说:“原以为运动场是少女挑选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听这里的人介绍,当年有一个母亲化妆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儿子获得冠
军她一声惊呼露出女声,上前拥抱又露出女形。照理应该惩罚,“但人们说运动冠军一
半是人一半是神,我们怎么能惩罚神的母亲,此端一开,渐渐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了
。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
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
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
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
领域,我们至今仍在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
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
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胶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
。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士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
,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
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
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开的腔全状态。因此
,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
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
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
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
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七 全场一片哭声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帮助 |
本站点所有版权属于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opyright(C) 2000 Chinese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感谢上海异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ERRY.com)提供技术支持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