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w (sui),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巴以2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r  9 21:02:57 2001), 转信


|首页|新闻快讯|坐拥书城|精品专店|原创部落|走近名家|评论空间|读书网络|讨论区|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耶路撒冷,夜宿RenaiSSance旅馆
  去耶路撒冷,有一半路要贴着死海而行。
  死海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听来很不吉利,不仅不大会去游览,恐怕连路过都要尽量
避免,不然干脆把这个名字改了。但这儿的人完全不在乎,一叠连声地念叨着死海,兴
致勃勃地朝它走去。
  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洼地,湖面低于海拔三西多米,湖深又是好几百米,基本上是
地球的一个大裂痕。水中所含盐分是一般海水的六倍,鱼类无法生存,当然也不会有渔
船,一片死寂,因此有了死海这个名字。现在死海是以色列、约旦的边境所在,湖面各
分其半,成了军事要地,更不会有其他船只,死得更加彻底。
  但是,死海之美,也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不可重复的。
  一路不表,却说下午五时,我们的车队翻上了死海西岸的一个高坡,高坡西侧的绝
壁把夕阳、晚霞全部遮住了,只留下东方已经升起的月亮。这时的死海,既要辉映晚霞
,又要投影明月,本已非常奇丽,谁料它由于深陷地低,水气无从发散,把一切都膝陇
成了梦境。
  一切物象都在比赛着淡,明月淡,水中的月影更淡,嵌在中间的山脉本应浓一点,
不知怎么变成了一痕淡紫,而从西边反射过来的霞光只在淡紫的外缘加了几分暖意。这
样一来,水天之间一派寥廓,不再有物象,更不再有细节,只剩下极收敛的和谐光色。
我想,如果把东山魁夷最朦胧的山水画在它未干之时再用清水漂洗一次,大概就是眼前
狗景色。
  这种景色,真可谓天下异象,放在通向耶路撒冷的路边,再合适不过。耶路撒冷,
古往今来无数寻找它的脚步走到这里都已激动得微微发颤,当然应该有这番纯净的淡彩
来轻轻安抚,边安抚边告示:一个朝圣的仪式在此开始。
  走完了死海,道路朝西一拐,方向正对耶路撒冷。这时,很多丘陵迎面奔来,闪过
了一座又一座,几经盘旋,进入一个高高的山口,往下俯视,远处灯光灿烂。但是就这
么让你看了一眼,道路大幅度下滑,然后又是一个个山包,夜色苍茫间只见老石斑驳,
提醒你这条起落跌宕的道路,是从太远的历史中延伸出来的,切莫随意了。
  世界上没有另一座城市遭受到过这么多次的灾难。它曾在战斗中毁灭过八次,即便
已经成了废墟,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不留任何让人怀念的痕迹。但它又一次次的
重建,终于又成了世界上被投注信仰最多的城市。
  犹太教说,这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也是他们的宗教圣殿所在;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登天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因此有世界上第
一等的清真寺。
  三大宗教都把自己的精神重心集中到这里,它实在超重得气喘吁吁了。
  不同的文明本可多元共处,但当它们的终端性存在近距离碰撞时,却会产生悲剧。
耶路撒冷的不幸,在于它被迫收纳了太多的终端。
  宗教分歧渐渐由起因而变成借口,排他的民族极端主义情绪乘虚而入。于是,灾难
而又神圣的耶路撒冷,在现代又成为最大的是非之地。
  有人说,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
  也许,年老的你,最有资格嘲笑人类?
  三五   鲜艳了一万年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从耶路撒冷继续向北,
  夜宿加里利湖(Sea  0f  GaIllee)畔的Nof  Ginosar旅馆
  昨晚得知,我们的五辆吉普车申请以色列的临时行驶牌照遇到了困难。有关部门同
意发给我们有效期一年的牌照,价格很高,其实我们只在以色列停留十几天,要一年有
什么用?申请短期的,先要投保,而保险公司索价也不菲,投了保还要其他费用。钱还
是小事,问题是每一个环节都要等待很长时间,不知哪天才能办成。大家一商量,决定
横下一条心,冒险作无牌照违规行驶,今天先去最远的地方,再慢慢绕回来,把耶路撒
冷放到以后采访。去掉了远的地方,遇到麻烦也不怕了。
  今天一早,五辆没有牌照的吉普车一齐启动,离开仍然陌生的耶路撒冷一路北上。

