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w (sui),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埃及1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r  9 20:56:53 2001), 转信


|首页|新闻快讯|坐拥书城|精品专店|原创部落|走近名家|评论空间|读书网络|讨论区|

 本章全文共7页 当前在第1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埃 及
  
  十五  巨大的问号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埃及开罗,
  夜宿LES 3 Pyramides旅馆
  昨天深夜抵达开罗。在罗马时代,这条路线坐船需花几个月时间,很多载人史册的
大恩怨和大征战在此间发生,例如“埃及艳后“克里奥佩屈拉和罗马将军安东尼就在这
个茫茫水域间生死仇恋、引颈盼望,被后人称为古代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爱情。
  但是,就埃及而言,克里奥佩屈拉还年轻得不值一提。我们为寻找希腊文化的源头
而来,在法老面前,连那些长髯飘飘的希腊哲人全部成了毛孩子。从希腊跨越到埃及,
也就是把我们的考察重心从二千五百年前回溯到四千七百年前,相当于从中国的东周列
国一下子推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开罗机场比雅典机场大得多了,但也看到了雅典机场所没有的杂乱,我们所带的行
李和设备需要全部打开检查,这么多东西摊了一长溜。偷看不远处,一个胖胖的服装小
商人在接受检查,几百件各种衣服摊了一个满地,全是皱巴巴的低劣品,检查人员居然
在每件衣服的每个口袋里摸捏,至少已经摸捏了二三个小时了吧,但旁边还有一个大包
刚刚被扯开。开始我以为在查毒,但查毒的狼狗远远蹲在另外一个角落,没有过来。
  许戈辉一遍又一遍地到那里徜徉,脸色似乎平静,但眼中已露出强烈的烦躁,我说
:“戈辉,我看出来了,如果我们的行李也被这样糟践,你没准会一头撞过去咬他们的
手。“她大为惊讶,问:“咦,怎么被你看出来了?“
  幸好没有发生让许戈辉撞头的事,埃及海关得知是中国人,挥挥手就放行了。刚过
关,我们的五辆吉普车就迎了上来,从此它们的车轮将带着我们去丈量几个文明故地间
的距离。据说,在亚历山大港为了提取这五辆车费尽了周折,我们的司机杨玉会、孙建
刚和香港四轮驱动车协会的马大力、欧阳少辉承受了很多辛苦,最后还是靠在这里工作
的王宝义先生想了很多办法,才成功。
  的旅馆住下,埃及的旅馆一进去碰到安全检查门,旁边站着警察;车里也钻进来一
个带枪的警察,我们一下车他就紧紧跟随,一下子把气氛搞得相当紧张。旅馆号称四星
级,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招待所,我房里没地方写作,卫生间的洗澡设备也不能用。被
告知街上的饮食千万不可随意吃,但旅馆的饮食也很难入口。凡肉类部炸成极硬的焦黑
色,只能吃一种被我们称作“埃食“的面饼充饥。旅馆所在的大片街区都相当落后,放
眼没见到一幢好房子,路上拥挤而肮脏,商店卖的基本上都是廉价品,后来发现整个开
罗老城区基本都是如此,新城区要好得多,特别是尼罗河边的那一段相当讲究。但是,
落后的老城区实在太大了。
  这一切,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实在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开罗城竟这么破旧而让人
不安。雅典已经够让人失望的了,但到了开罗,雅典就成了一个让人想念的文明世界,
那里的小街上毕竟有很多可爱的商店和食铺,随意逛逛也没有安全上的担忧。许戈辉在
雅典时稍有空闲就拽着我们去逛街,一到开罗,只要不外出拍摄就紧关着房门睡大觉。

