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w (sui),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巴以1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r  9 21:01:36 2001), 转信


|首页|新闻快讯|坐拥书城|精品专店|原创部落|走近名家|评论空间|读书网络|讨论区|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1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以色列、巴勒斯坦
  
  三二  所罗门石柱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上午,
  从埃拉特前往耶路撒冷
  从埃及到以色列确实不容易,难怪几千年来永远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关隘。我们
一行在两国边关整整消磨了六个小时,没有任何怨言,如果“出埃及“轻而易举,反而
会觉得失重。
  从荒漠一片的西奈半岛进入以色列,以色列故意用一个国际闻名的旅游胜地摆在门
口,实在是对比强烈。埃拉特(Eilat)不仅美丽,而且整洁而现代,使我不敢相信刚刚
从“海已枯而石未烂“的地方走出。
  过关虽烦,但以色列海关态度极好,预先被反复告知,他们那里盘问甚严,检查甚
细,千万不可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时间那么久,不耐烦是难免的,但一眼看去,年轻的
工作人员们都在为我们忙碌着,既不官腔,也不拖拉,更不索要小费,当最后终于办妥
全部人、车、设备的过关手续,首先是他们鼓起掌来,我们也就找不出什么除感谢之外
的表情给他们看。文明,确实能消减麻烦。
  以色列现在的国土像一把锥子,我们进入的埃拉特正好在锥子的顶端,因此经昨天
晚上一觉酣睡,今天一早就匆忙北上,目标是将近三百公里的耶路撒冷。但上路不久就
停下了,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所罗门石柱“的所在。
  所罗门(David  sOlomon)这个名字对我很有吸引力,他是犹太民族历史上堪称划
时代英雄大卫的小儿子。所罗门继承大卫统治希伯来王国,开创了犹大民族百世回味的
黄金时代,他的“石柱“是怎么回事?
  走近一看,原来是所罗门时代的一个铜矿,铜矿正面上崖上有几个天然岩柱。全因
那个时代太令人神往,后人更取了这个名。
  我爬上岩柱边的陡坡俯瞰方圆,心想:犹太人也真是不容易。所罗门王朝辉煌于公
元前十世纪,离现在差不多有三千年了;如果再往前追索,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Abrah
am)的带领下从美索不达米亚迁居阿拉伯沙漠,创造早期犹太文明,已经是三千八百年
前的事了;连我们前几天提起过的摩西带领部属出埃及,也有三千三百年了。也就是说
,犹太人在公元十世纪之前,花了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已经把自己的故事演绎得非常悲
壮,这故事里有感人的精神、决绝的举动和奢华的建设,绝不比世界上其他旱期文明逊
色。
  他们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为了民族解放不惜一次次大迁移。只要落脚就能快速创造
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如果这种生态中有被奴役的成分他们宁肯放弃,选择流浪。叵
是,真不知道命运为什么对这个民族如此不公,居然有那么多巨大的灾祸接二连三地降
落在他们头上,驱逐、杀戮、破坏、奴役永远跟随着他们,怎么也摆脱不了。
  我脚下,所罗门时代的繁华安然长眠,不知道自己身后会发生这么多惊天动地的大
事--公元六世纪犹太王国遭巴比伦洗劫,从国王开始数万人都被押往巴比伦,成为历史
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巴比伦之囚。直到后来部分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着手编订《圣
经》,给人类文明史留下了有关苦难和救赎的神圣话语;
  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罗马人一次次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不分男女老幼宁肯集体
自杀也不投降,剩下的只能逃亡异乡。但几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遭到迫害,即便在罗马
灭亡后的中世纪,犹太人的处境仍然骇人听闻;
  直到本世纪中期,希特勒还在欧洲杀戮了六百万犹太人,仅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一九
四三年就处死了二百五十万犹太人。这一血淋淋的史实,终于撼动了现代人的良知。是
的,在我们跨越千年、鸟瞰既往的时候,犹太人的遭遇仍然是人类良知深处的一大隐痛