  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一切稍稍关心国际形势的人都不会陌生。先要进入巴勒斯坦
管辖范围的杰里科,然后沿约旦河西岸继续向北,爬上戈兰高地,再进入联合国维和部
队驻守的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隔离区。
  在我看来,这条路,是把多年来如雷贯耳的“传媒地名“一一用脚踩实,是把以往
知之甚粗的现代国际知识用车轮辗细,是对时时有可能爆发的危机和险峻,用自己的身
心去感受。
  真是有幸,遇到了一位名叫阿蒙·雅各布(ArmonJacob)的历史学博士,乐呵呵地
满脸大胡子,最想把此地的古今事迹介绍给外国人,于是便请他上了我们的车。
  杰里科(Jericho),在《圣经》里称作耶利哥,阿拉伯的名称叫埃里哈(Ariha)
,在耶路撒冷北部四十五公里,是我们在以色列见到的第一个巴勒斯坦管辖区,也是整
个巴勒斯坦发展较快的地方,但与以色列管辖的地区相比,生活方式的差别判若天壤。

  很早以前就从国际新闻中知道,这里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小心停车,慢慢下来,没
想到转眼间街上的多数人都围过来观看,他们衣履不整、态度友善,但围观时间一长却
使我介16363感到不安。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人们见到外国人只是扫一眼或问一声好罢
了,如果大家都过于关注周围,对任何陌生信号有一种超常的敏感和警觉,那一定是长
期不安定的结果,而且还会酿发新的不安定。
  除了不大的市中心,其他地方的房子有很多只有门洞和窗洞,却没有门窗,似乎睁
着惶恐而委屈的眼,一直没合上。
  雅各布不断催我们赶快离开,我们问他为什么,他居然用英语说:“人生苦短,为
何要冒这个险。“我们说还想拍几个巴勒斯坦警察的镜头,请他告诉我们岗亭在哪里,
他说这方便,几步走进不远处的警察局,不多时就有几位满脸笑容的警察朝我们走来。
我们惊讶他作为一个以色列人,何以在巴勒斯坦的领地有这等能耐,他说:“我和这里
的警察局长是朋友。民间其实并不对抗,比较麻烦的是双方的政治极端分子。“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在我看来,巴以冲突与其他许多民族冲突一样,牵涉很广。政
治家敏感于主权归属,文化人敏感于历史伦理,老百姓敏感于生态差异,而最切实的是
生态差异,包括生命节奏、教育背景、风俗特点、卫生习惯、心理走向都不一样,而背
后又都潜藏着世代的自尊和委屈,因而必然产生麻烦。
  离现在的城区不远,我们看到了杰里科古城遗址。考古证明,这座古城存在于公元
前八千年,距今正好一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我下到一个考古坑仔细地看了一
座观察塔的遗迹,心想早在一万年前人们己在骄傲地守望着这座城市了,而现在的城市
竟然还那样破败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会下泪。
  据《圣经》记载,古代犹太人渡红海、出埃及,从西奈沙漠进入约旦河流域,首先
是攻克此城,才定居迎南(Canaan)地区的。有关攻克此城的故事,记得详尽、生动,
读了很难忘记。城侧有一座“诱惑山“,耶稣曾在那里排除种种诱惑,祈祷数十天,现
在还能看到洞窟处处。
  悠久而又神圣的杰里科,历来被称为“神的花园“,我也曾在一些想当然的现代书
籍中读到过对它出神入化的描绘。今天我站在它面前,说不出一句话,此处现在很少有
其他美丽,只有几丛从“神的花园“里遗落到今天的花,在飞扬的尘土间鲜艳,鲜艳了
一万年。
  三六   每一步都面对孩子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夜宿加里利湖畔Nof  Gtnosar旅馆
  告别杰里科之后往北,很快就到了大名鼎鼎的“约旦西河岸“。约旦河见不到水,
河谷中心有一些绿色的植物,两边都是荒山野地,一路上除了一道又一道的铁丝网,很
少有正常生活的迹象,倒是对面约旦高山下有一些房子,却不知是不是民房,铁丝网很
细密,直封地底,连蛇也爬不过来。路旁经常出现军车,士兵们见到我们这一溜吉普,
都打招呼。以为又来了军事观察团,其实我们连车牌都没有,只怕被他们“观察“到什
么。
  前面有一个大关卡,我们再一次为车子的牌照悬起了心。几个军人要我们停车,很
负责地把头伸进车窗,仔细地打量了一遍车内的情况,就放行了,他们忘了看车牌。
  于是,我们进入了戈兰高地。
  高地先是堵在我们路东,一道长长的山壁,褐黄相间,偶有绿色,说不上什么景色
;待到我们渐渐翻了上去,它就成了脚下高低起伏的坡地,有军营、炮车、坦克,也有
绿树,很多地方挂着一块三角黄牌,写明有地雷,那儿就杂草丛生。走着走青,我们已
进入了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隔离区,这时天色已晚,五辆车一头撞到一个铁丝网重重
翻卷的关口就过不去了,抬头一看,写着UN  only,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哨所,过了关
口就是叙利亚。
 本章全文共6页 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下一页 跳到第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站点帮助 |
本站点所有版权属于易得方舟中文在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opyright(C) 2000 Chinese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感谢上海异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ERRY.com)提供技术支持
----------------------------------------------------------------------------
----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92毫秒