  其实岂止许戈辉,我们大伙在车上看了几圈就心里明白,到这里惟一可去的只有古
迹了。那倒也省心,今天一早就直奔主题,去金字塔。
  到金字塔去的那条路修得还不错,走着走着,当脚下出现一片黄沙,身边出现几头
骆驼,抬头一看,它们已在眼前。
  大的有三座,小的若干座,还有那尊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雕像,所有这一切全都是
纯净的褐黄色,只有日光云大的有三座,小的若干座,还有那尊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雕
像。所有这一切全都是纯净的褐黄色,只有日光云影勾画出一层层明暗韵律。本来,这
样的环境和造型很容易让人觉得单调、荒凉和苦涩,但居然都没有,把人类的感觉惯性
推出了常轨。
  受到更大挑战的是知识的常轨。我站在最大的那座胡夫金字塔前恭敬仰望青,心中
疑问成堆。考古学家断定它建造于四千七百多年前,按照简单的劳动量计算,光这一座
,就需要十万工匠建造二十年,但这种计算是一种笨办法,根本还没有考虑一系列无法
逾越的难题,例如,这些巨大的石块靠什么工具运来,又如何搬上去的?十万工匠二十
年的开支,需要有多大的国力支撑,而这样的国力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又需要多大的人
口基数来铺垫,那么,当时埃及的总人口是多少?地球的总人口是多少?
  更严重的是,如此貌似粗糙的活,又必须有金银首饰匠般的细致,因为至今石方之
间还找不到能划进一个薄刀片的缝隙,而且各种数据又与大量天文数据吻合得不差分毫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直到本世纪,很多国际间著名的工程师经过反复测量、思考、徘徊,断定这样的工
程技术水平即使放到二十世纪,调动一切最先进的器械参与,也会遇到一大堆惊人的困
难。那么,四五千年前的埃及人何以达到这个水平?而据一些地质学家断言,这个金字
塔的年龄还要增加一倍,可能建造在一万年前!
  我们现在经常引用的有关金字塔建造情景的描写,是占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考察
埃及时的记述。这乍一看似乎具有权威性,但仔细一想,希罗多德来埃及考察是公元前
五世纪的事,按最保守的估计,他看到的金字塔也已经建成一千二百多年,就像我们今
天在记述唐代。唐代留下了大量资料,而金字塔的资料至少希罗多德没有发现,因此他
的推断也只是一种遥远的猜测。对于真正的建造目的、建造过程、建造方式,我们全然
一无所知。
  不是说是法老墓吗?但在这最大的金字塔里,又有推见过法老遗体的木乃伊?而且
,一次次挖洞进去,又有多少有关陵墓的证据?仍然只是猜测而已。
  站在金字塔前,所有的人都面对着一连串巨大的问号。
  不要草率地把问号删去,急急地换上赞美的感叹号或判断的问号。人类文明史还远
远没到可以爽然读解的时候,其中,疑问最多的是埃及文明。我们现在可以翻来覆去讲
述的话语,其实都是近一个多世纪考古学家们在废墟间爬剔的结果,与早已毁灭和尚未
爬剔出来的部分比,只是冰山一角。
  在金字塔面前,联想到我们经常听见的那些自以为把人类历史“整“明白了而到处
指手画脚的声音,多少有点可笑。当年拿破仑如何气焰熏天,但当自己的军队抵达金字
塔的时候,也突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十六  石筑的《易经》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下午埃及开罗,
  夜宿Les 3 Pyramides旅馆
  还是金字塔。
  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肯定这几座最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墓,现代有不少学者根据金
字塔所包含的各种建造数据与天体运行规则的对应性、预见性,断言这是古人对后人的
一种智能遗嘱。这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它们就像用巨石筑建的《易经》,后人读得懂就
读,读不懂就独处一隅,等待着更遥远的后人。
  这种思路很有趣味,如果有可能,那么金字塔就属于“另类文明“。其实,不说建
造目的,光看那种无法企及的建造手段,也已关及“另类文明“。我本人并不倾心一度
相当流行的所谓金字塔是外星人所造的说法,比较主张它们出于我们并不清楚的一种也
属于人类自身的文明。
  当一切不可能已经变成事实矗立在眼前,那么不妨说,金字塔对于我们长久津津乐
道的文史常识有一种局部的颠覆能量,至少指点我们对文明奥义的解读应该多几种语法
,而不能仅止于在一种语法下词汇的增加。
  本来也许能解读一部分,可惜欧洲人做了两件不可饶恕的坏事。第一件是,公元前
四十七年,凯撒攻占埃及时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七十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包括那部有
名的《埃及史》;第二件事更坏,四百多年之后,公元三九0年,罗马皇帝禁异教,驱散
了惟一能读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结果所有的古籍、古碑很快就没有人能解读了。

  如果说第一件事近似秦始皇焚书,那么第二件事正恰与秦始皇相反,因为秦始皇统
一了中国文字,相当于建立了一种覆盖神州大地的“通码“,古代历史不再因无人解读
而局部湮灭。须知,最大的湮灭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
  在这里我至少看到了埃及文明中断、中华文明延续的一个技术性原因。初一看文字
只是工具,但中国这么大,组式这么复杂,各个方言系统这么强悍,地域观念、族群观
念、门阀观念这么浓烈,连农具、器用、口音、饮食都统一不了,要统一文字又是何等
艰难!在其他文明故地,近犬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
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
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我想,所谓文明的断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
大片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都有点想念

  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
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
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
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
默默无声地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
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畏。
  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级,去爬也没有人阻止。我爬上几级,贴身抬
头,长久地仰望着它。它经过几千年“作旧“,已经失去任何细部的整齐,一切直角变
成了圆钝,一切直线变成了颤笔,因此很像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生成物,但在总体上,
细部的鳞峋仍然综合成直笔。世上其他景物大多是自然构划整体,人力雕琢细部,金字
塔正好相反,磨琢细部的是自然,构划整体的是人类。金字塔在不声不响之中也就撑开
了两笔,写了中国的一个“人“字。两笔陡峭得干净利落,顶部直指太阳,让人睁不开
眼,只有白云在半坡上殷勤地衬托。
  听到许戈辉在摄像机前说“永久“,仿佛提到,再过五千年,它们还会是这个样子
。这便启发了我的一个想法--
  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不小心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粝,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
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
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
,也就筑起了一道障壁。因此还可以补充两句:
 本章全文共7页 当前在第1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帮助 |
本站点所有版权属于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opyright(C) 2000 Chinese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感谢上海异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ERRY.com)提供技术支持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