  犹太人屡遭迫害的原因很多,但后来他们明白,没有祖国是一个重要因素。以色列
是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因此在这里每走一步都能牵动一个横贯数千年的
大问题:人类,为什么如此对自己的同类过不去?
  犹太民族不大,但由于灾难和流浪,他们的身影远远超过了那些安居乐业的人群。
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隐隐听到他们从忧伤的眼神里流出来的歌声:
  啊,耶路撒冷!
  要是我忘了你,
  愿我的双手枯萎,不再弹琴;
  要是我忘了你,
  愿我的舌头僵硬,不再歌吟!
  可以自慰的是,在全球性的反犹狂潮中,我们中国人表现出了一种近乎天然的宽容
和善良,从宋代朝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上海,都善待了犹太流浪者。结果,希伯
来文越来越靠近河南梆子,甚至融人了上海口音,由黄河、长江负载着,流入大海,去
呼唤遥远的亲人。
  三三  向谁争夺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从埃拉特前往
  耶路撒冷,夜宿Renaissance旅馆
  原想一门心思地直奔耶路撒冷,无奈视线又受到干扰。
  四周仍是茫茫沙漠,但与别处不同的是,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蓝色的小铁丝网,里
边有一个水笼头。再往前,一个个塑料棚多起来了,棚外滚动着遗落的香瓜和西红柿。
不久见到了村庄,绿树茂密、鲜花明丽,但一看它们根部,仍然是的的黄沙。这里的农
民似乎很想把自己在沙漠里创造的奇迹抒发一下,便在路边用多种老农具构建出一座座
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雕塑,连在寸草不生的沙丘上也树立一批黑铁铸造的马匹和羊群,
让路人先是一惊,继而莞尔。
  世界上有那么多沙漠,而这儿居然这样。我们实在忍不住了,钻进了一个塑料棚。
只见满眼是一垄垄鲜红的小西红柿,叫做樱桃西红柿,主人见到来了客人,连忙摘下一
把往我们嘴里送,我们也不擦洗,一口咬下去,大家一致呜鲁呜鲁地说,这是离国至今
吃到的最鲜美的水果。主人要我们蹲下身来看他们种植的秘密,原来地下仍然是沙,只
不过有一根长长的水管沿根通过,每隔一小截就有一个滴水的喷口,清水、肥料、营养
液一滴不浪费地直输每棵植物。“全部电脑控制,人要做的事只有一体坐着轨道车采摘
!“主人的口气很骄傲。他说,每家农户一年的产值约二十五万美元。谁都知道,由枯
竭的沙漠和烟瘴的沼泽组成的以色列,在自然资源上只能排在整个中东的后面,但短短
几十年,它的农业产品增加十六倍,不仅充分自足,而且大量出口欧洲,欧洲每天都要
高价接收来自以色列沙漠的大量珍奇果品和鲜花。与此相应,它的喷灌滴灌和海水淡化
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我看来,黄河上游乃至整个中国西北高原,都应该引进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好客的主人执意要领我们到附近一个高坡上,鸟〓一下整个农庄。到了高处一看,
层层叠叠的塑料棚铺展得那么辽阔,阳光一照宛若一片浩淼的湖水。我在高坡上想,多
年以来,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大家都在争夺土地,为了这种争夺,不知开了多少会,说
了多少话,生了多少气,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而且至今尚未看到停息的迹象。人
类有没有可能减少一点彼此之间的争夺,去向自然争夺一点空间呢?我觉得,以色列人
在沙漠里寸上必争地扩展绿洲的奋斗,要比对哪块高地、哪个半岛的军事占领有意义得
多。
  当人们终于懂得,笼罩荒原的不应该是战火而应该是暖棚,播洒沙漠的不应该是鲜
血而应该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事实证明,以色列具有国际新闻天天报道那些事
件之外的另一种能力,一种与文明主体直接相关的能力。
  就我个人而言,实在有点好笑,长期以来对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钦佩不已
,因为它居然可以在敌方的眼皮底下把人家新研制的军用飞机和导弹艇整架、整批地偷
出来,甚至一夜之间把对方的雷达站囫囵搬到自己一方,简直像神话一般。但现在憬悟
,犹太民族的高度智慧如果耗费在这上面,只会越来越给和平带来麻烦。
  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硬到了炉火纯
青的地步,但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划入文明发展史。如果不划入,那么有许多智慧
故事、历史事件便无处落脚;如果划入,那么文明和野蛮就会分不清界限。人折腾人的
本事,粗粗划分有两大类,即明里攻伐,暗里用间。大至两国之间的抗衡,小至同事之
间的纷争,均无出其外。以色列立国既迟,疆域不大,因此虽也有攻伐之举,却以用间
技巧为长。自进入以色列以来,满街可见持枪的年轻士兵,男女都有,英姿飒爽;对于
那些不穿军装却又显得特别深沉的男人,或特别漂亮的女人,我会稍稍疑惑:“是摩萨
德吗?“
  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
耗尽在这里。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要用最简明的线索来描绘中华文明,一定会把这种本事
搁置在一边。中国历史发展最快的段落,也是这种本事最收敛的时期。即以最近二十年
的超常发展而言,就是以公开宣布对斗争哲学和争论癣好的放弃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
个前提,偌大一个中国不知会多少次地陷于死局。现在,只有尚未实现转型的文化界的
某些角落,还保持着那种陈年痹好,却早已无损大局、无伤大雅了。
  我真想把中国的这种体验告诉以色列朋友,同时也告诉他们的对手,快快地铸剑戟
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把更多的智慧放在对沙漠的滴灌、喷灌上,而在整人治人的领
域,则不必高度发展。连曾经拥有《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的民族都这么说,总可
信服。
  三四    年老的你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1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帮助 |
本站点所有版权属于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opyright(C) 2000 Chinese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感谢上海异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ERRY.com)提供技术支持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